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臨安十大強鎮排名

臨安十大強鎮排名-臨安哪幾個鎮比較發達-臨安市哪個鎮最富裕

的頭像
2023-08-28 07:30:11更新 · 1.8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臨安區是位於杭州市西部,且下轄13個鄉鎮的市轄區,該區在2022年實現了672.3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臨安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臨安各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臨安河橋鎮、潛川鎮、清涼峰鎮等臨安強鎮,告訴您臨安市哪個鎮最富裕,臨安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臨安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233
推薦理由: 清涼峰鎮地處臨安市西部,西接安徽省歙縣,南接淳安縣,距黃山僅70 公里,02 省道貫穿全鎮,交通十分便捷。總面積203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06個村民小組。清涼峰鎮有著十分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自然保護區,省級著名風景區——大明山風景區,是個山區大鎮,收入主要來自山核桃產業,山核桃是清涼峰鎮傳統的土特產品。 清涼峰鎮地處杭州臨安的最西端,西接安徽省歙縣,南接淳安縣,距黃山僅70 公里 清涼峰,02 省道貫穿全鎮,交通十分便捷。全鎮總面積為 203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為 248562 畝,占總面積的 82% ,森林覆蓋率達 83% ;全鎮轄有 24 個行政村,總人口為 20125 人;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境內有被稱作浙西第一高峰的——清涼峰,海拔高度在1748 米;清涼峰鎮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1500 毫米,年平均氣溫15.9 ℃ 2007年,全鎮總戶數7452戶,其中農業戶6673戶;總人口19913人,其中農業人口1894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25 ‰。耕地面積10227畝,其中水田9052畝。 2007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8%。工農業總產值79432萬元,增長7.7%,其中工業總產值67835萬元。財政總收入1094萬元,增長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70萬元,財政支出1384萬元,上繳國稅、地稅1113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556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80元,增長10%。 清涼峰鎮有著十分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自然保護區,省級著名風景區——大明山風景區。清涼峰鎮是個山區大鎮,收入主要來自農產品的收入,而農產品主要來自山核桃產業的收入,山核桃是清涼峰鎮傳統的土特產品,在傳統的加工工藝及豐富基地的基礎上,鎮內湧現出萬向集團、人長久食品有限公司、吉利綠色食品公司、桃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 清涼峰,清涼峰已成為臨安市山核桃主要加工銷售的集散地。 清涼峰鎮是一個人多田少、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山區集鎮。在上級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農業增收、農民增收”這一中心主題,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工作,探索了山區農村經濟發展新途徑,為農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農業發展 地處杭州臨安西部邊遠山區的清涼峰鎮,長期以來因交通不便,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暢,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而自杭徽高速公路昌昱段建成通車以來,清涼峰鎮的發展明顯提速。杭徽高速公路昌昱段總長36.68公里,清涼峰鎮轄區內就有22.6公里,占總里程的61%。