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揭陽十大強鎮排名

揭陽十大強鎮排名-揭陽市經濟最好的鎮-揭陽哪個鎮經濟最發達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8-28 07:30:12更新 · 1.69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揭陽地處於華南地區、廣東東部,該市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而且文化深厚,整體爹經濟也相對發達。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揭陽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揭陽市經濟最好的鎮,其中包括漁湖鎮、揭東區砲台鎮、錫場鎮等揭陽強鎮,告訴您揭陽哪個鎮經濟最發達,揭陽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揭陽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37
推薦理由:世鏗院世鏗院 2021年9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三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葵潭鎮榜上有名(鳳梨)。 2015年8月,農業部認定葵潭鎮為第五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鳳梨)。 2014年7月,葵潭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葵潭鎮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地區,是一座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型城鎮,2003年被廣東省政府列入廣東省中心鎮,被揭陽市評為技術專業鎮,是惠來縣三大鎮之一(葵潭鎮、靖海鎮、惠城鎮)。 葵潭鎮位於廣東省惠來縣西北部,地處普寧、惠來、陸豐三縣(市)交界處,東鄰惠來縣隆江鎮、西接陸豐市陂洋鎮、南連惠來縣東港鎮、北靠普寧市高埔鎮。葵潭鎮三面環水,龍溪河、高埔水、崩坎水玄州匯合成龍江河幹流,注入南海。東北面是969米高的望天石,東南面是海拔410米的三清山,兩山遙相呼應,構成風光旖旎、千嬌百媚的綿綿風景。葵潭鎮背山面海,屬沿海丘陵地形。1月均溫14.1度,7月均溫27.9度,年均降水量1829毫米。屬丘陵地帶。土質宜木宜果,為縣最主要的水果產地。山地9.7萬畝,種植荔枝、鳳梨、香蕉、柑桔、桃李、青梅等水果3.37萬畝,年產水果約7000萬噸;耕地2.36萬畝,其中水田1.23萬畝,主種稻、薯、花生。竟內有山塘、水庫34座,總庫容1718萬立方米。自然資源有錫、鎢、銅、鐵、金、甲長石、鉛、鋅、煤、高嶺土、泥炭土和石英等20多礦藏。 葵潭鎮區建成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廣汕大道。鎮區是全鎮政治中心、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活動中心。鎮區主要街道有廣汕大道、葵和大道、工業大道、工業中道、工業西道、葵新路、吉新街、大新街、新興街、崇德街、長安街、育才路、龍華街、世鏗校道、葵陽街、南華街、田缶街、茶街、米街、魚街等道路。鎮區內有葵潭工業區、江湖洋工業區、葵潭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中)三大工業園區。鎮區內有葵潭廣場、龍華廣場兩大廣場,是葵潭文藝表演、藝術交流等專用廣場。鎮區內還有新興、鎮西、鎮南、吉成四大肉菜綜合市場,鎮區中心最繁華的地方是新興街、崇德街、大新街,是葵潭購物消費的天堂。城區交通便捷,國道324線沿鎮區東北向西南穿城而過,省道337線在城區東南與國道324線連線,潮惠高速公路在鎮區西北向南跨過324國道,在白領仔設有葵潭出入口,國家沿海大動脈——廈深鐵路經過葵潭,並在葵潭鎮區東南部設立葵潭火車站。鎮區西北部的世鏗院是國家AA-旅遊景點,鎮區中部的大庚園是國家美術寫生基地,鎮區東南部的錦鏵園是文化藝術中心。鎮區西南部是葵潭政府機構,有葵潭派出所、葵潭郵電分局、葵潭中級人民法院、葵峰醫院等政府服務機構。鎮區內有農行、中行、郵政、招行、建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服務機構。