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蚌埠十大強鎮排名

蚌埠十大強鎮排名-蚌埠最有實力的鎮-蚌埠市哪個鎮比較繁華

榜單評測專員的頭像
榜單評測專員
2023-09-04 07:30:08更新 · 2.01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蚌埠是地處於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的地級市,其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而且資源豐富。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蚌埠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蚌埠最有實力的鎮,其中包括荊山鎮、龍亢鎮、常墳鎮等蚌埠強鎮,告訴您蚌埠市哪個鎮比較繁華,蚌埠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蚌埠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63
推薦理由: 1、地理位置。 馬城鎮位於懷遠縣東南部,距縣城10公里,東鄰天河,與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接壤,南與淮南市上窯鎮分山而治,西臨淮河,與常墳鎮隔河相望,北與荊塗風景區相連,中夾國營十二門塘水稻良種場。 2、面積。 全鎮政區面積15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萬畝,人均耕地1.5畝,東西最大距離12.3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5.6公里。 3、自然環境。 ①地形、地貌: 馬城鎮位於淮北平原南緣,沿淮丘陵東南部,鎮域南部為大洪山山脈,呈東西走向,東部、西部分別毗鄰天河、淮河,地勢較低洼,尤其毗鄰天河西側的部分村莊常受洪澇災害。鎮整體地形為南高北低,東西兩側低洼。東部屬緩坡崗地和淺窪平地,西部屬泛帶平坡地,南部屬丘陵堆積帶。 ②氣候: 馬城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熱資源豐富,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季風明顯。夏季以東南風為主。降水、溫度在年際、年內變化較大,表現為冬季乾寒,夏季炎熱多雨。平均降雨量903.2mm,年最大降雨量為1559.5mm(1954年),年最小降雨量442.1mm(1978年),6至9月份降水集中,為年降水的60%,11月至來年2月降水量最小,僅占年降水的10%,年均蒸發量1626mm,潮濕係數0.7,相對濕度70——80%,年均氣溫15.1°C,極端最高氣溫41.5°C,極端最低氣溫-24°C,全年無霜期200-220天,凍結最大深度0.16m(1956年11月10日)。 ③山脈河流。 河流:馬城鎮境內主要河流為淮河、天河、獨山河、龍南新河(人工河),水面面積大約為2829.71公頃。河網密度一般。徑流總量一般包括地表徑流和地下水兩部分。地表徑流深度一般在2.5-2.6米之間,地下水常年深度1.5-2米之間,旱年可達2.5米。多年平均降雨入滲補給量為250毫米,中等乾旱年份降雨入滲補給量為210毫米,乾旱年份降雨入滲補給量為170毫米,降雨入滲為地下水的主要來源。 湖泊:馬城鎮境內湖泊主要有孔津湖(懷遠四大名湖之一),位於淮河右堤蘇黃段內,荊山湖(懷遠四大名湖之一),與孔津湖隔河為鄰,黃郢水庫、禹廟水庫。孔津湖現已改造成為“十里稻花香、滿田泥鰍肥”的生態良田和水產基地。“孔津湖牌”泥鰍飄洋過海,出口韓國。 山脈:大洪山是馬城鎮,也是懷遠縣南部群山,屬淮南丘陵區,西自淮河右岸新城口,東至禹廟,延綿10餘公里,大小山峰10餘座,海拔均不足200米。超過100 米的有:大峰山(111米)、大白山(130米)、大磨山(164米)、赤壩山(126米)、尖山(136米)、錢家山(130米)、姜家山(168米)。 4、自然資源。 ①生物資源 馬城鎮境內有植物200多種,動物100多種。 a、植物 糧食作物:小麥、大豆、山芋、綠豆、紅小豆、穀子、豇豆、水稻、玉米、蠶豆等; 經濟作物:花生、紅麻、薄荷、大蒜、蓖麻、油菜、芝麻等; 蔬菜類:白菜、韭菜、蘿蔔、茄子、豆角、辣椒、大蒜、梅豆、西紅柿、馬鈴薯、地瓜、洋蔥、大蔥、芹菜、菠菜等; 瓜果類:南瓜、葫蘆、冬瓜、西瓜、甜瓜、苦瓜、北瓜、桃、李、杏、梨、棗、石榴、柿子、菱、藕等; 野生藥材:半夏、半枝蓮、半邊蓮、馬齒莧、酸棗、菟絲子、野薄荷等; 樹木:大官楊、沙蘭楊、法梧、泡桐、槐樹、椿樹、刺槐、榆樹等。 b、動物 主要有:禽類、鳥類、龜類、蟲類等百餘種。 ②土地資源 馬城鎮位於淮北平原南部,為下降堆積平原,有較厚的土層和礦層,在砂層中含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境內第四紀地層比較濕潤,有湖泊沉積物和殘積物,粘土、亞粘土、粉細砂土交替沉積。