首頁 > 城市 > GDP > 崇左十大強鎮排名

崇左十大強鎮排名-崇左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崇左哪個鎮發展最好

月光使的頭像
月光使
2023-09-04 07:30:11更新 · 1.7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崇左是廣西省的地級市,這裡資源豐富,整體的經濟也較為發達。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崇左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崇左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新和鎮、海淵鎮、天等鎮等崇左強鎮,告訴您崇左哪個鎮發展最好,崇左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崇左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219
推薦理由: 2020年5月,祿峒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祿峒鎮位於靖西縣西南部,東靠新靖鎮、南接地州,安寧兩鄉,西和西南連榮勞鄉、吞盤鄉,北鄰新圩鄉。鄉府所在地距縣城13公里。全鄉現有11個行政村(街),164個村民小組,152個自然屯,總人口2.3萬多人,總面積169.7平方公里。祿峒鄉地處山區,谷地以祿峒、平江較寬,其餘為狹窄窪地、槽谷。主種水稻、玉米,兼種黃豆、紅薯,經濟作物有:烤菸、桑蠶、花生、生薑、田七、山楂等。全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經探明有硫鐵礦、鐵礦、重晶石、煤、鋁土礦等,其中鋁土礦具有藏量豐富,品位高,易開採等特點。全鄉圩場2處:農曆逢五、十為祿峒圩,逢三、八為平江圩。交通便利,柏油路東通縣城,西和西南通榮勞、吞盤,全鄉村村通公路。 2003年全鄉農業總產值5294.7萬元,糧食總產量931.7萬公斤,財政收入8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提高,農林牧全面發展,盛產水稻、玉米、生薑、烤菸、蔬菜、生豬、雞鴨、山羊、木材等。全鄉現有初級中學一所,11所國小,教學點28個,在職中國小教師210人,在校學生3006人。祿峒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風俗獨特。解放前曾劃分為祿峒、平穩兩鄉,1958年設人民公社,1984年置鄉至今。該鄉解放前革命活動活躍,現定為革命老區鄉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213
推薦理由: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天等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天等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14年7月,天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天等鎮位於天等縣縣城,距南寧市180公里,距崇左市110公里,全鎮總面積201.34平方公里,轄15個村(居)委會,總人口6.65萬。全鎮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平均氣溫20.6℃,年均降雨量1429.1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 天等鎮物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遠近聞名的甜(甘蔗)、酸(生薑)、苦(苦丁茶)、辣(指天椒)、香(八角)“五味”特色農產品。其中苦丁茶因具獨特的養生保健作用而榮獲“國際名茶”金獎,指天椒因辣、鮮、香而著稱,被國家外經部授予“優質榮譽獎”。 天等鎮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稱天等為“石峰峭聚如林,西來第一”,驚嘆山山“光景陸離,神仙宮”,洞洞“幽爽兼備,隱其妙境”,堪稱“桂西明珠”。主要景點有龍角天池、麗川景區、得月樓、百靈岩、安寧洞及廣西桌球第一村——龍密屯等等,均位於廣西區隆安縣的“龍虎山”——大新縣“德天瀑布”——靖西縣的“通靈大峽谷”旅遊風景線上的中點,在區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開發前景喜人。 天等鎮區位優勢獨特。位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陸路通道上,東連全國有名的平果鋁礦,北接德保鋁基地,天等、大新、靖西三縣形成的錳礦資源三角區,將會成為桂西地區重要的錳產業集群帶。受中國—東協貿易發展、旅遊業發展和鋁產業輻射、錳業開發的影響,天等鎮將會迎來更好的經濟發展機遇。 近幾年來,天等縣委、縣政府加快城建、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特色工業園區,制定投資優惠政策,樹立“你創業,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的思想理念,投資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天等鎮地處縣城所在地,獨占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歡迎四方客商到天等投資創業,天等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熱情的服務、更優越的環境期待您的到來!. 安寧洞 位於天等鎮百靈村埂放屯,距縣城約2公里的虎岩山中,距南寧市180公里。安寧洞是1997年日本岩溶專家考察組發現的。該洞分上、中、下三層,每層均相通,總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遊程約5000多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211