鎮區內有葵春酒家、興隆酒店、葵陽園大酒店等大型酒店。葵潭鎮建有小水電站6處,裝機容量476千瓦。有35千伏變電站1處。 葵潭鎮區一角有縣辦國營廠3家,二輕工業廠24家,鎮辦工業3家,個體加工工業40戶。該鎮竹藝產品已於1978年進入國際市場。198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635.4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825萬元,占31.3%。由於地處潮汕地區通廣州的省道要衝,商貿非常活躍,擁有個體商業約千餘家。全鎮有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17所,幼稚園5所,影劇院2座,衛生院、敬老院、農民文化宮1所。鎮竟內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70年代縣藥材公司設站收購,收購品種約定120多個,年收購量約1噸。 - 管轄範圍 長春社 長春社區位於葵潭鎮區,是鎮政府所在地,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9年底總人口27194人,其中農業人口13198人,非農業人口13996人,耕地面積1995畝,其中水田面積635畝,山地面積4500畝。長春社區商貿發達,工業經濟初具規模,設有粵東水果批發市場、旭日商場、佳友商場、新興市場、購物區,有工業園區,萬成針織廠、廣惠毛織廠、正豐毛織廠等逐步形成以毛織產業為龍頭,電子、服裝、首飾、水果加工等產業為輔的工業格局。 玄武社 玄武社區位於葵潭鎮西部與陸豐市交界。2009年底社區總戶數3769戶,總人口15293人,其中農業人口7698人,非農人口7595人。耕地面積1694畝,其中水田面積442畝,山地面積600畝。社區交通便利,普惠高速穿境而過,並設定出入口,社區商貿發達,擁有國家級旅遊景點全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AAA旅遊點世鏗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揭陽寫生基地大庚園、玄武文化宮等名勝文化景區,社區村民主要從事商貿活動。 吉成社 吉成社區位於葵潭鎮北面,是葵潭鎮區重點社區之一。2009年底社區總人口9699人,總戶數2510戶,耕地面積1166畝,其中水田面積458畝,山地面積1900畝,社區廠礦較多,有揭陽市港豐醬油廠、怡景電子廠、常樂飲料廠,以及文娛中心葵潭影劇院,社區居民主要從事商貿活動。 吉鎮村 吉鎮村位於葵潭東部,廈深鐵路穿境而過,火車客(貨)運站設定在該村。2009年底總人口5092人,耕地面積1768畝,其中水田面積799畝,山地面積7000畝,吉鎮物產豐富,有楊桃、荔枝、李仔、鳳梨等特色農產品,尤其吉鎮楊桃最出名,遠銷深圳、廣州、普寧等地。村民主要收入以農業為主。 葵亭村 葵亭村位於葵潭西北部,與玄武社區交界。2009年底總人口2549人,耕地面積830畝,其中水田面積413畝,山地面積4000畝。葵亭物產豐富,素有荔枝之鄉美稱,荔枝種植面積3378畝,有三月紅、烏葉、妃子笑、桂味、鳳花等品種。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 青陂村 青陂村位於葵潭北部,2009年底總人口1990人,耕地面積907畝,其中水田面積553畝,山地面積11456畝,村委會由下青陂、白石崗、田心、埔上四個自然村組成,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三池埔 三池埔位於葵潭西南部,廈深鐵路、普惠高速穿境而過。2009年底總人口2423人,耕地面積803畝,其中水田面積424畝,山地面積3500畝,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石陂村 石陂村位於葵潭西南部。2009年底總人口1168人,耕地面積662畝,其中水田面積357畝,山地面積3500畝,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 土牆墩村 土牆墩村位於葵潭鎮區西南部,與長春社區交界。2009年底總人口1250人,耕地面積398畝,其中水田面積160畝,山地面積978畝,村民主要從事蔬菜種植為主。 南照埔村 南照埔村位於葵潭東北面。2009年底總人口1125人,耕地面積441畝,其中水田面積264畝,山地面積800畝,村青壯年外出務工,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頭屯村 頭屯村位於葵潭東北面,與普寧市交界,交通便利,廣汕大道穿境而過。