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怒江十大強鎮排名

怒江十大強鎮排名-怒江哪個鎮經濟最發達-怒江各鎮經濟排名

月光使的頭像
月光使
2023-09-04 07:30:09更新 · 1.82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怒江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你知道其中有哪些經濟發達的鎮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怒江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怒江哪個鎮經濟最發達,其中包括金頂鎮、上帕鎮、茨開鎮等怒江強鎮,告訴您怒江各鎮經濟排名,怒江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怒江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09
推薦理由: 一、通甸鎮基本情況 通甸鎮地處滇西北縱谷區,“蘭州壩”北部,位於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東部,是麗江、大理、迪慶、怒江四州市的“三叉路口”。地處橫斷山脈腹部,東跨老君山與麗江市石頭鄉、九河鄉,劍川縣老君山鎮接壤,南與金頂鎮、啦井鎮毗鄰,西與石登鄉相連,北與河西鄉相依。鎮政府駐地通甸街,地平,面積廣闊,距離縣城37公里。全鎮國土總面積521.33平方公里。全鎮最高點是拉巴山山神廟峰,海拔3688米,最低為河邊村的德勝口,海拔2237米,高差1451米。鎮政府駐地海拔2400米,處於“三江”流域高寒冷涼地區,是全縣最冷的鎮。歷年最高氣溫為29.5°C,最低氣溫為零下12°C,年平均氣溫10.7°C,年平均積溫2840°C。霜期長達210天。歷年最多降雨量為1215.9毫米,最低降雨量為676.3毫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024.1毫米左右,雨水多集中在夏秋兩季。通甸河是通甸鎮的主要河流,由南向北流經全鎮。另外還有幾條河流是稗子溝、青甸灣河、下甸河、金竹河、清水江,徑流總面積52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824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壩區第四系(E)河流階地上,單井湧水量在1000~2000噸/日,年地下徑流量為7.22萬立方米。鎮域內主要礦藏資源有:鉛鋅、鐵、銅、汞、錫等,已查明礦產資源有8處,即鉛鋅3處,銅礦3處,鐵礦1處,汞礦1處。其中鉛鋅儲量較大,在鄉鎮境內均有分布。 通甸鎮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目前有林業地580283畝,其中有林地552940畝,灌木林地1575畝,疏林地1859畝。全鎮森林覆蓋率72.7%,活立木蓄積量290.62萬立方米。動物主要有:黑熊、小熊貓、大靈貓、小靈貓、金錢豹、黑頸鸕鶿、藍喉太陽鳥、火尾太陽鳥等近百個品種。植物中以自然植被為主,主要有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兩類,包括:銀杏、天花木蘭、紅豆杉、漆樹、冷杉、雲杉、紅杉。中藥材主要有當歸、秦艽、天麻、茯苓、何首烏等。野生食用菌主要有羊肚菌、松茸等。 通甸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通甸位於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三江併流風景區”的最南端,是進入“三江併流風景區”的門戶。鎮域內的羅古箐,南連老君山風景區,北接大羊場,除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完整的生態系統外,也是發育完全的丹霞地貌與原始森林的完美結合。 2020年5月,通甸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9年3月,雲南省科協確定通甸鎮為2019年雲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00
推薦理由: 2021年3月,上江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一、概況 依傍於高黎貢山的瀘水縣上江鎮東與大理州雲龍縣民建鄉、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和汶上鄉隔江相望,南與隆陽區芒寬鄉相鄰,北接本縣六庫鎮,距州府和縣城六庫 24 公里,是進入我州境內的南大門。地處東經 98°45′00″ - 98°53′21″,北緯 25°47′40″ - 25°33′16″。境內最高海拔為 3780 米,最低海拔為 738 米,年平均氣溫 21℃,年降雨量 1100 - 1200 mm,呈西高東低地勢,全年無霜且光照條件好,是典型的亞熱帶河谷地帶,適宜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是全縣乃至全州的主要產糧區,享有“漁米之鄉”美譽。因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原始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絢麗多姿的人文景觀、民風民俗而是有待開發的處女地。 