推薦理由: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愛店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愛店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14年7月,愛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2月,愛店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寧明縣愛店鎮成立於1992年3月,位於中越陸地邊境公母山下,與越南諒山省祿平縣接壤,邊境線長達25.5公里,東興至那坡沿邊公路貫穿其間。愛店為國家二類口岸,是我國西南經濟板塊通往東南亞的陸路效能要道。全鎮下轄3個村委會19個自然屯,總面積65.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25畝,糧食播種面積2700畝,總人8055口人,其中流動人口2000餘人。 小城鎮建設力度大,城鎮面貌日新月異。愛店鎮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定為500全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之一,2002年被定為全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近年來尤其是邊境建設大會戰後,城鎮各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鎮區全面完成舊城區拆舊建新改造工程,所有主要街道全部實現硬化和街磚鋪設,一區三條街道和馬路街種植風景樹183棵,鋪設草皮3000平方米,美化綠化了集鎮;互貿市場、檢驗檢疫大樓等相繼投入使用,投資300萬元的口岸聯檢樓正在興建;投資319萬元的愛店中學新址的各項配套設施已逐步健全;女建成嶄新的公路養路站和敬老院等。農民開始掀起進城建(購)房熱潮。目前,愛店鎮相繼開闢的四個開發區總面積270畝,建成了集工貿、農貿、商業賓館、住宅於一體的市鎮新格局。此外,還相繼創建了卜河屯、那洞屯、旺英屯等三個小康文明示範村。 邊貿活動日趨活躍,生意場面紅紅火火。邊貿是愛店鎮的主要支柱產業,年成交額均2億元左右,邊貿稅收占全鎮財政收入的80%以上。尤其是藥材貿易,經過精心培育,愛店已形成規模大、潛力大、特色強的中草藥市場。目前在愛店經營中草藥材的全國各地業主有150多家,日高峰期達100噸,稅收收入達150元以上,是廣西乃至東南亞最大藥材貿易點。愛店鎮具有發展中草藥生產較好的地理環境、位置及資源優勢,出產的八角、佛手果、砂仁、茶葉品質特優。還致力開發種植扶芳藤、牛補大力、益智仁、高良姜、何首烏、雞骨草等中草藥,現種植面積已達2000多畝,力爭把愛店口岸建成一個集“種植、出口、加工”為一體的中草藥產業基地。 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開發潛力大。鎮內公母山"寧明縣愛店鎮成立於1992年3月,位於中越陸地邊境公母山下,與越南諒山省祿平縣接壤,邊境線長達25.5公里,東興至那坡沿邊公路貫穿其間。愛店為國家二類口岸,是我國西南經濟板塊通往東南亞的陸路效能要道。.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90
推薦理由: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憑祥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憑祥鎮榜上有名。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憑祥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4年7月,憑祥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憑祥鎮位於憑祥市中南部,是市委、市政府駐地,是憑祥市的中心城鎮,也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鎮政府駐竹芽屯,距市中心1公里。東接友誼鎮,西與龍州縣相鄰,北與上石鎮相連,西南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 36公里。憑祥鎮成立於1996年8月,下轄5個社區,5個行政村, 40個自然屯,總人口4.2萬人,總面積4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6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53公頃。森林面積964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3%。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玉米、花生、木薯、豆類等作物次之,經濟作物有八角、龍眼、三華李、荔枝、芭蕉等。引進旱藕“蓮香一號”連片種植24公頃;竹山村巴滿屯村民承包土地種植風景苗木等。 憑祥鎮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轄區內的平而關、叫隘關為國家二級口岸,便於發展對外貿易。河流平而河流經該鎮10公里。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四通八達,322國道、湘桂鐵路貫穿境內,公路縱橫交錯,信息靈通,人才集中;建有規模較大、管理規範、貿易繁榮的市場體系,轄區有4個農貿市場,其中八角市場是桂西南地區最大的八角集散地;轄區有國家級的邊境經濟合作區和岜口工業園區。近年來,憑祥鎮充分利用獨特的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型經濟,已初具規模。已建有大灣弓無公害蔬菜示範園,花卉苗木場,引資建立了腰果殼油加工廠和燈具加工廠,產品運銷越南等東南亞地區,正在投資開發的大連城景區,也將成為憑祥鎮旅遊、休閒好去處。 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金、鐵、煤、稀土、石灰等礦產資源。主要企業有賓館、金礦開採場、磚廠、採石場、加工廠、果場等。有鎮辦國中1所,鎮中心國小1所,完小5所,教學點18個。