這條公路的開通,大大縮短了江蘇、上海、杭州等地主要客源到大明山、清涼峰景區的距離,增強了外地遊客休閒度假的吸引力。高速公路的建成還改善了當地投資環境。清涼峰鎮先後成功引進杭州大明箱包有限公司、浙錨預應力有限公司兩家規模企業。該鎮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8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銷售產值3431萬元,同比增長24%,地稅總入庫221萬元,同比增長42.6%。依託這條高速公路,城鎮化建設亦啟動並加快實施。 山核桃基地位於“昌化山核桃”的核心產區——臨安市清涼峰鎮,集山核桃基 清涼峰地開發、產品加工及銷售於一體,是省市兩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2005年公司還被列為省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山核桃基地以發展山核桃特色經濟為切入點,以開發2萬多畝山核桃基地為基礎,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運作,充分發揮出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萬元。與此同時,山核桃基地也在健康發展,市場在逐步擴大,企業實力日益壯大。 鎮農技站從外地引進吊瓜的開發種植,通過試驗示範基地的種植,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到2004年止全鎮已發展吊瓜面積650畝,2004年總收入可達200萬元。種植村從2001年的沙乾、洲頭二個村發展到現有前坑、橋西、邵家、義乾、夏林、乾山等12個村。通過生產銷售情況反映,市場前景較好,已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2003年生產情況:總面積380畝,總收入115萬元,最高畝產值達4660元。2001年種植吊瓜的農戶年收入人均增收720元,2006年全鎮吊瓜面積可發展到1500畝,實現全鎮農民人均增收300元。 清涼峰鎮投資75萬元在竹溪村建立一個山核桃豐產園區,完成林道路拓寬2公里:投資50萬元,在北塢、夏林等村建立山地蔬菜示範基地,建成3000M3蓄水池一座,澆築三面光水渠10000米:投資200萬元建立洲頭吊瓜生產基地,完成廠房、設備改造,推進立體效益農業的開發建設,三個項目都已完工並通過驗收。 以大明山為龍頭的生態旅遊是清涼峰鎮對外開放的一大優勢,鎮政府緊緊圍繞“生態旅遊強鎮”建設,著力推進旅遊活鎮,充分發揮旅遊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不斷增強開放活力。抓住大杭州“旅遊西進”戰略實施的重要機遇,大力實施旅遊產業提升工程。大明山將迎來國家4-景區的複評,並申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創建。同時,鎮政府還將全力配合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好旅遊綜合保護開發,使其成為“科考基地和高山探險體驗游”的旅遊目的地。 依託大明山景區的人氣,大明山腳的農家樂也逐漸紅火起來。大明山腳下的白果村共有農家樂20餘家,從業人員80餘人,擁有床位500餘張,成為全市 “農家樂”發展的重點鄉鎮之一,來大明山體驗農家樂的外地遊客紛至沓來,特別是長假期間,農家樂接待空前火暴,“農家樂”收入達到了150餘萬元。“大明春天”是大明山腳眾多農家樂中的佼佼者。 旅遊的發展一方面給當地帶來了人氣,另一方面又給當地商貿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清涼峰鎮依靠旅遊的外向度和吸引力,加快建設集鎮和白果“二大區塊” 商貿服務功能區,集鎮區塊的溪濱路商業街區全面上馬新建,一、二期溪濱路商業街區工程正在投入緊張施工階段。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清涼峰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清涼峰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清涼峰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清涼峰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清涼峰鎮榜上有名。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清涼峰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孝子祠 孝子祠坐落於臨安區清涼峰鎮的楊溪村,今天的孝子祠已經不是明代時期的建築,而是清代時期所建。乾隆二十五年,皇上御賜重建祠宇,到了鹹豐年間祠堂因為戰亂被毀,於1807年重建。孝子祠屢經損毀拓建, 清涼峰 清涼峰地處臨安市境內,擁有115平方公里的龐大山體,雄踞在浙皖交界處,橫跨兩省五縣,由懷玉山脈北段、黃山山系部分和天目山系以西幾部分組成。