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南安十大強鎮排名

南安十大強鎮排名-南安經濟最好的鎮-南安市哪些鎮經濟強

專業榜單員的頭像
專業榜單員
2023-09-04 07:30:09更新 · 1.9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南安市是由泉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其下轄21個鎮,你知道其中哪些經濟強鎮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南安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南安經濟最好的鎮,其中包括水頭鎮、東田鎮、官橋鎮等南安強鎮,告訴您南安市哪些鎮經濟強,南安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南安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59
推薦理由: 官橋鎮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地處南安市中南部,面積120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居),總人口102703人,海外僑親10.2萬人。04年度全鎮出生率10.29‰,政策符合率96.58%;05年度前8個月出生率6.94‰,政策符合率97.18%。2004年度受表彰情況:先後榮獲2004度福建省無償獻血先進單位、泉州市“愛國擁軍”先進單位和南安市“雙擁模範鎮”、“預備役高炮團先進連隊”、南安市“推進工業立市進程”總分評比第三名等榮譽稱號。礦產資源:包括大理(青田)石、高嶺土、花崗岩、蠟石等,並蘊藏豐富地下溫泉資源,具有良好的利用價值。 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1、2004年度經濟指標完成情況:①工農業總產值25.98億元,(其中工業25.9億元,農業0.8億元),人均純收入5582元,工商稅收 5389.8萬元,用電量2.4億度。②2005年度下達的經濟指標情況:工農業總產值32.2億元,工商稅收6600萬元,用電量3.2億度。③2005年1—9月份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工商稅收4947.4萬元,比增21.14%,供電量2.27億度,比增18.7%,新登記企業18家,註冊資金 2838萬元。 2、工業:全鎮現有企業150家。支柱產業:建築陶瓷、五金機械、糧油加工、家私製造、針織服飾五大產業支柱和電子、化工、包裝等新興產業。工業項目區情況:現有沿“三線”即國道324線複線、南官公路、邱前公路兩側南聯、方圓、前梧、霞光、石雞山、下洋等8個工業園區,規劃開發土地約4000畝。其中,重點承接家私、糧油兩大產業板塊的開發用地需求。龍頭企業6家。主要包括:協進陶瓷、敏捷機械、金穗米業等,主要生產各類內外牆磚、精米、食用油、機械模具等。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企業18家,省名牌產品3家。 3、農業:全鎮現有耕土32060畝(人均0.31畝),山地104589畝(人均1畝),果園1.1萬畝(人均0.1畝)。名優特農副產品:龍眼、大蒜、芋頭、優質米、蜜餞;農業基礎設施:小〈1〉型水庫2座、小〈2〉水庫4座;農業生產基地:金牛千頭牛養殖基地、東頭千畝優質米培育基地、九溪百畝蔬菜基地、成竹東星養豬場等。. 2021年10月,官橋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538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官橋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官橋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官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蔡氏古民居建築群 蔡氏古民居建築群,清,福建省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位於福建南安官橋漳里村,距泉州市區20公里,2001年06月25日,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詳情>> 內厝村 泉州十佳魅力鄉村之一。內厝村建築精緻、道路縱橫有序、各類基礎設施完善,難以想像地將“鄉村”和“都市”這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完美地融合在一個村莊身上,被譽為“鄉村中的都市”。在內厝村,比干文化源……詳情>> 五塔岩石塔 時代:宋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五塔岩寺前。五塔岩石塔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橋鎮竹口村龍水山上,建於宋朝,主體建築為五塔岩寺,不過最有歷史價值的當屬造型優美、雕工精緻的五座……詳情>> 官橋鎮特產與美食 曙光甘薯 小小甘薯再平常不過,但在官橋鎮曙光村,甘薯卻成了一張閃亮的名片。2013年11月,“曙光甘薯”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順利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初審,正式進入為期3個月公告期。不出意外的話,今年2月,曙光村的…… 官橋鎮名人 蔡振聲 蔡振聲(1913.6~1945.2)小名蔡龍田,南安縣官橋鎮漳里村人。1929年考入安海西隅師範學校,後在長埔村國小任教併兼辦夜校,在師範學校就讀期間,積極參加學生愛國活動,利用假期到農村組織農會,建……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35