據初步調查,由於受地形、成土母質和人為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形成潮土、棕壤土等二等土。 全鎮現有土地總面積15784.48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947.3公頃,林地1269.44公頃,未利用土地293.78公頃;水域2829.71公頃。 ③礦產資源 馬城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石灰岩資源主要分布在鎮南部的大洪山,品位高、質量好,礦石裸露,易於開採。鎮東部有豐富的鐵礦,現有的生產能力可以開採30多年。大洪山東部還有名聞遐邇的觀泉。新城口至馬頭城之間的淮河內蘊藏大量河沙,是建築的上等材料。 5、自然災害。 風:馬城鎮屬暖濕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風主要為颱風和龍捲風,冬季以偏西北風為主。 雨:馬城鎮年均降水量為903.2mm,年最大降水量為1559.5mm(1954年),年最小降水量442.1mm(1978年)。6-9月份集中年降水的60%,11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最小,僅占10%。 冰雹:冰雹常在夏季對流天氣出現,但冰雹不大,一般不會給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災難。 凍:馬城鎮處在淮河右岸,年均氣溫15.1°C,極端最高氣溫41.5°C,極端最低氣溫-24°C,全年無霜期200-220天,凍結最大深度0.16m(1956年11月10日)。 病蟲害:病蟲害以旱地作物或水稻病蟲害為主,水稻病蟲害以紋枯病、卷葉螟、稻飛虱為主。 6、政區沿革。 馬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遠在4200多年前的堯、虞時代,這裡就設有塗山氏國,是塗山氏族聚居之地(荊塗春秋)。 秦代公元前221年在這裡設當塗縣(安徽省情)。 公元前137年,西漢建元四年,設當途侯國,地址先設塗山北麓,後被淮水淹圮,移築馬頭城(懷遠縣誌),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封魏不害為當塗侯,屬九江郡,塗山也改名為當塗山(大清一統志)、(漢書·地理志)、(懷遠縣誌)。 王莽新朝時(公元前9-25年),當塗改稱山聚。(懷遠縣誌) 東漢時,復置當塗縣(安徽省情),(懷遠縣誌)。 三國時,屬魏境,當塗縣廢、(懷遠縣誌)。 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再設當塗縣屬淮南郡(安徽省情)、(荊塗春秋)。 東晉成帝鹹和五年(公元330年),僑立當塗縣於江南(今當塗縣境), 廢古縣為馬頭城(大清一統志)、(辭海1210頁)。 東晉安帝元年(公元397年),置馬頭郡(因山形立名),治所在馬頭城。轄境約當今安徽懷遠及蚌埠市西部地區(辭海)。 北齊,設荊山郡(以山立名)。改馬頭郡為馬頭縣,為荊山郡治所(辭海)、(懷遠縣誌)。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廢荊山郡,改馬頭縣為塗山縣(以山立名),屬鍾離郡(辭海)、(懷遠縣誌)。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塗山縣併入鍾離縣(懷遠縣誌)。 五代十國屬南唐;後周,趙匡胤征南唐,在馬頭城設鎮淮軍(懷遠縣誌)。 南宋時,馬頭城一度淪為金人之手,宋高宗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韓世宗收復淮北失地,再置荊山縣於馬頭城。宋理宗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設懷遠軍,轄荊山縣(懷遠縣誌)。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元月,撤廢懷遠軍,與荊山縣合併,定名懷遠縣,治所改置今懷遠城關(懷遠縣誌)。至此,馬頭城作為方國、縣、郡治所地早於懷遠縣城1500多年。 明,屬江南省鳳陽府懷遠縣(懷遠縣誌)。 清,屬安徽省鳳陽府懷遠縣(懷遠縣誌)。 清康熙十年(1671年),縣以下設定都圖,一直到清末(1911年),時馬頭城境分屬10都3圖、5圖、7圖、10圖。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都,改圖設方,方下設保,設馬頭城方。 