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廣東十大最有錢的鎮

廣東十大最有錢的鎮-廣東經濟最發達的鎮有哪些-廣東十大富裕鎮排行榜

Peri的頭像
Peri
2023-08-28 07:30:10更新 · 1.95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這裡有很多富強的鄉鎮。你知道廣東經濟最發達的鎮有哪些?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廣東十大最有錢的鎮,為您推薦了廣東最富的鎮排名前十,其中包括獅山鎮、虎門鎮、長安鎮等。告訴您廣東哪個鎮最富裕,廣東十大富裕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廣東十大最有錢的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37
推薦理由: 常平鎮是東莞東部經濟中心,廣東省中心鎮。全鎮面積108平方公里,下轄32個村(居)委會,戶籍人口7.1萬,總人口50餘萬。2008年全鎮生產總值144億元,各項稅收總額17億元,出口總額33億美元,社會各項存款餘額175億元,因經濟實力在京九沿線100多個縣區中名列前茅而素有“京九第一鎮”之譽。 常平是一個交通樞紐。這裡有大京九、廣梅汕、廣深鐵路及規劃建設中的莞惠城際軌道、東莞市內軌道R3線等多條鐵路和常虎、莞惠、從莞等多條高速路交匯,是全國唯一設有兩個大型客運站(東莞站、東莞東站)和一個國家一類鐵路口岸的鎮,兩個火車站日停靠列車344趟,年進出旅客近2000萬人次。 常平是一個工業強鎮。這裡有5000餘家工業企業集群發展,形成了以毛織、玩具、塑膠製品等產業為基礎,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生物醫藥、汽車電子、半導體照明產業為先導的完備工業體系。200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58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及其配套企業超過500家,產值近200億元,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 常平是一個繁華商城。這裡商貿業發達,24家面積超500平方米的大型購物商場扎堆經營,核心商圈內不同街區各具特色、品牌門店鱗次櫛比,市面繁榮興旺,2008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億元。這裡商務往來頻繁,140家酒店旅業延攬往來旅客,2家五星級酒店、6家四星級酒店服務四方來賓。這裡各大菜系、各地名廚薈萃,是“中華餐飲名鎮”。 常平是一個物流名鎮。這裡是珠三角重要的糧油飼料和農副產品集散地,農產品年成交122.55萬噸、24.5億元。這裡是珠三角重要的工業原材料集散地,塑膠原料年成交超過60萬噸、58億元。這裡是珠三角重要的快件配送中心,年處理進出境快件8.12萬噸、948萬件。這裡是東莞至鹽田港鐵路貨運直通的起點站,未來將是鹽田港在東莞的重要內陸港。這裡活躍著107家專業物流企業,貨如輪轉,物暢其流,是“中國最佳物流名鎮”。 常平是一個創新基地。這裡崇尚科技創新,在東莞市內率先成立獨立的科技辦、率先建立鎮級科技創新孵化中心、設立5000萬科技基金。這裡企業創新活躍,近年來先後創建國家、省級高新企業13家,省市民營科技企業52家。鎮內企業先後設立省、市工程研發中心5個,行業技術平台和技術聯盟各1家,中標粵港招標項目6個,申報專利835多項2000多件。這裡產學研合作緊密,先後與電子科大、湖南大學和上海高校聯合會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定,與清華大學、中國林科院等21家科研院所達成科研合作項目50多個,常年有超過30名博士在鎮內開展科研活動。 常平是一個現代新城。這裡發展藍圖已然繪就,通過打造外圍工業圈層—中間物流業圈層—核心商貿圈層的“三圈層”布局整合城市資源;通過打造中央商務區、交通樞紐物流區和行政文化中心區“三大功能區”完善城市功能架構;通過構建鐵路、高速路、快速路,過境省道、市道無縫銜接的道路網路體系打造綜合型交通樞紐。這裡城市面貌日新月異,4年來常平鎮財政共投入8.5億元,完成了30條69公里道路的新建和升級改造,新建了綠化帶8條共48.3萬平方米,未來3年內還投入超過20億元全面展開道路、車站、學校、水利和環境綠化“五大建設”,一座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商貿名城正加速在莞邑大地上崛起! 2021年10月,常平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7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常平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常平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17。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常平鎮人口數量為44.49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常平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常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2月,常平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 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位於常平鎮橋梓村(橋梓村原名為屋廈),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標:北緯22°5845.3,東經113°5810.8,海拔高程8米。1925年秋,在中……詳情>> 隱賢山莊 是明代賢臣李覺斯的故鄉。據說李覺斯晚年因直言進諫,觸犯皇帝而被削官為平民。從此回故鄉隱居數十年,百姓便把他隱居的地方稱為隱賢山。隱賢山位於常平鎮麗城開發區內,占地五十多萬平方米,是東莞大型文……詳情>> 李任之故居 現代李任之故居,位於常平鎮橫江廈村,占地面積約210平方米,為一間青磚石腳古老大屋。此故居建於清代,是李任之的祖籍故居,由大院與三間房屋組成。大院四周為青磚建成的圍牆,大院門在三間房間的右側……詳情>> 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 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位於常平鎮文化中心一樓,GPS坐標:北緯22°5810.3,東經113°5921.1,海拔高程13米。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場館面積200平方米,於2008年5月正式開館。……詳情>> 李恩烈士墓 李恩烈士墓位於常平鎮橫江廈村長埔山頭,GPS坐標:北緯22°5946.5,東經114°0106.2,海拔高程24米。新中國成立後,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各村幹部及其家屬在常平谷亭召開追悼大會,親屬……詳情>> 常平鎮民俗文化 端午游木龍 每年農曆五月初七和初八這兩天,是常平鎮橫江廈村村民們進行端午游木龍的日子。初六,擔任今年游木龍的十二個“神手們”就集中在一起,分別從上一年存放在上圍和下圍兩個自然村的“宗祠倉堂”里,拿回用香樟雕成的一…… 常平鎮名人 李任之 李任之(1919~1983)李任之,原名李包吉,曾用名李志中、李天民,廣東東莞常平鎮橫江廈村人。生於貧農家庭。他出生才5個月,其父即辭世,靠祖母與母親撫養。母親為使其繼續求學,到馬來西亞庇能埠做工,病…… 李恩 李恩(1904-1949),東莞常平橫江廈村人,父親以務農為生,家庭生活貧困。1939年至1940年,李恩和朋友在常平以包糖酒稅、開鏢行、辦牛欄為生。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教育爭取下,走上革命道…… 任兆光 任兆光,1957年1月29日出生在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金美管理區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2月,任兆光參軍入伍。1977年6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9年2月,任兆光參加了對越自衛還擊戰,並榮立…… 【展開】
小欖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中山市
223
推薦理由:小欖鎮是廣東中山的一個鎮子,其占地面積在147.29平方千米左右,下轄管理的有23個社區和6個村。此處的交通便利,氣候環境是比較潮濕多雨的。該地有著很豐富的動物資源,耕地資源也很富足,且有著很合理的安排使用。【展開】
TOP 2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21
推薦理由: 厚街鎮始建於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相傳福建莆田王泰宦遊至此定居,因選址“軍鋪”(隨軍眷屬圩場)後面,故名“后街”。此後歷代人口繁衍,百業俱興,人才輩出。又因民風淳厚善良,生活豐厚富足,得名“厚街”。厚街自古商貿繁榮,物產富饒,莞草、臘腸、瀨粉等特產馳名中外。 綜合實力 厚街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岸,穗港經濟走廊中段,北連東莞市區,南鄰虎門港,廣深高速公路、S256省道及規劃中的珠三角城際輕軌和環莞快速路縱貫全境,即將動工的穗港客運高速鐵路新東莞站座落其中。全鎮總面積126.1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5萬,外來常住人口40多萬。先後榮獲珠三角工業重點衛星鎮、全國鄉鎮企業百強鎮、全國出口創匯十強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會展名鎮、廣東省家具專業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東莞市文明鎮等稱號。200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1億元,工業總產值達372億元,出口總額46億美元。上繳國家財政稅收21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225億元。 基礎設施 已建區面積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50%。道路四通八達,擁有16米寬以上道路310多公里。2008年供電量33億千瓦時,總供水量1.3億立方米。程控電話用戶14萬戶。擁有醫療機構126個,厚街醫院是全市首家鄉鎮“二甲”醫院,大型民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仁康醫院建築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全國首家固體廢物焚燒餘熱發電廠日處理垃圾達1500噸。擁有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和全國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全鎮中國小、幼稚園73所。規劃建設中的廣東創新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招生1萬人。 