村村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村村建有合作醫療衛生室,有鎮衛生院1所。 隨著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的開通和中國—東協貿易區的建立以及“南博會”永久性的落戶南寧,憑祥鎮將成為投資的熱土,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將會更加廣闊,商機無限。. 憑祥南山烈士陵園 南山烈士陵園位於憑祥市憑祥鎮南山村觀音山。為紀念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陵園於1979年始建,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1990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將上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75
推薦理由: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東門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東門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東門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東門鎮位於崇左市東南部,東接山圩鎮,南接上思縣,西連柳橋鎮,北鄰岜盆鄉。全鎮總面積378.2平方公里,人口4.1萬,其中集鎮人口1.67萬,鎮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88個自然屯。 東門是扶綏縣南部四個鄉鎮的中心,322國道橫穿東門集鎮中心,交通便利,東距首府南寧市80公里,南距崇左市區75公里。鎮內有那江、姑龍、丁歐等10座水庫,常年有效庫容量2355萬立方米,水利設施完善。 目前,全鎮有自治區、市、縣級駐鎮企業單位21個,鎮直單位36個,個體經濟企業425家,是新興的農、工貿易重鎮及崇左市綜合開發區。工農業生產主要有製糖、木材、建材、麵粉(澱粉)、釀酒、食品、採礦等行業,尤以糧食、製糖、木材著稱,素有“產糧大鎮”、“製糖強鎮”、“速豐桉生產基地”之稱,是全國蔗糖、速豐桉主要產區之一。農產品以“板包糯米”、“姑遼茶”、“東門土雞”、“柑桔”等聞名區內外。 2003年東門鎮國內生產總值4.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02億元,工業總產值1.144億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1.1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 37元,財政總收入2395萬元。全鎮現有2所中學,18所國小,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職中國小教師381人,在校學生5510人。 東門鎮歷史悠久,地靈人傑,風俗獨特,民風古樸。該鎮1999年被劃定為廣西重點鄉鎮,2000年被劃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開發示範鎮,2003年10月被確定為自治區小康示範鎮。. 東門鎮特產與美食 姑遼茶 姑遼茶產於東門鎮六頭村姑遼屯,該屯位於終年雲霧繚繞的十萬大山余脈。姑遼茶具有止瀉、健胃、助消化、去火、提神、去除口腔異味的功效。是居家旅遊的天然保健佳品。常飲姑遼茶,能增強食慾,有效調節身體機能、強身 東門雞 東門雞以其肉質細膩,色澤黃亮、味道香醇、油而不膩、食過口齒留香等獨特口味蜚聲區內外。贏得各地食客的青睞。東門雞是東門鎮的一個品牌。東門雞之所以有這樣的獨特口味,是由以下四個方面決定的,缺一不可。一是品 板包香糯 板包香糯產於東門鎮板包村。它具有清爽可口,香味濃郁,口感好的特點。板包香糯的這種特性完全得益於板包村獨有的水土和氣候。該村坐落於十萬大山的余脈,氣候陰涼,晝夜溫差大,泉水長年不斷,板包香糯就是在這樣的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74
推薦理由: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新和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新和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17年8月,新和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新和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新和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9年1月,新和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新和鎮位於崇左市江州區西北面,東北面與大新縣接壤,西南與龍州縣交界,距市區28公里。全鎮總面積265平方公里,總人口1.98萬人。全鎮轄8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共有13個居民小組,65個自然屯,19個鎮直單位,共有23個黨總支部,638名黨員。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67億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14369萬元,工業生產總值6043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20元。 全鎮耕地面積10.1萬畝,其中水田面積5000畝。以甘蔗作為支柱產業,種植面積9.6萬畝(其中甘蔗生產""六化""基地12片共1748畝),年產原料蔗50萬噸。種植花生5000畝,水稻3000畝,玉米7000畝,劍麻680畝,西瓜300畝。