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6米,為浙西第一高峰,素有“ 清涼峰山莊 清涼峰山莊清涼峰山莊座落在杭州近郊臨安市昌化鎮,位於旅遊風景區浙西大峽谷、瑞晶石花洞、大明山、清涼峰的中心地帶。山莊紅牆瓦舍,青山環繞,滿目綠色,松林蕭蕭。朝聞百鳥鳴,夜聽松濤聲,環境優雅舒 清涼峰抗日陣亡將士墓 清涼峰抗日陣亡將士墓位於臨安區清涼峰鎮鳳凰嶺,年代為194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19年7月24日,清涼峰抗日陣亡將士墓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臨安河橋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209
推薦理由:河橋鎮位於臨安區西南部。它位於城市以東48公里處,位於長瑞和長春高速公路沿線。何橋鎮總面積190.8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和182個村民小組。地理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先後成為全國環境優美鎮、省級教育強鎮、杭州市學前教育先進鎮。【展開】
TOP 2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209
推薦理由: 潛川鎮位於“大樹華蓋聞九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南麓。潛川鎮東界富陽市,南聯樂平鄉、桐廬縣,西連太陽鎮,北與於潛鎮接壤,是“兩市一縣”的交界。鎮政府所在地牧亭村,距市區33公里。錢塘江支流天目溪、昌化溪在境內闊灘村交匯,16省道桐千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28.7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個居民組,2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00人。境內有柳溪江、天目秀水度假村、青山殿庫區農家樂,下游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屬浙西黃金旅遊帶腹地。 潛川鎮-是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轄鎮。位於臨安市南端,轄23個行政村,總面積128.7平方公里,天目溪和昌化溪穿境而過,山林面積16.7萬畝,自然生態條件優越,蘊藏豐富的農業資源。隨著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推進,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三農”工作,因地制宜地依據本鎮的區域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託,圍繞“結構調優、效益調高”的工作中心,搶抓機遇,適時制定了發展花卉生產的產業規劃,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經過多年的努力,全鎮發展花卉面積500餘畝,品種達1000餘個,形成了以桂花為主導的綠化苗木繁育、野生綠化大樹資源開發、樹樁盆景培育三大塊狀特色基地,千家萬戶謀調整的良好發展態勢。 - 區劃沿革 臨安市潛川鎮組建於2001年8月,系由原塔山、馬山、紫水三鄉合併而成。潛川鎮位於“大樹華蓋聞九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南麓。鎮政府所在地牧亭村,距市區33公里。錢塘江支流天目溪、昌化溪在境內紫溪村交匯,16省道桐千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28.7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個居民組,241個村民小組,農戶4979戶,總人口16000人。 - 旅遊開發 2003年,潛川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大力開發旅遊業,打造休閒度假勝地。計畫投資1億元的浙江天目秀水度假村正在興建中,青山殿水庫(柳溪江下游)庫區“農家樂”旅遊已經啟動。- - 特色產業 潛川鎮大力發展養豬業,全鎮養豬在10頭以上的養豬戶共有1800多戶,總共的養殖建築面積為69畝,而全鎮可以利用的山塢總面積有200多畝。2007年潛川鎮生豬出欄數達5000萬頭,產值6100萬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41%。鎮政府為促進生豬養殖。就和村里一起幫助申請土地指標,做好征地工作,做好通電、通水、通路、平地等基礎建設,幫助聯繫配套設施的設計。此外,還邀請上海專家、教授,每年對養殖戶進行5次養豬技術培訓;專門組建了一支4人的防疫隊伍,對養殖戶做好防疫培訓和技術服務;並積極做好養殖戶的生豬保險,切實減少養殖風險。