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新疆十大最有錢的鎮

新疆十大最有錢的鎮-新疆經濟最發達的鎮有哪些-新疆十大富裕鎮排行榜

海枯石爛的頭像
海枯石爛
2023-08-28 07:30:09更新 · 2.05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這裡有很多富強的鄉鎮。你知道新疆經濟最發達的鎮有哪些?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新疆十大最有錢的鎮,為您推薦了新疆最富的鎮排名前十,其中包括達坂城鎮、七泉湖鎮、大河沿鎮等。告訴您新疆哪個鎮最富裕,新疆十大富裕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新疆十大最有錢的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260
推薦理由: 大河沿鎮2000年被列入吐魯番市“自治區小城鎮建設重點示範點”之一,全區道路總長為34.6公里,硬化率達到92.44%,基本實現“七通一平”;供水管網覆蓋全區,用水普及率100%,供電、供熱能力完全能滿足區內需求;郵電通訊、金融保險、醫療衛生、學校等社會服務基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 1966年建鎮,1970年、1976年先後隸屬烏魯木齊和吐魯番地區,1978年劃歸吐魯番市。位於市區西北,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約1萬。境內有吐魯番火車站,蘭(州)新(疆)、南疆鐵路穿境而過。駐有鐵路系統單位及自治區、地區、各地、州單位。是南北疆陸地交通樞紐。 2014年7月,大河沿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253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伊拉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伊拉湖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託克遜縣,轄8個村委會:康喀村、伊拉湖村、古勒巴格村、郭若村、安西村、伊里克西村、阿克塔格村、布爾加依村。 伊拉湖鄉1984年建鄉,2014年撤鄉建鎮。30年來,在吐魯番地委、行署、託克遜縣委、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伊拉湖鄉人民民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環境更加美好,各族民眾搬進了溫暖舒適的樓番一所所學許敞明亮、一條條馬路寬闊平坦、一盞盞路燈整齊明亮。人民的生活富了、社會和諧了、農村美麗了,從人口居住數量、經濟規模到城鎮建設都具備了撤鄉建鎮的各項條件。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銷伊拉湖鄉建制,設立伊拉湖鎮。伊拉湖鄉撤鄉建鎮標誌著伊拉湖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開啟了新篇章。撤鄉建鎮後,伊拉湖鎮將享受國家有關小城鎮建設方面的優惠政策,在供暖、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爭取更多的項默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爭取更多的資金。同時,有利於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吸引本地及周邊農民向城鎮集中,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創收。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235
推薦理由: 城鎮位於鄯善縣城中心,是鄯善縣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全鎮轄2個行政村,1個牧業隊,8個社區,1所國小,90多個縣直行政、企事業單位,總人口為42349人,其中漢族21869人,維吾爾族15943人,回族4302人,其他民族235人,城區人口為33695人,占總人口的79.6%,農業人口8654人,占總人口的20.4%。全鎮占地總面積為84平方公里,縣駐地面積達3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6874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1.13畝,主要經濟作物以葡萄、西甜瓜、棉花、蔬菜為主。 農業經濟發展思路 2005年,城鎮農業農村工作將緊緊抓住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依託城鎮地緣優勢,穩步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步伐,堅持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加快畜牧業現代化發展,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做好技術指導和市場銷售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務輸出力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繼續做好農村稅費改革各項工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畜牧業產 1、嚴防牲畜疾病,減少牲畜的死亡,減少養殖戶的損失,今年先後進行了三次防疫,為了使防疫率達到100%,全面做好防疫工作,我們對貧困戶進行了免費防疫,同時檢查牲畜15700頭(只),治療牲畜173頭(只)。 2、鼓勵引導有條件的養殖大戶建立屠宰場,延伸產業鏈,對活畜進一步的加工,提升價值減少因市場價格而影響農民的收入。 