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天水十大強鎮排名

天水十大強鎮排名-天水市發展最好的鄉鎮-天水最富的鎮是哪個鎮

榜單評測專員的頭像
榜單評測專員
2023-08-29 15:58:22更新 · 1.62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天水是甘肅省的地級市,該市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而且經濟也比較發達,在2022年,取得了813.88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天水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天水市發展最好的鄉鎮,其中包括皂郊鎮、甘泉鎮、永清鎮等天水強鎮,告訴您天水最富的鎮是哪個鎮,天水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天水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19
推薦理由: 藉口鎮位於秦州區西北部,東靠太京鎮,南連牡丹鎮、秦嶺鄉,西與關子鎮接壤,北與北道區鳳凰鄉毗鄰。距秦城區23公里。境內地勢西高東低,最高海拔1927米,最低海拔1326米,最高氣溫36.3℃最低氣溫-20.3℃,無霜期175天,年降雨量586.6毫米。籍關等公路穿越境內,交通便利。藉河、西源支流在境內交匯,水資源較為豐富。 全鎮總面積9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8900畝,森林面積22989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蔬菜、蘋果、桃、梨、杏、西瓜等。該鄉川地面積較大,灌溉條件較好,發展農業生產有很大優勢。秦城區在境內建立農業綜合開發區,為發展農村經濟打下良好基礎。該鄉特別以蘋果為主的林果業已成為全鎮支柱產業,各種果園面積已達13200畝,是秦城區的主要產區。所產蘋果色鮮味美、享譽秦城、暢銷全國。 藉口因位於藉河上游兩支流的交匯處,夕陽口子之下,故得名藉口。鎮政府設在鄭集寨,鎮黨委書記、鎮長:楊波濤,聯繫電話:0938-8320230。 全鎮有34個村委會,118個村民小組,農村總戶數4990戶,鄉村人口24075人,男12519人,女115562人。農村勞動力10018人,男5269人,女4749人,勞動力按文化程度分組,高中以上576人,國中1939人,國小4387人,文盲半文盲3116人。 全鎮34個村都通上了路、電、郵。白草灘、放牛、許家河、石泉、灣合5村通了地下水。 全鎮有農村中學1所,專職教師102人,在校學生1389人,國小31所,專職教師157人,在校學生3670人。 全鎮有鄉級衛生院1個,各類衛生人員11人,床位8張。 2000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36元。 2000年全鎮糧食產品達6111噸,農業總產值1942.4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780萬元。 該鎮主要土特產品蘋果、大蒜。 境內文物遺存較豐富,有山坪里、黑土嶺、上戶坪、杏樹坡、西廟岐、楊家灣等 ,齊家古文化遺址,均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16
推薦理由: 大門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地處秦州城區南部,是轄8個社區、10個行政村,且總面積為75.09平方千米的鎮,該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8.1℃,境內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03
推薦理由: 隴城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地處秦安縣東北部,其區域面積75.32平方千米,目前下轄2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境內分布著三國街亭古戰場遺址、女媧廟、女媧洞遺蹟等景點。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99
推薦理由: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磐安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2021年8月,磐安鎮入圍2021年度中國蘋果產業百強鎮。 2021年4月,磐安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磐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磐安鎮地處甘谷縣渭河川道區。總土地面積10.68萬畝,總耕地面積4.19萬畝。平均海拔1360米, 年平均降雨量362.5毫米,年平均氣溫 11.2℃,全年無霜期220天。行政區劃:轄1個居民委員會,52 個村民委員會。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15512戶,鄉鎮總人口74418人,鄉鎮從業人員37377人。六通情況:52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電話,12個村通公路,21個村通 自來水,23個村通有線電視。文教衛生:有各類學校52所,在校學生17292人,教師497人。有醫院、衛生院2所,醫生80人,病床39張。經濟指標: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10402萬元,糧食播種面積3611公頃,糧食總產量10708噸,農民人均純收人1553元;財政收人208萬元,財政支出 239萬元。名優特產:有甘谷辣子、珍珠西紅 柿、西甜瓜等、還有美國大杏仁、櫻桃、 酥梨等。旅遊景點:有大像山風景區、尖山寺國家生態公園和南山寺公園。.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98