民國五年(1916年),改方設區,馬頭城區為第二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實行保甲制,全縣設10個區,馬頭城區為第二區,轄76保、804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縣並為5個區,馬頭城仍為第二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二月,馬頭城淪陷,全縣65%以上土地被日偽軍盤踞。翌年,日偽政府劃設6個區,馬頭城為二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實行區、鄉制,全縣設6個區馬頭城區仍為第二區,轄馬頭城、禹帝廟、考城、龍頭壩、上窯、孝儀6個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抗日戰爭結束,民國縣政府設5個區。馬頭城區仍為第二區。 1949年1月,懷遠解放後,馬頭城劃屬鳳陽縣。 1952年,鳳陽縣宮集區劃歸懷遠,改名為馬城區,轄上洪、白衣、孝儀、馬城、秦集、草寺、新城、花郢、仁和、廟前、宮集、西泉、仲集、鍾井14個鄉。 1958年9月,撤區建社,設馬城人民公社和孝儀人民公社。 1964年5月,恢復馬城區,轄馬城、孝儀、禹廟、上洪4個人民公社。 1969年2月,撤區並社,復設馬城人民公社和孝儀人民政府公社,成立公社革委會。 1980年1月,設區劃社,復設馬城區,轄上洪、白衣、馬城、孝儀、禹廟、新城、廟前7個人民公社。 1984年1月,以社建鄉,以隊建村,公社改稱鄉,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 1992年3月撤區並鄉,撤馬城區,設馬城鎮和孝儀鄉。 2004年4月,鄉鎮區劃調整,孝儀鄉整建制劃歸馬城鎮。 7、鎮區現狀。 2004年4月,鄉鎮區劃調整,原孝儀鄉整建制劃歸馬城鎮;原馬城鎮的上洪、下洪、杜郢、塗山、陳郢、徐郢、韓郢、冷水等8個村劃設荊塗風景區。全鎮現轄24個行政村,320個村民小組。 8、人口。 馬城鎮現總人口為8.13萬人,城鎮及非農業人口為15312人,占總人口的2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15人。民族主要是漢族,只有極少數回族。性別構成,其中男性為48617人,女性為32683人;文化程度構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6.7%,國中占23.6%,國小占43.5%,文盲半文盲占15.2%;勞動力構成,其中青壯年勞動力為53183人,包括男勞動力32845人,女性勞動力20338人;家庭主要以一家三口、一家四口為主,其中一家三口的占32%,一家四口的占47%,其它占21%;姓氏構成,李、王、胡、蔡、馬、劉、成、張等姓氏人口較多。 9、名勝古蹟。 馬城鎮現有的名勝古蹟,主要有206國道927公里處的觀泉,洪集中學院內的古銀杏樹,馬頭城北0.5公里小新莊南的當塗縣城遺址等。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馬城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41
推薦理由: 懷遠縣轄鎮。1951年設常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7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20公里,東臨淮河。面積63.7平方公里,人口4萬。公路直達縣城,淮河常年通航。轄王莊、崗陳、易劉、汪郢、北園、集西、常墳、鎮西、菜圩、中圩、孫小圩、澗口、易家、張橋、中心、大門、西巷、東巷、沃窪、後尹、前大郢、雙圩、永西、牛王廟、屠郢、永平、常巷、王嘴、水巷、前王、新橋、中南、南湖33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豆類。鄉鎮企業以碾米和榨油業為主。為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出生地,有常遇春墓。. 2020年4月,常墳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4年7月,常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26
推薦理由: 曹老集鎮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北部,東經117°18′-117°25′、北緯33°31′-33°36′,南距蚌埠主城區10千米。北接固鎮縣,南鄰淮河,東接五河縣,西壤懷遠縣。東西長13千米,南北寬9千米,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城鎮規劃面積7.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52平方千米,城鎮人口1.6萬人。地處淮北平原南緣,地勢平坦,海拔高程15.0~19.2米,南部沿北淝河地區地勢低洼。京滬鐵路、101省道縱穿鎮境,有年吞吐量達3萬噸的曹老集鐵路貨場。