3、壓縮牛羊的養殖數量,擴大特種養殖的規模,今年我們及時引導養殖戶擴大養雞、鴿子、豬、鴨、鵝、馬鹿等規模,增加農戶收入,全年共養殖牲畜8.7萬頭(只),其中羊75500隻,牛2100頭,豬1200頭,雞1.8萬隻,鴿子1.2萬羽,馬鹿16頭。 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由於今年水庫水量的減少,城鎮非常重視農田水利維修和建設工作,年初多次對渠道的雜物進行清理,共清理水渠25.6公里。並多方積極籌措資金,全年共新建水渠1.8公里,維修2.5公里,更新深澇水井4眼,防洪壩200米,累計投入28.9萬元,同時加強鄉村道路建設,全年共新修鄉村道路9公里,農網改造6.5公里,累計投資43.5萬元,使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又邁上一個台階。. 2014年7月,鄯善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鄯善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215
推薦理由: 達坂城鎮東連吐魯番市,南接託克遜縣,西鄰托里鄉,北依西溝鄉和東溝鄉,土地面積536.6l平方公里。1993年,鎮轄4個行政村,701戶,3 241人,其中回族2 676人、漢族299人、維吾爾族207人,哈薩克族59人。 達坂城鎮為古絲綢之路新北道和南北疆之間的交通重鎮。境內有峽口疙瘩城古蹟和嘉德城遺址,是清代駐軍屯田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反擊外敵阿古柏的戰鬥、馬仲英與盛世才軍隊的多次爭奪戰都在此地展開。民國23年(1934年)設達坂城鎮,現域為當時達坂城鎮一保。新中國成立後,為迪化縣七區一鄉。1956年,為達坂城鄉。1958年9月,為天山公社達坂城大隊。1977年,分為天山和達坂城兩個大隊。1984年,建達坂城鎮。 境內有草場35萬畝,種植面積8 067畝。水資源豐富,主要是博格達峰的千年積雪,有白楊河經鎮中心的青年渠流經峽口,流入託克遜縣境內。礦藏豐富,以煤、石膏、銅、鐵、黃金等為主。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約40餘種,有草豹子、猞猁、雪雞等珍貴動物。盛產麻黃、雪蓮、黨參等名貴藥材和蠶豆、杏、梨、蘋果、無花果等。 該鎮是一個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礦產資源開發、商貿飲食服務和運輸業並存的發展地區。1993年,農業生產總值281.7萬元,其中牧業133.4萬元,年底牲畜存欄5 928頭(只);有防護林219畝、林木6.67萬株,經濟林(蘋果、杏)242畝,水果產量123噸;擁有各類企業15家、煤礦12個,有各種拖拉機45台、農用車42輛、各種農機12台(架)。工業總產值244.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857.71萬元,農村人均收入919.97元。 蘭新鐵路和312國道、烏(魯木齊)一吐(魯番)一大(黃山)高等級公路及亞歐通訊光纜均穿鎮而過,為達坂城的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境內設有區供銷社、縣銀行達坂城支行、衛生院、糧站、縣回民中學、達坂城郵電支局、自治區外辦達坂城外賓接待站、達坂城中心農貿市場、鎮中心國小、文化站、廣播站、電視差轉台等機構。商貿發達,鎮區道路、供水、排水設施建設已經完成,一座新型小城鎮已初具規模。 2014年7月,達坂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213
推薦理由: “奎蘇”系蒙古語“克斯陶勒蓋”,意為“腹臍”,因奎蘇村西部的低山丘位於巴里坤山和莫欽烏拉山之間而得名。民國時期,這裡屬永豐鄉所轄。新中國建立初期隸屬東區,1953年建置為奎蘇區。1956年撤區建鄉,奎蘇鄉,轄4個高級社。1958年底為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自治區農墾廳以奎蘇公社為基礎,建立了奎蘇農墾總場。1962年初,撤農墾總場,恢復奎蘇公社建置。 “文革”中更名為東風公社。1980年恢復奎蘇公社稱謂。1985年初建置為奎蘇鄉。2001年10月撤鄉建鎮,為奎蘇鎮。 奎蘇鎮位於巴里坤縣東部,東連伊吾軍馬場、紅星一牧場、伊吾縣,南以巴里坤山與哈密市為界,西鄰紅山農場、良種場、大河鎮、三塘湖鄉,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2005年全鎮行政區劃面積4645.63平方公里。政府駐地距縣城34公里。海拔1824米。2005年全鎮下轄9個村民委員會,38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626戶13630人。有漢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滿族6個民族。農業人口2500戶,11112人。人口出生率 8.15‰,自然增長率4.21‰。 全鎮耕地面積16萬畝,年播種面積6萬畝左右,2005年糧食播種面積 3.34萬畝,油料播種面積0.04萬畝,馬薯類播種面積0.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0.1萬畝,飼草料種植面積2.7萬畝。主要特產有“金土豆”、“力坤”牌羊肉等。主要的礦產資源:煤、黃金等;野生動植物資源:馬鹿、雪豹、野豬、盤羊、岩羊、雪雞、天山雲杉、西伯利亞落葉松、梭梭、毛蘆葦等。旅遊景點有南灣古墓群、水泉溝、烏溝。 年均氣溫0℃,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零下41℃。平均無霜期98天,年降水量205毫米至210毫米之間,年蒸發量1621.7毫米。 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859.16萬元,同比增長7%。其中農業產值2259.18萬元,同比增長26%; 牧業產值1462.49萬元,同比下降3.7%;第二、三產業產值5088.39萬元,同比增長3.4 %。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231.2萬公斤,油料3.6萬公斤。年末牲畜存欄6.5萬頭(只)。全年畜牧產品產量:肉類總產1416.86噸,羊毛61噸,羊絨3.6噸,牛奶60噸,禽蛋5噸。年內完成農田防護林315畝,退耕還林1500畝。. 2014年7月,奎蘇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3年7月,農業部認定奎蘇鎮為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奎蘇“金土豆”)。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202