推薦理由:城關鎮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中部,是該縣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城關鎮北與榆盤鎮相連,東與洛門鎮接壤,南與四門鎮相鄰,西南與龍台鎮為鄰,西與山丹鎮毗鄰。該鎮的區域面積為115.54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為72267人。自宋代以來,城關鎮一直是縣級政權機構的駐地,歷史悠久。目前,城關鎮下轄23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2018年,該鎮擁有72家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8家。此外,城關鎮還有34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93
推薦理由: "皂郊鎮位於秦州區南部,東接北道區甘泉、二十里舖兩鄉,南連齊壽鄉,西鄰店鎮鄉、平南鎮,北與太京鎮、呂二鄉接壤,距秦城區15公里。地處南溝河峽谷,山多川少,地勢起伏較大。最高海拔2059米,最低海拔1600米。年最高氣溫 35℃,最低氣溫-19℃,年無霜期168天,年平均降雨量639毫米。國道316線貫穿境內川區,交通便利。境內的南溝河(古稱赤山谷河)為籍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全鎮總面積17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61000畝,森林面積28000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蘋果、核桃等。該鎮發展以蘋果為主的林果業起步早,以蘋果為主的各種果園達18500畝,成為秦城區蘋果生產主要產區。 皂郊農曆每逢二、五、八為農貿集市日、興隆每逢一、四、七為農貿集市日,上市商品以日用雜貨、百貨、水果、禽蛋、蔬菜為主。 皂郊鎮地名歷史悠久,南宋稱皂郊堡,明清及民國稱皂郊鎮,1949年設皂郊鄉,鎮政府設在皂郊村,鎮黨委書記:胡波,鎮政府鎮長:任 棟,聯繫電話:0938-8301223。 全鎮有32個村委會,92個村民小組,農村總戶數4491戶,農村人口21028人,男10934人,女10094人,農村勞動力8794人,男4919人,女3875人,勞動力文化分組,高中以上739人,國中2572人,國小5055人,文盲半文盲428人。 全鎮32個村都通上了路、電、郵,川區5個村通上了水。 全鎮有中學2所,專職教師62人,在校學生857人。 全鎮有鄉級衛生院1個,各類衛生人員工3人,床位5張。還有供銷社、信用社、獸醫站、派出所、工商所、稅務所等單位。 2000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47元。 2000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7519噸,農業產值220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409萬元。 該鎮主要土特產品、蘋果、核桃。 該鎮利用城市幅射功能、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成績顯著。 境內有煤、銅礦各1處,但儲量少、品位低,無開發價值。名勝有太陽山新洞寺,林木叢生,風景雅致,為遠近民眾遊覽地。. 2014年7月,皂郊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77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洛門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武山縣洛門鎮是隴東南商埠重鎮。位於天水市西部,距武山縣城14公里。鎮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光照充足,物產豐富。隴海鐵路、316國道縱貫全鏡,省道洛禮路橫穿南北,素有"旱碼頭"之稱。鎮北5公里處有建於北魏的水簾洞石窟,鎮東南10公里處有西北第一的溫泉山莊,人文環境優越,是休閒、旅遊之佳處。 洛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仰韶文化的發祥地,東西旱坪遺址為古戰場兵家必爭之地;古老的東華寺與新建的避暑山莊遙相呼應,觀兒下、關帝廟等道觀古剎歷史悠久;鎮北5公里處有始建於北魏時期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石窟,石窟群山環抱、巍峨壯觀,現有歷代造像百餘尊,壁畫2000多平方米,浮雕和半圓雕塔8座;拉梢寺大佛氣勢宏偉,莊重肅穆,是亞洲最大的摩崖浮雕造像;千佛洞壁畫風格古樸,線條流暢,有滿壁風動之感;鎮南10公里處有水溫39℃溫泉聖地,是旅遊、觀光、療養、休閒的好去處;洛門書畫匯粹,武術文化博大精深,素有隴-畫之鄉、武術之鄉之美譽,“隴-痴”康務學,“隴上板橋”裴慎便是其中傑出代表;武術家康忠保自籌資金連續舉辦四屆西北武術交流會,郭四苟三奪全省農民武術運動會套路桂冠;獨具特色的洛門“擔擔麵”與蘭州“牛肉麵”相媲美,享譽隴原;民間柳編工藝、渭北旋鼓、曲里嗩啦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向人們展示著洛門的人傑地靈、人文匯粹。