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潮州十大強鎮排名

潮州十大強鎮排名-潮州各鎮經濟實力排名-潮州哪個鎮經濟最好

五星排名的頭像
五星排名
2023-08-28 07:30:12更新 · 1.79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潮州地處於粵東,韓江三角洲東部,該市下轄3個區縣,並在2022年取得了1313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潮州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潮州各鎮經濟實力排名,其中包括彩塘鎮、黃岡鎮、三饒鎮等潮州強鎮,告訴您潮州哪個鎮經濟最好,潮州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潮州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26
推薦理由: 彩塘鎮地處韓江下游平原地帶,毗鄰潮安縣城,潮汕公路、廣梅汕鐵路貫穿境內,面積45平方公里,轄3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0.06萬人。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6.4億元,外貿出口2200萬美元,工商稅收2982.44萬元,農村人平收入4305元。 彩塘鎮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眾多。舞龍、舞獅、弦樂、燈謎是彩塘著名的民間文藝。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從熙公祠,以其巧奪天工的石雕工藝令世人讚嘆,向來為海內外人士旅遊必到之地。故有“來潮不到斜角頭,枉費遠道此一游”之說。市級重點保護文物甘露寺素有潮州第一石窟寺之稱。 彩塘鎮是著名的僑鄉,現有旅外僑胞6萬多人,歸僑、僑屬占全鎮人口60%,彩塘旅外鄉親身居海外,心繫故里,他們熱心家鄉各項建設,捐資修建學校、醫院、道路,並投資興辦實業。2002年,僑胞捐資辦福利事業金額達到240多萬元。全鎮共有中外合資企業17家,總註冊資金達到1.2億港元,其中外資7000多萬港元。 彩塘鎮是潮安縣的工業重鎮。工業生產以不鏽鋼行業為主體,鞋類、服裝、印刷、電池等行業也得到較快發展。全鎮有企業1250家,其中五金不鏽鋼企業890家,生產的五金不鏽鋼產品有廚餐具、建築裝飾、日用品、醫療器械、不鏽鋼型材、鐘錶工具及配件、汽車配件等7大類,2000多個品種,年產值22億元,外貿出口1800萬美元,是彩塘鄉鎮企業的半壁江山。1998年國家在彩塘鎮設立了中國不鏽鋼器皿分中心,更使彩塘不鏽鋼製品業享譽海內外,被譽為粵東地區的“不鏽鋼王國”。全鎮有製鞋企業60多家,鞋類品種30多個,年產值4億元以上,是粵東地區較大的鞋類生產基地。 彩塘鎮是全省科技創新試點鎮。認真實施“工業立鎮、科技興鎮”的經濟發展戰略,積極引導企業增加科技投入,引進科技人才,開展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產品檔次和市場競爭力。2002年,全鎮共投入技改技革資金5000萬元,引進設備300台(套),創新產品30項,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正龍集團有限公司的“可充式無汞鹼錳電池”科技項目,已投資1.58億元,引進日本無汞電池生產線2條。全鎮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有26家企業通過ISO9001和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有46家企業獲國家農業部全面質量達標證書,有9l家企業被市技術監督局授予產品信得過單位。. 2021年10月,彩塘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4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彩塘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彩塘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彩塘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潮安甘露寺 甘露寺,據《明一統志》所載於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始創,而民間相傳有孝子廬墓而甘露降故名,自宋就奉佛。明、清、民國有修建,1984年起重修。以其天然大石室冠潮汕和石壁鑿造大型彌勒……詳情>> 從熙公祠 從熙公祠位於潮安彩塘鎮金砂管理區斜角頭。為旅居馬來西亞柔佛洲僑領陳旭年所建。清同治九年(1870年)奠基,光緒九年(1883年)建成,歷時14年。祠坐東向西,面寬31.22米、進深42.25……詳情>> 金砂黃氏家族墓 金砂黃氏家族墓(包括黃直羲墓、黃遂隱墓、黃誠直墓、黃容肅墓、黃行頭墓、黃質實墓、黃坦蕩墓、黃質愨墓、黃大臨墓、黃科順墓、黃揚福墓、黃世藩墓等12座墓葬)位於潮安區彩塘鎮金砂三村桑浦山東麓,時……詳情>> 資政第及沈聲榜墓 資政第及沈聲榜墓位於潮安區彩塘鎮華一村,時代為中華民國。