近年來,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先後建立了下詢奶水牛養殖基地(現存欄365頭),上詢黑山羊圈養小區(現存欄900多頭),黑水河名貴魚種養殖示範基地(現有網箱520多箱),新和街肉豬繁育基地(現存欄300多頭),並以此為樣板,輻射全鎮,帶動我鎮畜牧水產業的不斷發展,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經過不斷發展,新和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走在了江州區各鄉鎮的前列,得到了上級的肯定,獲得了各種殊榮。從2003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江州區三個文明建設一等獎。榮獲自治區、國家級的有:榮獲廣西第三、四屆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鄉鎮組""南珠杯""特等獎,第五屆獲優秀獎;2003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基層政權建設辦公廳授予""廣西村民自治模範鎮"",被廣西區黨委組織部評為""黨員電教科技示範鄉鎮"",被廣西科技廳授予""廣西科技進步考核先進鎮"";2005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鎮"",11月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先進單位"",2006年被崇左市委、崇左市人民政府評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55
推薦理由: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夏石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夏石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19年12月,夏石鎮被命名為第三批廣西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鎮(街道)。 2014年7月,夏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夏石鎮位於憑祥市東北部。為憑祥、寧明、龍州三縣(市)的交匯處,距離分別為20多公里、20多公里、30多公里。322國道、湘桂鐵路、南友高速公路橫貫全鎮,具有極強的區位優勢。 夏石鎮鎮區總面積193.3平方公里,有1個社區9個行政村,98個自然屯,18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541人;有耕地面積36078畝,山林面積171288畝。2004年全鎮完成地方生產總值20533萬元,財政收入127.89萬元,全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元。 近年來,全鎮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引下,走上了一條“以糧食生產為基礎,以蔗糖為龍頭,以林果為重點,以調整產業結構為切入點,以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招商引資,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快速經濟發展路子。特別是今年,在甘蔗生產方面,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比2004年擴種5300畝,全鎮人均擁有甘蔗1噸以上,僅此一項人均增收就達200元;在招商引資、引進建設項目方面,共引入資金近5000萬元,現已開工生產的有夏石針織廠、桂西牛養殖場、夏石人造塑花廠,投資2000多萬元、年產5萬噸的夏石酒精廠前期征地工作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的中國東協憑祥出口加工區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一半,這些項目的引進為我鎮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財政增長,農民增收,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全鎮各項事業開展順順利利、紅紅火火,社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團結、祥和的安定局面。. 板小生態旅遊區 板小生態旅遊區位於夏石鎮新鳴村板小屯,距市區12公里,生態環境條件和自然美景保存良好。這裡分布有大小泉眼50多處,其中最大的泉水有3處,出水量很大,清清的泉水汩汩流出,遠遠就能聽出其流水聲 【展開】
推薦理由:新寧鎮,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位於扶綏縣東部,東與龍頭鄉、南寧市江南區蘇圩鎮、南與岜盆鄉、西與渠黎鎮、北與昌平鄉接壤。距離南寧50公里,距離崇左67公里。行政區域142.64平方公里。唐朝貞觀十二年(638年)建立籠州,治州在今新寧鎮。民國三年(1914年),新寧州改為扶南縣。1984年,扶南鎮更名為新寧鎮。2002年8月8日,扶南鄉和新寧鎮合併為新寧鎮。截至2020年6月,新寧鎮有5個社區,8個行政村。【展開】
TOP 8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39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海淵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海淵鎮位於明江河上游,地處寧明縣東部、距縣城56公里,距南寧首府159公里,寧明至上思至防城公路穿境而過,是寧明、崇左、扶綏、上思4縣市14個鄉鎮的貿易中心,是一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鎮下轄17個村(居)委會55個經聯社142個自然屯,總面積224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其中城區面積5平方公里,人口1.5萬人。全鎮耕地面積5.3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4萬畝,甘蔗4.3萬畝,有林面積12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桑蠶、蔬菜、花生為主。