製造業基地 厚街擁有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集團、泰科等在內的外資企業1100多家,民營個體企業28564個,形成了以機電、鞋業、家具等為支柱的產業集群,其中機電、鞋業和家具三大產業出口量總和占全鎮出口總額的85%。電子機電類企業占外資企業投資總額47%,占全鎮出口總額的72%。 展覽名鎮 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室內展覽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是全球展覽業協會等多個行業組織會員,全國最佳服務展覽場館,廣東三大展覽基地之一,每年舉辦各種展會30多個,成功培育了名家具展、橡塑機械展、五金機械展、車交會、國際名鞋展等國際性品牌展會。每年兩屆的國際名家具展進入世界一流家具展行列,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重點支持展會。承辦了廣東省首屆外商投資企業(內銷)博覽會。 家具之都 擁有家具企業近400家、家具專業市場10多個,從業人數超過10萬人。全長5公里的家具大道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家具及機械、材料、配件的大型集散基地。“名家具展”是中國第一家通過UFI權威認證的家具展,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規模家具展。1萬多件厚街家具產品成為2008年-開、閉幕式主席台的桌椅以及奧運村、新聞中心等場所的專用家具用品。 鞋業名鎮 厚街擁有各類製鞋企業200多家,年產鞋量超3億雙,產量占全國的1/4,全球的1/10,出口占廣東省的1/3,是全國製鞋行業水平最高、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具有較完整的製鞋產業鏈,形成了產業聚集發展。世界鞋業發展論壇連續在厚街成功舉辦兩屆。厚街製造的皮鞋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和中國奧組委-的專用皮鞋。投資約1.6 億美元,集產品研發、信息交流、產品貿易於一體的世界鞋業(亞洲)總部基地落戶厚街,將是領跑中國鞋業界的一艘航空母艦。 商務休閒之都 厚街擁有各類商業網點11000多個,石材、鞋材、建材、木材等各類專業市場37個,2公里長的康樂南路繁華商業街遠近聞名,各類大型綜合性購物廣場、超市20多家,中西餐飲星羅棋布,27洞的海逸高爾夫球場環境優美。厚街酒店業服務配套功能齊備,匯集酒店、旅館130多家,其中有五星級酒店3家,客房總數達到1萬多間,年接待旅客超200萬人次。全中國規模最大的希爾頓酒店項目已簽約落戶厚街。 2021年10月,厚街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5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厚街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厚街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15。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厚街鎮人口數量為55.08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厚街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厚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大逕革命烈士紀念碑 大逕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厚街鎮大逕村汪潭小組旁,占地約500平方米,碑身呈方形柱狀,高約10米,外用大理石砌成,正面鑲嵌的黑色大理石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泊金大字,字型剛勁有力。……詳情>> 厚街革命烈士紀念碑 厚街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厚街鎮厚街大道松山公園內。厚街鎮人民政府出資修建,於1995年8月23日落成,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碑體呈柱狀形,高約10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厚街鎮有許……詳情>> 王作堯故居 王作堯故居位於厚街鎮厚街村西門巷,GPS坐標:北緯22°5630.9,東經113°3911.3,海拔高程26米。遺址是一座清代建築庭院,名為小塢園。有房屋20間,圍牆內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詳情>> 東江縱隊碑廊 東江縱隊碑廊位於厚街鎮厚街大道松山公園內,GPS坐標:北緯22°5641.9,東經113°3943,海拔高程29米。碑廊總長81米,由21塊題字石碑、4座浮雕以及2塊題字黃臘石組成。碑廊收集……詳情>> 福神崗公園 福神崗公園座落於寮廈村,位於寮廈村的彩雲路與厚街博覽大道、將軍路之間。 公園內以仿明清古建築風格為主體,以前區中軸線牌坊、三星像、萬福閣及側入口為主要構圖,內設有五條登山道,通過園林山徑把各……詳情>> 東莞方氏宗祠 東莞方氏宗祠位於東莞市厚街鎮河田村。建於明建文年間(1399-1402年)。祠為五進四合院式布局,深為66.4米、寬16.6米,總面積1100多平方米。建築均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木構梁……詳情>> 厚街鎮特產與美食 厚街臘腸 厚街臘腸歷史悠久,自明清以來歷久不衰。厚街臘腸色、形、味獨特,形狀不同一般,呈橢圓形,紫醬色,比鴿蛋稍大,芳香可口。厚街臘腸除了純肉的常見品種,還有白油腸、鴨肝腸、豬肝腸等等,都很有特色。 …… 厚街燒鵝瀨粉 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瀨粉在…… 厚街鎮民俗文化 舞木龍 東莞厚街鎮橋頭村,地處厚街鎮南面,S256省道縱貫全村界內。相傳橋頭村舞木龍的習俗自南宋紹慶二十七年(1158年)開始,而有文獻記載這一習俗的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鰲台王氏族譜》:“端陽後三日…… 厚街鎮名人 王魯明 王魯明,男,廣東省東莞厚街大塘村人。原名王壽祺,1915年11月出生。青少年時期就追求思想進步,積極投身革命運動。1935年夏在東莞中學讀書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秘密外圍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同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93
推薦理由:佛山南海影視城南海觀音寺 2013區劃調整 :羅村、大瀝西部併入獅山 撤銷南海區羅村街道,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獅山鎮。同時,將大瀝鎮管轄的顏峰、橫崗、興賢、譚邊、高邊5個社區居委會,調整至獅山鎮管轄。 調整後,新獅山鎮總面積為330.6平方公里,常住戶籍人口67.42萬人,共有27個社區居委會和42個村委會,獅山鎮政府駐博愛路10號(原獅山鎮政府駐地)。大瀝鎮面積為95.9玉方公里,常住戶籍人口56.64萬人,共有39個社區居委會,大瀝鎮政府面積為98.9平方公里,常住戶籍人口56.64萬人,共有39個社區居委會,大瀝鎮政府駐新城大道北1號(原大瀝鎮政府駐地)。南海區轄6個鎮、1個街道(桂城街道)。 區劃調整後,為強化調整區域的管理和服務,新獅山鎮在原來東、西區社會管理處的基礎上,再另設大圃社會管理處(管轄包括顏峰、興賢、潭邊、橫崗、高邊5個社區和長虹嶺工業園以及仙溪地區)和羅村社會管理處(管轄包括塘頭、招大、白沙橋、穆完和原有的羅村街道社區)。 獅山鎮區位: 獅山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發達、土地資源豐富、基礎能源充足、自然環境優美。廣三(肇)高速、321國道、珠二環、佛山一環、廣茂鐵路、北江水道等區域0通動脈均貫穿獅山,加上南海西部目前即將建成的興業路、桃園路、三環西路、虹嶺路等主幹道路,構成了發達的立體交通網路,使獅山成為南海乃至佛山的區域0通樞紐。獅山轄區內超過50%的區域屬丘陵台地,便於規劃開發。內有多座大型輸變電站、水廠、供氣公司等基礎能源設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 獅山鎮規劃: 獅山已初步發展成為南海乃至佛山的產業、科研、教育基地。今後獅山的發展定位是“新規劃、新產業、新城區”,也就是要發展成為南海新的產業發展核心,佛山“2+5”組團城市體系中5個30-50萬人口規模的中心城鎮之一,建成南海新的城市副中心。發展目標是以獅山為載體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新南海,成為佛山市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示範區。具體在經濟指標上就是用10年時間即是到201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GDP480億元,相當於現在全區的經濟總量。近期目標是從現在起用3年時間實現GDP翻一番,達到200億元。 獅山鎮資源: 獅山是南海土地資源最豐富的鎮(街道),轄區範圍內超過65%的區域屬山崗丘陵地帶,其中大部分仍保持自然生態,易於今後規劃開發。獅山基礎能源充足,內有多座50萬伏、11萬伏輸變電站、南海第二水廠、南海天然氣有限公司獅山分公司等基礎能源設施。. 2021年10月,獅山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獅山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獅山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1。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獅山鎮人口數量為95.53萬人,位列南海區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獅山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獅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南海觀音寺 南海觀音寺建於公元990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年歷史,座北向南,風景極佳,實為靈山勝地。觀音寺是屬於宮殿式寺宇,安有上御道與龍雕。觀音寺的中軸線上有漢白玉九龍朝陽及蓮花浮雕,名……詳情>> 璜溪古村落 璜溪村古村落建築群呈坐南望北走向,青磚屋居多,有部分為鑊耳屋,總體布局方正嚴謹,密集整齊。眾多古築建於明清、晚清民國時期。村內橫街縱巷,四通八達,古屋用材考究,石門框、石窗製作精細,木雕、彩……詳情>> 南海獅山拾貳季生態島 拾貳季生態島位於佛山市南海區獅嶺東沙村(三水城區沙頭基圍),交通便捷,廣佛深莞1小時生活圈。內設大型觀光水景、水上沖關、生態泳池、拾貳季煙雨花林、彩虹花海、動物逗趣園、自助採摘營地、綠化長廊……詳情>> 黎邊古村 黎邊村是一條姓黎的明清古村,建於1274年,由黎東、黎西兩個自然村組成,面積約20000平方米。現時保存著明清、民國建築群有:祠堂、廟宇、書舍、民宅等歷史建築100多間。黎邊村在晚清時期出了……詳情>> 獅山鎮特產與美食 官窯馬蹄 官窯馬蹄以其清甜的特點享譽國內外,官窯馬蹄還不易腐爛,便於儲運,因此很早以前,官窯馬蹄就已遠銷東南亞,成為東南亞各國的解渴佳品。馬蹄又名荸薺,世人以其形似馬足之蹄,因而名之為馬蹄。它有清熱去熱,祛食積…… 譚邊大頂苦瓜 譚邊村位於大瀝鎮西部(2013年3月起屬獅山鎮),是大頂苦瓜的原產地,素有“廣東大頂苦瓜第一村”之稱。提起苦瓜,在譚邊種植苦瓜已有20多年的陳晚華侃侃道來:很久以前,村里已經種有苦瓜,當時種的是雷公鑿…… 獅山鎮民俗文化 官窯生菜會 獅山鎮官窯,位於佛山市南海區北部,與三水、花都接壤。官窯,源於唐朝末年五代十國,南漢王在官窯設辦陶窯而得名,古時素稱為南粵輾轉中原的中樞,享有“百粵通衢”的美譽。是有著11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驛。官窯…… 獅山鎮名人 李可瓊 李可瓊(1765~1846年),字佩修,號石泉,原籍豐華堡(現南海獅山),後移居佛山鎮。清嘉慶三年(1798年),李可瓊中舉;嘉慶十年(1805年)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館學習。其兄李可端…… 鄧重行 鄧重行(1908~1989年)原名鄧慕慈,重行為其字,曾用名鄧良、鄧文,官窯大欖人。早年在江門當店員,其後回鄉辦小型樟腦廠,結識了一批進步知識分子,以當地奎光國小為基地,開辦夜校,宣傳抗日。民國28年……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91
