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興平十大強鎮排名

興平十大強鎮排名-興平各鄉鎮經濟排名-興平市哪個鎮經濟發達

2號榜單員的頭像
2號榜單員
2023-08-28 07:30:12更新 · 1.4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興平市是由陝西省鹹陽市代管,且下轄8個鎮的縣級市,該市作為陝西省十強縣,在2022年取得了312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興平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興平各鄉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興平趙村鎮、桑鎮、南市鎮等興平強鎮,告訴您興平市哪個鎮經濟發達,興平各鎮經濟排名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興平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20
推薦理由: 南市鎮位於興平市城區北7.8公里處,北與乾縣、禮泉接壤,東靠南位鎮,全鎮轄17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7萬,鎮域面積50.4平方公里,全鎮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距西寶高速公路10km、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僅35km,興禮公路、興店公路、西平鐵路穿境而過。全鎮以雜果種植、生豬養殖和糧食生產為主導產業,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5萬畝,糧食總產值達到4600噸。果業總面積達到3.8萬畝,總產值達到4800餘萬元,人均果業占地面積達到1.2畝。 近年來,南市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在市政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12345”的發展思路(即: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箇中心,充分發揮“果畜糖菜”四大產業和子孝孝道文化兩大優勢,精心打造子孝孝道文化產業園、星光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和華田現代農業示範園三大園區,嚴格落實村幹部坐班制,村財鎮管制,四議四公開和機關幹部績效管理四項制度,著力做好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統籌城鄉發展、環境衛生整治、加強文化建設、構建和諧南市這五篇文章),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在城鎮化建設上,著力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增加魅力,鎮街道東擴西延,全長達4.6公里,2015年來新增燈箱96個,新增條形花壇2500餘個,新栽草坪9000餘平方米。在農業產業化上,按照“優果、強畜”,的發展思路,實施“四大技術”,狠抓優果工程,擴大工藝果業生產,搶占市場,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有機果業。目前,以富士早、中、晚系列為主的蘋果和酥梨、桃、栗等雜果面積達3萬餘畝。牢記-的囑託,精心打造生豬大鎮,以星光豬場龍頭企業為基地,輻射各村,建設專業生豬養殖村6個,全年生豬出欄8萬餘頭。強化生豬深加工,扶持建成“巨鑫”生豬之定點屠宰市場,使生豬生產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線。發展一村一品,建成以糖果生產為主的子孝糖果集團,該公司已擁有分廠5個,年創收入500餘萬。在道路建設上,立足於“三縱三橫”的規劃,2015年來開工建設涉及15個行政村,11個項目,36公里,體現了“面積廣,數量大,里程長”的特點,使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生態文明村建設更是錦上添花,高標準,高起點已建成北市,申都,費家莊,子孝,依將,南市、楊村、西王等文明生態村6個。2014年南市鎮被鹹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鎮。 鎮政府駐地位於興平市南市鎮街道99號,距興平市區7.5公里。