2009年底總人口5059人,耕地面積1438畝,其中水田面積1112畝,山地面積11100畝,頭屯村歷史悠久,現村有四大寨門建寨遺址,上百年的古老榕樹,村民姓氏繁多,共有28個姓氏,有鄉賢捐建朝富路、貴國路環村大道。頭屯物產豐富,有著名的烏葉荔枝、香蕉、李仔等特色農產品。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溪口村 溪口村位於葵潭東南面,與普寧市馬鞍山農場交界。2009年底總人口4980人,耕地面積1355畝,其中水田面積665畝,山地面積2500畝,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和外出經商為主。 新聯村 新聯村位於葵潭東南面。2009年底總人口3516人,耕地面積1190畝,其中水田面積780畝,山地面積4500畝,村委會由余家寮、割魚塘、缶窯三個自然村組成,農產品有香蕉、李仔、梅仔等。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陂美村 陂美村位於葵潭東部。2009年底總人口1028人,耕地面積263畝,其中水田面積182畝,山地面積7902畝,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兵營村 兵營村位於葵潭東部,與華僑場交界,交通便利,葵和路穿境而過。2009年底總人口5680人,耕地面積2730畝,其中水田面積1761畝,山地面積14424畝。村委會由兵營、園頭湖、內坑三個自然村組成,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為主,主要農產品有:無公害黑皮冬瓜、荔枝、香蕉等。 石田村 石田村位於葵潭東面。2009年底總人口1732人,耕地面積856畝,其中水田面積499畝,山地面積2600畝,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芭菜、荔枝、香蕉等農產品。 新光村 新光村位於葵潭東部。2009年底總人口1803人,耕地面積723畝,其中水田面積325畝,山地面積638畝,村委會由上村、中村、祠堂村三個自然村組成,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 頂寨村 頂寨村位於葵潭東面。2009年底總人口1105人,耕地面積384畝,其中水田面積190畝,山地面積5500畝,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 圓墩村 位於葵潭東部,距離鎮區18公里,是一個革命老蘇區。2009年底總人口3765人,耕地面積992畝,其中水田面積607畝,山地面積19337畝。村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鳳梨、李仔等,盛產的圓墩鳳梨,遠銷國外、廣州、深圳、江西、福建等地,是一大特色農產品。 青坑村 位於葵潭東部,與普寧市馬鞍山農場交界。2009年底總人口3558人,耕地面積2206畝,其中水田面積1675畝,山地面積16500畝。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鳳梨、荔枝、梅仔等特色農產品。 螃蟹村 螃蟹村位於葵潭東部,原青山鄉村所在地。2009年底總人口1703人,耕地面積1172畝,其中水田面積981畝,山地面積13500畝。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荔枝、鳳梨等特色農產品。 長埔村 長埔村位於葵潭西北部,與陸豐交界。2009年底總人口1075人,耕地面積703畝,其中水田面積257畝,山地面積3000畝,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北山埔村 北山埔村位於葵潭東部,原青山鄉交界處。2009年底總人口720人,耕地面積537畝,其中水田面積337畝,山地面積682畝,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冬瓜、荔枝、李仔等特色農產品。 世鏗院 世鏗院位於惠來縣葵潭鎮玄武社區,由揭陽市政協名譽主席、香港慈雲閣董事局永遠主席林世鏗先生投資興建。該院於1995年動工興建,2004底年竣工,占地面積100畝,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資1. 葵潭大庚園 葵潭大庚園大庚園位於葵潭鎮324國道北側,由81歲高齡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會員、中國古建築專家薛福鑫主持設計。大庚園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園林萃聚了江南 葵潭鎮民俗文化 葵潭鶴舞 惠來縣葵潭鎮鶴舞,是當地流傳久遠的民間舞蹈。鶴乃民間喜慶吉祥之物,有鶴立雞群、鶴髮童顏、松鶴延壽及瑞鶴兆豐年之說。每逢春節、元宵及喜慶之日,常活動於社區的廣場、街頭等場地。其風格挺秀、色彩絢麗、剛健活 葵潭鎮名人 翁照垣 翁照垣(1892~1972),名錦,字輝騰,惠來縣葵潭鎮人。少時讀過兩年多私塾,14歲隨父操石匠業。為人豪爽,喜拳術,廣交遊。 16歲,為抱不平,痛打當地惡棍,被懸紅通緝,逃生外地。民國元年(1912 【展開】