2012年,資政第及沈聲榜墓被公布為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彩塘楊氏家廟 彩塘楊氏家廟位於潮安區彩塘鎮仙一村,時代為清。2012年,彩塘楊氏家廟被公布為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傅家宗祠 傅家宗祠位於潮安區彩塘鎮東寨(傅厝),時代為清。2016年,傅家宗祠被公布為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彩塘鎮特產與美食 甘筒粿 傳統潮汕小吃甘筒粿即是馬鈴薯粿,因為馬鈴薯在潮州話中稱為甘筒。這一傳統潮汕小吃最早出自潮州彩塘一帶地區,因為那裡盛產馬鈴薯甘筒粿色澤美觀、口味鮮美,是一款潮汕人喜愛的傳統小吃,蒸熟之後,將略煎至酥硬,…… 【展開】
錢東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21
推薦理由:錢東鎮位於饒平西門,東鄰縣城黃岡鎮,西與汕頭市澄海區鹽鴻鎮、湘橋區鐵鋪鎮接壤,南與汫洲鎮接壤,北接高堂鎮、樟溪鎮。全鎮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5萬畝,山地8.8萬畝,灘涂5000畝。總人口95356人,轄25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2個果林場。201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1.62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1.42億元,增長21%;農業產值10.2億元,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增長34.7%。【展開】
TOP 2
潮安區鳳凰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19
推薦理由:鳳凰鎮,位於潮安縣北部山區,是2002年經廣東省委、省政府調整,由原鳳凰鎮和原大山鎮合併而成的山區鎮,總面積228.3平方公里,海拔350至1498米。粵東最高峰鳳凰山主峰鳥髻山屹立境內。轄27個村委會和2個杜區居委會,總人口3.81萬人。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96億元,工商稅收243萬元。【展開】
TOP 3
潮安區楓溪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
196
推薦理由:楓溪鎮是潮州市潮安區下轄的一個鎮。1950年劃為區,1956年建楓溪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鎮,轄33個行政區和4個居委會。1992年劃出陳橋等13個行政區和一個林場,歸還湘橋區鳳新街。現有面積24.8平方公里,人口8.7萬。除此之外,楓溪鎮轄轄楓溪一、楓溪二、長美一、長美二、湖廈、前進、古板頭、堤頭、雲步、東田、洋頭、英塘、全福、高廈、西邊、山邊、槐山崗、李厝、詹厝、田龍、白塔21個管理區和懷德、石橋、洲園、長美4個居委會。【展開】
TOP 4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93
推薦理由: 黃岡鎮地處南海之濱、閩粵交界,是饒平縣城所在地和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廣東東大門”之美稱。這裡依山傍海、一河南岸,鍾靈毓秀、物華天寶。黃岡河由北向東南貫穿鎮區注入南海,地勢北高南低,副熱帶海洋性季風帶來了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量和均等的日照,使這裡四季如春,是宜居、宜業、宜游的人間勝地。擁有“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省鄉鎮企業百強鎮”、“技術創新專業鎮”、“廣東省城鎮經濟綜合發展力廣東百強、粵東十強”等十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全鎮總面積96.6平方公里,轄仙春、碧崗、碧春、霞東、霞中、霞西、山霞、新霞、新厝、新合、獅頭寨、下埭仔、洪西寮、薛厝寮、山美、後港、和石、東峽、嶼山、大澳、碧洲、汛洲、里和睦、大畔寮等24個村委會和龍眼城、上林、寨上、城北、紅光、聯光、河南、西門、石埕、南門、楚巷、下市等12個社區居委會及1個綜合場共37個村(居)民自治組織。2012年戶籍人口19.7萬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旅居海外僑胞約2.6萬人。 【歷史沿革】黃岡歷史悠久,創建於宋淳佑乙巳年(公元1245年),古稱瓮城,又稱鳳江。相傳此地古為黃土崗,故名黃崗,因“崗”與“岡”相近,易名黃岡。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置黃岡巡檢司,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屬宣化都黃岡堡。民國十七年始立政區,1940年建鎮,民國時期一直為饒平三鎮之一。1951年8月縣人民政府在黃岡鎮設立辦事處,1953年1月饒平縣治由三饒鎮遷此,黃岡鎮成為了饒平縣縣城鎮。