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鎮

大朗鎮

總得票:652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廣東省
所屬城市:東莞市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41900
人品密度:4719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55.68 萬人
郵政編碼:523000
面積:118.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769
車牌代碼:粵S

大朗鎮簡介

大朗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於東莞市中南部,面積118平方公里,轄28個社區(村),戶籍人口6.8萬人,流動人口40多萬人。大朗在農業年代素有“中國荔枝之鄉”美譽,近年來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電子0、全國愛衛會授予“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衛生鎮”稱號,還獲得了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先進鎮、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醒獅)等稱號。

區位環境得天獨厚。地處東莞幾何中心,深港穗經濟走廊要地,毗鄰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交通發達,北至廣州市區70公里,南達深圳市區46公里,距東莞火車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設有3個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橫貫而過,是東莞中南部交通樞紐。自然資源豐饒富足,生態環境清秀宜人,擁有大面積荔枝林、綠化林和6座水庫,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

現代製造業結構最佳化。2008年,大朗鎮有工業企業5000多家,增加96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2家,增加9家;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34家,增加7家。外資企業495個,既有三星、龐巴迪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又有遞達量精密模具、潯興拉鏈等17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投資企業。近年來,大朗紮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力實施擇優扶強戰略,一大批強勢企業、優勢企業、成長型企業快速發展,逐步改變了毛織業一枝獨秀的局面,在工業領域形成了毛織業、電子信息產業、裝備製造業三大主導產業。

毛織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毛織業是大朗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大朗鎮是全國首批“產業集群試點單位”,省創建區域國際品牌3個試點單位之一和首批15個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之一。以大朗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內,有近萬家毛織企業,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以巷頭為中心的6平方公里的毛織商貿片區,總長6.5公里的毛織專業街。整個產業集群毛衣年銷售量超過12億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億件,大朗毛衣60%出口義大利、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大朗鎮加快推進毛織業實現“兩大轉變”,即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從生產基地向現代毛紡織商貿城轉變,大力完善研發設計、質量檢測、人才培訓、信息諮詢、展銷物流、融資服務“六大公共服務平台”,引導企業提高研發設計、品質監管、行銷策劃“三種能力”。成立中國(大朗)毛紡織產品研發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毛織品檢驗站(東莞)、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東莞市毛織服裝設計師協會、大朗鎮毛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大朗毛織網站等公共服務平台,與西安工程大學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研究生創新基金、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為毛織業升級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體系。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毛織業取得顯著成效,數控織機從2004年的600多台增加到現在的4800多台,數位化設計、數位化生產成為大朗毛織業發展潮流。一年一屆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成為行業品牌展會。

電子信息產業實力雄厚。大朗鎮有1400多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生產、銷售、服務。在大朗生產加工的國際知名品牌電子信息產品40多種,年產顯示屏200萬個,積體電路3500萬塊,電容、電阻器等電子元件3500億隻,交換機100萬個,網卡150萬個,硬碟50萬個,藍牙適配器150萬個,優盤200萬個,蓄電池超1億隻,太陽能電池板50萬個,組合音響1500萬部。大朗有6700多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在中國製造網、環球資源網、阿里巴巴等網站開展電子商務。擁有一批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如華科電子公司年生產電阻電容2893億隻,其中晶片積層陶瓷電容電阻2040億隻,單廠生產規模全球第一;邁科科技公司年生產各類二次電池1.5億隻,生產規模在全國居第四位;百一電子廠年產-1000多萬台,占國際市場份額三成,位居世界第二位;飛爾液晶顯示器公司生產供數碼產品的顯示模組占國內5%,位居全國同行業第八名。

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大朗鎮現有裝備製造業企業500多家,涉及數控工具機、自動化機械、精密模具、注塑輔助設備等領域。大朗擁有一批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如:明利鋼材模具製品公司年生產模架3.1萬噸,居國內同行業的第二位;環球機械公司年產大型數控工具機100多台,研發和生產五軸數控加工工具機,為國內模具生產提供五面加工技術,填補國內該技術的空白;艾爾發自動化機械公司年產機器手臂4000台,居全國第二;信易電熱機械公司年產注塑輔助設備2.4萬台,居全國第一,全球第六。