普寧大壩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17
推薦理由:大壩鎮,隸屬於廣東省普寧市,位於普寧市東北部,距市區7.8公里。東臨普寧市南徑鎮,西接普寧市梅塘鎮,南接普寧市燎原街、流沙東街,北接普寧市洪陽鎮、赤崗鎮。全鎮總面積59平方公里,交通便利。省道236線(赤界線)貫穿全鎮。2018年末,大壩鎮戶籍人口115901人。截至2019年,大壩鎮轄1個社區,26個行政村。【展開】
TOP 2
普洪陽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99
推薦理由:洪陽鎮位於普寧市東北部,歷史文化悠久。是普寧的老縣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著名的水果之鄉和華僑之鄉,洪陽也是民族英雄林則徐逝世的地方。洪陽交通便利。省道S236(池揭線)和S237(占棉線)穿鎮而過,距溥揭普高速公路赤崗出入口僅2公里,在建的潮惠高速公路穿鎮而過。【展開】
TOP 3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91
推薦理由:天山古寺 2003年,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撤銷仙橋鎮,設立仙橋街道辦事處。 仙橋街道辦事處轄原仙橋鎮的行政區域範圍,街道辦事處駐原仙橋鎮政府駐地。 仙橋街道辦事處位於揭陽市區南部,背倚紫峰山,前環榕江水,區位優越,交通阡陌,人文蔚茂。全鎮現有區域面積45.77平方公里,總人口9.9145萬人,轄1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是廣東省中心辦事處和揭陽市科技實力強辦事處。 -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特別是建市設區以來,仙橋辦事處委、辦事處政府立足現狀,順應天時,依託地利,注重人和,奮力拚搏,大打基礎設施和經濟建設總體仗,實現了階段性、突破性大跨越,使全辦事處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總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去年,全辦事處實現工業總產值24億元,湧現了榕泰、利陽、宏光等一大批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骨幹企業,使仙橋成為揭陽市工業明星辦事處。 - 投資環境 為推動工業立辦事處進程,仙橋辦事處先後創辦了金三角、紫東、紫暉等工業園區以及淇美、籃兜、頂六、西岐等工業小區,營造了工業發展大環境。目前,紫東工業園已初具規模,並有利陽、榕泰等大企業植根,且尚有可開發工業用地200畝;紫暉工業園作為區級園區,可供開發工業用地1610畝。投資優惠政策方面:仙橋辦事處除享受揭陽市投資各項優惠政策外,也享受了《仙橋南區優惠政策》。同時,還制訂出台了《關於加快仙橋工業發展若干優惠政策》、《仙橋辦事處招商引進獎勵辦法》以及《加快工業園區和專業市場規範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國內外客商在仙橋投資置業。此外,仙橋辦事處、辦事處政府竭誠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以期最佳化投資環境,確保提高投資效益。 天山古寺 揭陽市天山古寺,位於榕城區仙橋辦事處屯埔村境內大湖岩。山明水淨,鍾靈毓秀,2009年申請列入揭陽市“紫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範圍,是揭陽市乃至粵東境內屈指可數的融宗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游……詳情>> 赤嶺口墓 赤嶺口墓位於揭陽市仙橋鎮平林村赤嶺口山北坡。1982年清理南朝墓3座。由東至西並列。一號墓平面呈長方形,單頂磚室墓,只有一個棺室。墓長4.15米、寬0.9米,墓向330°。墓底鋪磚成人字形,……詳情>> 塗庫陳氏家廟 清揭陽陳氏家廟位於揭陽市仙橋鎮塗庫村。始建於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前後四進,有東西巷。前廳有三門,中門前立石鼓一對,門楣上石匾書“陳氏家廟”4字。門外檐……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70