鎮黨委、政府還主動與麻車埠村村幹部一起,幫助章石雲、毛海軍等4戶中等規模的養殖戶聯起手來,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紫溪畜牧生態養殖小區,目前,已建成了12幢豬舍,2戶養殖戶已在新建的小區里安營紮寨,預計全年出欄數可由去年的2000餘頭增長到5000餘頭-。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潛川鎮榜上有名。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潛川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209
推薦理由: 天目山鎮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西北部,東靠青雲鎮,南連紹魯鄉,西鄰千洪鄉,北與安吉縣報福鎮接壤。西天目鄉離臨安市區23.7公里,杭州76.1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在西天目鄉境內。 天目山鎮原為浙西行署所在地。1950年,設天目、白鶴、 西天目鄉告嶺、門口四鄉。1965年,合併為西天目公社,1984年,改為西天目鄉。西天目鄉轄2之個行政村、1.36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組、4159戶、12998人,其中非農人口173人,占總人口的1.3%,外來務工經商人口413人,占總人口的3.2%。西天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5972元;工業銷售產值3.63億元,工業性投入2200萬元,出0貨值6552萬元,實現利稅1225萬元,旅遊門票收入512萬元。西天目鄉投資3000萬元重建普照講寺;程控電話開通;與臨安市有線電視台聯網。行動電話基站建立。開發“天目石谷”景點。 西天目鄉的生態經濟以天目峰筍乾、天目貢茶葉,天目本雞為代表的有機農業和以天目山、火山大石谷、和冰川石寨景區為代表的生態旅遊業。西天目鄉被評為浙江省生態建設示範鄉鎮、臨安市十大佛教旅遊鄉鎮、臨安市科技進步鄉鎮。 - 天目山 西天目山佛教興起始自東晉昇平年間(357~361),開山始祖為竺法曠。嗣後,慕名入山修禪問法的高僧不乏其人。唐大中初,洪言西土禪師繼位,“始惟百僧,後盈千數。” 西天目鄉天目山元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禪師入西天目山獅子岩,倚松結廬,後與其徒斷崖了義、中峰明本相繼建成規模宏偉的獅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等禪寺。此後,西天目山名聲漸起,與國內外交往頻繁,日本、印度、朝鮮等國不斷有高僧前來參禪留學。清代的玉琳國師,身受順治、康熙兩朝之殊遇,於康熙四年(1665)創建禪源寺,大振高峰、中峰法席,西天目山赫然改觀,香火極盛,寺內藏書甚多。民國初期,西天目山佛事衰落。30年代中期又有復興,有和尚幾百人。1941年4月15日,禪源寺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毀殆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西天目山香火漸衰。60年代初,住山和尚21人。1965年,16名和尚遷至臨安縣玲瓏山。 西天目山僧侶,在唐宋時代多流寓,大多壘石為室,結茅為廬,澗飲木食,苦志修行。最早略具規模的寺院,為建於唐光啟二年(886)的保福院,次為建於唐文德元年(888)的明空院。歷宋、元、明、清諸朝,相繼建成獅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等禪寺、禪源寺及45座庵堂。1000多年來,由於兵事頻頻,風雨侵蝕,寺院幾度興廢。今倖存的尚有禪源寺山門、天王殿、韋馱殿、獅子正宗禪寺(今稱開山老殿)及太子庵等部分建築。 西天目山歷代名僧輩出,屢受皇封。唐代,慧忠禪師向肅宗奏“理人治國之要,暢唐堯虞舜之風”,示寂後,封號“大證禪師”;鑒宗禪師示寂50年後,吳越武肅王錢鏐請於朝,追謚為“無上大師”;洪言西土禪師,僖宗御賜以紫衣,昭宗賜號“法濟大師”。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理宗賜號“佛眼禪師”;曇印禪師,理宗御書“松岩方丈”四字以賜。元代,高峰禪師樹剎開堂,為西天目山一代師祖,其徒斷崖、中峰宏其道,大其家,成宗、順帝、仁宗皆賜號褒崇。明洪武四年(1371),松隱禪師於獅子正宗禪寺舊址上重建殿宇,郁為叢林。清代,玉琳禪師,順治皇帝賜號“大覺禪師”,賜以名香法衣,後又進號“普濟能仁國師”,住持禪源寺,大振高峰、中峰法席,重輝禪社;晦石禪師住持西天目山27年,經理修復寺院,煥然改觀;際界禪師主席禪源寺,恪守宗風,未敢失墜,閱數寒暑,增輯《西天目祖山志》;悟鎮禪師於同治間(1862~1874)誅茅覓礎,復興禪院,續燃香火。西天目山亦有不少名僧。 