創意產業正在崛起。2008年,大朗鎮創意產業園被市認定為東莞市創意產業園。大朗鎮按照“一園三區”的思路,規劃建設三大創意區:依託毛織貿易中心,首期規劃8000平方米,建設毛織服裝時尚創意區,將創意區打造為集毛織服裝研發設計、展示、交流和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高端毛織服裝時尚集聚區;依託改造位於碧水天源附近2.6萬平方米的舊廠房,集聚本土網際網路企業、軟體企業和科技企業,打造現代信息服務創意區;依託廣東永正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的廣東永正圖書創意產業園,建設圖書產業基地、圖書創作基地、著作權交易中心、圖書翻譯中心、798創意廣場、商務創意酒店,打造圖書出版設計創意區。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大朗。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CSNS)選址在大朗水平村建設,規劃用地1000畝,總投資20億元,名列國家“十一五”啟動建設的12個重大科學裝置之首,2008年9月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計畫2009年動工,2015年竣工。CSNS是國內首座基於強流質子加速器的高科技大裝置平台。項目的建設,將填補國內脈衝中子套用領域空白,縮短該領域與世界前沿的30年差距,成為世界新一代四大脈衝散裂中子源之一,中子通量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超過英國計畫運行量,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CSNS落戶大朗,將使大朗迅速崛起成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頂級科學家和高端產業的實驗用戶,催生醫學、新材料、新能源等一大批新興產業,為大朗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等提供巨大推力。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08年設立“創新型大朗”工程專項資金,鎮財政每年投入2000萬元,連續五年共投入1億元,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鎮專利申請量567件,比上年淨增356件,增長168%,其中發明專利41件,增長193%;專利授權量178件,增長26%;境外專利授權實現新突破,獲得美國申請發明專利授權2件。全鎮現有7家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13家省高新技術企業,47家省、市民營科技企業,12家市專利培育企業,2家專利試點企業,1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4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擁有4個國家免檢產品,17個省級名牌名標和992項專利。大朗被認定為“東莞市智慧財產權試點鎮”,“廣東省火炬計畫毛紡織特色產業基地”。

現代服務業活力勃發。大朗鎮大力發展生產0業。引進東莞標檢、美國鉅邦家具設計、信安達檔案管理等品牌企業。東莞標檢是香港標檢(STC)在大陸設立服務樞紐,開展產品測試、檢驗、認證、技術服務,服務對象涵蓋紡織、家具、食品藥品等10多多個行業,為企業提供權威的國際市場通行證。大朗信安達是檔案檔案管理服務供應商美國信安達在中國設立的9個公司之一。物流業興盛,大朗(國際)物流中心,進駐了100多家物流企業,日貨運量達4100多噸,天虹物流是天虹集團投資1.2億元建設的華南物流配送中心,按省一級標準設計建設的大朗汽車客運總站日傳送旅客1萬多人次。金融業發達,有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15家,金融網點53個。會展業興旺,中國·大朗毛織貿易中心展館面積12萬平方米,是國內毛織行業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展館,每年“織交會”人流如織。酒店業繁榮,有酒店旅館87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3家;帝豪花園酒店是一家按國際白金五星級標準設計的大型商務休閒酒店。商貿業興旺,全鎮有綜合性商場15家,營業面積7.6萬平方米。

城市大建設掀起新一輪0。大朗鎮確立“借勢松山湖,對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區,著力打造一個城市中心區和三個聚焦點”的城市發展戰略,紮實推進城市建設,努力形成主體功能區,增強城市集聚力,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建設“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態文明、宜商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控規編制實現鎮內建設用地全覆蓋,完成長盛核心區和銀朗核心區城市設計,確定並陸續啟動48個重點項目,包括萬科金域藍灣等8個房地產商住項目,大源路等12項路網升級改造工程,新中心國小、松木山供水廠等12項公共設施,毛織環保專業基地等6項生態環境工程,散裂中子源、0大樓等其他7項重點工程,預計投資42億元。以長盛廣場為龍頭的長盛片區,正成為集商業金融、酒店餐飲、創意展示、體育文化、娛樂休閒和高尚居住等業態於一體的、引領消費時尚的商貿文化中心區。以毛織貿易中心為龍頭的毛織工貿片區,以0大樓為龍頭的行政服務區,以松佛片區為重點的創意產業孵化基地,正在成為大朗城市的三個聚焦點。松佛路的建成,使大朗初步構建起與松山湖土地空間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為吸引,產業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幹道直接通達的大發展格局。

城市承載力和集聚力日益增強。基礎設施完善,有110千伏級變電站3座、220千伏級變電站1座,自來水廠年供水量9000萬噸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0萬噸。房地產業快速興起,建成碧水天源、添一居、明上居、美好家園、財富公館、凱悅美景等房地產項目。新農村建設走在全市前列,長塘、佛新、寶陂、校椅圍等農民公寓建成入住,共53幢,1618套;求富路農民公寓共14幢,404套,即將落成。2008年建成1360畝的荔香濕地公園。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著強大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匯聚大朗。