內設六個辦公室三個站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計畫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綜合性工作,調解和處理民事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村級道路建設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的管理,負責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好護林防火工作,是南市鎮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交流中心。2013年投資80萬元對機關升級改造,建成200平方米的便民停車場,安裝電動門,並對機關院內進行綠化;投資3.9萬元改建“廉政灶”,2015年上半年按照上級要求,切實解決鄉鎮幹部“四難”問題,在廁改方面,解決水源,由政府院內水塔沿東圍牆外引至公廁內(約150米),提升公廁內基礎設施,地磚鋪面、重做牆壁、塗料及牆群、室內PVC吊頂、增設蹲式水沖便池、增設半掩牆壁及洗手池兩處,照明改造為聲控照明,糞池擴建並改造為自溢式。並對機關“廉政灶”、幹部住宿條件進行升級,增設幹部洗澡間,使鎮政府硬體設施更符合現代化管理要求。2014年鎮黨委被鹹陽市委評為“七一”先進黨委,2015年鎮黨委被興平市評為優秀黨組織。 歷史文化淵源流長。自漢代以來,子孝村就有“古槐為媒”的傳統,更是“丁蘭刻母思親”、“董永賣身葬父”兩個孝道文化典故的發源地,流傳著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現存丁蘭墓、丁公祠、槐蔭廟、大槐樹等孝道文化古蹟資源。村落距今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丁蘭和董永均為東漢時期本村人,流傳有“丁蘭刻母子孝村,二十四個正南門”。1988年文物普查記載:丁蘭墓位於南市子孝村,南約800米處,南距-渠約600米,東部有一條南北小路通過,南、北、西三方為耕地,四周地勢平坦。墓冢東西長22米,南北寬21米,高約3米。1982年12月28日興平縣人民政府公布丁蘭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2月為丁蘭墓立碑。丁公祠位於子孝村內村委會東北方向200米處,內供奉丁公塑像。民國二十四年春天,興平孝廉縣長段民達曾為丁公祠贈送“誠孝格天”牌匾,為倡孝道,並立了孝道會,會期定為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日,也就是子孝村每年農曆正月二十的丁蘭古廟會。每年丁蘭古廟會期間,村兩委會都要對全村湧現的好媳婦、好公婆進行表彰,同時遠近鄉鄰也會前來丁公祠朝拜,常年香火不斷,已成為教育子女孝敬老人的基地。“古槐為媒”的大槐樹位於興店路路中央3公里處,樹冠參天,根深葉茂,樹身須三人合抱,鬱鬱蒼蒼,遮天蓋地,故稱槐蔭樹。當年興店路整修加寬時,為了保護這一文物古蹟,該縣道經政府批准由此繞開分為雙向腳踏車道,大槐樹被市文物部門列為重點保護的古樹。古槐旁邊就建有槐蔭廟,並撰文勒石,碑文有這樣的記載:“常言樹大有神,必先有其感而後信其非虛。茲我村南有一古槐,傳說漢孝子董永遇仙於樹下,唐國公勒馬稱讚……”云云。傳說董永與織女在興平城北遇仙橋相遇,兩人相愛後,槐蔭為媒結為夫婦,後橋頭送子,白頭偕老。董永與織女的故事在三國魏曹植的《靈芝篇》一詩中先有輪廓,晉代乾寶的《搜神記》卷中的《董永與織女》一文敘述了董永賣身葬父和與織女結為夫婦的故事,這個發生在三國之前的故事隨著時代的推移廣為流傳,並被文人寫進了傳奇及劇本。宋元話本有《董永遇仙傳》,戲文有《董秀才遇仙記》,敦煌變文中有《董永行孝》,都為故事披上了神話色彩。明代心一子的《遇仙記》、顧覺宇的《織錦記》等傳奇中,也都有記載。建國之後,安徽的黃梅戲《天仙配》,把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不僅搬上了舞台,又搬上了銀幕。婉轉悅耳、優美抒情的唱腔,加上嫻熟精湛的藝術表演和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情節,一下子轟動了全國,從而把這個古老的民間傳說推上了高潮。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晚,都有善男信女來大槐樹下聆聽董永與七仙女的情話,遙望星空牛郎與織女的鵲橋相會,並對天盟誓,以此來見證雙方的忠貞愛情。 其實,現在的這棵古槐是老古槐的第二代子槐,距今大約130年樹齡。原老古槐緊靠二代古槐南邊,乃同根而生。但不知何年何月,老古槐乾枯,只留下一丈多高的枯樁。因是“神樹”,枯樁一直無人敢動。1985年前,村里一些老人自願捐資,在古槐的西北邊重建槐蔭廟一座,一時間香火旺盛。同時該村每年六月初八有槐蔭廟會。借著縣上拓寬重修興店公路時,方將枯樹樁“請”倒。而第二代的古槐依然立地頂天,雄峙於大路正中。 