景區有三汊河濕地、金山湖等。 沿革 東漢建安二年,曹操親率百萬大軍討伐壽春的袁術,駐營於北淝河北岸,時稱曹家營。後聚商成集,曹老集由此得名。1958年設淝光公社,1963年改曹老集公社,1965年由懷遠縣劃歸固鎮縣,1983年改鄉,1992年置鎮 。位於固鎮縣南端,距縣城30千米。1997年,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4.4萬,轄水牛陳、曹老集、高老家、張陳、淝光、高吳、清河、周台、周集、廟西、常郢、陳家、南郢、交通、西樓、王郢、杜橋、陳郢、李甘、戴集、高湖、楊湖、金莊、楊家、李湖25個村委會。2004年劃歸淮上區管轄。 以農業為主,產小麥、水稻、紅麻、花生、蘆葦。盛產葡萄、蘋果、酥梨。鎮辦企業有農機修配、麵粉、磚瓦、建築等企業。 文物遺存 蚌埠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二階段實地調查階段日前正式開始,截至11月10日,普查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淮上區曹老集鎮的普查中,新發現文物點18處。 曹老集鎮,據傳為曹操打仗屯兵之處,故稱曹老集。境域基本為歷史上的黃、淮泛區,不少文物點被埋藏於淤積地下,發現文物的難度相對增大。此次實地調查遵照國務院不漏鄉鎮、不漏社區、不漏地塊拉網式普查的原則,採取文獻查詢掌握資料,實地走訪取得信息,實地地面踏查最後確認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調查順利進行。 截至目前,在曹老集鎮境內已新發現文物點18處:東郢古井、周台村侵華日軍炮樓、大常郢村遺存、大常郢村窯廠墓葬群、廟東墓葬群、常郢國小墓葬群、顧溝沿顧氏家族墓、小台子唐宋遺址、大台村遺址、廟東台地遺址、廟東愛覺(角)遺址、周集村遺址、周集卞井遺址、老圩子遺址、小樊台遺址、周集狗不咬遺址、老圩子小廟遺址、李嘴子遺址。這些文物點在時間上,從漢代跨度到現代。 在新發現的文物點中,東郢古井位於曹老集鎮周集片南郢村東郢組東北200米,磚結構,口徑71厘米,相傳為三國曹操屯兵於此地時所掘的七十二井之一,是考證曹操屯兵淮河流域的重要資料。顧溝沿顧氏家族墓,位於曹老集鎮周集片周郢村顧溝沿村子西部,現存明清至今顧溝沿村顧氏家族墓七十餘座,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此顧氏家族墓的資料將是調查研究明清淮上低洼的黃、淮泛區域內自然環境變化和人們搬遷、居住史的重要依據。周台村侵華日軍炮樓,位於曹老集鎮曹老集片周台村,緊挨著京滬鐵路路基西側,七號溝北側高地上,占地約120平方米。該炮樓扼守京滬鐵路及水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是1937—1945年間侵華日軍留下的歷史罪證,是其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組成部分。周集狗不咬遺址,位於周集自然村西側,現為耕地。地面發現漢代的繩紋紅、灰磚瓦片及唐、宋瓷片,分布面積約45189平方米,是研究漢以來該地區文化、經濟的重要資料。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曹老集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2020年4月,曹老集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4年7月,曹老集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17
推薦理由: 一、 基本情況 鮑集鎮地處懷遠北部,距縣城30公里,行政區域總面積184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人口8.1萬人,土地面積16.8萬畝,是縣北商貿重鎮、安徽省重點建設鄉鎮、蚌埠市新農村建設試點鎮。 二、 區位交通 鮑集鎮交通便捷,206國道越境而過,合徐高速公路在鎮南留有出入口,為鮑集發展道口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帶動了該鎮物流、運輸、飲食服務、招商引資等多領域、多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該鎮積極爭取實施“村村通”項目,加強鄉村公路建設,鮑火路、鮑高路、鮑王路等主要交通幹線相繼建成,通車裡程達35公里,為農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 人文歷史 據《鮑集區志》記載,鮑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悠悠歲月中,鮑集人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生息,建設著自己的家園。