推薦理由: 淖毛湖位於哈密地區伊吾縣北部73公里處,距中蒙邊境50公里,區域面積8598平方公里,人口1萬人,有宜農可耕土地18萬畝,現有耕地面積4萬多畝。 淖毛湖是典型的水積盆地平原,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年≥0攝氏度積溫為4592攝氏度,無霜期175天,適宜種植多種經濟作物。得益於天山純淨雪水的澆灌和無任何工業污染,使這片淨土上出產的哈密瓜名揚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國家。 淖毛湖是目前全疆最大的晚瓜生產基地,晚瓜種植面積3萬畝。“淖毛湖”牌哈密瓜在2000年度被中國農業發展促進工程組委會評定為“中國農業精品”。“淖毛湖”牌商標已經國家商標局批准註冊,並取得無公害綠色認證。淖毛湖哈密瓜有耐貯運,含糖量高,口感適宜,外形美觀等特點,每年八至十月份大批量上市,恰逢中秋佳節和“十一”國慶節,具有廣闊的市場。 淖毛湖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金、石油、碼瑙、毛礬石、膨潤土等,其中煤、鐵、石油正被開採利用;還生長著46萬畝的原始天然胡楊林,景觀奇特;還有全疆最大的木化石(矽化木)群給世人增添了無限神秘。 淖毛湖是全疆小城鎮建設示範鄉鎮。是全縣重點發展的經濟區域。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淖毛湖晚熟哈密瓜產業化經營,生態工程建設、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土地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多個領域都迅速發展。 淖毛湖這片急待全面開發的寶地,熱忱期望有識之士前來惠顧。我們的原則是“你發財,我發展”互惠互利共同受益。. 2021年4月,淖毛湖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淖毛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8月,農業部認定淖毛湖鎮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哈密瓜)。 伊吾胡楊林生態園景區 導遊原始胡楊林位於距淖毛湖鎮區東10公里處,占地面積47萬畝。胡楊,又叫梧桐樹,因為一棵樹上最多可長出五、六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葉子,所以還叫異葉樹,胡楊、紅柳、梭梭並成為西北地區的三大天……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196
推薦理由: 吐魯番市七泉湖鎮座落在天山山脈南麓、吐魯番盆地北緣,位於吐魯番市區西北方向38公里處,距首府烏魯木齊128公里;海拔高度約600米,年平均最高溫度21.3℃,年平均最低溫度7.1℃,年平均溫度13.9℃,日平均氣溫比吐魯番市低5℃左右;年降雨量 25.3—27.8毫米,屬於典型的炎熱半乾旱型氣候。轄區面積40平方公里,有豐富的石灰石、銅、鐵、鎳等礦產資源,有新疆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天山股份;有建站二十多年、客運能力位於全疆第二位的吐魯番火車站,人口流動量約4500人/日,鐵路年客流量約100萬人次;年貨運量約在130萬噸。蘭新鐵路、南疆鐵路、S301和G312公路在此交匯,轄區內的大河沿汽車站是新疆唯一連線南北疆鐵路運輸的中轉站,是連線歐亞和唯一運往南北疆鐵路的樞紐,公路年客運量約35萬人次。鎮區面積7平方公里,人口1萬人左右。 2014年7月,七泉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172
推薦理由: 魯克沁鎮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城西45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吐魯番十二木卡姆藝術的發源地、吐魯番郡王府遺址所在地。在清代曾一度成為吐魯番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魯克沁鎮位於吐魯番盆地東沿,火焰山南麓。東距鄯善縣城43公里,西距火焰山大峽谷15公里,南距古絲綢之路大海道20公里,全鎮總面積137平方公里,耕地4.5萬畝;全鎮總人口30217人,主體民族為維吾爾族,占總人口近90%,漢族、回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占10%;鎮內交通發達,通訊便利,各村柏油路全面貫通,並有三條幹線公路與312國道相連,調頻廣播和有線電視全面開通,程控電話達到3000多部,是鄯善縣山南三鄉一鎮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2004年魯克沁鎮工農業總產值2.58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48億元,二、三產業 1.1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771元。 魯克沁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人文景觀豐富多采,民族風情濃郁。