全鄉國土面積為 347.8 平方公里,轄六個村委會、24624 人(其中:農業人口23369 人)。主要居住著傈僳、傣、漢、怒、苗、白等民族。2002 年末,全鄉農民經濟總收入為 3999.32 萬元,經濟純收入為 2863.04 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達 1374.94 元。全鄉村村實現“三通”(即:通路、通電、通水),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為 96% 和 94%,其它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二、遠景規劃 上江的明天機遇與挑戰並存,“金六”二級油路的修建把我鄉從一個死胡同瞬間轉變為一個進入怒江的重要喉舌和主要交通要道。此舉意味著全鄉的經濟社會和旅遊事業發展前景看好。在今後的工作中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壩區的集鎮建設拉動全鄉經濟的發展;以半山區養殖業推動全鄉畜牧業的發展;以高山區的經濟林木的發展帶動全鄉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打牢基礎、最佳化結構、興科重教、以農生財、建鎮促商、拓寬領域、依法治鄉,走農、工、商一體化的路子,努力做好“三篇文章”(即:種植業篇、養殖業篇、民營企業經濟篇)和“八個產業”(即:甘蔗種植業、優質稻種植業、草果種植業、蔬菜種植業、香料煙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業、綠色產業)。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將境內著名的二戰粟柴壩抗日紀念碑,蠻英村灰坡山抗日戰爭遺址、舊乃山千年古樹,丙奉村邦彎大水庫,蠻口河天然溫泉,蠻邦罕見的佛教、道教二合一的思尹寺廟,享譽京城、享譽世界的付壩村百花嶺農民的無伴奏四聲部合唱,新建村遠揚國內外的民族民間文化“擺時”等開展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景點。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95
推薦理由: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轄鎮,縣府駐地。1933年稱貢山設治局茨開鄉,1939年稱宣化鄉,1950年稱貢山縣二區。1969年建茨開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設鎮。位於自治縣的中南部,西南與緬甸聯邦為鄰。面積779平方公里,人口1.1萬。有傈僳、怒族等民族。轄茨開、雙拉娃、吉速底、滿孜、嘎拉博、丹珠6個行政村。農業主產玉米、蕎麥、水稻。丹當山麓石門關古驛道旁有摩崖題刻。. 2021年3月,茨開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4年7月,茨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94
推薦理由: 金頂鎮位於蘭坪縣東南部,總面積408平方公里,是蘭坪縣城所在地。轄12個村委會,85個自然村,10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827戶,人口2385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數為1963人,居住著白族、普米族、彝族、漢族、傈僳族等9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32903人,占總人口數的96%。 金頂鎮地處橫斷山脈南端的山谷地帶,海拔在2240米以上,全年有霜期175天,最高氣溫31.5C度,平均氣溫11.7C度,年平均降水量1015.5mm,夏秋多雨,冬春常旱,形成亞熱帶、山地主體型季風氣候。 境內高山雄峻,江河奇流,礦藏資源和森林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三江”沉礦帶上的一顆明珠,已探明的礦藏有鉛、鋅、銅、鐵、汞、石膏等,其中,鳳凰山鉛鋅礦床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規模最大的鉛鋅礦床,儲量為1439萬個金屬噸。金頂是全縣的重點林業鎮之一,森林覆蓋率達42%,山中植物種類繁多,主要用材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麗江雲杉,冷杉、紅杉等,除用材林外,還有國家級珍惜保護樹種雲南紅豆杉、雲南杉、棕背杜鵑等樹種。中藥材開發前景開闊,有暢銷省內外的天麻、當歸、蟲草、松茸、羊肚菌。境內還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滇金絲猴、豹、黑勁長尾雉和棕熊等。 金頂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通過有關學者學術考察後,金頂還被認為是中華軒轅黃帝的故里。坐落在金頂箐門村的金雞寺,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是目前全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勝,每年來自縣內外的遊客不斷。建設中的新生橋森林公園,豐坪水庫和籌建中的雪幫山民族渡假村,將極大的推動全鎮旅遊產業的發展。. 2014年7月,金頂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軒轅祠 軒轅祠軒轅祠位於蘭坪縣金頂鎮二五山麓,是“軒轅公園”的主體工程。改祠建於2002年,占地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由金頂鎮文興社的老年人協會籌資興建。經有關專家考證,雲南省,尤其是蘭坪縣的金頂……詳情>> 【展開】