推薦理由: 金淘鎮位於南安市西北部,面積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萬畝,山地面積8.8萬畝,森林面積8萬畝,林木蓄積量達20萬立方米,現已開發速生林7000多畝,擬繼續開發5000畝。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境內金剛山海拔913米,脈承天柱山而下。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550毫米。 金淘人傑地靈,其建制歷史悠久,唐朝稱山頭社,宋時為懷德鄉清風裡、崇安里、由風裡,元、明、清末居泉州十三、十四、十五都。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先後湧現出著書立說教育後人的陳國仕,愛國愛鄉的華僑實業家黃奕住,濟世行醫救死扶傷的葉啟元、抗敵救國建樹功勳的歸僑黃周規、陳松生,以及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上將。金淘境內以"千金廟"聞名,始建於唐末五代的千金廟是南安三大名剎之一,俗稱泉州府"西嶽"。 金淘鎮總人口8萬餘人,海外僑親、港澳台胞12萬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是泉州主要僑鄉。 金淘交通四通八達,省道307線、即將開工的泉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是福建內陸腹地聯繫泉州、廈門的重要通道。 金淘是一片投資熱土,擁有優越的投資環境。近年來,金淘鎮抓緊經濟建設步伐,改造鞏固老企業,積極引進新企業,壯大扶強針織、色母等支柱產業。三聯工業區已有多家企業入駐。 金淘鎮區規劃面積5.3平方公里,建有影劇院、衛星有線電視站等文化設施,擁有完中校1所、國中校3所、文技校1所、國小26所。僑光中學是一級達標完全中學、省文明學校。南音、戲曲、琴棋書畫、裝閣踩街盛行,民眾性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金淘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金淘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金淘鎮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金淘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葉飛故居 葉飛故居位於南安市金淘鎮占石村,年代為民國。簡介:始建於清中晚期,為閩南傳統民居建築,建築面積約480平方米,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單進兩落五開間東連護厝,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灰瓦屋面。 金淘書院 金淘書院位於南安市金淘鎮金淘村,年代為清、民國。簡介:由金淘書院、僑光學堂組成,總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2平方米。金淘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北朝南,為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35
推薦理由: 一、地理人文 碼頭鎮位於南安西北部,全鎮人口69000人,下轄24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方圓108平方公里,東臨山美水庫,北與永春相接,南與南安梅山鎮相連,西與南安詩山、金淘兩鎮相臨,距離南安市區38公里、泉州市區50公里、廈門市區110公里;詩芸公路全長20公里,其16米寬水泥路貫穿碼頭鎮全境,首末連線省道307線,交通非常便捷,屬半山區半丘陵地理特徵,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0.8℃,夏長少酷暑,冬短無嚴寒,雨量充沛,降雨集中。耕地面積1.85萬畝,山地面積9.1萬畝,其中低坡山地8萬畝,林木蓄積量9.2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8.6%;水資源充沛,境內有詩溪、山美水庫和溫泉(每天可提供出水溫度為70℃的溫泉水1000噸);我鎮是著名的僑鄉,又是文明古鎮,現旅居海外僑親8萬多人港澳台同胞2.6萬人,足跡遍及東南亞及北美、西歐等地,僑親捐資歷年累計3億元(不包括黃仲鹹先生在外的捐資),黃仲鹹、雷學金、戴新民、黃仲伍、戴宏達等5位海外僑親受到省政府樹碑表彰,歷史文化名人有歐陽詹、戴廷詔、劉亨賻。 二、基礎設施 (1)交通航道:全鎮鄉村道路共155公里,村主幹道路均實現硬化,20個行政村安裝上路燈,亮化率80%。 (2)電力能源:小水電站三座,3.5萬伏變電站1座,均與山美水庫聯網;擬在2007年度建設11萬伏變電站1座。 (3)電信郵政:擁有固定電話15000部,行動電話近10000部,網際網路用戶有1500多戶,有線電視用戶9000多戶。 (4)供水:擁有日產水量5000噸自來水廠1座,主供鎮區6個村(居)。 (5)環境保護:擁有4萬畝生態公益林,貴格紙業有限公司通過環保質量雙認證,三和油墨公司通過ISO14000認證。 三、經濟發展 2006年全鎮工商稅收實現2190.2萬元,比增10.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用電量、契約利用外資分別達到69020萬元、12600萬千瓦/小時、387萬美元。三次產業協調發展,齊頭並進。農業以種養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甘薯、花生、水果,成片開發種植柑桔、龍眼等水果4萬畝,水果年產量達到1.4萬噸,居全市之首;水產養殖面積2萬平方米,主要養殖鰱、草、彩虹雕、甲魚等魚類;綠珍食用菌場、溫陵果林場、東大藝宛果牧場等3家龍頭企業農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認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獲得省委、省政府表彰。.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碼頭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碼頭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17
