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陂鎮

焦陂鎮

總得票:98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安徽省
所屬城市:阜陽市
所屬縣/區:阜南縣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41225
人品密度:853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6.00 萬人
郵政編碼:236000
面積:70.3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58
車牌代碼:皖K

焦陂鎮簡介

2018年1月,焦陂鎮被確定為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焦陂鎮位於阜南縣東北部,距離縣城23公里,面積70.3平方公里,耕地6.4萬畝,人口6萬人;其中回民約8000人。轄30個村委會,168個自然莊。古老的潤河、陶子河、小清河穿境而過,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綠樹成蔭。

焦陂系歷史古鎮。傳說為春秋名將伍舉封地,北宋為汝陰十大重鎮之一,宋歐陽修常來此飲酒賦詩,並留下“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清河兩岸柳鳴蟬,直到焦陂不下船”的名句。境內“九龍泉”水,用以煮茶,高出杯而不溢;用以釀酒,清香撲鼻而濃郁。焦陂半夏為中藥材上品,《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焦陂清真寺,是當地穆斯林朝拜的地方。

跨入新世紀,新一屆黨政一班人依託本地的資源優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結合實際,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古老的焦陂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實施發展三大養(山羊、蛋雞、桑蠶),致富奔小康工程。建成了山羊交易市場、良種繁育場,山羊年交易量達20萬隻以上,與10多個省份建有良好的供銷關係。蛋雞養殖充分發揮協會帶頭作用,形成規模養殖戶53家,飼養量10多萬隻,年產蛋3600萬個,利潤700多萬元。同時依託京九絲綢公司,發展桑樹種植,目前已建優質桑園628畝,力爭3-5年建成萬畝桑園,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新的增長點。

二、圍繞“拓寬思路,拉開框架,提高品位,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加快集鎮建設步伐,重點實施“回鄉創業園區、新型辦公區、回民住宅新區”三大區域建設,並劃分專業街道,實行分行就市,集鎮建設初具規模,樓房鱗次櫛比,商業店面比比皆是,商品種類齊全,飲食業獨具特色。

三、圍繞“盤活存量,擴大增量,藉助外力,形成合力”的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中糧龍虎尊酒業落戶焦陂,山羊公司、信鵬木業、龍源彩印等一批民營企業打出品牌。

2005年,焦陂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6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966元,財政收入124萬,比上年分別增長11.3%、8%和10%,綜合實力躍居全縣先進行列。在2005年度全省計生和“兩基”工作抽查中為全縣爭得榮譽,受到縣委、縣政府的通報嘉獎。如今勤勞樸實的焦陂回漢人民正以十分的熱情,百倍的幹勁,向著既定的目標邁進,共創焦陂美好明天。.

焦陂清真寺

焦陂清真寺位於阜南縣焦陂鎮北街街東,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築。焦陂清真寺為阜陽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焦陂古井

焦陂古井位於阜南縣焦陂酒廠院內,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建築。焦陂古井為阜陽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焦邑故址

焦邑故址位於阜南縣城23公里焦陂鎮東1公里。楚大夫伍舉食邑,宋置焦坡鎮,為潁州十鎮之一。焦陂鐵佛寺有宋寶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焦坡前代置鎮”。皇祐元年(1049)歐陽修知潁州,

四石村遺址

四石村遺址位於焦陂鎮焦寨與王屯之間,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樓)遺址,明代為張大同讀書處。修南潁公路時,出上布紋磚、繩紋磚、麻葉紋磚和回形紋空心磚。

焦陂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焦陂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