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臨夏十大強鎮排名

臨夏十大強鎮排名-臨夏各鄉鎮經濟排名-臨夏哪個鎮經濟發展最好

Peri的頭像
Peri
2023-08-28 07:30:10更新 · 1.99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臨夏州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面,且距今也有5000多年歷史的自治州,該州位置優越,經濟也比較發達,你知道其由有哪些經濟強鎮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臨夏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臨夏各鄉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劉家峽鎮、廣河縣城關鎮、和政縣城關鎮等臨夏強鎮,告訴您臨夏哪個鎮經濟發展最好,臨夏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臨夏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31
推薦理由: 附城鎮是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地處康樂縣東南部,且下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的鎮,其區域面積48平方千米,境內有15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24
推薦理由: 韓集鎮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是臨夏縣政府駐地,其下轄3個社區、8個行政村,其中有15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4個,目前總占地面積為21.46平方千米。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21
推薦理由:枹罕鎮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西郊,與臨夏市城郊鎮相鄰,大夏河南,臨夏縣西,北靠北塬山。該地區面積為31.14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為37259人。枹罕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當時是枹罕縣的一部分,屬於隴西郡。後來在晉朝惠帝時期設立了護軍,並在北魏時期成為了西部軍事重地。1958年9月,成立了枹罕鎮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枹罕鄉,2002年撤鄉設鎮。2019年10月,枹罕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目前,枹罕鎮共有34家工業企業和12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21
推薦理由: 城郊鎮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地處臨夏市郊區,其下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區域面積5.7平方千米。在鎮內有18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20
推薦理由:北塬鎮是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位於臨夏縣東北部,且區域面積24.23平方千米的鎮,其有10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16
推薦理由: 東鄉族自治縣轄鎮。縣政府駐地。1950年設鎖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鎮。位於縣境中部。面積49平方公里,人口1萬,其中東鄉族占86%。213國道穿境而過,鎖(南)達(板)、鎖(南)果(園)公路終點。轄鎖南居委會和鎖南、伊哈池、高門、苜葉里、苦改里、喬文、毛毛、張王家、白家溝、王家10個村委會。地處乾旱丘陵區。農業主產小麥、薯類、油菜子。.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鎖南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03
推薦理由:城關鎮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的東北部,東與廣通河岸相連,東南與牙塘河、新莊鄉毗鄰,西接買家集鎮,北與三合鎮交界。該鎮的區域面積為28.01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為34747人。城關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設立的龍泉鎮,後來在1940年改為城關鎮,1949年改為城關區,1953年改為城關鄉,1958年建立城關鎮公社,並於1983年改為城關鎮。截至2019年10月,城關鎮下轄3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2018年,該鎮有33家工業企業和37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60
推薦理由:城關鎮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的一個鎮,位於廣河縣中部。它與祁家集鎮相鄰,與水泉鄉相連,與買家巷鎮、莊窠集鎮、阿力麻土東鄉族鄉接壤,並且與東鄉族自治縣五家鄉相鄰。該鎮的區域面積為57.34平方千米,2018年的戶籍人口為54285人。1949年以前,它屬於寧定縣廣通區,1949年成立廣通區,1956年撤區並鄉後設立城關鎮。1958年成立城關人民公社,隸屬於和政縣,1961年恢復廣河縣並改為城關公社。1983年3月,它正式改為城關鎮。截至2020年6月,城關鎮下轄4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據2018年統計,該鎮擁有54家工業企業和30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60