啦井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 雲南省
186
推薦理由:啦井鎮是蘭坪縣的老縣城,革命老區,也是蘭坪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鹽馬古道文化。啦井鎮位於蘭坪縣中部,地處東經99109923,北緯26182641之間,東連通甸、金頂、南連兔峨。境內最高海拔3854.8米,最低海拔1450米,年均降雨量1200㎜。【展開】
TOP 5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6
推薦理由: 2021年3月,片馬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片馬鎮簡介】片馬鎮國土面積153平方公里,東與魯掌鎮相連,南北長24公里,南、西、北三面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64.44公里,是中緬邊境北段交通要道和商業往來的重要通道,全鎮轄片馬、古浪、崗房、片四河4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景朗城市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1740人,流動暫住人口最高時候4萬多人,平常2萬多人。片馬於1991年被國家批准為省級對外開放口岸。 【特色產品】片馬鎮耕地面積2236畝,其中水田815畝,旱地1421畝。糧食作物主產玉米、水稻,經濟林木盛產木瓜、梅子、核桃、木耳等。自2002年3月至今,片馬鎮已累計種植泡核桃20餘萬株,人均120多株,民眾增收的“綠色銀行”初步建成。 【特色文化】片馬,是個多民族聚居的鄉鎮,據統計:境內世居民族有景頗(景頗支系茶山人、浪速人)、傈僳族、漢和白等8種主體民族。片馬境內的景頗族是古老的景頗族發源地之一,景頗族的茶山支系是片馬的世居民族,有著獨特民族文化。 茶山人勤勞樸實、敦厚善良、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他們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沒有文字,也不使用景頗文,他們有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習俗,如獨具民族特色的衣著服飾。古樸莊重的婚娶、喪葬習俗及團結互助、熱情好客的建新房儀式等。 過去,古樸的茶山人以狩獵、捕魚為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至二十日為茶山人的新米節,每年秋季收穫後,需待到新米節之後才能正式吃新糧,否則是不能隨便動用的。過新米節猶如過新年一樣,熱鬧非凡,過節時家家戶戶煮好新米飯,擺上酒、米,祭天神、祖先和鐵三腳。感謝並祈求他們的保佑,並在屋外鳴放火藥槍,以示慶祝。如有糧食歉收人家,村民便主動拿出部分給予援助。節期擺酒設宴,互相酬請,共享豐收和節日的喜悅,男女青年則會聚到村中,唱歌跳舞,尋偶覓伴,歡快無比。 【經濟發展情況】近幾年來,片馬鎮各項事業取得了全面、健康、快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據統計2005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864萬元;邊貿進出口總額預計3.7億元,比上年增長4%;完成各項稅費收入2411.75萬元,比上年減少6.28%;完成鄉鎮財政收入39356萬元,比上年增加6%;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完成393.56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235萬元,比上年增長4.42%;人均GDP收入1269元,比去年增長6.4%.。 片馬抗英紀念館 片馬抗英紀念館片馬是祖國邊疆的重要邊防前哨之一,也是怒江州對外開放的視窗,國家二類邊貿口岸即片馬鎮所在地,這裡曾是絲綢之路古西南通道之一,同時又是邊疆各民族在十九世紀初抗擊英國殖民侵略的 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 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駝峰航線”的一段重要空中走廊,怒江大峽谷和“石月亮”是駝峰飛行員十分熟悉的地面導航標誌。據統計,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為止,中美空運大隊 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 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建築面積950平方米,紀念碑高20米,碑體由三把劍和三面盾組成,象徵漢、傈僳族、怒族團結抗英的事跡。1986年,英國併吞緬甸以後,企圖打通緬甸北上 片馬口岸 片馬口岸片馬是怒江州唯一的省級開放口岸,處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西坡腹地。片馬位於瀘水縣西部,南、北、西三面與緬甸接壤,距緬甸克欽邦首府支那僅200公里。片馬邊境旅 片馬風景名勝區 片馬風景名勝區位於瀘水縣境內,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六庫區域北側,西與緬甸接壤,東抵怒江西岸,總面積23910公頃。做為世界遺產申報地怒江流域的對外開放展示景區,集中了包括“滴水岩瀑布、躍進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69