1958年黃岡、鳳江、井洲、聯山合併成立鳳江人民公社,1959年6月又從鳳江人民公社析出,成立黃岡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黃岡鎮人民政府建制,1986年9月,東界的仙春、碧崗兩鄉和鳳洲區併入黃岡鎮。政區至今不變。鎮政府駐地原置於丁未路黃岡蔡厝祠內,1997年改駐地於黃岡鎮沿河北路。 【區位地理】黃岡鎮位於東經116°6′,北緯23°4′,東鄰福建省詔安縣,西連錢東鎮,南至南海,北接聯饒鎮,處於汕頭和廈門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歷來是閩粵兩省物資交流的一個重要集散地。陸路距廈門197公里、汕頭58公里、深圳328公里,距潮州港20公里,距建設中的廈深鐵路饒平站場7 公里。汕汾高速公路、國道324複線、省道坑海線和進港公路、黃三線、豐柏線以及建設中的環城北路、擴建中的迎賓大道等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綱、縣道村道為目,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網路。位於縣城南端柘林灣的潮州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一類港口,港口距台灣高雄186海里,至香港192海里,貨輪可直航各大港口。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地理位置,使黃岡鎮成為粵、閩、台經濟輻射的交匯點。 【經濟概況】黃岡鎮現已建成一個省級台商投資區、二個縣級工業園區。2012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89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為25家。產品種類涉及水族機電、電子元件、糧食機械、運動器材、木器加工、塑膠製鞋、化工香精、醫藥保健、水產品、茶葉等食品類加工、毛織服裝、工藝飾品、金漆木雕、印刷包裝、陶瓷建材、食品飲料等近20大門類4000多個花式品種,產品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和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工業為主體、外向型為重點的經濟發展格局。黃岡鎮工業龍頭產業——水族機電,列入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以廣東海利集團、博宇集團、日生集團、恆通集團等為代表的高新科技型民營企業異軍突起,“海利”、“博宇”、“日生”、“恆通”等著名特色水族品牌產品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水族機電產品重要的生產出口基地。全鎮擁有著名商標9個,其中國家馳名商標1個(金灶);著名品牌11個,其中國家名牌1個(嶺頭單叢茶);專利產品313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民營科技企業21家、農業龍頭企業8家、省智慧財產權企業3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8個、省民營企業自主創新500強企業1個、國家農業部“水產品加工示範基地”1個。2010年被省評為“技術創新專業鎮”,水族機電產品類被省列為“廣東省特色產品示範基地”。2012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8.46億元,外貿出口1.8億美元,年外貿出口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3個,利稅4.18億元。 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造就了黃岡鎮物產豐饒。全鎮共有園地2682畝、林地25532畝、淺海灘涂10933畝,形成了糧食、水產、水果、蔬菜、禽畜五大農業生產基地。10.5公里長的岸線,孕育出了豐富的水產資源,對蝦、鰻魚、大澳泥蚶、疊石赤蟹等水產品飲譽海內外。黃岡鎮先後獲得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省水產養殖萬噸鎮”和“ 全國農牧副漁豐收獎”。 201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6.0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915元。 【城鄉建設】黃岡鎮是饒平縣三大“省中心鎮”之一,是潮州市四大中心的中心部分,潮州市規劃中屬綜合性重點鎮、重點發展區域,城鎮規模為饒平之最,商貿在饒平中最為發達。有聚賢園迎賓館、饒平大酒店、華景大酒店、華僑大廈、僑聯大廈、新洲酒樓等酒店賓館,有恆晟、永鑫、金嘉等大型生活超市,有騰瑞星河灣、海博現代城、龍澤園、牡丹園、漾日居等高檔住宅區,酒店、旅館、餐館、超市等各種配套服務設施俱全。有饒平大道、黃岡大道、迎賓大道等進出縣城主幹道,有功能齊全的新城區客運站,有年供水930萬噸自來水廠2座,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並與省電聯網,有縣城污水處理廠,還有黃岡河一河兩岸長廊景觀、中山公園、濱河公園、大澳文化公園和上林公園等休閒去處,城市功能設施完善。 