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書籍 > 蘇軾最著名的七言律詩

蘇軾最著名的七言律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上榜(第二首廣為流傳)

2號榜單員的頭像
2號榜單員
2023-09-11 07:30:03更新 · 2.52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蘇軾最著名的七言律詩,為您推薦了蘇軾最有名的十首七言古詩,其中包括題西林壁、和董傳留別、惠崇春江晚景、春宵、飲湖上初晴後雨等。告訴您蘇軾的七言古詩有哪些,蘇軾七言律詩代表作品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蘇軾最著名的七言律詩

和子由澠池懷舊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律詩
300
推薦理由:《和子由澠池懷舊》源於蘇軾憶及蘇轍曾有《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從而留下了這首和詩。作為和詩,蘇軾的詩雖是次韻之作,卻不僅用韻自然,更在詩歌之意上遠勝於原唱。蘇轍原唱圍繞鄭原話別,句句不離兄弟之別,蘇軾次韻詩緊密聯繫原唱內容,卻句句超出具體的兄弟聚散,而把目光投向有著更普泛意義的人生漂泊與聚合。詩歌尤為精彩的是巧妙利用原唱首聯作為韻腳的雪泥二字,雪天泥濘,本是毫無詩意的寫實,蘇軾卻引出一個雪泥鴻爪的著名譬喻,不僅充滿詩意,更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的一種深沉思考,使詩歌充滿耐人回味的意蘊。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而全詩動盪明快,意境恣逸,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展開】
TOP 1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絕句
274
推薦理由:《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一說此詩作於江陰。是屬於組詩,全篇共有兩首。第一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像,與原畫相得益彰。第二首詩題飛雁圖,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側面表現了江南春美。這首詩做到詩與畫兩相映襯,成為珠聯璧合的整體。同時它又離開畫,用語言藝術的豐富手段再選了惠崇筆下的春江晚景這一美妙的景境,創造了一個比畫境更圓滿更豐富的藝術境界。【展開】
TOP 2
和董傳留別
作者:蘇軾
類別:酬贈詩
272
推薦理由:《和董傳留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寫的是給董傳的詩句,在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蘇軾罷鳳翔簽判任赴汴京,途經長安,與董傳話別時作此詩。董傳一生窮困不遇,蘇軾對此給予深切同情,並用良好的祝願來寬慰董傳。詩中層層交織著董傳粗衣在外而經綸在內、貧困窘迫的現狀與作者美好祝願之間的種種矛盾,造成強烈的反差,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全詩用典,極為巧妙,而作為經典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流傳頗廣。【展開】
TOP 3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律詩
268
推薦理由:《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在元祐三年 (1088) 十二月,蘇軾作 《書王定國所藏 〈煙江疊嶂圖〉》 詩,流露了不安於位、希求退隱的心情。哲宗親政,已經變質的變法派上台,蔡京、章惇之流用事,專整元祐舊臣; 蘇軾更成了打擊迫害的主要對象,一貶再貶,由英州 (今廣東英德) 而惠州,最後遠放儋州 (今海南儋州),前後經歷了七年的艱苦生活。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還。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寫於返回朝廷之時,該詩回顧了詩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經歷,表現了他北歸的興奮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堅強自信、曠達豪放的襟懷。全詩多次運用比的手法,韻味深遠。【展開】
TOP 4
贈劉景文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絕句
261
推薦理由:《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於哲宗元佑五年(1090)冬,作者任杭州知州,時年五十四歲。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凌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寫的是殘秋初冬景色,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激勵朋友警策自己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展開】
TOP 5
春宵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絕句
248
推薦理由:《春宵》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首詩前二句寫清幽宜人的春夜美景,告訴人們應珍惜美好的光陰;後兩句寫富貴人家輕吹低唱,在良宵美景中盡情享樂的情景。全篇語言明白如話,而立意深沉含蓄,耐人尋味,其中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首先寫的是春夜美景、光陰的珍貴,在春天的夜晚,是那樣寶貴,因為花兒散放著醉人的清香,月亮也有朦朧的陰影之美。這兩句詩構成因果關係,前句為果,後句為因。這裡不僅寫出了夜景的清麗幽美,景色宜人,更是在告訴人們光陰的寶貴,後兩句寫的是官宦貴族階層的人們在抓緊一切時間戲耍、玩樂、享受的情景,反映了官宦貴族人家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不無諷刺意味。【展開】
TOP 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絕句
231
推薦理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是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謫居杭州期間創作的組詩,全篇一共有五篇。蘇軾的詩,常常將抽象的哲理與具體的意象相結合,從而成為既形象感人、又寓意深刻的理趣詩。而這首位於五篇之中的小詩看起來寫的只是杭州望湖樓前的一片雨景,實際上,卻涵孕著詩人對人生世事哲理性的認識。前二句極寫雨前之烏雲及雨中之白雨,看起來氣勢兇猛,咄咄逼人,但是,詩人看到了這一切都不過是暫時的現象,後面再用一忽字,就把大自然瞬息萬變、飄忽而來、倏然逝去的神韻擎托而出,表達了世事徐觀真夢寐,人生不信長坎坷的理趣境界。【展開】
TOP 7
飲湖上初晴後雨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絕句
225
推薦理由:《飲湖上初晴後雨》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當時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至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便作於熙寧六年(1073)正、二月間。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全詩先寫晴,次寫雨,最後兩句合起來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語讚美西湖無時不美的迷人景色。王文誥在《蘇詩編注集成總案》中說:此是名篇,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展開】
TOP 8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類別:七言絕句
221
推薦理由:《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該詩創作於神宗元豐七年。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岭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這首小詩所以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在於蘇軾生動形象、令人信服地道出了一個平凡的哲理:只有客觀、全面、多角度地認識事物,才能認識其真面目。蘇軾總結創作經驗,有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語,文學史上把蘇軾的這類詩名之為理趣詩。借物取譬,語含機鋒,理在其中,意趣橫生,是東坡理趣詩的特點。【展開】
TOP 9
中秋月
作者:蘇軾
類別:
215
推薦理由:《陽關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寫於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後不久,是一首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不得不分手的哀傷與感慨的詩,該詩的前兩句寫中秋月,寫出了彩雲消逝,清涼寂靜,圓月如玉的中秋美景;後兩句抒懷,感嘆好景不長,聚散無定,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但也富有哲理,耐人玩味。【展開】
TOP 10
標籤:蘇軾作品
舉報
排名規則:《蘇軾最著名的七言律詩》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蘇軾作品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