天目山地處浙江省臨安市西北部西天目鄉境內,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天目山於1956年被國家林業部劃為森林禁伐區,作為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1986年被公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加-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 鄉鎮名產 西天目鄉立足本地實際,選擇開發低丘緩坡,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西天目鄉是中國環境優美鄉鎮,區域內又有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是首要任務。除了建設中小企業創 西天目鄉竹筍業基地,西天目鄉也積極開展其他項目的招商引資。 在西天目鄉,竹筍是農業的主導產業。天目筍乾歷史悠久,宋代僧贊寧《筍譜》即有“日乾甚,耐久藏”,“以備蔬食,尤妙者也”的記載,近代又與天目雲霧茶、昌化山核桃同稱“天目三寶”。現有傳統品種為“焙熄”、“扁尖”、“肥挺”、“禿挺”、“小挺”、“直尖”等,品質以“焙熄”為佳,近年又開發出系列產品多味筍乾、筍絲等。天目筍乾味鮮美,有助食、開胃、防癌之功效,含有蛋白質、糖類及多種胺基酸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1956年,天目筍乾首次進廣交會展出,頗受外商青睞。《香港經濟導報》稱“天目筍乾清鮮蓋世”。西天目鄉共產天目鮮筍6800餘噸,天目筍乾1100餘噸。許多農戶在退化竹林中套種香榧或山核桃,逐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西天目香榧、山核桃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與竹林面積的比例接近二分之一。 西天目鄉沿大有往武山一帶,竹筍發展比較早,面臨竹林老化問題,農戶把一些退化的竹子砍掉,保留那些新竹,然後在竹林中套種香榧或山核桃。竹林的收益不至於斷絕,而且香榧和山核桃早期的生長也是需要偏陰的環境。很多農戶在一些山地上種植起山核桃和香榧。西天目鄉各個村都種植了山核桃或香榧,加上老庵、東關、鮑家等村以前就有山核桃,總面積20230畝。西在山核桃、香榧的發展過程中,西天目鄉堅持適度發展。山核桃、香榧的水土保持功能比較弱,不能過度發展。除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外,天目山新擴區也禁止村民上山開墾。 除了發展新的經濟作物,西天目鄉也注重竹筍產業鏈延伸。西天目鄉有三個竹筍專業合作社,解決農戶鮮筍滯銷問題,一些醃筍也能夠加工成筍乾,提高價值。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天目山鎮榜上有名。 藻溪新四軍烈士墓 藻溪新四軍烈士墓位於臨安區天目山鎮藻溪村藻溪自然村烈士山,年代為1945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19年7月24日,藻溪新四軍烈士墓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204
推薦理由: 臨安太陽鎮,坐落在天目山腳下,四周青山環繞,翠竹層層,一派江南休閒好風光。然而,太陽鎮的名聲卻不是出在自然風光上,它的名聲出在一把小鉗子上??一把家家戶戶必備的鯉魚鉗,讓這個小鎮在全國五金工具行業中名氣不小。據介紹,全鎮去年五金銷售已經達到了3.5億元,50條生產線,使這把鯉魚鉗占據了全國55%以上的市場銷售份額。不過眼下,鎮裡的企業卻迫切地感覺到:小鉗子產業必須得做大了! 小鉗子名聲很響 浙江經濟的版圖上,塊狀經濟星羅棋布,每一塊經濟的崛起都帶有一些傳奇的色彩。太陽鎮也不例外。 據鎮委-李賽文回憶,早在計畫經濟時代就有一家從事五金加工的企業安扎在太陽鎮。後來,隨著這家企業的技術骨幹、銷售人員紛紛跳槽,太陽鎮的五金加工企業就如“小太陽”一般,辦一個紅一個。如今,太陽鎮共有五金加工企業20多家,其中上了規模的就有9家,主導品種多達160多種,形成了太陽鎮所特有的工業集群。 “太陽鎮五金產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專業。”李賽文分析。浙江五金的“龍頭”當屬永康,然而,與定位廣博的永康五金不同的是,太陽鎮卻有一個獨特的定位:家用五金產品系列。“就拿家居必備的鯉魚鉗來說,這把小小的鉗子就能變化出上百種的系列來。”怪不得,國內外行家們只要一說起這把鉗子,就自然想起太陽鎮,不少人大老遠趕來,衝著就是太陽鎮的鯉魚鉗。 塊狀經濟危機顯 在太陽鎮,時常可以看見那些上規模的五金加工企業邊上,就緊挨著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同行”。產品沒有技術秘密,家家戶戶做同樣的產品??這是典型的“塊狀經濟”的模式。 不過,如今,這一“店多隆市”的模式已經在太陽鎮出現了危機。由於產品的類同性,使得採購商前來詢價,會從鎮的公路這一端一路詢到那一端,價格也會一路直“壓”下去。 塊狀經濟最大的市場支撐來自全球。太陽鎮的鉗子絕大部分遠銷歐美、日本等市場,但其中的80%以上是通過轉口貿易接單生產,通過直銷出口的企業只有3家,去年的出口總額也只有40萬美元左右。