【社會事業】轄區內現有中共饒平縣委黨校和饒平廣播電視大學2所高等教育學校;貢天、現代、鳳江3所技術職校; 11所中學,其中饒平二中是國家示範性高中,省一級學校5所,市一級學校2所; 28所國小,其中省市一級學校各2所;幼稚園54所,其中省一級園1所,市一級園3所。有2個獎教獎學基金會;30個圖書館(文化站),藏書量達3.64萬冊。國中普及率99%,國小普及率99.9%。鎮內還建成有縣圖書館、縣文化中心以及縣博物館等。 轄區內現有縣人民醫院、華僑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慢病站、防疫站及鎮衛生院等8所衛生醫療機構。 轄區內現有郵政、電信機構有4個,2012年末固定電話擁有量約4.13萬戶,手機擁有量約14萬個,寬頻接入約3萬個,形成以程控電話、行動電話為主,數字數據網,公用電子信箱、網際網路、視聆通等各種通信手段並用的電信網路。 【文化名勝】黃岡鎮文化源遠流長,積澱深厚,潮汕本土文化和生活習慣、方言民諺、民間傳說、鄉土氣息十分濃郁,造就了根深葉茂的民間民族文化藝術。今日的黃岡,秉承先人文化之底蘊,文化氛圍濃厚,霞西布馬舞、龍舟賽會等傳統文化藝術享譽海內外,書畫、木雕、潮樂曲藝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民眾性體育特別是老年體育事業發揚傳統、展現風采,開展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鎮老年人體育協會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力的先進單位。民間民族文化藝術和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使黃岡鎮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民體育協會授予“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被省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2011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黃岡依山傍海,峰巒疊翠,古有“嶺南佳勝地,瀛洲古蓬萊”之稱,名勝古蹟眾多,擁有以山海為主的自然景觀和以古文化、古建築、民俗風情為主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蹟屬省市級文化保護37處,其中古墓3處、石刻1處、古建築2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8處,其中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和黃岡丁未革命聚義誓師處等地。主要景區景點有位於鎮區北面二公里的棲雲山的石壁山風景區,該景區集古今寺廟、石刻、建築於一體,擁有“粵東一璧”牌坊、涑玉泉、古雷音寺、南海庵、納海樓、慈悲亭、烈士陵園、麗澤湖等景點勝觀;有“市重點開發旅遊島”、素有“白鷺天堂”之美譽的汛洲島;有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丁末黃岡起義秘密會所舊址“名賢余氏家廟”,等等。 黃岡鎮委、鎮政府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將黃岡獨特的人文歷史、優越的區位條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向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轉化,致力於建設“美麗富裕文明幸福”的新黃岡!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將竭盡全力為投資辦實業的廣大客商創造一流的投資環境,打造一流的創業平台,提供一流的服務,讓投資者安心、舒心、稱心。讓我們攜手發展,實現雙贏! 2021年10月,黃岡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60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黃岡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名單,黃岡鎮位列其中。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黃岡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黃岡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觀海寺 觀海寺,位於饒平縣黃岡之東,碧崗村後2公里遠的炮台山麓。創建於宋代(960—1279),自1980年由釋弘舜尼師(1923—1998)修葺,1983年起由釋弘肇法師再修並開通大道,今由釋達明……詳情>> 古嶺寺 古嶺寺饒平縣黃岡鎮北郊棲雲山東麓,即霞西管區古篤嶺徑之中的古嶺寺,創自清(1644—1911)初,自1992年至1997年由住持釋達悟尼師籌資重建告竣。它前臨南海柘林港灣,後倚棲雲山峰,山青……詳情>> 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 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是位於饒平縣黃岡鎮楚巷居委會中山公園內的景點。