推薦理由: 大瀝鎮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東部,東接廣州,南接佛山市禪城區,西接獅山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廣茂鐵路、321、325國首、廣佛、廣三高速公路、廣州西環高速公路、穗鹽路及南海區桂和、桂丹路貫穿境內,前往香港、澳門的車程約3小時,形成四通八達、交通便捷的交通網路。,大瀝鎮政府面積為98.9平方公里,常住戶籍人口56.64萬人,共有39個社區居委會,大瀝鎮政府駐新城大道北1號。大瀝經濟發達,形成了有色金屬加工、機車製造、內衣製造、房地產、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 大瀝位於南海區中部,地處廣州和佛山兩地之間,東距廣州9公里,南接佛山禪城區,素有“廣佛走廊”之稱,是321和325國道的交匯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南海八大鎮之一。 -自然地理 氣候 該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資源豐富,雨量充沛而季節分配極不均勻,降水量主要集中再4-9月,乾濕季分明,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春季陰雨連綿,雨日較多;夏季高溫濕熱,水氣含量大,暴雨集中;秋季常有雷雨和颱風;冬季低溫。雨水較少。 地形 地形以平原為主,占全區總面積的78.6%,其次是丘陵台地占13.2%,河涌,水庫等水面占7.2%,山地1%。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小丘陵地帶,最高點仙人嶺77.7米,東部為平原區。 -經濟狀況 工業發展 大瀝鎮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經過20多年的努力,集聚了強勁的經濟實力。鎮內工業發達,鋁型材業、內衣業名揚海內外,獲得了“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中國再生金屬物流加工基地”和“中國內衣名鎮”等稱號;其他如五金機械、家電、玩具、汽車和機車配件等行業也形成相當規模。 農業發展 大瀝商貿繁榮,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各類專業市場商賈雲集,成交活躍,為遠近聞名的商品集散地。金融保險、餐 大瀝鎮機車市場 飲旅業等各種服務業齊備。萬科、雅居樂、碧桂園等房地產項目帶動效應明顯,名優樓盤供不應求。繁榮的經濟,強勁的實力為大瀝鎮的進一步騰飛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到2005年底,全鎮共有工商業17700多戶,規模以上企業338家,產值超億元以上企業41家,有5家企業的產品獲“中國名牌”稱號;另外還有獲“國家免檢產品”、“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著名商標”等各項稱號的企業數十家。 在工商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大瀝農業不斷自我提升,朝著集約化、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湧現了一些科技含量高、產值大、效益好的現代農業“新亮點”。 -特產 秋茄 鹽步獨有的黃皮園秋茄至今已經有 300 多年歷史,由於其具有顏色青綠、條細、柔軟嫩滑、籽少等特點,享有“觀音手指”的美稱。至今仍聞名於珠三角、港澳台以及東南亞等地區。2003年成功註冊成為南海區首個農業商標。 大頂苦瓜 大瀝譚邊種植大頂苦瓜已有50多年歷史,逐步發展至現在的基地化生產,2000年被省農業廳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大頂苦瓜肉厚、味甘、微苦、品質優,含維生素較高,有藥用價值,能清熱、降火、解毒,單果重達250-400克。大頂苦瓜可製作出多種菜式,深受消費者喜愛。 沙皮狗 大瀝是世界四大名犬之一——沙皮狗的原產地。沙皮狗皮毛短而粗,品種在犬類中獨一無二。每年大瀝都會舉行沙皮狗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好狗之人 -社會事業 文明創建廣泛開展。深入開展第二批保持0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公民教育 大瀝獅會 活動,民眾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瀝雄和瀝興被評為南海區文明社區,河東村被評為廣東省文明村,瀝東村喜獲中央文明委頒發的“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稱號。 民主法制穩步推進。深入開展依法治鎮和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工作,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和監督作用,落實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認真做好廣播電視站和衛生監督分所的行風評議。加強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固本強基工程,依法依規完成村委會、居委會和村民小組的換屆選舉工作,推進基層民主進程。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執法隊伍管理。加強廉政建設,重視審計監督。大力推行政務、村務、警務、院務和校務公開,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紮實開展“兩搶一盜”、“夏秋攻堅”和“粵鷹”行動等專項嚴打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推進社區警務改革,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強化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大力推廣鍾邊村“視頻創安”經驗,漁業村、平地麥邊村民小組等單位相繼建立了電子警察監控系統,積極創建安全小區。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重視消防和安全生產工作,加強“三小場所”和碎布市場等-,消除事故隱患,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深入排查調處社會不穩定因素,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性、群體-件,有效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基礎設施 大瀝基礎建設步伐加快。大力配合佛山“一環”和虹嶺路的建設,全面啟動廣佛新幹線建設工程,推進了桂瀾路北延線及跨線橋的建設,修建了鳳興路、興虹路、聯滘路、聯江路和瀝西大道,完善了長虹嶺工業園區的路網配套。公交事業有新發展,新增公交線路8條,推進了鹽步公園、十二屆省運會網球比賽場館等文體設施建設。啟動了城南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工程,謝邊村地埋式無動力污水處理系統套用效果明顯。部分地區的排水系統和道路照明系統逐步完善。推進了河東110千伏變電站和丹桂220千伏變電站工程。開展了陸邊、太平、大滘、瓜步汛等水利工程建設及鎮水圍、鹽聯圍岸線的整治。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增固定電話8158門。 城鄉環境逐步改善。嚴格環保審批程式,重視“三廢”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推行“大市政”管理模式,治污保潔工作有效開展。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力度加大,市容市貌有所改觀。加強農村環境現代化建設,大搞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工程,人居環境不斷最佳化。 222年4月,大瀝鎮被授予為中國攝影之鄉稱號。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大瀝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大瀝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大瀝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大瀝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14。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瀝鎮人口數量為78.96萬人,位列南海區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 鍾邊村鍾氏大宗祠 鍾邊村鍾氏大宗祠位於南海區大瀝鎮鍾邊社區。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鐘氏大宗祠就“隱藏”在這裡,像是躲避著世間的喧囂。據宗祠門外的石牌介紹,鍾氏大宗祠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宋朝,距今已有1012年 平地黃氏大宗祠 南海平地黃氏大宗祠,是佛山黃氏祠堂文化中一個代表性特色的民間宗祠,無論從歷史、文化、藝術、建築、工藝、民間習俗等都有著豐富精彩的人文內涵,是黃氏祠堂文化研究和宗族傳承保護的重要瑰寶。據《平地 葉顒墓 葉顒墓 位於南海市大瀝鎮顏峰村高坡山。墓向東南,面積160平方米,是花崗石建造的太師椅形墓,始建於南宋,清及近代重修。葉顒(1107~1195年),字子昂,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進士,祖 曹氏大宗祠 曹氏大宗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曹邊村委會滘北村一巷6號。該祠又名南雄祖祠,始建於明。明崇禎九年(1636年)重建,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深三進,穿斗式木結 大瀝鎮名人 鄺露 鄺露,是明末廣東著名詩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鄺露工於詩詞,鄺露還通曉兵法、騎馬、擊劍、射箭,又是古文物鑑賞家和收藏家。