全鎮雜居著以壯、漢、侗、瑤為主的多種民族。全鎮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屬於亞熱濕潤性氣候,具有發展糧、蔗、林、果、養等特色農業的優越條件。 2003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5098.9萬,比上年的14225萬元增加873.9萬元,增長105.8%,其中:農業總產值6257萬元,比上年的5958萬元增加299萬元,增長104.8%,工業總產值603萬元,比上年的498萬元增加105萬元,增長117.4%;財稅收入徵收任務1007萬元,實際完成1083.3萬元,其中農業四稅完成336萬元,占縣下達任務262萬元的12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03元,比上年人均1912元增加191元,增長9.98%;全鎮糧食總產量達11640噸;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651萬元,比上年的1500萬元增加151萬元。 海淵人民有著悠久的經商傳統,個體私營經濟相當發達。據統計,2003年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1287戶,從業人員1336人,註冊資金1543萬元。海淵鎮的農貿市場始開發建設於1987年,後經第二、第三開發區的興建,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在整個農貿市場占地37780平方米,建設用地位於寧明至上思過境公路以北,已經形成一定的功能規劃。市場保持著逢雙一圩的習慣,每至農曆的雙日便為一個圩日,趕集的民眾來自與海淵毗鄰交界的四縣14個鄉鎮,日流動人口一度上升至2萬人左右。每逢農曆雙日為圩日,趕集人口達2萬多人,是僅次於縣城規模的第二大集鎮,是東部地區最大的中心集鎮、物流中心,其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這裡是寧明、上思、崇左三縣次匯中心,公路四通八達,距離三縣城也不過五、六十公里之遙,周邊有北江、板棍、那楠、桐棉、那堪等鄉鎮比鄰,集鎮輻射人口達20多萬人。.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20
推薦理由: 2021年10月,馱盧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49位。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馱盧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馱盧鎮隸屬崇左市江州區,地處北緯22°44′05″,東經107°34′34″-107°43′34″,位於崇左市東北部,左江北岸。2003年原馱盧鎮與雷州鄉合併為新的馱盧鎮,轄17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115個村(居)民小組。全鎮總面積443.1平方公里,城鎮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1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59萬畝,旱地面積11.56萬畝;全鎮總人口6.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萬人。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產值達30835萬元,比上年增長10%;鄉鎮企業總產值達140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業總產值 15298 萬元,比上年增長11%;財政收入 2183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2489元,比2004年增加121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98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馱盧鎮距崇左市50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市110公里,是崇左市江州區北部各鄉鎮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左江河、西大公路、富太公路穿鎮而過,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水路上通崇左、龍州,下達南寧、梧州等,自古以來為左江流域重要商埠之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稱之為""水繞山環,百家之市"",素有""小南寧""之稱。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2年被自治區評為自治區文明鄉鎮、列為自治區重點鎮;2006年被崇左市定為崇左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鎮。 馱盧鎮氣候溫和濕潤,是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2度,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質主要是泥盆系和二迭石灰岩等構造,地型主要為喀斯特峰林與谷地相間分布,適宜甘蔗等亞熱帶作物的生長。馱盧鎮是崇左市江州區的第二工業基地,轄區內有國家一級大型企業馱盧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和左江糖廠以及左江經濟開發區等規模企業,農業支柱產業以甘蔗、劍麻、木薯、水果為主,畜牧水產養殖、蔬菜種植等多業並舉,經濟繁榮。. 【展開】
標籤:崇左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崇左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