建於1934年,1987年重修,是黃岡各界人士為紀念孫中山領導的丁未革命(1907),緬懷先烈志士而建。坐西向東,戲台式形制,……詳情>> 黃岡名賢余氏家廟 名賢余氏家廟位於饒平縣黃岡鎮楚巷居委,始建於明宣德十年(1435),清道光、民國年間以及1993年先後重修。坐北向南,二進二廊二火巷布局,有前埕、照壁。面闊24米,總進深49米,面積約117……詳情>> 丁未革命紀念亭 黃岡丁未革命,是1907年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民主革命的第三次預演,史稱“丁未潮州黃岡起義”。為紀念此次重大歷史事件和緬懷為革命捐軀的志士們,1934年,黃岡各界民眾紛紛捐資,在黃岡城東郊中山……詳情>> 許醉翁墓 許醉翁墓位於饒平縣黃岡鎮上林村村後龍井大路東側。許老祖(號醉翁),為山霞村許氏始祖,潮州許申(潮州前八賢)第十世裔孫,潮州駙馬祖許珏第六世孫。許老祖登宋理宗乙未(1235)科進士,官武城縣(……詳情>> 黃岡鎮特產與美食 寶斗餅 饒平縣城黃岡鎮生產一種餅食叫寶斗餅,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一個餅種,八角四方,如賭具寶斗,故名。它的用料,非常精美、講究,以豬油或豆油混和精麵粉作餅皮,餅餡用綠豆豆泥(砂)加油、白糖、白內丁、冬瓜丁、蔥珠油……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8
推薦理由: 汫洲,古稱瀛洲,始創於唐朝末期,是建國後廣東省確認的建制鎮之一。汫洲鎮地處饒平縣南部沿海,潮州市三百門港西側,全鎮總面積42.6平方公里,擁有海岸線長10.5公里,海域面積26.4平方公里,海洋資源豐富,海水養殖規模名列全縣前茅,尤其是吊養的牡蠣(俗稱“大蚝”)肥大鮮美,暢銷國內外各地,享有“大蚝之鄉”的美稱。全鎮陸域面積16.2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4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居委會、5個村委會和5個養殖場,總人口64286人,是一個以漁業捕撈、養殖、加工、貿易為主的漁業大鎮,也是全國戰鬥英雄麥賢得的故鄉。 汫洲鎮海陸交通便捷,灰三公路、坑海公路、鐵汫公路貫穿全鎮,與國道324複線公路交織成網,直達鎮域東側三百門港口,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長期以來,汫洲鎮黨委政府立足海洋資源和臨港優勢,以粵東水產品物流中心和三百門國家一級漁港、臨港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堅持以科學為依託,以創新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逐步形成水產品加工為主導,捕撈、養殖、貿易協調穩步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產業的格局,並被省科技廳列為漁業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饒平縣之山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汫洲現有規模上企業5家(2016年新增1家),閩粵經濟合作區、廈門港、三百門國家一級漁港、粵東水產品物流中心、廣東海潤冷鏈物流等大項目落戶汫洲。設,以完善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汫洲鎮致力於城鎮化建設,以完善城鎮設施、提升城鎮形象為目標,不斷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先後完成道路交通、供水供電、排污綠化、衛生醫療、教育文化等一批民心工程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汫洲歷史悠遠、人文鼎盛的傳統,加大文化事業投入,以鎮文化站為平台,著力培養本地文化人才,出版了本土創作文藝作品及各種期刊一大批,力促全鎮精神文明建設上新台階,全面提升城鎮文明形象。鎮文化站被定為省二級文化站,2011年被省社科聯授予“人文社會科學優質教育基地”稱號;汫洲也先後被評為省文明鎮、省級衛生鎮。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汫洲鎮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汫洲鎮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大蚝)。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汫洲鎮榜上有名(水產品加工)。 2020年5月,汫洲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虎頭山永福寺 永福寺位於廣東省饒平縣汫洲鎮虎頭山南麓,聞一法師創建於宋朝,與海山隆福寺同一法源,即南華——靈山——隆福——永福一脈相承,故稱“瀛蓬雙福”。歷代興衰無常,“文革”時期作他用。改革開放後,現任……詳情>> 獅子寺 獅子寺(石佛寺)饒平縣汫洲鎮汫西鄉青山(獅北)的獅子寺,以其天然石佛、石觀音菩薩坐像故又名石佛寺,聞名遐邇。始於南宋(1127—1279),1994年起,由釋清虛(內字達妙)住持在山坡上興建……詳情>> 饒平普光禪寺 普光禪寺普光禪寺,座落於饒平縣汫洲鎮汫西域內的卓港口,座西南朝東北,與石壁山雷音禪寺遙相朝望,燈火互見。創於民國二年(1913),1984年由釋定慧倡修。寺宇分三廳八房兩通巷,構築精巧,約一……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7