推薦理由: 九都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面積102平方公里,北連永春縣,離省道305線10公里,至南安38公里。九都鎮境內多山,四季分明,常年溫和,夏長少酷暑,冬短無嚴寒,光熱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降雨集中。 九都歷史悠久,早在西晉豐年,中原動盪,晉人南遷,溯晉江而上,於此開疆拓土,繁衍生息,曾是南安八大重鎮之一。1972年,應國家建設需要,在九都境內蓄水建成山美水庫,兩萬餘九都人民先後移民至長泰、同安等九縣一市,餘六千多人就地遷高,組建成九都公社。1992年,九都撤鄉建鎮,下轄墩兜、彭林、新東、新峰、新民、金圭、美星、和安、秋陽9個行政村,2001年4月向陽林坑劃歸九都管轄,目前共有10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1.6萬人,均為漢族,居住有黃、陳、李、林、許、柯、謝等20多個姓氏,最大的美星村2300人,最小的秋陽村610人,海內外僑親6000多人。 九都建有日供水500噸自來水廠一座,35千伏變電站一座,年供電量達1000萬度以上,日處理5噸垃圾焚燒爐一座,農村電網改造全部完成;架設移動、聯通通訊基站4座,泉靈通通訊基站18座,固定電話用戶2500戶,實現村村通有線電視;建有國中校1所、國小8所,幼稚園8所,養老院和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設施齊全。 九都山水資源豐富,全鎮山地面積64630畝,其中國家級生態公益林36257畝,商品林包括經濟林28373畝,主要種植有馬尾松、濕地松、杉木、灌木等水涵林,以及龍眼、柑桔、橄欖、茶、毛竹等商品林,森林覆蓋率達70%;耕地面積2300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甘薯、花生和其他蔬菜,經過多年的發展,全鎮水果面積達到8000多畝,養殖專業戶100多戶,養殖肉鴿6000多對、牛蛙20多萬隻,培育了4個千畝水果示範基地(新峰千畝柑桔基地,新民、金圭千畝龍眼基地,美星千畝龍眼基地,和安、林坑千畝橄欖基地)、2個養殖示範基地(彭林、墩兜的乳鴿、牛蛙養殖基地,新峰牛蛙養殖基地)和1個雜優水稻示範基地(新峰、新民)。 鞋業是九都的支柱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建成彭林、新東兩個工業區,面積達450畝,有企業13家,上規模的企業有4家,其中納稅超百萬元企業2家(波輝鞋服有限公司、雅利斯鞋服有限公司)。.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九都鎮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九都鎮上榜。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九都鎮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九都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208
推薦理由: 東田鎮位於南安西南部,東與南安市區緊鄰,西和英都鎮連線,南與至同安倚望,北同侖蒼鎮毗連、東南與官橋鎮交界。南同公路貫通全鏡,東田由山區變為南安、廈門市區近郊。全鎮面積176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16個自然村,1個林場,人口5萬人。 東田屬內陸山區,境裡群山起伏,千峰競秀。主峰芹山,海撥1095.4米,為南安市第二高峰,雄峰峻秀,挺撥參天,有日本富士山之美稱,峰頂極目漳、廈、泉三城,了如指掌,為登山旅遊聖地。山地面積15萬畝,占全鎮面積73.3%,蘊藏優質高嶺土、錳等礦藏。耕地18975畝,人均0.35畝,果園3.2萬畝,人均0.64畝。主要溪流蘭溪(又名東田溪)源於芹山山脈,貫穿全境,經南安市區的頂溪章節附注入西溪,全長28公里。 東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眾多,有"黃巢試劍石"、"宋狀元宰相吳潛墓",明抗倭英雄歐陽深"昭毅將軍祠"、"施琅將軍洞"等人文景觀。出產"珠光青瓷",馳名於世,產品外銷海內外。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坑古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蘭溪寮仔古瓷址為代表的宋、元、明清古瓷址33處,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東田境內山清水秀、奇峰怪石、風光綺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黃巢自然生態風景區等旅遊景點,2006年開發的漂流、穿越峽谷等戶外拓展項目,深受遊客的青睞。 改革開放以來,東田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充分發揮人文、景觀、資源、區位優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拓進取,奮發有為,按照“東接西聯、內拓外展、愚公移山、彰顯特色,全力打造東田郊區工業旅遊名鎮”的發展戰略。帶領東田人民走興鎮富民之路,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蒸蒸日上。.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東田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東田鎮榜上有名。 2019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東田鎮為第六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東田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南安市黃巢水利風景區 景區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東田鎮山西村景區介紹:黃巢山位於南安市東田鎮西南部,海拔1095米,因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在此屯兵紮營而得名,現已是名聞遐邇的自然風景區。景區地勢險要,奇峰嶙峋……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90