全鎮現有16處歷史文化古蹟, 其中柳中城遺址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哈尼力克買的力斯清真寺為新疆第二大清真寺,再加上鱗次櫛比的葡萄園、清水環繞的坎爾井,香甜甘美的哈密瓜,獨具特色的經濟林,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使魯克沁鎮成為吐魯番旅遊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魯克沁是吐魯番十二木卡姆的發源地,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的魯克沁人,在悠久的歷史文化薰陶和不斷的社會勞動實踐中創造了維吾爾民間藝術瑰寶——十二木卡姆。1992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十二木卡姆演唱會上,三名木卡姆藝術家代表魯克沁十二木卡姆進行了演出,使吐魯番十二木卡姆藝術名揚全國。1997年魯克沁鎮被自治區文化廳命名為“民族藝術之鄉”,2003年3月,又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獲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魯克沁是新疆哈密瓜的真正故鄉。魯克沁的哈密瓜遠銷全國各地和港、澳、台及東南亞國家,成為無可代替的支柱產業,也使魯克沁贏得了“中國哈密瓜之鄉”的美譽。魯克沁的葡萄同樣久負盛名,種類繁多、品質優良,並因成熟快、糖度高、上市早而倍受市場青睞,暢銷各地,享譽全國,經久不衰。 現在,魯克沁鎮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堅持以黨的-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強國富民政策,緊緊把握西部大開發良好機遇,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充分依託市場,發揮資源優勢,在政策、信息和技術等方面努力搞好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積極調動各族民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全力加快全面建設小康鄉鎮的步伐,努力創建一座現代商貿旅遊文明小康鄉鎮。. 2014年7月,魯克沁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5年9月,魯克沁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160
推薦理由: 哈密市二堡鎮位於哈密市區以西38公里處,是哈密市糧,棉、油、園藝及以溫室大棚為主的蔬菜基地,現有耕地面積3.65萬畝,總人口13000人,其中農業人口12100人。作為哈密市一類鄉鎮,二堡鎮憑藉自身地理優勢和優越的發展環境,根據本地實際,大膽創新,已提前邁開鄉鎮機構改革的步伐,積極探索鄉鎮機構改革新路子,成為我市鄉鎮機構改革的嘗試者、先行者。其具體做法: 一是更新觀念,開拓創新。首先,從思想上走出“小地方,大人情”的桎梏,敢於碰觸敏感問題,敢於向舊的管理體制挑戰,擺脫前怕狼後怕虎,畏縮不前的“老好人”思想,變“養人”為“養事”。其次是從本地實際出發,積極順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集中力量、下大力氣為促進二堡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提供最好服務。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服務。首先,調整最佳化事業單位布局結構。對涉農部門(如農科、農機、林管、獸醫等)合併組成“農業服務中心”;對職能部門(如:計畫生育、民政、工青婦等)組成“行政服務中心”。突出“小政府、大服務”,讓民眾走進鎮政府,不在為找誰解決問題而苦惱,為民眾提供最直接的高效服務。其次,設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站所。針對農科農機站管理體制滯後,技術落後,人員老化,已不能為迫切需要發展的農民提供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情況,決定成立“勞務輸出和信息服務中心”,在網上建立信息平台,並在星火網站上掛名,為百姓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務。目前,勞務輸出和信息服務中心業務開展正常,深受民眾歡迎。 三是競爭上崗,公平用人。年初,已對近幾年分配到二堡鎮大中專畢業生進行全員考試,根據考試成績和德、能、勤、績表現分配崗位,人盡其才,將有能力的人全部重用在第一線,其他人員根據實際能力分配合適工作。這項工作在近50名大中專畢業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這種用人機制非常好,符合鄉鎮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 四是競聘定崗,按崗定編。繼大中專畢業生競爭上崗成功實現後,鎮黨委決定下一步在全鎮推行全員聘用制。具體分三步實施:第一步按需定崗,按崗定編,競聘上崗,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全員統一考試,擇優聘用;第二步待崗培訓,對落聘人員進行一段時間的待崗過渡,期間組織參加技能培訓,合格者重新上崗;第三步人員分流,對培訓後仍不能上崗者,按比例發給生活費,並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分流,鼓勵勞務輸出或自謀職業。". 2014年7月,二堡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新疆
145
推薦理由: 鄯善火車站鎮代碼:652122102 鄯善火車站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轄4個社區:金椅社區、振興社區、興業社區、友好社區。 吐哈油田勘探開發指揮部位於鄯善火車站鎮,主要化工廠有8萬噸/年吐哈油田-廠。 2014年7月,火車站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新疆十大最有錢的鎮》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新疆鄉鎮相關榜單
各省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