民生工程大力實施。衛生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建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個衛生服務站,農村醫保參保率達100%。投資2.3億元新建大朗醫院住院大樓,容納床位820多張。公交體系進一步完善,投入公車輛137輛,公的95輛,實現村村通公交。堅持開展“千乾扶千戶結對幫扶”、“一號關愛”等活動,-生活進一步改善,新莞人的城市認同感進一步提高。就業創業紮實推進,建立鎮、社區(村)兩級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成立12個“本地人就業車間”, 幫助509名戶籍人員實現就業,繼續幫助“摩的”司機轉型就業,對671名“摩的”司機進行增駕小汽車培訓。全面加強綜合治理,持續開展“三小”場所及出租屋消防安全、機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等-行動,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文明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省一級學校6所,市一級學校8所,市一級幼稚園4所,2008年中考高考實現雙豐收;正在籌措3—5億元,新建、擴建8所學校(幼稚園),進一步最佳化配置教育資源。文化事業蒸蒸日上。鎮村企業圖書館共29個,藏書40萬冊。民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廣泛開展,醒獅、舞龍、曲藝、木偶戲等民間文化不斷煥發異彩;大朗電視台、《大朗周刊》、大朗網站成為大朗三大媒體。體育事業方興未艾。成立全市第一個鎮級籃球協會,設立籃球發展基金,制定籃球發展規劃,創辦青少年籃球培訓班;2007年和2008年大朗男籃蟬聯東莞市籃球聯賽冠軍;大朗作為CBA勁旅新世紀馬可波羅隊主場,賽事場場火爆。檔案事業加快發展。大朗鎮檔案館是全省第一個鎮級檔案館,館藏檔案28723卷,其中房產檔案8203件,城建檔案8765件,文書檔案2662卷、13727件,逐步實現檔案信息數位化、檔案管理現代化、檔案利用網路化。

2009年,是我們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化危為機、推動轉型的關鍵一年。全鎮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的部署,把保增長作為全局工作的首要任務,全力以赴抓穩定、增信心、促投資、優結構、強管理、惠民生,全面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大朗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大朗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大朗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大朗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21。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朗鎮人口數量為55.68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大朗鎮榜上有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大朗鎮榜上有名(荔枝)。

2014年7月,大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大朗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1年12月,大朗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東山廟——東寶工農紅軍領導機關遺址

東山廟——東寶工農紅軍領導機關遺址位於東莞市大朗鎮屏山社區對面的東山。1928年5月28日,東莞、石龍、寶安三地中共黨組織在東山廟召開聯席會議,決定以東莞、寶安交界的東山為中心,向東莞、寶安……詳情>>

水平革命烈士紀念碑

水平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大朗鎮水平村。為紀念東山坳伏擊戰犧牲的烈士而建。東山坳位於大朗鎮屏山村(原屬水平生產大隊),緊靠東山,有一山路通往黃江鎮梅塘地區。1948年5月,為了粉碎敵人的……詳情>>

南石陳公祠——東莞新一區抗日民主政府遺址

南石陳公祠——東莞新一區抗日民主政府遺址位於大朗鎮南石區166號側,始建於明代宣德年間,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2002年兩度重修,GPS坐標:北緯22°5702.5,東經113°5545……詳情>>

竹山戰鬥遺址

竹山戰鬥遺址位於大朗鎮竹山社區敦煌嶺,GPS坐標:北緯22°5754.0,東經113°5530.5,海拔高程28米。1945年5月9日,盤踞在寮步的日軍一個中隊100多人沿莞樟公路進犯大朗,……詳情>>

屏山水口伏擊戰遺址

屏山水口伏擊戰遺址位於大朗鎮屏山社區東山的半山腰上,GPS坐標:北緯22°5220.6,東經113°5610.3,海拔高程81米。1948年5月,為粉碎國民黨的第一期“清剿”,鞏固和擴大根據……詳情>>

松柏朗革命烈士紀念碑

松柏朗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大朗鎮松柏朗村。為紀念東江縱隊猛豹大隊政委李少清等6位烈士及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一名游擊戰士而建。1945年6月9日,駐東莞寮步的日軍100餘人,沿莞樟公路出動……詳情>>

大朗鎮特產與美食大朗荔枝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聞名中外,“食之令人暢然意滿”的東莞荔枝被譽為“嶺南第一品”。東莞荔枝栽培歷史悠久,《東莞縣誌》記載“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飴,其種不一,蓋嶺南……

大朗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大朗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