鮑集擁有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最為突出的當數西樓村谷堆眼,這個自然莊由3個大谷堆和72個小谷堆組合而成,大小谷堆一脈相承,連綿起伏,形成獨特的地理景觀。據測量,大谷堆最高端比地平面高出1.4米。人們曾在大谷堆農耕時,發現漢代的五株錢,銅製印章等,據此推算大谷堆歷史之久遠。 四、 產業特點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著力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村經濟,建成了小麥優質生產基地,小麥產量和品質有了明顯提高,小麥單產由過去的300公斤左右,提高到現在的450公斤左右。棉花、花生等經濟作物的比重進一步增加。蔬菜生產向品牌要效益,形成了大棚黃瓜、黃心烏、大豆青等優質蔬菜產品。其中“高老莊”牌黃瓜已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和產地論證。黃瓜協會被授予“安徽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示範單位”。蔬菜科技示範園被縣委組織部列為“黨員幹部雙培雙帶示範教育基地”。鎮黨委、政府抓住自身的區位優勢,在合徐高速公路入口處開闢面積達98公頃的工業園區,第一家入駐的企業安徽加萊姆化工有限公司,已正式投產,產銷兩旺。著力發展勞務經濟,2008年輸出勞務1.7萬人,收入1.7億元。 五、 民風民俗 在歷史長河中,鮑集人創造著燦爛文化和樸實的民風民俗。花鼓燈、泗洲戲是紮根民間的藝術,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如今的花鼓燈節術鋒頭正鍵,在歷屆花鼓燈藝術節上屢屢獲獎。2006年代表安徽省參加浙江蘭谿市蘭花節,榮獲優秀表演獎。 六、 工作亮點 鮑集鎮著力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凝心聚力謀發展,2007年,該鎮被授予“安徽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榮譽稱號。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貫徹人口與計畫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2007年,該鎮計生工作位居全縣第三名,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著力發展體育事業,建成了文化活動中心和體育場,推動全民健身運動,2007年,該鎮榮獲“全國全民健身運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8年,鮑集高考本科達線654人,位居全市農村中學之首。 改革開放中的鮑集在新農村建設中正在闊步前進。 聯繫電話:0552-8881009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12
推薦理由: 蚌埠市郊區轄鎮。原屬鳳陽縣淮光公社,1958年劃歸蚌埠市郊區。1961年析建長淮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與淮光鄉合併設長淮衛鎮。位於市區東,淮河南岸,西部與東市區城鄉交叉,距市府10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3.9萬。京滬鐵路、合(肥)蚌(埠)公路橫貫鎮境。轄東風、南灣、衛東、長淮、淮上、陳郢、余灘、汪廟、高郢、淮光、朝陽、老山、司馬莊13個村委會。農業以小麥、水稻、豆類、蔬菜種植為主,盛產西瓜。工業以玻璃、採石、建材、農機、糧油加工為主。長淮衛在明代是軍事重鎮,1976年曾挖掘出明代懷遠侯孫安墓碑及其它文物。 340302100長淮衛鎮 340302100001112合力居委會 340302100002112錐子山居委會 340302100003112長淮居委會 340302100004112東站居委會 340302100200220東風村 340302100201220南灣村 340302100202220衛東村 340302100203220長淮村 340302100204220淮上村 340302100205220陳郢村 340302100206220餘灘村 340302100207220曹彭村 340302100208220仇崗村 340302100209220司馬村 340302100210220朝陽村 340302100211220老山村 340302100212220汪廟村 340302100213220高郢村 340302100214112淮光村 、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79