推薦理由: 三饒鎮曾是饒平縣治所在地,地處饒平中北部,向來是閩粵兩省商貿集散要地,梅潮兩市的交通要衝,是粵東著名古城。全鎮總面積84.5平方公里,總人口5萬多人。 三饒鎮水資源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上有中型勝利水庫,下有湯溪水庫。水電資源開發潛力大。全鎮耕地面積1.73萬畝,山地面積7.3萬畝,是發展“三高”農業的“風水寶地”。目前,我鎮正在 實施萬畝"以果代林"工程和年複種萬畝蔬菜基地工程。陶瓷生產是本鎮的特色產業,白地瓷、花紙、紙箱、泡沫等配套生產企業齊全,現已成為粵東最大的日用陶瓷加工出口基地,主要生產零散或成套的中西餐具,品種齊全、質地優良、工藝精湛,遠銷中東、歐美、非洲及東南亞一帶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可供開發工業區面積1500畝。三饒城隍廟、孔廟、天保寨、道韻樓、東嶽廟、打破鼓、雙流寺被譽為饒城七大奇特古蹟。三饒基礎設施完善,投資軟硬環境優良。竭誠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置業。. 2014年7月,三饒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2月,三饒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雙流寺 饒平縣古城三饒鎮雙流寺,是“饒平八景”之首,為粵東名剎,創於宋(960—1279)之前,已於1996年10月23日被批准重建,1999年八月正式動工,大雄寶殿於2001年建成。千年古剎將更加……詳情>> 道韻樓 是中國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土樓,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布局為八卦圖。目前道韻樓保存完好,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不能錯過的佳處。道韻樓位於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建於明末清初,是迄今被發現的……詳情>> 中共饒平縣支部舊址 中共饒平縣支部舊址位於饒平縣三饒鎮在城居委東巷右側林氏宗祠。該祠堂始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2002年和2010年重修,為三饒林氏後人使用。坐南向北,二進,面闊16米,進深26米,總面積……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49
推薦理由: 古巷鎮地處韓江西部的丘陵及半山區地帶,全鎮地域面積62平方公,地型複雜,東北、西北部高,西南部低,三面環山,東北、西北部為山區,中部是丘陵地帶,南部為平原地區。主要山峰分布在東北部和西北部,其特點是峰高谷深,起伏大。山脈分東西二支,各有大小、高度不等的山峰幾十座。以北部茅頂崬為區內最高點,海拔324.5米。是古巷與登塘、田東的交界。南部為平原地區,地形自東北、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向最長為13.4公里,東西向最長為8.6公里。以枋洋二鄉附近地面為最低點。山地總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一半。 以衛生潔具而聞名的古巷鎮位於廣東省潮安縣中部,毗鄰潮州市區,與瓷都楓溪區接壤,楓阝留公路、安揭公路及廣梅汕鐵路橫貫其中,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是廣東省中心鎮、陶瓷重鎮和潮州市區工業發展後方基地。全鎮地域面積62平方公里,下轄18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6.4萬人,外來暫住人口約1萬多人,人口密度996人/平方公里。 近年來,古巷鎮委、鎮政府著力實施“工業立鎮、科技興鎮、農業穩鎮”的發展戰略,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扶持民營企業,打造地方特色的衛浴品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經濟綜合實力躍居全縣三甲行列。200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6.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5.2億元。企業營業收入27.6億元,外貿出口總值6500萬美元,成為全縣出口第一鎮。工商稅收3650萬元,人均收入4820元。1998年以來先後榮獲農村小康達標鎮、省鄉鎮企業百強鎮、外貿出口先進鎮、發展民營企業先進鎮、“六個好先進鄉鎮黨委”、基層組織建設示範鎮、文明村鎮、廣東省專業鎮科技創新試點單位等稱號。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鎮化進程加快。鎮道、村道、工業道基本實現水泥路面。