所以鎮上的企業明知自己的產品進的都是“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明知出廠價格與零售價有著天壤之別,卻也沒轍。鎮上一家企業實話實說: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單憑一把質量過硬的鉗子,是沒有市場主動權的。.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太陽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太陽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林岩生烈士墓 林岩生烈士墓位於臨安區太陽鎮橫路村,年代為1941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19年7月24日,林岩生烈士墓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180
推薦理由: 臨安市轄鎮。民國二十一年(1932)置昌城鎮,後更名武隆鎮,系昌化縣城,1958年併入昌城公社,1959年恢復武隆鎮,1960年昌化縣併入臨安縣,1961年更名為昌化鎮,1969年併入武隆重公社,1970年復置昌化鎮,1984年武隆公社併入,1992年白牛鄉併入。位於市境中西部,北界安徽省寧國縣,距市區48.5公里。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2.1萬。杭徽公路穿境而過。為臨安市西部重鎮,長途汽車可直抵杭州、南京,是通往安徽寧國、歙縣、黃山等地必經之處。有公路支線延伸至各村。昌化溪流貫境內。轄東街、西街、楊村、孫家、後營、箬建、石坎、蘆嶺、朱穴、水南、宜養、石坦、朱白、永進、白牛、高犁、三星、五豐、聯盟、後葛、二村、良源、沃溪、瀝溪、甲子、龍寺2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農業以糧為主,是市產糧基地之一。林業、水利和礦產資源豐富,是省林業重點鄉鎮。經濟特產有山核桃、蠶桑、茶葉、毛竹、鮮筍、還有萸肉、白果等。鎮村工業產品主要有腳踏車零件、無線電元件、手錶螺釘、橡膠製品、木製品、小五金、服裝、食品加工等,有企業90餘家。境內還有杭州無線電三廠、杭州計算機設備廠等市屬企業近10家。鎮南有南屏山,內有北宋熙寧年間建造、清康熙時重建的南屏塔,蘇東坡曾游此。.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昌化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昌化鎮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園林城鎮”稱號。 2020年12月,昌化鎮入圍第一批浙江省現代商貿特色鎮名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昌化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昌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昌化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南屏塔 南屏塔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宋、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於昌化鎮東大橋南端50米。北宋熙寧年間建,清康熙六年(1667年)遭雷擊,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磚木結構樓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163
推薦理由: 臨安市轄鎮。民國年間置潛陽鎮,建國後更名城關鎮,為於潛縣治,1956年更名於潛鎮,1960年併入潛陽公社,屬臨安縣管轄。1961年更名於潛鎮,1984年潛陽鄉併入,1992年凌口、方元2鄉併入。位於市境中部,距市區31.6公里。面積121.8平方公里,人口3.1萬。杭徽公路橫貫境南,於潛至桐廬、到安徽寧國的公路縱貫南北,有公路支線向各村延伸。轄下埠、橫山、昔口、董村、南山、燕村、龍潭、盈村、民幸、自由、棠公、秋村、鶴村、後渚、金家、石佛、甲子山、橋北、南塢、英公、牛上、上駱、謝家、楓凌、周潭、紫竹、方元、銅山、橫嶺、烏金、小昔、更樓、正塢口3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境內有市屬工廠40餘家,鎮村企業達200多家,個體、聯戶辦企業近千家。主要有造紙、釀造、印染、輕紡、絲綢、服裝、五金工具、罐頭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農業以糧食為主,農林牧全面發展,森林覆蓋率76%,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經濟特產有茶葉、蠶繭、橘子、白果、栗子等。