還精於駢文;又是篆、隸、行、草、楷各體兼擅的有成就的書法家,其草書字跡勁秀,師法王 馮乃超 馮乃超(1901~1983年)鹽步高村人。筆名和別名有:超、公越、馮公越、韜、子韜、馮子滔、公滔、馮仲堪、李易水、洞冥、成竅、N·C·等。出生於日本橫濱。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入橫濱僑辦大同小 葉顒 葉顒(1107—1195年)字子昂,號誠美。原籍福建仙遊,晚年歸籍大瀝大圃顏峰村。宋紹興元年(1131年)進士,歷官南海主簿、攝尉,江西貴溪、浙江上虞知縣,江蘇常州知府,官至尚書郎、尚書左僕射兼樞密使 馮自由 馮自由(1881~1958),名懋隆(龍),字建華,原籍廣東南海縣,出生於日本。其父馮鏡如,在日本長崎經營文具印刷業,在華僑中頗有聲望。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僅14 歲的馮自由便參加了孫中山在橫 吳文煒 吳文煒(1636—1696年)字山帶,後改名韋,大瀝大圃人。少與梁佩蘭同窗,19歲參與童子試,獲冠軍,名噪一時。以後鄉試屢不第,放意於詩酒中達32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鄉試考上舉人第三名,時 林良 林良(附林郊)(約1416—1480年)字以善,大瀝人,自幼喜歡繪畫,所畫花鳥很有新意。初在廣東省布政司當差役,有一天,布政使陳金在堂上拿出名畫觀賞,林良從旁看了,諸多指斥,因此激怒了陳金,想把他打一 黃泳雩 黃泳雩(1902~1975),字肇沂,號芋園,廣東南海縣橫江鄉人。父黃顯芝在廣州市沙基(今六二三路)經營米業。黃泳雩19歲隨父學習經營管理,民國11年(1922)陳炯明叛變革命時,與父親冒著生命危險,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89
推薦理由: 大朗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於東莞市中南部,面積118平方公里,轄28個社區(村),戶籍人口6.8萬人,流動人口40多萬人。大朗在農業年代素有“中國荔枝之鄉”美譽,近年來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電子0、全國愛衛會授予“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衛生鎮”稱號,還獲得了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先進鎮、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醒獅)等稱號。 區位環境得天獨厚。地處東莞幾何中心,深港穗經濟走廊要地,毗鄰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交通發達,北至廣州市區70公里,南達深圳市區46公里,距東莞火車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設有3個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橫貫而過,是東莞中南部交通樞紐。自然資源豐饒富足,生態環境清秀宜人,擁有大面積荔枝林、綠化林和6座水庫,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 現代製造業結構最佳化。2008年,大朗鎮有工業企業5000多家,增加96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2家,增加9家;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34家,增加7家。外資企業495個,既有三星、龐巴迪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又有遞達量精密模具、潯興拉鏈等17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投資企業。近年來,大朗紮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力實施擇優扶強戰略,一大批強勢企業、優勢企業、成長型企業快速發展,逐步改變了毛織業一枝獨秀的局面,在工業領域形成了毛織業、電子信息產業、裝備製造業三大主導產業。 毛織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毛織業是大朗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大朗鎮是全國首批“產業集群試點單位”,省創建區域國際品牌3個試點單位之一和首批15個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之一。以大朗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內,有近萬家毛織企業,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以巷頭為中心的6平方公里的毛織商貿片區,總長6.5公里的毛織專業街。整個產業集群毛衣年銷售量超過12億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億件,大朗毛衣60%出口義大利、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大朗鎮加快推進毛織業實現“兩大轉變”,即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從生產基地向現代毛紡織商貿城轉變,大力完善研發設計、質量檢測、人才培訓、信息諮詢、展銷物流、融資服務“六大公共服務平台”,引導企業提高研發設計、品質監管、行銷策劃“三種能力”。成立中國(大朗)毛紡織產品研發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毛織品檢驗站(東莞)、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東莞市毛織服裝設計師協會、大朗鎮毛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大朗毛織網站等公共服務平台,與西安工程大學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研究生創新基金、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為毛織業升級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體系。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毛織業取得顯著成效,數控織機從2004年的600多台增加到現在的4800多台,數位化設計、數位化生產成為大朗毛織業發展潮流。一年一屆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成為行業品牌展會。 電子信息產業實力雄厚。大朗鎮有1400多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生產、銷售、服務。在大朗生產加工的國際知名品牌電子信息產品40多種,年產顯示屏200萬個,積體電路3500萬塊,電容、電阻器等電子元件3500億隻,交換機100萬個,網卡150萬個,硬碟50萬個,藍牙適配器150萬個,優盤200萬個,蓄電池超1億隻,太陽能電池板50萬個,組合音響1500萬部。大朗有6700多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在中國製造網、環球資源網、阿里巴巴等網站開展電子商務。擁有一批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如華科電子公司年生產電阻電容2893億隻,其中晶片積層陶瓷電容電阻2040億隻,單廠生產規模全球第一;邁科科技公司年生產各類二次電池1.5億隻,生產規模在全國居第四位;百一電子廠年產-1000多萬台,占國際市場份額三成,位居世界第二位;飛爾液晶顯示器公司生產供數碼產品的顯示模組占國內5%,位居全國同行業第八名。 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大朗鎮現有裝備製造業企業500多家,涉及數控工具機、自動化機械、精密模具、注塑輔助設備等領域。大朗擁有一批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如:明利鋼材模具製品公司年生產模架3.1萬噸,居國內同行業的第二位;環球機械公司年產大型數控工具機100多台,研發和生產五軸數控加工工具機,為國內模具生產提供五面加工技術,填補國內該技術的空白;艾爾發自動化機械公司年產機器手臂4000台,居全國第二;信易電熱機械公司年產注塑輔助設備2.4萬台,居全國第一,全球第六。 創意產業正在崛起。2008年,大朗鎮創意產業園被市認定為東莞市創意產業園。大朗鎮按照“一園三區”的思路,規劃建設三大創意區:依託毛織貿易中心,首期規劃8000平方米,建設毛織服裝時尚創意區,將創意區打造為集毛織服裝研發設計、展示、交流和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高端毛織服裝時尚集聚區;依託改造位於碧水天源附近2.6萬平方米的舊廠房,集聚本土網際網路企業、軟體企業和科技企業,打造現代信息服務創意區;依託廣東永正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的廣東永正圖書創意產業園,建設圖書產業基地、圖書創作基地、著作權交易中心、圖書翻譯中心、798創意廣場、商務創意酒店,打造圖書出版設計創意區。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大朗。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CSNS)選址在大朗水平村建設,規劃用地1000畝,總投資20億元,名列國家“十一五”啟動建設的12個重大科學裝置之首,2008年9月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計畫2009年動工,2015年竣工。CSNS是國內首座基於強流質子加速器的高科技大裝置平台。項目的建設,將填補國內脈衝中子套用領域空白,縮短該領域與世界前沿的30年差距,成為世界新一代四大脈衝散裂中子源之一,中子通量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超過英國計畫運行量,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CSNS落戶大朗,將使大朗迅速崛起成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頂級科學家和高端產業的實驗用戶,催生醫學、新材料、新能源等一大批新興產業,為大朗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等提供巨大推力。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08年設立“創新型大朗”工程專項資金,鎮財政每年投入2000萬元,連續五年共投入1億元,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鎮專利申請量567件,比上年淨增356件,增長168%,其中發明專利41件,增長193%;專利授權量178件,增長26%;境外專利授權實現新突破,獲得美國申請發明專利授權2件。全鎮現有7家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13家省高新技術企業,47家省、市民營科技企業,12家市專利培育企業,2家專利試點企業,1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4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擁有4個國家免檢產品,17個省級名牌名標和992項專利。