推薦理由:鄭成功紀念館 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閩南古津石井鎮,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最南端,與金門僅距6海里。石井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閩東南海峽西岸的海上對外交通要衝。東隔馬江毗鄰晉江東石,南臨浯江遙對金門,西連龜山與廈門翔安巷東接壤,北與水頭交界。全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來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僑親和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 改革開放以來,石井人民秉承先人艱苦創業的成功精神,圍繞建設"現代化港口城鎮"的總體目標,立足港口優勢,挖掘區位潛力,壯大"石材、石化、航運漁業、新型輕工、旅遊"五大支柱產業,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4年,完成工商稅收2.26億元,年總供電量超5億千瓦時,經濟實力位居全省農村50強鄉鎮第4位。連年來,多次獲得省、泉州市、南安市授予的各種榮譽稱號,是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和"福建省第八屆文明鄉鎮"。 石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淳樸的海濱民俗風情。宋理學家朱熹曾多次到石井楊子山書院講學,故有"理學淵源開石井"讚譽;明民族英雄鄭成功以收復台灣的民族赤誠感化世人;曾是"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口之一的石井古津,古往今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仍。這些特殊的歷史條件孕育了這裡的民俗風情傳統:知禮識儀,愛國愛鄉,勤奮淳樸,熱情好客。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為多。石井是高甲戲的發源地,古時岑兜村洪埔師及村民創造了高甲戲劇種。因此洪埔師被後人稱為"戲祖公"。近百年來,石井的高甲戲蜚聲海內外。 石井,是一座地靈人傑的濱海古鎮。境內的"四海四陸"八奇和境外的"春夏秋冬"十二景,勾勒出"鰲石山、石井江、楊子山"三個文物盛存、風景秀麗的名勝景區,其中尤以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紀念館為中心,以延平郡王祠、中憲第和開台聖王紀念堂等景點為輔助而創建的鰲山鄭成功文化園;以"海上視師"石刻、靖海門、銃城、清水岩、邦伯坊大佰島等文物景點為呼應,展示了石井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2021年10月,石井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70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石井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石井鎮榜上有名。 2012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石井鎮為第四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南安鄭成功紀念館 為經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光輝業績,1962年在其家鄉南安市石井鎮鄭氏小宗祠建“鄭成功紀念館”,1981年在鰲峰山建新館,館內陳列鄭成功頭髮、玉袍、靴等重要文物200餘件。鄭成功紀念館介……詳情>> 奎霞建築群 奎霞建築群位於南安市石井鎮奎霞村,年代為清至現代。簡介:由奎霞林氏族人於清末、民國、建國初期先後在家鄉建造上百座的閩南傳統建築和南洋風格建築。建築大多沿東西走向的奎霞古街兩側錯落排列,形成了……詳情>> 延平王祠 延平郡王祠位於南安市石井鎮。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詔令遷鄭成功靈柩歸葬故里南安鄭氏祖塋,並建祠祀之。祠坐西南面東北,前臨海,後靠鰲石山,沿中軸線自北而南,依次為照壁、山門、大殿,邊有……詳情>> 石井許氏祖墓 石井許氏祖墓位於石井鎮石井社區,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由“石井許始祖五代仝塋”和“溪邊六使許公之墓”組成,是石井許氏始祖一世至十世先祖墓葬,占地面積共約970平方米。墓皆坐東南向西北,墓碑……詳情>> 石井鄭運錦墓 石井鄭運錦墓位於石井鎮楊子山,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墓坐西南向東北,糖水灰夯築,墓碑、墓桌、墓埕、獅對、石柱保存較好,花崗岩墓碑陰刻“石井誥贈中憲大夫朴居鄭公塋域”。鄭運錦(1689—17……詳情>> 石井鄭西庭墓 石井鄭西庭墓位於石井鎮蘇內村九仔寮山,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墓坐西南朝東北,糖水灰夯築。花崗石碑上鐫刻“皇明西庭鄭公墓”,碑高196厘米,寬162厘米,厚25厘米。鄭西庭,五虎門副總兵,誥……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65
推薦理由: 有中國雨傘城之稱的詩山鎮位於南安市西北部,地處南安、永春、安溪三縣(市)交界處,面積96.2平方公里,轄有18個村民委員會和一個居民委員會。現有人口8.6萬人,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16萬人。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詩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唐朝以前就有山頭城之稱,南宋理學家朱熹瞻“開八閩文風之先”的歐陽詹在高蓋山讀書處留下的眾多詩詞佳作,感嘆“此詩山也”,從此詩山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閩南著名僑鄉和南安五大古集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詩山鎮充分發揮僑鄉人文、區位優勢,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條主線,走活招商引資和項目帶動“兩步棋”,唱響工業經濟、中心集鎮建設、旅遊經濟“三部曲”,實現經濟總量、城鎮化水平、民生質量及和諧社會程度“四個明顯提升”,經濟建設一年上一個新台階。 