全鎮擁有一座日供水能力1萬噸的自來水廠,一所一級甲等中心衛生院,一所完全中學、三所初級中學和十五所國小,一所綜合文化樓,鎮區內有古竹街、楓洋和孚中三大綜合集貿市場,商貿、物流活躍,建於明代的象埔寨是我市著名的古蹟,內有三街六巷72座,明鴻莊園是農業化旅遊觀光景點,全鎮供電布局合理,年用電量近1億度,電話總裝機1.42萬門。 古巷鎮過去是農業高產鎮。平原地區的耕地多為噸糧田,主產稻穀、番薯、花生,山坡地種植各種名優水果如橄欖、柑桔、鳳梨、荔枝、龍眼。近年農業生產向產業化轉型,積極發展特種水產養殖和珍禽飼養及觀光農業,走規模化、綜合發展的路子。農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年產值超億元的規模上企業廣東華海集團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憑藉得天獨厚的瓷土資源發展起來的陶瓷業帶動了古巷鎮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全鎮擁有工業企業786家,規模上企業24家,主要行業有衛生瓷、工藝瓷、日用瓷、涼果加工、烤鰻、造紙等10多個門類, 衛生潔具產業現已成為古巷頗具實力和特色的行業,已成為全國最大陶瓷衛生潔具生產基地之一,衛生潔具業成為古巷鎮經濟的中流砥柱。目前全鎮擁有衛生陶瓷生產企業330家,從業人員2萬多人,各式窯爐1.3萬立方米,日產量達4.5萬套、13萬件,年產值近11億元,目前古巷鎮的衛生陶瓷年產量占了全國衛生陶瓷產量的一半左右,20項產品榮獲省部級以上獎項或推廣證書,83家企業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衛生陶瓷註冊商標350多個,有95個專利產品。銷售網路遍布全國各地,部分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和歐洲。 - 地理地位 古巷鎮位於潮安縣中部,毗鄰潮州市區,東與潮州市湘橋區、瓷都楓溪區接壤;西與登塘鎮及揭東縣相連;北接歸湖鎮;南與風塘鎮為鄰,楓留公路、安揭公路及廣梅汕鐵路橫貫其中,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是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廣東省中心鎮、陶瓷重鎮和潮州市區工業發展後方基地。古巷鎮地處韓江西部的丘陵及半山區地帶,全鎮地域面積62平方公,地型複雜,東北、西北部高,西南部低,三面環山,東北、西北部為山區,中部是丘陵地帶,南部為平原地區。主要山峰分布在東北部和西北部,其特點是峰高谷深,起伏大。山脈分東西二支,各有大小、高度不等的山峰幾十座。以北部茅頂崬為區內最高點,海拔324.5米。是古巷與登塘、田東的交界。南部為平原地區,地形自東北、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向最長為13.4公里,東西向最長為8.6公里。以枋洋二鄉附近地面為最低點。山地總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一半。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古巷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古巷鎮榜上有名。 潮安古巷鎮 象埔寨,位於古巷鎮古一村,座西向東偏北30°。象埔寨寬162.4米,深154.4米,寨為方形,建築格局規範嚴謹,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說,全寨由一大門進出,並各有通道連……詳情>> 孚中黃氏家廟 孚中黃氏家廟位於潮安區古巷鎮孚中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築。 2020年4月16日,孚中黃氏家廟被公布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月塘公祠 月塘公祠位於潮安區古巷鎮古三村、古四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築。 2020年4月16日,月塘公祠被公布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永安寨(潮安革命活動舊址) 永安寨(潮安革命活動舊址)位於潮安區古巷鎮永安村,年代為1925-1949,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2020年4月16日,永安寨(潮安革命活動舊址)被公布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護單……詳情>> 余叔英墓 余叔英墓位於潮安區古巷鎮古一村,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 2020年4月16日,余叔英墓被公布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象埔寨 象埔寨位於潮安縣古巷鎮古一村。始建於明代,是一座方型寨,總面闊162.4米、總進深154.4米,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之稱。全寨由一門出入,並有通道直通最後的陳氏大宗祠。通道長約110米、……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47