大朗被認定為“東莞市智慧財產權試點鎮”,“廣東省火炬計畫毛紡織特色產業基地”。 現代服務業活力勃發。大朗鎮大力發展生產0業。引進東莞標檢、美國鉅邦家具設計、信安達檔案管理等品牌企業。東莞標檢是香港標檢(STC)在大陸設立服務樞紐,開展產品測試、檢驗、認證、技術服務,服務對象涵蓋紡織、家具、食品藥品等10多多個行業,為企業提供權威的國際市場通行證。大朗信安達是檔案檔案管理服務供應商美國信安達在中國設立的9個公司之一。物流業興盛,大朗(國際)物流中心,進駐了100多家物流企業,日貨運量達4100多噸,天虹物流是天虹集團投資1.2億元建設的華南物流配送中心,按省一級標準設計建設的大朗汽車客運總站日傳送旅客1萬多人次。金融業發達,有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15家,金融網點53個。會展業興旺,中國·大朗毛織貿易中心展館面積12萬平方米,是國內毛織行業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展館,每年“織交會”人流如織。酒店業繁榮,有酒店旅館87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3家;帝豪花園酒店是一家按國際白金五星級標準設計的大型商務休閒酒店。商貿業興旺,全鎮有綜合性商場15家,營業面積7.6萬平方米。 城市大建設掀起新一輪0。大朗鎮確立“借勢松山湖,對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區,著力打造一個城市中心區和三個聚焦點”的城市發展戰略,紮實推進城市建設,努力形成主體功能區,增強城市集聚力,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建設“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態文明、宜商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控規編制實現鎮內建設用地全覆蓋,完成長盛核心區和銀朗核心區城市設計,確定並陸續啟動48個重點項目,包括萬科金域藍灣等8個房地產商住項目,大源路等12項路網升級改造工程,新中心國小、松木山供水廠等12項公共設施,毛織環保專業基地等6項生態環境工程,散裂中子源、0大樓等其他7項重點工程,預計投資42億元。以長盛廣場為龍頭的長盛片區,正成為集商業金融、酒店餐飲、創意展示、體育文化、娛樂休閒和高尚居住等業態於一體的、引領消費時尚的商貿文化中心區。以毛織貿易中心為龍頭的毛織工貿片區,以0大樓為龍頭的行政服務區,以松佛片區為重點的創意產業孵化基地,正在成為大朗城市的三個聚焦點。松佛路的建成,使大朗初步構建起與松山湖土地空間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為吸引,產業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幹道直接通達的大發展格局。 城市承載力和集聚力日益增強。基礎設施完善,有110千伏級變電站3座、220千伏級變電站1座,自來水廠年供水量9000萬噸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0萬噸。房地產業快速興起,建成碧水天源、添一居、明上居、美好家園、財富公館、凱悅美景等房地產項目。新農村建設走在全市前列,長塘、佛新、寶陂、校椅圍等農民公寓建成入住,共53幢,1618套;求富路農民公寓共14幢,404套,即將落成。2008年建成1360畝的荔香濕地公園。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著強大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匯聚大朗。 民生工程大力實施。衛生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建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個衛生服務站,農村醫保參保率達100%。投資2.3億元新建大朗醫院住院大樓,容納床位820多張。公交體系進一步完善,投入公車輛137輛,公的95輛,實現村村通公交。堅持開展“千乾扶千戶結對幫扶”、“一號關愛”等活動,-生活進一步改善,新莞人的城市認同感進一步提高。就業創業紮實推進,建立鎮、社區(村)兩級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成立12個“本地人就業車間”, 幫助509名戶籍人員實現就業,繼續幫助“摩的”司機轉型就業,對671名“摩的”司機進行增駕小汽車培訓。全面加強綜合治理,持續開展“三小”場所及出租屋消防安全、機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等-行動,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文明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省一級學校6所,市一級學校8所,市一級幼稚園4所,2008年中考高考實現雙豐收;正在籌措3—5億元,新建、擴建8所學校(幼稚園),進一步最佳化配置教育資源。文化事業蒸蒸日上。鎮村企業圖書館共29個,藏書40萬冊。民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廣泛開展,醒獅、舞龍、曲藝、木偶戲等民間文化不斷煥發異彩;大朗電視台、《大朗周刊》、大朗網站成為大朗三大媒體。體育事業方興未艾。成立全市第一個鎮級籃球協會,設立籃球發展基金,制定籃球發展規劃,創辦青少年籃球培訓班;2007年和2008年大朗男籃蟬聯東莞市籃球聯賽冠軍;大朗作為CBA勁旅新世紀馬可波羅隊主場,賽事場場火爆。檔案事業加快發展。大朗鎮檔案館是全省第一個鎮級檔案館,館藏檔案28723卷,其中房產檔案8203件,城建檔案8765件,文書檔案2662卷、13727件,逐步實現檔案信息數位化、檔案管理現代化、檔案利用網路化。 2009年,是我們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化危為機、推動轉型的關鍵一年。全鎮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的部署,把保增長作為全局工作的首要任務,全力以赴抓穩定、增信心、促投資、優結構、強管理、惠民生,全面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大朗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大朗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大朗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大朗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21。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朗鎮人口數量為55.68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大朗鎮榜上有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大朗鎮榜上有名(荔枝)。 2014年7月,大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大朗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1年12月,大朗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東山廟——東寶工農紅軍領導機關遺址 東山廟——東寶工農紅軍領導機關遺址位於東莞市大朗鎮屏山社區對面的東山。1928年5月28日,東莞、石龍、寶安三地中共黨組織在東山廟召開聯席會議,決定以東莞、寶安交界的東山為中心,向東莞、寶安……詳情>> 水平革命烈士紀念碑 水平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大朗鎮水平村。為紀念東山坳伏擊戰犧牲的烈士而建。東山坳位於大朗鎮屏山村(原屬水平生產大隊),緊靠東山,有一山路通往黃江鎮梅塘地區。1948年5月,為了粉碎敵人的……詳情>> 南石陳公祠——東莞新一區抗日民主政府遺址 南石陳公祠——東莞新一區抗日民主政府遺址位於大朗鎮南石區166號側,始建於明代宣德年間,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2002年兩度重修,GPS坐標:北緯22°5702.5,東經113°5545……詳情>> 竹山戰鬥遺址 竹山戰鬥遺址位於大朗鎮竹山社區敦煌嶺,GPS坐標:北緯22°5754.0,東經113°5530.5,海拔高程28米。1945年5月9日,盤踞在寮步的日軍一個中隊100多人沿莞樟公路進犯大朗,……詳情>> 屏山水口伏擊戰遺址 屏山水口伏擊戰遺址位於大朗鎮屏山社區東山的半山腰上,GPS坐標:北緯22°5220.6,東經113°5610.3,海拔高程81米。1948年5月,為粉碎國民黨的第一期“清剿”,鞏固和擴大根據……詳情>> 松柏朗革命烈士紀念碑 松柏朗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大朗鎮松柏朗村。為紀念東江縱隊猛豹大隊政委李少清等6位烈士及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一名游擊戰士而建。1945年6月9日,駐東莞寮步的日軍100餘人,沿莞樟公路出動……詳情>> 大朗鎮特產與美食 大朗荔枝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聞名中外,“食之令人暢然意滿”的東莞荔枝被譽為“嶺南第一品”。東莞荔枝栽培歷史悠久,《東莞縣誌》記載“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飴,其種不一,蓋嶺南……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82
