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場鎮

錫場鎮

總得票:131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廣東省
所屬城市:揭陽市
所屬縣/區:揭東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45203
人品密度:2228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10.86 萬人
郵政編碼:522000
面積:48.75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663
車牌代碼:粵V

錫場鎮簡介

揭東縣錫場毗鄰揭陽市區,與埔田、新亨兩鎮接壤,與月城鎮隔河相望。錫場鎮域面積為48.75平方公里,下轄江濱、潭王、潭蔡、東倉、大寮、石洋、華清、錫西、錫中、錫東、新置寨十一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08551人。

錫場鎮依山傍水,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人文環境都相當優越,我鎮的工農業生產、商貿活動和文化建設也都取得較顯著的成績。

一、農業

錫場鎮地處亞熱帶,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同時境內有山有河,土壤肥沃,溝渠縱橫交錯,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錫場鎮歷來是魚米之鄉,有古諺稱:“金曲溪,銀錫場。潭王蔡,出米糧”。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一些“三高”農業得到大力發展,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農業商品率大幅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鎮農村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突破了傳統農業自給自足的局限,實現了產品農業向商品農業的轉變,為農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鎮內的潭葵糧食自給基地、華清的蔬菜基地和竹筍基地,都是典型的商品農業基地。商品農業的發展,大力促進了農產品流通市場及流通隊伍的建設,全鎮累計已建起相關綜合市場5個,運輸隊伍也有一定規模。

2、“三高”農業迅猛發展

以高產高質高效為特性的“三高”農業興起於90年代初期,經過不斷的擴種新種,有力的促使我鎮農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傳統型現代型轉變。我鎮“三高”農業主要以蔬菜、竹筍、優質水果及花卉為代表,各村根據實際情況,發各具特色的農業。華清村利用坡地優勢,大力發展竹筍種植業和蔬菜種植業,現已形成7000多畝的竹筍基地和2727畝的蔬菜基地;錫西村利用池塘發展“果樹+鴨群+淡水魚養殖”等立體農業;南部潭蔡、大寮等村,地勢平坦,在鞏固糧食自給基地的基礎上,逐步向蔬菜和花卉種植業邁進。實踐證明,“三高”農業已是我鎮農村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鎮“三高”農業的發展存在一個“瓶頸”——缺乏強有力的“龍頭”企業來保障和帶動,具有很大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同時缺乏更適當更高新的技術來支持。

3、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大

由於錫場鎮地少人多,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紛紛自尋出路,迅速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做生意或打工。.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錫場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錫場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錫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錫場林氏宗祠

錫場林氏宗祠位於揭東縣錫場鎮錫東村。林氏宗祠(原世德學校)始建於明朝初期,為五開間三進二天井一拜亭格局,至今已有711年的歷史,是具有潮汕地區特色的代表性祠堂建築。林氏宗祠於2011年被評為……詳情>>

錫場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錫場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