推薦理由: 庵埠鎮為潮安縣城所在地,位於粵東腹地,地處潮汕三市交界,總面積30平方公里,轄有31個村委會和19個居委會,總人口12.7萬人,旅居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8萬多人。 庵埠鎮委、鎮政府積極實施“科技興鎮,工業強鎮”戰略,真抓實幹,夯實基礎,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三個文朋”建設穩步推進。先後榮獲廣東省先進鄉鎮黨委、省文明單位、全國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連年來,庵埠鎮立足原有產業優勢,傾力發展食品、印刷包裝行業,嚴抓市場秩序、重質量,守信用,加快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兩個創新,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使全鎮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成為粵東地區一個耀眼亮點,享有“中國食品第一鎮”和“中國印刷包裝第一鎮”的美稱。庵埠鎮有民營企業1700多家,其中食品企業700多家,年實現產值20.8億元,印刷包裝企業500多家,年實現產值17.20億元,分別占全鎮工業產值的52%和43%,擁有佳寶、汾煌、雅士利、康輝、威土雅、長江印刷等一批在全國聞名的集團公司和規模企業。食品產品已發展到保健、休閒、營養等12大門類2000多個品種,擁有九制陳皮、汾煌可樂、佳應子等名牌產品;印刷包裝發展到原材料、機械設備、電腦設計、電雕製版、油墨生產、印刷高中低.塑包裝品等一條龍配套技術服務,全鎮共有18家企業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已申報為廣東省專業技術創新試點鎮,並建立了庵埠鎮工業網站,逐步實施500家企業上網工程,建立和完善庵埠食檢所,提高全鎮食品衛生檢測能力,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後勁。2002年全鎮有4家企業年產值超億元,有l8家企業年上繳稅費超40萬元。 農業生產持續發展。連續15年保持“噸谷鎮”稱號,2002年實現農業產值1.85億元,農村人平純收入4685元。第三產業也有長足進步,市場繁榮,商貿活躍,擁有大中型服務場所400多處,個體商販1400多家。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1.7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0億元;企業營業收入62億元;上交稅收1.059億元。.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庵埠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庵埠鎮榜上有名。 潮安林氏家廟 林氏家廟 位於潮安縣庵埠鎮寶隴村,俗稱青窗祠。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始建,原為二進建築。天啟五年(1625年)戶部侍郎林熙春續建后座,使之成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家廟坐南向北,總面寬48.……詳情>> 仙溪王氏大宗祠 王氏大宗祠俗稱“老虎祠”,在潮安縣庵埠鎮仙溪管理區,座西南向東北。這座祠堂始建於明代,清康熙30年重建,歷1831、1930、1981年重修,現保持清代中後期的建築格局和裝飾。王氏大宗祠二進……詳情>> 潮安洪氏家廟 潮安 洪氏家廟 位於潮安縣庵埠鎮梅溪管理區。始建於明,清至民國都有重修。前後兩進,抬梁式木構梁架。門額“洪氏家廟”為明戶部郎中夏懋學所題,背面“梅林春秋”為明中憲大夫、雲南提刑按察司副使張鳳……詳情>> 梅林湖遺址 梅林湖遺址在潮安縣庵埠鎮梅林湖西北岸邊。遺址面積約8萬平方米。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與周代。1960年發現。堆積中含大量貝殼,種類有蚝、蛤、蟶、螺等。有兩個文化層。上文化層多見泥質陶,下文化層多見……詳情>> 文里村祠堂建築群 文里村祠堂建築群(包括楊氏長房公祠、閒雲楊氏宗祠、季房楊氏公祠、楊氏家廟(博祖)、楊氏家廟(達祖)、謝氏大宗祠、蔡氏宗祠、鄭氏宗祠、陳氏家廟、莊氏家廟等10處)位於潮安區庵埠鎮文里村內,時代……詳情>> 庵埠文祠 庵埠文祠,座落於潮安縣庵埠鎮復興社區,建於明天啟六年(1626),祀文昌帝君和孔子,為三進建築,斗拱抬梁式木結構,后座屋面為重檐歇山頂,屋架橫樑及各穿插,吊角均飾以精美的潮州木雕。……詳情>> 【展開】
潮安區江東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
128
推薦理由:該鎮位於潮州市潮安區東南端,韓江下游,四面環水,俗稱在江。江東鎮北鄰潮州市,南通汕頭市澄海區。是潮州市、汕頭市澄海區、汕頭經濟特區的交通樞紐。還連年獲得中國經濟百強鎮稱號,也被譽為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展開】
TOP 10
標籤:潮州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潮州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