推薦理由:蔣光鼐故居海戰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 虎門位於珠江口東岸,面積178.5平方公里,下轄2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12.4萬人,常住人口超50萬人。作為南國重鎮,虎門的交通相當發達,水陸空三路無不便捷通達:水路,宏業貨櫃碼頭和正在規劃建設的沙角河仔港被國務院批准為一類口岸,通航廣州、深圳、香港等華南地區諸港;航空,虎門北接廣州機場、南鄰深圳機場、西近珠海機場;陸路,廣深珠高速公路、S256省道縱貫全境,1小時車程可抵珠三角各主要城市。隨著在廣深港客運專線、穗莞深軌道專線、輕軌R2及沿江高速公路的建設,虎門將增加更加便捷的現代化軌道交通和公路交通。 虎門,是一塊英雄的土地。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率領虎門軍民銷煙禦敵,掀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改革開放以來,敢為天下先的虎門人民搶抓機遇,團結拼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先後獲得“全國財政之星”、“全國鄉鎮之星”、“中國女裝名城”、“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標兵”、“全國鄉鎮管理先進單位”、“2005年全國首屆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1000強(第一名)”、“2008年中國鄉鎮綜合實力500強(第一名)”、“廣東省文明鎮”、“廣東省科技鎮”、“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愛國擁軍模範單位”等榮譽。 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214.77億元,增長17.43%;工業總產值493.66億元,增長7.7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6.77億元;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達11.88億元,增長7.03%;各項稅收總額38.72億元,增長21.91%;農民人均純收入14391元,增長3.42%;實際利用外資9849萬美元,增長19.5%;出口總額25.31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53億元,增長8.43%;每萬元GDP能耗0.39噸標準煤,低於市下達的目標0.47噸標準煤,降低率33.54%,超額完成市下達的降低率目標5.84%。社區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區組兩級總資產為90.53億元,增長1.83%;區組兩級純收入7.91億元;有13個社區進入全市村組可支配收入總額超3000萬元的前50名,受到市0的表彰。鎮屬集體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稅利達1.71億元,增長10.42%。 我鎮堅持實施“內外源經濟並進、工商並舉”的戰略,按照穩定農業、最佳化工業、發展壯大第三產業的工作思路,在保持工業穩步發展的同時著力打造商貿虎門,形成了工業、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旅遊業、金融業同步發展,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目前全鎮在冊各類營業執照5萬多戶,其中個體戶44121戶、內資及私營企業5083戶、外商投資和來料加工1142戶,形成了包括服裝、電子、物流、會展、五金、塑膠、玩具、彩色印刷、電線電纜等30多個行業,6萬多個品種。 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虎門服裝已達到產業集群的規模,具有顯著的區域經濟特色。2006年,被審定為第二批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2007年,在參加中國服裝博覽會期間,虎門作為唯一的0機構被中國服裝協會授予“2005-2006年度中國服裝品牌推動大獎”;同年,虎門以“虎門服裝設計與製造特色產業基地”被納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畫。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三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大大推動了服裝產業的發展,獲評“最具行業影響力專業展會”、“最具行業影響力紡織之都”、“最具影響力專業市場”。目前,全鎮工商註冊服裝加工企業2000多家,全鎮服裝生產量達到2億件(套),銷售總額近140億元。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3個、國家免檢產品12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6個、廣東省名牌產品11個。現有大型專業服裝批發商場22個,商鋪10000多家,經營面積達300000多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富民時裝城周圍一平方公里的商業集聚“中心區”範圍內。虎門服裝市場形成了完善的從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服裝產業結構網路,擁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鏈、繡花、鈕扣、配件等服裝產業配套行業147家;各類面料輔料批發市場9個,形成一平方公里的布料輔料銷售批發集聚區。 虎門不僅是經濟強鎮,更是雄奇魅力之城,人文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虎門大橋、鴉片戰爭博物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蔣光鼐故居、村頭村貝丘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朱執信紀念碑、禮屏公祠、陳蓮峰墓、逆水流龜村堡、郭真人古廟、鄭氏宗祠、鄭瑜墓(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都是遠近聞名的名勝古蹟,每年都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尋幽探古,旅遊觀光。 未來五年,我鎮將圍繞建設“濱海國際商城”這一發展定位,全力推進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保持平穩較快和諧發展,力爭完成以下任務: 爭當排頭兵。堅定不移推進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力爭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市前列。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品位和形象大幅提升,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節能降耗成效突出,環境質量根本改善。 打造新集群。形成綜合配套能力強、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條完善、具有虎門特色的產業集群,建設成為集總部中心、創意中心、品牌中心、商貿中心為一體的時尚名城,基本完成從產業集群向品牌集群和創意集群的過渡。 樹立新形象。按照“一河兩岸三板塊”的城市格局,建設大氣虎門。“一河”是指太平河,“兩岸”是指由“一河”而形成的岸線,“三板塊”是指因“一河兩岸”而最終形成的虎門中心區、威遠島、新灣三大主機板塊,成為支撐虎門經濟二次騰飛的重要增長極。 構建新和諧。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會運行穩定有序,社會治安根本好轉,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公共事業飛躍發展,人民幸福指數明顯提升。未來五年,財政將投入35億元著力改善民生民計,其中在公安方面投入5億元,在教育方面投入15億元,在文化方面投入5億元,在水利方面投入5億元,在醫療衛生方面投入5億元。 2009年,我們將高舉-理論和“-”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市委市0的正確領導下,紮實推進城市升級和產業升級,振奮精神,團結奮鬥,開拓創新,為把虎門建設成為濱海國際商城而努力奮鬥!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虎門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虎門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4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虎門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虎門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6。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虎門鎮人口數量為83.81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虎門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虎門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3月,虎門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 2009年12月,虎門鎮入選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海戰博物館 海戰博物館坐落在東莞市虎門鎮海口東岸的威遠炮台舊址附近,背山面海,由陳列大樓、宣誓廣場、觀海長堤等組成紀念群體,占地面積2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該館是一座全面展示-戰爭歷史的綜……詳情>> 鴉片戰爭博物館 鴉片戰爭博物館負責收藏、研究、陳列林則徐銷煙與鴉片戰爭文物史料,保護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及有關文物,利用這些文物資料向廣大觀眾進行愛國主義宣傳育。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虎門銷煙》……詳情>> 虎門炮台舊址 虎門炮台舊址分布在珠江兩岸的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林則徐銷煙後和水師提督關天培一道動員民眾籌備防務,加固和新建11處炮台,設定大炮3O0多門。以沙角、大角炮台為第一重門戶,威遠、鎮遠、靖遠……詳情>> 蔣光鼐故居 荔蔭園(蔣光鼐故居)位於虎門鎮南行5公里的南柵管理區新基村,背靠三台山。該園以廣植荔枝而名,初創於清道鹹年間,是一代抗日名將蔣光鼐將軍祖父蔣理祥手創。蔣理祥字議寰,號吉雲,鹹豐三年進士,選庶……詳情>> 威遠炮台舊址 威遠炮台舊址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面社區南山,地處珠江海口東岸,在南山炮台基礎上擴建而成。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增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詳情>> 虎門林則徐銷煙池舊址 虎門銷煙池在東莞縣太平鎮口,南臨珠江,北靠牛背山,西為鎮口關隘.19世紀30年代英國、葡萄牙等武裝0鴉片進入我國南方邊陲。大量鴉片運入,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無數金銀流出國外,害得國弱民窮。清道……詳情>> 虎門鎮特產與美食 虎門膏蟹 宋人蘇東坡曾戲稱蟹為 無腸公子 ,古人有 把酒持螯 ,細嚼慢斟之雅興。每年秋風起,正是 九雌十雄 的品嘗膏蟹和肉蟹的最佳時節。蟹宴席上,斛杯交錯,鐵螯相鉗,如此品蟹把酒,閒逸中淺斟低酌…… 虎門麻蝦 另外呢當然要數海鮮了。我們東莞臨江面海,水產特別豐富,海鮮也是我們這裡飲食的一大特色了。東莞除了出名的膏蟹,還有重殼蟹、賴尿蝦、石斑魚等等。清人《竹枝詞》有云:“西風報導明蝦美,還有膏黃蟹更淝”…… 虎門番荔枝 虎門番荔枝是我省優稀水果品種之一,其果質優良,果肉柔軟細滑,風味特別香淳,且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和保健成份,具有清喉潤肺、滋陰補脾之功效。虎門番荔枝主產廣東東莞虎門鎮,東莞及其附近栽培。植物學特徵…… 虎門水魚 虎門水魚種源是來自於湖南、湖北三帶的正宗優質純正中華鱉,經過我鎮多年來養殖、選育而成,主要養殖於虎門山鄉水庫邊,水質較好,污染小,環境幽靜,養出的水魚不但生長快、色澤好,而且其“裙邊”寬厚、肉質細嫩,…… 虎門鎮名人 蔣光鼐 蔣光鼐(1888—1967),字憬然,廣東東莞虎門鎮南柵鄉人,是傑出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動家,功勳卓著的抗日名將,民革卓越領導人和創始人,新中國紡織工業的主要領導人。 參加過辛亥革命,曾任國民革命軍…… 盧賡揚 盧賡揚,名五根,又名五根,字儀朝,號禮屏,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村頭村人,生於道光己丑九年(1829年),光緒甲申十年(1884)病逝於廣州,享年五十六歲。他二十二歲時離鄉往美國金山礦場當挖金工人。經過六…… 蔣理祥 蔣理祥(1823~1872),字汝宸,號吉雲。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柵新基村人。鹹豐二年(1852)舉人,次年癸丑科聯捷第二甲第91名成進士,選為庶吉士。1854年,何六紅巾軍在石龍起義,聲勢浩大,官府…… 王文山 王文山,原名王汝能,南柵村人,生於1915年,“九。一八”事變後,文山於番禺縣師範學校讀書。在校期間,參加廣州學生組織的宣傳隊,下鄉開展抗日活動,受到國民黨當局的追迫,被校方開除學籍。1934年春,王…… 陳懋芬 陳懋芬,1915年10月20日生於虎門北柵西方一個貧民家庭,幼年父親早逝,一家六口靠母親替人縫補為生。1926年進入北柵農會開辦的平民學校讀書,學習勤奮刻苦,為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1932年秋,懋芬考…… 王兆洪 王兆洪,一九一八年生,虎門鎮南柵西頭人,家境貧困,年僅十六七歲離家外出當兵。一九四四年在東莞縣偽警察大隊第二中隊部當軍需。一九四五年一月在茶山寒溪水與所屬部隊跟隨麥定棠起義,整編為東江抗日游擊縱隊新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80