推薦理由: 普寧市轄鎮。1961年建赤崗公社,1963年併入洪陽公社,1966年復赤崗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設鎮。位於市境西北部,面積24.2平方公里,人口4.1萬。洪(陽)棉(湖)公路橫穿鎮境。轄赤崗居民管理區和五福嶼、西林、彰寧、埔下、杏芝圍、張厝寨、雙枝山、陳厝寨、赤崗山、東華嶼、青嶼、赤髻鳥、仙洞、上洞、後湖15個農村管理區。工業有五金、食品、電器、塑膠、服裝等。農業主產水稻、番薯和水果。有水果、禽畜基地。.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赤崗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赤崗鎮榜上有名。 【展開】
揭東區砲台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2
推薦理由:炮台鎮,隸屬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位於揭東區東南部,東與桑浦山脈,潮州市潮安縣沙溪鎮接壤、南與地都鎮接壤,西南與汕頭市潮陽區關埠鎮隔榕江相望,西與榕城區漁湖鎮隔北江相望,西北與曲溪街道隔鳳江相望,北與雲路鎮、玉滘鎮相對,東北與登崗鎮相對。行政區域54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堡鎮總人口為132281人。【展開】
TOP 6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44
推薦理由: 棉湖鎮位於榕江南河中游東岸,是粵東平原的一個古鎮,創建於宋仁宗年間,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全鎮總面積33平方公里,其中鎮建成區面積5.5平方公里。轄10個居民委員會和14個村民委員會(30個自然村)。全鎮有中專學校1所,中學5所(其中在建1所),國小19所(其中在建1所)。二000年全鎮總人口9788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5435人,農業人口42449人;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5.084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6209億元,農業總產值0.464億元;財政收入1690萬元,農村人均收入3386元。棉湖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交通方面:有棉洪公路、棉河公路、棉東公路、棉梅公路和棉壩公路等對外主要道路,又有道江路、棉東南路、興中路、迎賓路、花園路等鎮內主要街道,鎮內街道與對外交通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能源方面:有22萬伏輸變電站、11萬伏輸變電站、3.5萬伏輸變電站和火電站等各一座,豐富的能源資源滿足全鎮工農業生產的需要。通訊方面:全鎮有程控電話2萬門,行動電話1萬多門,二000年又開通了“一線通”服務,為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快捷、優質服務。 水利方面:有裝機容量1950千瓦的貢山電排站和裝機容量2880千瓦的棉湖電排站各1座。市政建設方面:有投資3000多萬元的榮華大酒店和投資1000多萬元的榮化賓館各一家;日制水能力1.5萬噸的供水總廠1座;有一個總投資達2500多萬元,總面積247畝,其中水域112畝,陸地135畝,初具規範的公園——雲湖公園。 棉湖歷來手工業發達,商貿活躍,是潮汕平原農副產品的重要集散地,素來享有“一庵埔、二棉湖”的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棉湖鎮黨政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認真貫徹“工業立鎮,科教興鎮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從棉湖工業實際出發,大力扶持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努力改變棉湖工業“小、散、低”的局面,通過採取措施,落實好扶持政策,促使棉湖工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逐步上水平、上檔次。