推薦理由: 蚌埠市郊區轄鎮。1949年設小蚌埠鎮,1958改公社,先後稱淝淮和小蚌埠公社,1984年改小蚌埠鄉,1992年小蚌埠、吳郢兩鄉合併置小蚌埠鎮。位於市區北,淮河北岸,距市府7公里。淮河沿鎮而過,京滬鐵路過 境。蚌(埠)阜(陽)、蚌(埠)宿(縣)、懷(遠)五(河)等公路交叉於境內。有淮河輪渡直通南岸市區中心。轄方溝、吳庵、趙宗、高庵、陳台、後樓、蘆台、山香、金台、桃園、東趙、果園、林場、東廟、丁崗、雙墩、吳郢、徐崗、小蚌埠、蘆小廟、王小溝21個村委會。農業以小麥、水稻、蔬菜種植為主。工業以化工、建築、建材為主。 小蚌埠鎮地處淮河北岸,與蚌埠市老城區隔河相望,為蚌埠市淮上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鎮總面積42.3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委員會,5個社區,總人口5.2萬人。全鎮共有黨組織59個,其中村黨組織32個,黨員1239名。 小蚌埠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解放路公路橋、朝陽路公路橋、大慶路公路橋、206國道、蚌寧高速公路、307省道均在境內。小蚌埠鎮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雙墩遺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境內還有春秋鍾離古墓、龍華禪寺等名勝古蹟。 2011年12月,小蚌埠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雙墩遺址 雙墩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北,該文化遺物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雙墩遺址出土有刻畫符號的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70
推薦理由: 千年古鎮龍亢鎮,地處懷遠縣西部,東距蚌埠市60公里,西與蒙城縣接壤,距該縣城35公里。鎮域面積116平方公里,現有22個村,人口6.09萬人,耕地面積83828畝。 龍亢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界(首)阜(陽)蚌(埠)高速公路在鎮旁設有出入口,307省道、淝南公路穿境而過;北臨北淝河,淮河支流渦河自西向東流經鎮區,水運條件較好。建設中的兩淮公路及規劃中的兩淮鐵路將使該鎮交通優勢進一步顯現。 龍亢鎮歷史悠久,西漢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漢武帝於此設龍亢縣,東漢至宋1200餘年裡,均為縣治所在。渦北老鎮區歷史遺存眾多,主要有:漢代經學大師桓榮故里、桓公墓、九閣十三廟、新四軍四師淮上紀念館等歷史遺蹟。 龍亢鎮是懷遠縣區域經濟副中心,皖北最大的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集散地,產業發展速度較快,是150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經濟、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 2017年6月,龍亢鎮被認定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70
推薦理由: 濠城鎮位於固鎮縣城東24公里處,行政面積78.8平方公里,耕地6.5萬畝,現轄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3萬。是五、泗、靈、固四個縣交界的中心集鎮,境內交通便利,通訊快捷;每年兩次古會,商賈雲集,交易活躍,是皖東北一個商貿重鎮和物資集散中心。主要農產品有小麥、花生、玉米、西瓜、棉花等。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湧現出項軍集團、垓下肉犬場等一批明星企業以及肉鴿、肉狗、垓下豆餅、虞姬豆腐等一批品牌產品;養殖業已初步形成“名特優”一應俱有,“水陸空”齊頭並進的格局。 濠城史稱“垓下”,是弛名中外楚漢相爭“垓下之戰”的古戰場,歷史悠久,古蹟眾多,秦磚漢瓦隨處可見。垓下文化底蘊豐厚,民間廣為流傳著“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動人悽美的故事,史有“霸城煙雨”、“漢陵秋色”、“虞灣夕照”等十大古景,是追蹤探秘,觀光考古的一個新興旅遊亮點。濠城鎮黨委、政府走“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興商,以商強鎮”的經營城鎮之路,以保護性開發霸王城的契機,以發展小城鎮建設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大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 2001年,濠城被列為蚌埠市“十五”規劃的唯一個商貿旅遊型集鎮和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濠城正日益成為國內項羽遺蹟網路上一顆熠熠閃亮的明珠, 3萬名勤勞淳樸的濠城人民,正以朝氣蓬勃的嶄新姿態,走向世界!