境內有觀政潭、祈祥塔等古蹟,北宋蘇軾曾登臨賦詩。由台灣愛國人士,95歲高齡的餘烈先生(原籍本市太陽鎮下太陽村人)投資2.5萬美元,於1994年建造一座博物館,陳列書畫、文物等。1995年已接待上萬名參觀者。.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於潛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於潛鎮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園林城鎮”稱號。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於潛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於潛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於潛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於潛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天目窯遺址群 時代:宋至元天目窯遺址群,主要分布於於潛鎮的敖乾水庫、田乾、俞家山、松毛塢等地方,總面積約六平方公里。燒造青釉、黑釉和青白瓷三種產品,其中黑釉盞有兔毫、鷓鴣斑等。器形有碗、盤、瓶、盅、盞、罐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160
推薦理由: 臨安市轄鄉。1950年建高虹、長溪鄉,1956年合併為長樂鄉,1958年併入橫畈公社,1961年析建高虹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市境東北部,距市區9公里。面積57.8平方公里,人口1萬。臨安至餘杭、石門公路穿境而過。轄高樂、新德、馬嶺、上峰、下峰、大溪、長青、泥馬、拜節、卦川、虹橋、水濤莊、陳家坎12個村委會。有企業40餘家,主要產品以燈管、膠木、木粉、電子、儀表為主,還有農副產品加工。農業糧林並舉。經濟特產有竹筍、茶葉、木材,為遠近聞名的竹筍之鄉。筍肉鮮嫩,質量上乘,遠銷上海、南京等地。1995年被評為浙江省“一優二高”林業建設先進單位和被省列為“雷筍早出高產”技術示範鄉。高樂村是東漢時期臨水縣治所。.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高虹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高虹鎮榜上有名。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高虹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142
推薦理由: 臨安市轄鄉。建國初為板橋鄉,1956年併入亭子鄉,1958年成立公社,1961年更名板橋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治10公里。面積82平方公里,人口1.8萬。臨安至新登、富陽公路穿境而過。轄花戲、上田、高牆、居仁、白華、羅塘、珠西、豆川、板橋、平峰、西村、亭子、如龍、岙里、高灣、蘆山、祝家、外桃、牌聯、里桃、橫溪橋21個村委會。糧林並舉,特產有竹筍、茶葉、蠶桑,是市林業基地之一。辦有鄉、村兩級林場12個,建有1萬公頃杉木林基地和800公頃竹筍基地。近年又發展黃桃、水密桃、彌猴桃、葡萄等水果近760公頃。森林覆蓋82.1%。石灰石、白雲石、黏土等建材資源豐富。工業以建材為主,兼有膠鞋、造紙、竹器、制茶、食品加工等,有各類企業50餘家。. 2022年3月,板橋鎮入選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農業特色型)。 2021年12月,板橋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1年10月,板橋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964位。 【展開】
臨安龍崗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浙江省
135
推薦理由:龍崗鎮位於浙江臨安西部,距市區59公里。面積107.8平方公里,人口1.1萬。杭徽公路過境,是龍島公路的起點。有通往村莊的支線道路。轄新溪、群乾、龍井、沃村、林川、西塢、手穻、東塢、上湯、下湯、雙石、毛山、楊樹、許聯、無他、新建、地塔、茆里、中勝、上營、燕嶺、前山下22個村委會。龍崗鄉建於民國,1958年併入長城公社,1961年設龍崗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建鎮。【展開】
TOP 10
標籤:臨安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臨安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