至二000年底,全鎮獲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5家,獲農業部頒發的全面質量管理達標企業7家,獲產品質量信得過企業2家,獲省科委頒發的民營科技企業4家,達計量二級企業8家,計量三級企業57家。 近年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在棉湖鎮黨政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棉湖以更嶄新的姿態立於全省百強鎮的行列。.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棉湖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棉湖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棉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興道書院 興道書院興道書院在棉湖鎮之東南,前臨雲湖。湖兩旁,一為“之”字形橋,一為拱形橋,各有千秋,湖邊木棉挺立,直刺雲天。站在書院之前,近望隔湖嶺頂埔,有如硯台。遠望則層巒疊嶂,正中有鐵山,海拔近五……詳情>> 郭氏大夫第 郭氏大樓棉湖郭氏大樓,位於揭西棉湖,為清初富商郭來所建。大樓位於棉湖古鎮翰林府右側,永昌古廟左側,面對高聳的鐵山筆架峰,瀕臨秀美的雲湖。湖橋亭榭鑲綴,名勝古蹟交輝。與興道書院、翰林府、雲園、……詳情>> 永昌古廟 永昌古廟永昌古廟位於棉湖鎮北爺門,是由玄天古廟、雲湖庵和雲境庵組成的廟群,占地面積1321平方米。古廟建於宋代,廟供奉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庵供奉娑婆三聖。壁嵌成片清代精工立體石浮雕60幅,天盤……詳情>> 花果古寺 花果古寺花果古寺位於粵東千年古鎮—棉湖鎮解放路,相傳創自明清代(1644)之前,乾隆丁卯(1747)重修,1991年起由住持釋新成為主捐資100餘萬元,修葺、擴建,由趙朴初會長重新題名作外門……詳情>> 棉湖戰役東征軍指揮部舊址 棉湖戰役東征軍指揮部舊址位於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方圍社區興道書院,年代為1925年。2019年4月19日,棉湖戰役東征軍指揮部舊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打鐵街作坊群 打鐵街作坊群位於廣東省揭西縣,形成於元代,鼎盛於明、清、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初期,全長142米。街內70家商(住)戶從明、清至今,大多經營打鐵行業,擺賣五金製品,鋤頭、鐮刀、犁耙等農具,菜刀、瓜……詳情>> 棉湖鎮特產與美食 棉湖瓜丁 揭西棉湖名產,選用優質冬瓜和白砂糖為原料,精製而成,已有數百年生產歷史。棉湖瓜丁吸糖飽滿,外乾內潤,潔白晶瑩,酥甜無渣,遐邇聞名,遠銷海外。…… 棉湖剪刀 棉湖剪刀棉湖剪刀以其造型美觀,鋒利耐用而同王麻子、張小泉等名剪齊名。棉湖剪刀除供日常生活之用的剪刀外,近年又研製開發出園藝剪刀系列產品,有20餘個。…… 棉湖薯殼板 棉湖薯殼板與客家人不同的是,學老人的食品比較講究外表的形色,薯殼板以番薯做成板皮,內以豆沙為主料,加入一捋薺菜居中,下方以兩片互成90度角胡蘿蔔片做成桃板狀,蒸至全熟之後,切成塊狀,再拌入打好的蛋花及…… 棉湖鎮民俗文化 英歌(厚埔英歌) 英歌(厚埔英歌)棉湖厚埔英歌舞是一種以傳統舞蹈為主的遊藝活動,是揭西地區較早出現的民間英歌舞,旗幟上聳立著展翅的雄鷹,旗下以手持鼓叉的2位護旗開道,道具如布蛇加彈簧,舞槌時高舉過頭、交叉穿行時半跳半行…… 棉湖鎮名人 曾習經 曾習經,字剛甫,號蟄庵,清揭陽縣霖田都湖鎮(今屬揭西縣)人。其先祖原籍福建莆田,後遷居揭陽棉湖。其父曾中孚,武生,官至藍翎把總。曾習經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兄弟四人,排行第三。其親職教育嚴格,兄…… 楊世達 楊世達,字兼齋,(清)揭陽縣棉湖(今揭西縣)人,曾任河南登封、宜陽、室豐、嵩縣、永城等縣令,從雍正七年至乾隆三年(1729~1738年)任湯陰縣知縣。治湯十年,興利除弊,造福於民,為湯陰史上所罕見。