推薦理由: 北海市鐵山港區營盤鎮位於北海市東端,鐵山港區南部,瀕臨北部灣,盛產珍珠,是世界名珠“南珠”的故鄉。轄10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109條自然村,263個村民小組,12800戶,2004年底全鎮總人口57837人。其中農業人口55173人,總面積99.8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022.9公頃(其中水田656.5公頃),林地1572公頃。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7961萬元,比上年增長15.7%;農業總產值70278萬元,比增6.1%;財政總收入l461萬元,比增19.2%;農民人均純收入2522元,增加202元。 營盤鎮北與南康鎮接壤,西與福成相連,東南瀕臨北部灣,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距海口市133海里、湛江市193海里、北海市50海里(陸上距離35公里)、防城港市95海里、合浦縣廉州鎮50公里、越南海防市70多海里、香港300多海里,地理位置優越。鎮內交道四通八達,從東至西有一條長達35公里的沿海公路,貫穿全鎮。距北海機場26公里,鎮內程控電話可直撥國內外各地。營盤漁港是大西南黃金水道之一。 營盤鎮地處沿海地帶,屬亞熱帶過渡性氣候,海水資源十分豐富,適合發展水產養殖業。這裡,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海水鹽度適中,水質良好,水溫適宜,浮游微生物飼料豐富,最適宜各種魚類、對蝦、蟹類和珍珠、象鼻螺、文蛤、大蚝等貝類的生長和繁殖。一年四季盛產方格星蟲、魷魚、墨魚、對蝦、馬鮫魚、石斑魚、青蟹、花蟹、海蟹等200多種海珍產品,是廣西主要漁業生產基地之一。2004年全鎮有漁船814艘,13250千瓦,形成淺、中、深海協調發展的格局,2004年漁業總產量達到108271噸。全鎮東西海岸線長27公里,有11萬畝淺海灘涂,其中可養殖珍珠面積5萬畝,最優質的也有3萬畝,發展珍珠生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彬塘村和黃稍村是本鎮珍珠養殖專業村,每年珍珠產值分別占全村國內生產總值的70%以上,營盤珍珠產量占廣西珍珠總產量的80%以上。近年,珍珠生產向深海推進,到2005年10月底,深水育珠達到1萬畝,彩色珍珠養殖試驗取得新的突破。工廠化和高位池養殖魚、蝦、蟹100000平方米,其中對蝦養殖53865立方米,普通養殖面積突破5000畝。象鼻螺養殖200OO畝。目前,營盤鎮已形成長達27公里的海水養殖帶,海水養殖業發展潛力巨大。. 白龍珍珠城 龍珍珠城位於距北海市東南36公里的營盤鎮白龍村。白龍珍珠城為正方形,南北長320米,東南寬233米,周長1107米,總面積合14670平方米。城牆內外砌火磚,中心每10公分一層黃土夾一層珍珠……詳情>> 營盤鎮特產與美食 北海對蝦 屬甲殼,對蝦科。產於沿海,而以營盤鎮居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每年都有大宗乾、鮮品及蝦油遠銷國內外。……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69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魯掌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一、全鎮概況 魯掌鎮位於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縣西北部,東以怒江為界,西與緬甸聯邦毗鄰,南接瀘水縣六庫鎮,北鄰瀘水縣大興地鄉。是原瀘水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瓦貢公路和躍片公路兩條國道幹線貫穿而過,轄區內已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境內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傈僳族“澡塘會”,享譽海內外的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和“咬鐵鏵,耍火鏈”等民族民間絕技,有二戰“駝峰航線”和“福克斯峽口”(片馬風雪丫口)是進入神秘大峽谷的南大門和第一站。它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奇觀的核心區,歐亞大陸板塊的結合部,屬喜馬拉雅山地槽區的察偶——騰衝褶皺系,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是一個交通便利,信息暢通,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民族眾多的地方。國境線長19.8公里,國土面積367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東經 98°51′59″ - 99°03′18″,北緯 24°37′03″ - 24°47′49″ 之間,年平均氣溫為 14℃—19.4℃,年降雨量為 1444.3 毫米,國土面積 367 平方公里。