推薦理由: 劉家峽鎮是永靖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總面積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600米,黃河經流12公里,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年最低氣溫-16.9℃,最高36.7℃,年降雨量267mm,無霜期139~190.5夭,年日照時數25373~27816小時。鎮轄4個村9個居委會,總人口31205人,其中城市入口23859人,總耕地面積6436畝。鎮內有中央、省、州駐永單位23家,鄉鎮企業82家,個體工商戶1269戶,已建成集貿市場3個,經濟小區4個。 劉家峽鎮城區建設別具風格,被譽為“花園之城”,城市交通四通八達,教育、衛生、信息通訊、商業、餐飲、賓館、娛樂等服務功能完善。鎮內有浩瀚無垠的湖面,有鑲嵌在黃河上的明珠一劉家峽水電廠,有大壩碼頭、露天公園、水上公園、居士林、羅家洞、報恩寺、龍匯世界、水上渡假村、八卦島綜合開發區、劉家峽恐龍文化廣場等旅遊景點星羅棋布。各種農副土特產品和水產養殖資源非常豐富。優越的地理位置,互惠瓦利的對外開放政策,優質高效的配套服務,使劉家峽鎮己成為水靖縣兩個文明建設的視窗。新型的劉家峽鎮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太極湖畔。 劉家峽鎮是一塊充滿生機的熱土,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我們誠望八方賢士、四海賓朋前來觀光旅遊、投資開發,熱情好客、誠實守信的劉家峽人民將為您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越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最良好的信譽,以實現共同創業、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我們的口號是“您投資、我服務,您發財、我發展”我們相信,有朋自遠方來,劉家峽鎮的明天定能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38
推薦理由: 吹麻灘鎮是積石山縣縣府所在地,位於小積石山東麓,地處全縣地理中心,東以關家川、胡林家鄉相鄰,西以積石山脈為界,南與寨子溝鄉相接,北以柳溝鄉為界,總面積36.54平方公里,海拔2260-2305米。全鎮轄7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71個合作社,總人口18860人,其中城鎮居民986 0人,有保全、東鄉、撒拉、回、漢、土、藏等七種民族雜居,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8%。境內氣候高寒陰濕,地下水資源豐富,植被較好,適宜農作物栽植和畜牧養殖。總耕地面積13373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畝,主要種植小麥、油菜、洋芋、中藥材等作物。 發展規劃 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發揮區位優勢,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一是調整產業結構,廣泛引導廣大農民民眾,大面積種植膜側油菜和脫毒馬鈴薯,增加農民收入;二是把畜牧業當作各族民眾脫貧致富的三大產業支柱之一,按照"工業商貿鄉企富鎮,林果畜牧勞務富民"的工作思路,堅持"南油北藥、東椒西畜"的發展戰略,依託豐富天然草場資源優勢,在國僑辦等單位和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實施科技興牧,大力扶持發展適度規模養殖;三是大力發展旅遊業,充辦利用吹麻灘鎮境內氣候宜人,空氣、土壤、水源均無污染,水質甜美,是盛夏季節旅遊避署的好地方,有積石民俗村、黃草坪、冰川遺蹟石海等旅遊風景區。周邊有蓋新坪、香水坪、積石雄關、崔家峽、吊水陝瀑布等旅遊景點。我鎮充分利用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擴大我鎮對外開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促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加快旅遊業發展;四是利用我鎮人力資源壯大的優勢,培養一部分中輕年民眾去外地打工,學技術,帶動全鎮經濟快速發展;五是我鎮屬於少數民族貧困鎮,要想實施追趕戰略,加快發展步伐,就必須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對外開放開發,廣泛招商引資,藉助外部力量,發展壯大自已。根據這一思路,積極參加各種商貿洽談會,大力宣傳推介我鎮的發展優勢,藉助西部開發戰略對民族地區特殊政策吸引客商;六是認真貫徹省上提出的"兩抓兩放"戰略和州上"三民"戰略,結合我鎮實際,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促進地域經濟的發展。 招商引資 緊緊圍繞我縣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三十·三六"計畫的重點,認真篩選了一批水利、農副產品加工、綜合開發等方面的建設項目,確定專門人員,認真細緻地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為招商引資打好基礎。另一方面,採取走出去的辦法,積極組織參加鄉洽會、蘭洽會等商貿活動,大力推介我鎮的招商引資項目,努力尋找合作企業,爭取達成合作意向和協定。同時,參加縣上組織的招商引資團赴省內外進行招商引資,想方設法擴大招商引範圍,實現了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並認真學習借鑑先進地區招商引資措施、工作方法和推介管理新機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此基礎上,以保全族藝術節為媒介,以招商引資指南為載體,加大對項目的宣傳推介力度,促使更多的企業和客商在我鎮投資興業。通過積極努力,逐步走出了一條"借雞生蛋、築巢引風、借船出海、你發財、我發展"的路子。建成了澱粉廠、苜蓿加工廠、水泥廠等民營企業。 特色資源 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各項事業提速大開發時代,奮時中的吹麻灘鎮已步入經濟社會大發展的快車道,立足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資源。一是依託境內氣候宜人,空氣、土壤、水源均無污染,水質甜美,是盛夏季節旅遊避署的好地方,有積石民俗村、黃草坪、冰川遺蹟石海等旅遊風景區。周邊有蓋新坪、香水坪、積石雄關、崔家峽、吊水峽瀑布等旅遊景點。我鎮充分利用這些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促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加快旅遊業發展。二是鎮上把畜牧業當作各族民眾脫貧致富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按照"工業商貿鄉企富鎮,林果畜牧勞務富民"的工作思路,堅持"南油北藥、東椒西畜"的發展戰略,依託豐富天然草場資源優勢,在國僑辦等單位和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實施科技興牧,大力扶持發展適度規模養殖。以推廣南德溫牛養殖和養殖戶,以整村推進為重點,加快規模養殖步伐,使畜牧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並在全鎮農村經濟中牢固樹立了"三分天下居其一"的支柱產業地位。全鎮有規模養殖村2個、規模養殖廠8個、規模養殖戶250戶,畜牧業已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臨夏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