雍…… 許滌新 許滌新(1906—1988年),原名聲聞,本縣棉湖鎮人。1924年,在揭陽一中就讀,開始接受新思想。1925年在普寧旅汕國小任教,是年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許滌新考進中山大學預科班後…… 陳元才 陳元才,字漢先,號健亭,本縣棉湖鎮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舉人。母親仁儉識義,鄰里有急難,脫簪典珥以周濟,並經常教育陳元才要行善樂施。陳元才遵從母訓,凡遇鄉鄰有不幸之事或過往旅客陷入窘境,…… 林德鏞 林德鏞,字白菴,清康熙辛丑(1721年)武狀元。生卒年日不詳。光緒《揭陽縣誌》有傳,稱其“在城人。天資豪宕,膂力過人。康熙丁酉(1717年)武圍第二人。辛丑(1721年)會試第九人,殿試第一人,授二等…… 黃鐘 黃鐘(1918~1975年),原名成榮,曾用名仁榮,本縣棉湖鎮東湖村人。1933年國小畢業,1935年考入普寧縣立一中高中部。1936年轉學汕頭市時中,認真學習,追求進步,積極參加青年抗敵救國會。畢業…… 王烘 王烘(1934~1979年),學名義衢,譜名躍鰲,本縣棉湖鎮貢山村人。1934年12月生於泰國。1943年進貢山國小讀書,畢業後在家勞動。1951年1月,主動要求參加人民解放軍。到部隊後,在步兵團偵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31
推薦理由: 明清代屬梅崗都,民國時期屬第四區,建國後屬梅崗區,1956-1957年設玉窖鄉,1958-1961年屬梅崗公社,1961年設玉窖公社,1982年改設區公所,1987年設鎮政府。 玉窖鎮山明水秀、環境雋美、人傑地靈。背倚大脊嶺、前有楓江環繞、梅崗山筆聳,畫圖錦銹、風水迷人,招引了南宋愛國詩人謝翱駐足並蕃衍子孫,造就了一代名臣——明兵部尚書翁萬達(梅崗書院藏修),誕生清代直隸總督加太子少傅鄭大進等一批英才,隴西世澤、寶樹騰芳;造化了騰龍寺、蓮花寺、鄭大進府、雨仙廟、梅崗書院等古蹟,乃旅遊觀光之勝處。 玉窖鎮水陸交通方便,集公路、水運、航空、鐵路四位一體:省道335線橫貫全境,在建的汕揭高速公路和潮揭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並在鎮域置東西二個互通;廣梅汕鐵路穿境而過並設玉窖火車站。距在建潮汕機場4公里,水路方面,沿楓江輪船可直達汕頭港出海,橫跨楓江、連線潮安縣鳳塘鎮的玉窖大橋建成,此舉既保護宋橋——大窖橋,又服務兩地溝通,隨之大橋的竣工通車、“四合一”路的水泥化,境域實現村村通公路,鎮道、村道全面水泥化。基礎設施完善,揭東縣220千伏輸變電站、自來水廠直接向玉窖供電、供水,電訊、網路等通信設施齊備。處潮、汕、揭三市中心,是置業、發祥之勝地。 境內已形成以“古山二號”龍眼為龍頭的“三高”農業種植基地,橄欖、台灣青棗、茶葉、柚木、甜玉米等種植不斷擴大,中藥材、茶葉加工、淡水養殖也具相當規模,已逐步形成農業產業化趨型。 幾年來,玉窖鎮在致力完善投資環境的同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多層次進行招商引資宣傳,為客戶大開方便之門,優惠、優質、服務、協調多頭並舉。兆興、新威龍、美利嘉、燕寶、廣東中油油品銷售有限公司、廣塑實業有限公司、米其衛浴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在玉窖落戶創業;同時,為積極承接享有“中國瓷都”之稱的潮州陶瓷業向玉窖轉移,玉窖鎮在廣梅汕鐵路北側規劃建設一個占地3500畝的陶瓷科技園——揭東陶瓷科技園。目前,該園區建設已實現市場化、企業化運作。首期計畫投入資金3500萬元,完善科技園內通水、通電、通路和山坡平整的“三通一平”工作。該園本著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明確、服務配套的建設原則,注重以人為本,著重環境的建設,為創業者提供一個優雅的投資環境,使其成為創業者的樂園,現已有7家陶瓷企業在該園落戶。. 玉滘鎮名人 鄭大進 鄭大進(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譽捷,號謙基,退谷。生於揭陽縣梅崗都山美村(今屬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少時有神童之稱。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歷…… 【展開】
漁湖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
127