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6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6.25億元,上繳工商稅收3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88元,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農業方面,建有大棚蔬菜基地、小五台養殖場、吾豐冬至圓橄欖基地、錢塘和聲東臍橙基地等四大農業標準生產基地,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9萬畝,其他作物2000畝,糧食產量穩中有升。工業方面形成以雨具、紙業、輕紡服裝、食品、家私、彩印等六大支柱產業為支撐,以報恩工業項目集中區、仙景、鳳坡、西上、林埔口工業項目區為依託,眾星拱月的企業發展格局。全鎮現有規模以上企業25家,2006年度納稅超百萬元的企業15家,其中有聯興集團、新同發總公司、華興雨具日用製品有限公司3家年產值超億元、納稅超200萬元的龍頭企業,並被確定為“南安市明星企業”,聯興集團榮獲“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稱號,泉州宏利傘業有限公司的“宏利”牌晴雨傘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福樂食品有限公司的“貴格” 營養麥片、聯興集團的“南鳳”紙品包裝被評為省著名商標,華興雨具日用製品有限公司被泉州市確認為重點出口企業, 10家企業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譽為“南安雨傘創奇蹟,世界十支有其一”的詩山傘業,已擺脫原來單一的加工性質,形成原輔材料生產和成品加工一條龍,年產量超過500萬打,創匯上千萬美元。.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詩山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詩山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詩山鎮榜上有名。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詩山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鳳山寺 鳳山寺,原名郭山廟,又名將軍廟、威鎮廟,位於泉州南安詩山鎮西北角鳳山麓,建於五代後晉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聖王。郭聖王,俗名郭忠福,詩山郭山人,生於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 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南安市詩山鎮山一村詩山公園內。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由南安縣人民政府建於1965年9月,2002年春由詩山鎮人民政府重修。紀念碑為石材結構,由碑底和碑身兩大部分組成。碑的底 詩山鎮名人 李剛 李剛,原名敬文,宇瑞悌,民國3年(1914)生於南安詩山內益鄉(今詩山鎮紅旗村)。其父李孔富是馬來西亞華僑,母陳貌娘理家教養子女。父勤勞,母賢慧,李剛幼年時就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民國12年(1923)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60
推薦理由: 英都鎮位於南安市西部,距市區22公里,與安溪縣毗鄰,面積85.54平方公里,總人口57051人,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是中國水暖(閥門)基地鎮、福建省衛生鄉鎮,又是清朝開國重臣洪承疇的故鄉。2006年,全鎮實現工商稅收入庫1784.64萬元、比增14.7%(其中國稅入庫964.6萬元、比增5.3%,地稅入庫820.04萬元、比增28.1%,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312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50元。 英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水源豐富,農業基礎紮實,被譽為南安的“糧倉”,美稱“金英”。英都屬雙季稻作區,全鎮耕地面積1.78萬畝,山林面積7.199萬畝,水果面積7702畝。水境內有中型水庫1座(坂頭水庫)、小二型水庫2座。特產有新山蘆柑、岩蔥、酸筍、麻糍等,其中新山蘆柑果質甜美、享譽全國,獲得“中國綠色食品”、“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等稱號。 水暖閥門產業是英都的支柱產業。2001年英都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水暖(閥門)基地鎮”。全鎮目前有100多家鄉鎮企業,投資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達51家,其中水暖閥門消防器材企業約占80%,規模以上企業7家,23家企業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申鷺達集團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福泉衛浴有限公司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企業銷售網路遍布全國各省市,各類企業設立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分支機構和代理機構有400多家。擁有一支1萬多人的水暖閥門供銷大軍,不但推介英都的水暖閥門產品,還經營各大國有閥門企業的產品,年銷售總額在40億元以上。全鎮有十歌、十八灣、中溪洲等3個工業園區,正在規劃建設全省最大閥門專業生產基地—南安市恆阪閥門基地,面積約有10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為3930畝,是南安市2006年重點建設項目。 英都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擁有一座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3.5萬伏的變電站和裝機容量125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一個容量10000門的程控電話模組局。