距州府六庫 32 公里,距省級口岸片馬 58 公里。東以怒江為界,西與緬甸聯邦毗鄰,南接瀘水縣六庫鎮,北鄰瀘水縣大興地鄉,國境線長 19.8 公里。全鎮轄魯掌、魯祖、洛瑪、浪壩寨、三河、登埂6個村委會,60個自然村,98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3576戶,12137人,其中農業人口2464戶、9211人。全鎮居住著傈僳族、彝族、白族、漢族、景頗族、普米族、怒族等7個民族。人口密度0.0302平方公里/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7‰。 二、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 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398.22萬元,比上年增加108.59萬元,增長率8.42%。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達1290.00元,增加161.90元,際完成財政稅收46.81萬元,完成下達任務數的170.22%,同比增加0.61萬元,增長1.32%,完成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1032萬元。年內全鎮實有耕地面積17362畝,其中水田4421畝,旱地12819畝,年內糧豆播種面積29542畝,實現糧食總產量3720000公斤(不含退耕補助糧),實現人均有糧403.80公斤。經濟作物主要有草果,油菜、甘蔗、向日葵、蔬菜等,播種面積7561畝,總產量122594公斤。.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62
推薦理由: 2021年3月,上帕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4年7月,上帕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福貢縣轄鎮,縣府駐地。1935年稱章化鄉,1969年合併建五一公社,1988年設上帕鎮。位於縣境中部,臨怒江而居。面積393平方公里,人口2.4萬。瓦(窯)貢(山)公路為主要交通幹線。轄上帕、達普洛、達友、施底、珠明林、臘竹底、臘土底、雙米底、季子洛、古泉、臘烏、木古甲12個行政村。鎮內有商貿、運輸、建築、木材加工和飲食服務等鄉鎮企業。農業以種植玉米、水稻、油菜為主。.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61
推薦理由: 2021年3月,大興地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9年3月,雲南省科協確定大興地鎮為2019年雲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一、地理概況 大興地鄉位於瀘水縣中部的怒江兩岸,東經 98°51′至 99°21′,北緯 26°00′ 至 26°13′ 之間,東西橫距最寬 30 千米,南北縱距最長 24 千米,總面積 406.28 平方米(實地面積 455 平方千米)。鄉境東接雲龍縣,南連六庫鎮,東南、西南分別與老窩鄉、魯掌鎮相連,西與緬甸接界,北與稱桿鄉毗鄰,國防幹線瓦貢公路沿怒江自南向北貫穿全鄉。鄉黨政機關駐地燈籠壩,它位於怒江兩岸的聽命河沖積扇上,距州府六庫 23 千米,瓦貢公路橫穿而過,交通比較方便。 二、鄉情介紹 2002 年,全鄉共有 7 個村民委員會,75 個自然村,136 個村民小組,人口達 4139 戶 15541 人(其中農業人口 3725 戶 14645 人),大部分民眾居住在海拔 1000 - 2300 米的半山上,村落相對分散,主體民族是傈僳族,占全鄉總人口的 93%,其它民族僅占 7%。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電”工程,已通電 126 個村小組,未通電戶數 417 戶 1847 人,基本解決人畜飲水 407 戶 1692 人。基本實現“村村通人馬驛道”、“村村通廣播電視”,三個村委會通鄉村公路。2002 年,全鄉人均純收入 999 元,人均有糧 428 千克,已基本解決溫飽 3506 戶 13802 人,未解決溫飽 219 戶 843 人。 三、自然狀況 大興地鄉全境地處西橫斷山脈縱谷區,以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為主體,形成了山高坡徒谷深的高山峽谷地貌和立體氣候、植被特徵。全鄉最高海拔 3967 米,最低海拔 890 米(鄉政府駐地燈籠壩),年平均溫度 21℃,由於立體氣候突出,在同一平面上氣溫南北差異小,垂直差異大,同一山脈可出現寒、溫、熱三種氣候,形成了峽谷特有的立體農業;在海拔 1400 米以下的亞熱帶,適應種植的糧食作物有水稻、包穀、油萊等;適宜發展的經濟林木有核桃、油桐、漆樹等。適宜養豬、牛以及發展漁業。在海拔 1400 - 1800 米地帶,適宜發展的農作物有包穀、半山稻、蕎子等;適宜種植的經濟林木有油桐、核桃、茶葉、花椒等;適宜養殖豬、牛、羊等。在海拔 1800 - 2600 米地段,適宜發展地膜包穀、豆類、薯類;適宜種植梅子、木瓜、花椒、草果、核桃、漆樹等.。 【展開】
標籤:怒江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怒江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