推薦理由:夢幻百花洲 塘廈鎮位於東莞市東南部,東連清溪鎮,西鄰黃江鎮,北接樟木頭鎮,南與鳳崗鎮和深圳市觀瀾街道接壤,莞深高速、龍林高速、東深公路貫穿而過,是東莞東南部的交通樞紐。全鎮總面積128平方公里,下轄20個社區,戶籍人口4.2萬人,外來人口近50萬人。2008年,全鎮實現GDP145億元,出口總額39.4億美元,各項稅收總額24.9億元,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9.1億元,銀行各項存款餘額154.6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市前列。多年來,塘廈鎮連續榮獲全市鎮(街)工作實績量化考核綜合總分一等獎、經濟建設單項獎,並迅速從農業鎮發展成為廣東省中心鎮、東莞市5強鎮,先後榮獲“國家衛生鎮”、“中國千強鎮(第5名)”、“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現代鄉鎮20強”、“中國綠色名鎮”、“廣東省生態示範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稱號。同時,也實現了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和福利等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改革開放30年,塘廈鎮充分發揮地緣、人緣優勢,堅持“打基礎、辦實業、走正道”的發展方針,積極實施“外向帶動”戰略,走出了一條以加工貿易參與國際分工,以經濟國際化帶動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道路,至2008年底,全鎮引進外資企業1300多家,民營企業3500多家,成為國際性電子信息、不間斷電源、電氣等“三電”及周邊設備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同時,塘廈鎮積極推動產業調整升級,培育發展了高爾夫、航空電子、汽車電子等特色產業,實現了商貿流通、酒店服務、房地產和休閒旅遊等為主的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湧現出世界第一大高爾夫球會和一批高檔次的星級酒店、優質樓盤。隨著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打造了一批水、電、路等重點工程項目和行政中心、行政辦事服務大廈、塘廈體育館等城市新亮點以及行政文化新區的建成啟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稽查局第三分局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第三分局、市第三人民法院及市第三人民-的掛牌成立,塘廈作為東莞東南部區域中心的地位正日益彰現。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塘廈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塘廈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8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塘廈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塘廈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8。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塘廈鎮人口數量為62.902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塘廈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塘廈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塘廈鎮為2009年國家園林城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塘廈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夢幻百花洲 夢幻百花洲主題景區位於國家級AAAA景區東莞松山湖內,環境優美,是珠江三角洲最具觀賞價值的花卉主題景區。景區全園占地2000畝,集花卉觀賞、科普教育、機動遊樂、燒烤、腳踏車等休閒元素於一體。……詳情>> 大屏嶂森林公園 大屏嶂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東南部,總面積26.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地理座標為東經113°59′7″-114°1′11″,北緯20°45′44″-22°49′25″之間。園中的環……詳情>> 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蹟 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蹟位於東莞塘廈鎮牛眠埔。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蹟含永培書室遺址、福音堂、鼎和堂、張彩廷紀念碑、張聲和夫婦墓。鹹豐二年(1852年4月),洪仁從香港喬裝成“算命先生”潛回內地,匿……詳情>> 塘廈革命烈士紀念碑 塘廈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塘廈鎮觀光公園山頂,GPS坐標:北緯22°4847.7,東經114°0520.7,海拔高程91米。1996年10月,塘廈鎮黨委、鎮政府在塘廈鎮觀光公園山頂修建革命烈士紀……詳情>> 塘廈鎮名人 魯風 魯風(1922——1984),原名劉俠堯、劉理培,又名魯鋒,東莞塘廈四村人。在塘廈國小讀書時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0月參加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1940年9月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副中隊長…… 趙督生 趙督生(1913——1951),東莞塘廈蛟乙塘村人。早年以行醫、教書為業,參加中共領導的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0月,參加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11月初任東寶惠邊人民抗日……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74
推薦理由: 長安鎮位於封開縣北部,東北與懷集縣交界,南與金裝鎮毗鄰,西、西北部與廣西賀州鋪門接壤,是封開縣的北大門。總面積139.04平方公里,轄東山、西山、寶山、今寶、萬崗、民成、中良、新地、莫羅、金星共10個村委會和1個長安社區居委會。全鎮有山林面積14.31萬畝,耕地面積2.34萬畝,其中水田20571畝。長安境內黨山山脈是封開縣第二高山,主峰海拔1175米。利用黨山具有地質條件好、水頭高、距高比小和裝機容量大等優點準備投資100多億元建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電站。 長安鎮未來的發展願景是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建工業園承接產業轉移,並最終建設成全省水利發電重要基地。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5
推薦理由:寮步鎮 寮步鎮地處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位於東莞市中部,是東莞的地理幾何中心,毗鄰市區,與松山湖高新科技產業園相依伴,是穗港經濟走廊的中樞,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這裡公路交通發達,莞深高速公路貫通全鎮,莞樟、石大兩條超一級公路和新建的松山湖大道、東莞東部快速幹線、市區環城路於此交匯,交織成一個發達的、現代化的交通網路,半小時車程幾乎可以到達東莞的每一個角落,距廣州機場、深圳機場、深圳羅湖出入境、虎門港只有30-40分鐘車程,距東莞海關、鐵路口岸東莞火車站只有1015分鐘車程。 寮步鎮歷史悠久,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50多年歷史。當時,村民在寒溪河上游搭茅寮而居,後成商埠,故此得名。早在明清時期,久負盛名的莞香集散於此,素有香市之稱,與廣州花市、廉州珠市、羅浮藥市被譽為廣東四大名市。 寮步鎮現轄20個村民委員會和10個社區居委會,面積7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1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5034人。這裡生態環境優美,處於東莞市同沙綠心生態區旁邊,空氣清爽。這裡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3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690.5毫米。 改革開放以來,寮步鎮先後實施了工業優先的發展和加速城市化兩大戰略,把招商引資的重點放在國際性高科技大企業上,成功地引進了韓國三星、亞南、香港偉易達、科廣電子、日本先鋒、台灣能率、韓國SK、美國當納利等一批高科技大企業,使寮步成為國際性大企業、大財團投資的熱點地區。目前,全鎮有外資企業536多家,初步形成了以電子、電腦、電器組成的產業簇群,是東莞市三大電腦資訊產品生產鎮之一。世界500強企業有6家在我鎮投資。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02.6億元,同比增長18.3%;各項稅收總額16億元, 增長33.3%;可支配財政收入6.9億元,增長10.3%;農(居)民人均收入10591元,增長4%。 