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洛門的自豪,也是洛門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爭取建立全縣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加強基礎教育,強化素質教育,積極籌建洛門二小、500戶教師康居住宅樓和洛門全民健身體育活動中心。文化做為一個地區軟實力的具體體現,是文明進步的標誌,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挖掘整理典籍,保護開發老0留下來的歷史遺存,加強宣傳力度,向世人展現洛門的風貌、歷史和文化,讓洛門文化從生態意義走向物質化,這是大洛門文化振興的關鍵,也是大洛門建設所要邁出的必由之路。仰韶文化、道觀文化、石窟文化、書畫文化、武術文化是洛門歷史文化的主幹。怎么樣把大洛門文化作為經濟社會的突破口,鎮黨委、政府把加快洛門大文化建設列入到政府重點工作中與經濟建設一併研究部署,決心把洛門建成具有濃郁特色的文化大鎮。一方面,堅持以史為鑑,整合各種文化力量和文化資源,使諸多文化相融合,要繼承和吸收歷史遺址文化、民間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和各類不同的外來文化元素,立足現實、服務發展的思路,以歷史文化內涵為起點,以開發利用為落腳點,以強化洛門經濟社會發展為支撐點的原則,抓住水簾洞申遺工程這一歷史機遇,全面挖掘整理洛門文化遺產,組織專業人員對豐富的文化寶藏進行挖掘整理,進行有效的保護修復,以現實需要為目的,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開發利用道路。另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事業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力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相互促進,齊頭髮展,要大力加強洛門文化的宣傳力度,打文化品牌,對洛門大秧歌、渭北旋鼓、曲里嗩啦、武術等地方特色的藝術表演形式進行精度加工,為提高大洛門文化圈起推動作用。搶抓機遇,不失時機的組建和發展洛門書畫研討協會、武術交流協會和水簾洞民族民俗演唱隊。 行政轄區 鎮轄18個村,1個居委會,6400多戶、2.9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近7000人,總面積29.07平方公里, 耕地1.58萬畝。 西旱坪遺址 西旱坪遺址位於武山縣洛門鎮吉家莊西南1公里。是一處史前和商周遺物共存的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1--1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等。採集有泥質和夾砂紅陶陶器,飾繩紋、附加堆紋、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99
推薦理由: 天水興國鎮是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地處秦安縣中部的鎮,該鎮自金代正隆二年(1157年)建立秦安縣以來,歷經元、明、清,一直為縣治所在地,目前其下轄13個社區和23個行政村,區域面積73.65平方千米。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96
推薦理由:天水永清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地處清水縣東部,且區域面積151.79平方千米,其下轄18個社區和7個行政村,境內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9
推薦理由: 自然環境:甘泉鎮位於天水市東南部,總土地面積27.34萬畝,總耕地面積6.53萬畝。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氣溫12℃,全年無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083.9米。 行政區劃:轄1個居民委員會,36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8502戶,鄉鎮總人口39991人,鄉鎮從業人員20290人。 六通情況:36個村通郵、通電,30個村通電話,21個村通公路,11個村通自來水,12個村通有線電視。 文教衛生:有醫院、衛生所1所,醫生25人,病床31張,各類學校32所,要校學生7164人,教師431人。 經濟指標: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10494萬元,糧食播種面積5179公頌,糧食總產量14701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558元;財政收入434萬元,財政支出434萬元。 名優特產:果品、畜牧、蔬菜。 旅遊景點:唐代太平寺泉眼(甘泉)、西枝贊公土室、雙玉蘭柏槐孕椿文物古樹,龜鳳山、雲霧山等。 2017年8月,甘泉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甘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雙玉蘭堂 距麥積區的15公里的甘泉鎮玉蘭村太平寺,寺內有雙玉蘭堂、甘泉和柏槐抱椿堪稱三大奇景。甘泉又名春曉泉,早在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人。詩聖杜甫流寓天水時,賦太平寺泉眼詩對甘泉大加讚美。詳情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天水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