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的普遍套用,以及ChatGPT等AI對話機器人的推出,人工智慧現在已經逐漸成為學校里的熱門專業,而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推出的AceRankings公布了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的排名,該數據是根據發表論文、引用量、H因子等緯度進行排序,那人工智慧國內最好的大學有哪些,國內人工智慧比較好的大學有哪些,TOP10排行榜就為大家盤點並介紹中國人工智慧排名靠前的學校。

人工智慧國內大學排行榜前十名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大學。學校擁有12個學科門類,包括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等。校園面積達到460.19公頃,館藏總量達到578.61萬冊。學校設有21個學院、59個教學系,並開設了88個本科專業。清華大學在全國學科評估中有54個學科參評,其中37個學科獲得A評價,居全國高校之首。清華大學本科教育以培養具有健全品格的人才為目標,並通過"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結合。通過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和最佳化的培養方案,學校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出高素質、創造性的骨幹人才。

2.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一所位於北京的創新型大學,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該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也是幾個聯盟的成員。學校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於1978年正式建校。經過幾次更名和合併,學校於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於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截至2022年12月,學校有四個校區和五個教育基地,以及分布在全國的113個培養單位。學校擁有多個科教機構和學科點,擁有豐富的教師資源和學生群體。

3.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建於1898年。經歷了多次遷址和更名,最終於1952年在北京沙灘定址。作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中心,北京大學不僅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還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活動基地。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北京大學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根據2018年12月北大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在科技方面成績顯著,獲得了多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和教育部科技獎。通過承擔各類研究項目,北京大學產生了適合產業化合作的科技成果,並與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科技合作和企業孵化平台。每年的科技合作超過500項,孵化了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綜上所述,北京大學不僅是中國的頂級學府,還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4.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創立於1896年,經過多次更名和合併,現已成為一所綜合性的高水平學府。學校擁有多個校區,占地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學校設有34個學院/直屬系,提供75個本科專業。同時,學校也擁有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學位授權點、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擁有3700名專任教師,學生人數眾多,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學位留學生。上海交通大學在19個學科領域位居全球前1%,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學科門類。近期,學校新增了多個專業,包括醫學影像技術、智慧型感知工程、智慧農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等。上海交通大學以其優秀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於1958年,由郭沫若擔任首任校長。學校採取“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吸引了多位著名科學家加入。學校於第二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之後學校引入了新的舉措,如創辦少年班、建立研究生院、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等。學校設有31個學院和6個研究院,包括醫院。在2016年的全國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學校有15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7個學科位列全國高校第五。此外,學校在ESI學科排名中表現出色,有5個學科進入前1‰,15個學科進入前1%。

6.中山大學

1924年,孫中山創立了國立廣東大學,後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2001年,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併,成為今天的中山大學。截至2023年5月,中山大學由廣州、珠海、深圳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擁有70個學院,136個本科專業,4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3種專業學位類別。在校學生總數為65965人,其中本科生33093人,碩士研究生22617人,博士研究生9647人,留學生608人。專任教師共有4970人。中山大學在ESI資料庫的統計中,有20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入選學科數目並列全國高校第3位。中山大學注重通識教育和創新,以培養質量和服務需求為主線,完善研究生教育機制,推動碩博貫通培養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力求提升學術水平和培養各領域的專業人才。

7.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經歷多次變遷和合併,最終於1998年組建為現在的浙江大學。學校擁有7個校區,占地面積7931901平方米,設有多個學部、專業學院和附屬醫院。學校擁有全日制學生65821人,教職工9746人。根據2019年3月的數據,浙大在世界學術機構排名中表現突出,18個學科進入前1‰,5個學科進入前50位,7個學科進入前100位,1個學科進入前萬分之一。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浙大有39個一級學科被評為A類學科,其中11個為A等級學科,17個為A-等級學科。

8.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合併組建的一所學校。截至2023年6月,學校占地廣闊,綠化覆蓋率高;設有51個院系,開設117個本科專業;擁有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有專任教師3700餘人。該校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表現出色,有4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共有33個B及以上學科。

9.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辦於1920年,經過多次更名和重建,發展成為一所有著豐富歷史背景的重點大學。學校現在有三個校區,校園面積大,建築面積廣。學校設有22個學院,提供107個本科專業,擁有眾多專職教師和學生。該校在2017年的全國學科評估中,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3個學科位列前2%,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5個學科位列2%至5%,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等9個學科位列5%至10%。此外,該校還有12個學科列在B檔,7個學科列在C檔,其A類學科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六。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分為學院路校區和沙河校區,占地3000多畝,總建築面積244萬平方米。有35個二級學院,78個本科專業,並設有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學校有6112名教職工,包括3073名專任教師。全日制在校生有3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為1:1,外國留學生有1100餘人。學校擁有36個一級學科,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高峰學科占博士點比例30%。2019年,學校的社會科學總論學科首次進入ESI前1%學科排名。同時,材料科學學科也首次進入ESI前1‰學科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