推薦理由:漁湖鎮是揭陽市榕城區下轄的一個鎮。是廣東工業強鎮,文化名鎮。該鎮1952年建漁湖區,1957年改為漁湖公社,1961年拆分為梅聯公社和漁江公社,1963年併入漁湖公社,1984年重新設立漁湖區,1987年設立漁湖鎮。2013年重新規劃後,漁湖鎮被定為空港經濟開發區轄區。【展開】
TOP 9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26
推薦理由: 揭東縣錫場毗鄰揭陽市區,與埔田、新亨兩鎮接壤,與月城鎮隔河相望。錫場鎮域面積為48.75平方公里,下轄江濱、潭王、潭蔡、東倉、大寮、石洋、華清、錫西、錫中、錫東、新置寨十一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08551人。 錫場鎮依山傍水,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人文環境都相當優越,我鎮的工農業生產、商貿活動和文化建設也都取得較顯著的成績。 一、農業 錫場鎮地處亞熱帶,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同時境內有山有河,土壤肥沃,溝渠縱橫交錯,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錫場鎮歷來是魚米之鄉,有古諺稱:“金曲溪,銀錫場。潭王蔡,出米糧”。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一些“三高”農業得到大力發展,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農業商品率大幅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鎮農村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突破了傳統農業自給自足的局限,實現了產品農業向商品農業的轉變,為農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鎮內的潭葵糧食自給基地、華清的蔬菜基地和竹筍基地,都是典型的商品農業基地。商品農業的發展,大力促進了農產品流通市場及流通隊伍的建設,全鎮累計已建起相關綜合市場5個,運輸隊伍也有一定規模。 2、“三高”農業迅猛發展 以高產高質高效為特性的“三高”農業興起於90年代初期,經過不斷的擴種新種,有力的促使我鎮農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傳統型現代型轉變。我鎮“三高”農業主要以蔬菜、竹筍、優質水果及花卉為代表,各村根據實際情況,發各具特色的農業。華清村利用坡地優勢,大力發展竹筍種植業和蔬菜種植業,現已形成7000多畝的竹筍基地和2727畝的蔬菜基地;錫西村利用池塘發展“果樹+鴨群+淡水魚養殖”等立體農業;南部潭蔡、大寮等村,地勢平坦,在鞏固糧食自給基地的基礎上,逐步向蔬菜和花卉種植業邁進。實踐證明,“三高”農業已是我鎮農村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鎮“三高”農業的發展存在一個“瓶頸”——缺乏強有力的“龍頭”企業來保障和帶動,具有很大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同時缺乏更適當更高新的技術來支持。 3、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大 由於錫場鎮地少人多,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紛紛自尋出路,迅速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做生意或打工。.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錫場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錫場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錫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錫場林氏宗祠 錫場林氏宗祠位於揭東縣錫場鎮錫東村。林氏宗祠(原世德學校)始建於明朝初期,為五開間三進二天井一拜亭格局,至今已有711年的歷史,是具有潮汕地區特色的代表性祠堂建築。林氏宗祠於2011年被評為……詳情>> 【展開】
標籤:揭陽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揭陽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