其中IT產品出口占全鎮出口額的七成,成為東莞市的出口強鎮和IT大鎮,並被-產業部定為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05年泛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在寮步鎮舉行。在國家統計局2005年中國明星鎮的評選中,寮步名列第51位,進入百強。至今,寮步鎮先後榮獲了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衛生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技術創新專業鎮、光電數碼專業鎮等稱號。 九十年代末,寮步鎮還積極推行了鎮屬集體企業的改革,完成了三在線上械廠、機械配件廠、軸承配件廠等鎮辦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近幾年來,對私營企業實行了鼓勵扶持政策,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湧現了永強汽車、兆峰、三聯、百味佳、博士科技、金業電子、康達、科隆威等一批優秀私營企業,目前,全鎮2680多家民營企業中,省級高科技企業15家,省級、市級民營科技企業分別有20家和31家,現有著名商標4個,名牌產品3個,有4家企業進入東莞市50強。 寮步農業已基本告別了傳統農業生產,已向技術、優質、效益方向轉化,向農業生態園和都市型農業發展。與此同時,汽車文明在寮步得到充分體現。寮步車市是東莞的一個天然的汽車超市,現有90家車行登記註冊,並且品牌雲集,購銷兩旺。2007年整車銷售額達72億元,同比增長34.3%。為進一步強化寮步汽車銷售的龍頭地位,興建了東莞國際汽車貿易城,努力將汽車城打造成為一個交易中心、休閒中心、汽車文化傳播中心。同時,永強汽車製造公司與奧地利盧森堡亞成功合作,又使寮步成為中國最高端的消防汽車生產基地。 寮步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寮步按照超前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主動承接市區東拓,加快了融入大市區的步伐,以新城區建設為重點,適當改造舊城,城市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批城市骨架路網已經建成,形成了現代化的對外交通;建成了文化體育廣場、市民廣場等一批市政工程;建成了行政中心區。住宅區的開發建設也具有相當規模,已開發建設的項目有豐泰城、中央公館、鼎峰品築以及萬科城市高爾夫花園、三正世紀豪門、海悅花園等項目。2003年,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總規的修編突出了現代城市和融入大市區的指導思想,把全鎮作為一盤棋來規劃,重新調整了空間布局,並大致將寮步劃分為北區(莞樟路以北)、中心區(莞樟路至松山湖大道之間)、南區(松山湖大道至佛靈湖)、良橫區等四個片區。北區以華南工業園為載體,重點發展工業;中心區重點完善城市功能和發展第三產業;南區將逐步對區內農村住宅進行改造,推進農村城市化,並利用佛靈湖作為後花園,發展成休閒渡假區和生活樂園;良橫區則利用現有的產業基礎,整合提高,更好地與市區對接。當前,我鎮正在進行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充分體現位於東莞市四位一體大城區核心區的全市發展戰略,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和高效率管理要求,以世界眼光,以創新發展思維,規劃寮步未來發展大局。 寮步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電訊、供電、供水能力已跨入全市鎮區前列。電訊與全球聯網,可以為企業提供數碼通訊、高頻傳真及信息網路服務。郵政網路完善,網點遍及全鎮所有村委會。寮步由省市大電網供電,2007年全鎮總用電量18億千瓦時。供水直接由東莞市水廠供應東江抽取的優質水,2007年,全鎮總供水量達5088萬噸。文體衛及生活設施配套齊全,鎮內有多家星級酒店,各種服務內容均具國際水準,周邊有三家國家標準的高爾夫球場。全鎮實現光纖聯網,可提供數位電視節目。設有8家專業銀行,可提供國際國內的各種金融業務。全鎮建有完善的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教育體系,均有相當規模和水準,是廣東省教育強鎮。鎮內有多家醫院,寮步醫院是國家認可的二級甲等醫院,並被聯合國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寮步鎮計畫生育服務所是甲級服務所;同濟醫學院附屬東莞泌尿醫院是一所以泌尿專科為特色,集醫療、預防、科研、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醫院。 寮步的生態環境優美。佛靈湖郊野公園,是寮步鎮難得的一方天然生態資源,區域面積7200畝。這裡山水合一,湖面水質清澈,四周群山環抱、綠林青蔥、環境優雅,空氣品質及生態環境非常優越。鎮委、鎮0按照最佳化生態環境、保護天然資源,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致力於把佛靈湖開發成休閒商務渡假勝地。目前,已完成佛靈湖地區概念性規劃國際競賽,下來將進一步深化優勝方案。香市現代農業生態園,是寮步新城中心區的城市中央生態公園。目前,香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水景公園)一二期道路施工已基本完成,三四期工程已開始啟動建設。該生態園將成為大市區的一個兼顧農業和景觀功能的城市中央生態休閒公園。 今年以來,我鎮各級按照市委市0和鎮委鎮0的工作部署,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1-10月份,實現工業總產值258.8億元,同比增長11.3%;契約利用外資13736萬美元,同比上升103.62%,全市排第3位;出口總額33.79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全市排第4位;各項稅收13.7億元, 增長38%;可支配財政收入6.25億元,增長26.78%;農民人均純收入8741元,增長3%。汽車銷售額為42億元,下降12%;房地產銷售金額為7.8億元,下降56.8%。 但今年以來,受全球金融海嘯,國內外經濟形勢有惡化跡象,我鎮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企業終止數量略有上升,勞資糾紛案件有明顯的上升,農村集體經濟面臨一定考驗,普通家庭的收入和生活也有一定影響,隨之衍生的社會問題逐漸顯露,社會不穩定因素逐漸增多。 為應對全球金融海嘯對我鎮經濟、社會、民生的衝擊,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解放思想,推動我鎮的經濟、社會的雙轉型,構建和諧社會,我鎮按照市委市0放眼長遠,立足當前,從快從重,標本兼治的指示精神,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在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了3+2工程的工作思路,即突出抓好社會治安維穩、勞資糾紛化解和民生事業發展三大社會管理工作;全力開展千人扶千企活動和經濟社會大調研兩大基礎工作。 2021年10月,寮步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4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寮步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寮步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23。 2021年8月,寮步鎮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寮步鎮人口數量為51.31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寮步鎮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寮步鎮為首批廣東省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9年12月,寮步鎮入選首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寮步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寮步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 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位於寮步鎮香市公園內,是國內第一座香文化主題博物館。博物館占地819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800平方米,由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師何鏡堂主持設計。構思源於古時盛裝貢品莞香的香詳情 東莞香市動物園 可近距離觀看各種珍奇動物的趣味生活,還可欣賞它們精彩的表演。景點介紹香市動物園極富野趣,這裡為動物們營造了原生態的生活環境,採用大圈散養和混養相結合的方式,讓它們盡情展現著自己詳情 香慧寺 香慧寺位於東莞市寮步鎮香市公園內,背靠環境優美的神仙嶺。此嶺因有靈氣而得名,舊有文昌廟,開考之日文人以莞香祭拜,可得神靈庇佑,還流傳一仙人聞香留足跡,一神龍聞香留龍脊的傳說。香慧寺背靠環境優詳情 橫坑抗日義士紀念碑 橫坑抗日義士紀念碑位於寮步鎮橫坑村西面的豆腐嶺附近,GPS坐標:北緯230107.3,東經1134808.5,海拔高程21米。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抗擊日軍而犧牲的寮步良橫鄉(即現在的橫坑、詳情 佛靈湖郊野公園 佛靈湖郊野公園位於寮步鎮南面,西南公路旁,緊鄰新規劃的東莞新城中心、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和同沙水庫旅遊區,並與上述區域自然連成一條生態旅遊景觀帶,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佛靈湖還緊鄰莞深高速公路,距東詳情 浮竹山烈士紀念碑 浮竹山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寮步鎮浮竹山村轆頭嶺巔。為紀念1949年在浮竹山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寮步鎮政府於1974年8月建造了這座烈士紀念碑。1997年,由市民政局撥款,寮步鎮政府對紀念碑進詳情 寮步鎮民俗文化 寮步香市 莞香,別名:牙香樹、女兒香,為瑞香科沉香屬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常綠喬木,是在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歷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種植,歷來是東莞的地方特產,大嶺山、寮步等鎮是主要產地,特別是 寮步鎮名人 鍾達明 鍾達明(19171989),東莞寮步橫坑村人。1935年在廣州中山大學讀書時,正值北平學生髮起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鍾達明加入聲援這次-的隊伍。其後又積極參加青年群社、文化界救亡服務團等抗日救亡民眾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廣東十大最有錢的鎮》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廣東鄉鎮相關榜單
各省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