正以博大的胸懷,熱忱歡迎海內外友人旅遊觀光,興家創業! 為了挖掘、保護和利用這份珍貴的垓下歷史文化遺產,充分發揮邊貿重鎮的優勢,儘快把濠城建成新興商貿旅遊型城鎮。濠城鎮黨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按照“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的發展戰略,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城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99年鎮政府投入70萬元建設了垓下街;2000年引資1000萬元建設了霸王街;2001年先後投資30萬元對集鎮區主要街道進行了綠化、硬化、亮化;引資70萬元建設了日產水1200噸的自來水廠;又多方籌資120萬元在霸王街中心廣場建設了“霸王別姬”大型雕塑和烏騅戰馬雕塑。目前,一個市場大、功能全、環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現在世人面前,蚌埠市政府已把“垓下古戰場”列入市“三山兩湖一場”的旅遊發展規劃。.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濠城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許家大樓遺址 許家大樓遺址位於固鎮縣濠城鎮垓下居委會圩里村西約100米處,當地俗稱“許家大樓”或“許慎著書台”,相傳許慎在洨縣任職期間曾在此著書。遺址西臨沱河,是一處河邊台地,平面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面積2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69
推薦理由: 懷遠縣轄鎮。1980年從原東廟公社析出,成立荊芡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柳溝、支湖兩鄉併入。位於 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公里。面積99.4平方公里,人口4.5萬。蚌(埠)阜(陽)、懷(遠)唐(集)、懷(遠)萬(福)公路過境,淮河、茨淮新河、渦河長年通航。轄牛王,沈郢、大廟、渦廟、張圩、袁莊、尤村、支湖、集南猴洞、柳北、柳東、胡堯、胡喬、石山、四聯、荊芡、靠山、柳西、柳南、大巷、鄭崗、新上23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小麥、水稻、大豆等。 鄉辦企業有建材、糧食加工和水產養殖業。. 2021年10月,荊山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3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荊山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荊山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77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62
推薦理由: 固鎮縣轄鎮。1950年設任橋區,1958年改公社,1965年7月從宿縣劃歸固鎮縣。1983年改鄉,1992年設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98.7平方公里,人口3.9萬,橋東回民村有回民861人。津浦鐵路、宿(縣)蚌(埠)公路縱貫鎮境。轄香廟、小左、楊羅、前肖、溝東、站東、橋東、吳莊、田余、任北、李許、大李、三橋、三義、溝南、鐵北、劉橋、余張、陳灣、高韓、集西、集北、李莊、張圩、清涼、迎水、吳廟、溝西、官溝、許廟、任南、張韓、車湖、楊莊、周橋35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小麥、大豆。橋東回民村設有黃牛市場。張韓村以蠶桑為主。鎮辦企業有農機修配、麵粉加工、鐵木等廠。. 2020年4月,任橋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4年7月,任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蚌埠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