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境內有三所中學,南安三中是省二級達標中學,英都中心衛生院是泉州市第一家一級甲等達標醫院,英都中心國小被評為全省農村示範國小,英都有線電視中心具備傳遞50套電視節目和10套調頻廣播節目功能,並在全省率先開通MMDS寬頻發射系統。.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英都鎮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英都鎮上榜。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英都鎮榜上有名。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英都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英都革命烈士紀念碑 英都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鳳山東麓。紀念碑是遵照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老前輩的批示,為紀念革命烈士而興建的。紀念碑鐫記著25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16名是在本地革命戰鬥中犧牲……詳情>> 坂浦古厝(良山洪氏民居) 良山洪氏民居位於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坂埔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洪氏民居由頂點金、封君祠、思源居、若蓮居等建築組成,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磚石木構築,均為典型的閩南傳統建築。頂……詳情>> 英都鎮名人 洪承疇 洪承疇(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別名洪彥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將領,曾任兵部尚書、太傅、少師等職位。洪承疇曾經圍剿明末農民起義軍有功、建議清朝採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穩定南方;降清後……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56
推薦理由: 揚西科技工業區,該工業區計畫總投資7700萬,已完成揚西科技工業園2320畝土地總體科學規劃和會審,實施邊開發邊引進,首期已投資1800多萬元用於征地800多畝和建設1.7公里防洪堤基礎工程。目前,工業區內企業347家,有金鹿日化等10家企業年納稅超200萬元,獲中國馳名商標1家、省名牌產品3家、省著名商標3家、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7家。 鎮區改建情況。鎮區改建按照“打開城門、拓寬空間、建改並舉、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設思路,進一步樹立經營城市理念,走好經營城市的發展路子。從1998年開始,鎮區改建進行總體規劃,1999年進行動員搬遷,2000年實施改建。經過這幾年的運作,(1)完成洪東、洪南片區一期和二期改建,其中:一期共拆遷舊區面積5.4萬平方米,拆遷500多戶,新建面積8.5萬平方米,投入資金計500萬元;二期改建拆遷舊區4.7萬平方米,涉及拆遷戶547戶,建築面積13 萬平方米,總投資達9000萬元。(2)投資2300萬元,建設鎮區東溪防洪堤2.1公里,評定為優質工程,經受了較大的洪峰的考驗,在防堤內配套建設沿防洪堤休閒設施,成為東溪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和人們休閒的好去處。(3)總投資650萬元,新建面積5600平方米的美食街一片繁榮,有力地推動洪瀨第三產業的發展。(4)規劃建設規模150幢的江濱花苑別墅區初具規模,區內水電、道路、電信、有線電視、排水排污等設施陸續完成,竣工和正在興建的已有100多幢,進一步提高了鎮區品位。(5)總投資700萬元,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的濱州商住樓已完成兩幢大樓外裝修。(6)投資650萬元,遷建洪瀨第一中心國小。(7)完成瑞基廣場建設,配套建設150泊位的地下停車場、燈光籃球場、老年體育活動中心、環形跑道。(8)投入800萬,共有攤位200多個的中土爐市場及總投資1500萬元,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傑誠大廈的已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鎮區沿街店面亂排攤設點、占道經營的混亂秩序,並且進一步完善了鎮區現有的商業網點布局,擴大了鎮區商貿規模。(9)投入120多萬元,完成鎮區東大路車站至新大橋段0.8 公里的排水溝擴改工程,從而有效地改變東大路段積澇堵車的現象。.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洪瀨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洪瀨鎮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洪瀨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展開】
福建南安市水頭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福建省
111
推薦理由:地理位置水頭鎮位於南安東南部,福建泉州與廈門交界處,與台灣寶島僅一水之隔,素有泉州南大門之稱。是著名的閩南僑鄉,全國經濟綜合發展示範鎮,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全省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全省小城市建設試點。東臨晉江安海鎮,隔五里橋,西接同安馬巷以嶺為界線劃分開來,南接石井,北接官橋,交通便利。324國道和福廈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廈門機場和港口僅幾十公里。【展開】
TOP 10
舉報
排名規則:《南安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