經考證,子孝村是全國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二十四孝”中兩個孝道文化傳說並以子孝命名的村,“丁蘭刻母”是二十四孝中唯一的由不孝轉為大孝的典故。為弘揚這一蘊含深厚的孝道文化,2007年上半年全市新農村建設觀摩時,在市政協常委、興平文化名人馮萌獻先生的悉心指導和無私幫助下,該村在新建的村文化廣場創建了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和“丁蘭刻母”兩組壁畫長廊,使古老的孝道文化和當今倡導的和諧社會達到完美統一。圍繞文化子孝,依託子孝自漢代以來流傳的 “丁蘭刻母思親”和“董永賣身葬父”兩個孝文化典故和指槐為媒的傳說,樹立打造“中華孝道第一村”的宏偉目標,傾力將子孝建設成孝道文化體驗地、愛情文化見證地和青少年感恩文化弘揚宣教基地。我們先後投資50萬元對千年古槐進行圍欄保護,繪製了13幅天仙配愛情故事壁畫,建成了占地1500平米的孝文化廣場,成立了興平子孝孝道文化協會,2013年9月,“丁蘭刻母”被省政府評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4月,子孝村被省住建廳評為省級傳統古村落。為進一步加大對子孝孝文化、愛情文化的挖掘,編撰了二十四孝和槐蔭樹下天仙配兩個小畫冊,開設了子孝孝文化子網頁。省委黨校、鹹陽市委黨校圍繞子孝孝道,在南市鎮召開“傳承孝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2015年10月21日,鹹陽市委黨校孝文化教學科研基地在子孝村揭牌,這是鹹陽市委黨校在基層縣區建立的第一個教學科研基地,目前,正在委託陝西建築科技大學做子孝孝文化產業園規劃,同時,子孝村正在創建鹹陽市級精神文明示範村和統籌城鄉發展示範村。 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全鎮建成通村公路69公里,實現村村通,形成“三縱三橫”的交通網路基本框架。境內有興一支、興二支、興八支等主幹渠道,全鎮深井90餘口,可實現渠井雙灌。投資50萬元,完成張家村農發建設項目;投資220萬元完成興八支、興一支南市段灌溉渠道清淤和襯砌,有效改善沿渠2.3萬畝耕地灌溉。完成各村用電線網改造。建成子孝孝道文化廣場,西王民眾門球活動廣場,楊村社區文化廣場,更換維修體育器材12副,積極發揮全鎮12個農家書屋的作用,引導民眾學知識、用知識,使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在鎮街道安裝體育健身器材40餘套,太陽能路燈30餘盞。建成北市,申都,費家莊,依將,南市等文化廣場,創建北市,申都,費家莊,子孝,依將,南市,楊村,西王等文明生態村8個。投資200萬元,新修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10公里,配合市交通局完成投資883萬元的余平路南市段工程建設,同時相繼完成興禮路南市段,余平路南市段,余楊路,西王路,備戰路等5條道路18公里的綠化工作,植樹6萬餘株。投資60萬元籌建災後重建衛生院辦公綜合大樓;投資36萬元建成13間2層磚混結構的獸醫站綜合大樓;投資100萬元建成12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和高標準輸液大廳;投資33萬元建成占地4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0平方米七間兩層磚混結構的南市文化站大樓。 旅遊休閒項目豐富。花田公社是由陝西華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建的以“打造婚紗攝影基地,演繹浪漫愛情故事”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度假園,位於西城辦與南市鎮接壤的南市鎮張西村地界,緊鄰城北休閒生態公園,是興平市2015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園區採用傳統復古與時尚創新共生,三維立體空間與四維動態空間轉化,休閒旅遊與文化體驗融合的設計原則,著力打造集農業生產、旅遊觀光、農耕體驗、體閒度假、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農業生態示範園區。 花田公社計畫建設總投資13.6億元,規劃面積1100畝,己投資2.3億元,建成的項目有華田酒店田貝兒樂園、百味坊風情民俗街、百畝花海、花海漫步、採摘體驗、啤酒美食音樂廣場、英皇馬友俱樂部等,在建項目有御溫泉、生態餐廳、窯洞小院、百鳥園、卡丁車、遊樂園二期等,營造了“春有綠、夏有花、秋有果、冬有樂”的田園式原生態休閒農業觀光新格局,花田公社以點帶面,發展特色鄉村旅遊業,引導農民共同致富,自正式運營以來,年接待遊客數量900餘萬,年綜合收入達1億元,目前有從業人員600餘人,帶動區內農戶560戶,直接增加每戶農民人均月收入1300元。 投資2930萬元的星光省級生態農業示範園已成功創建為省級示範園,占地150畝,輻射面積2500餘畝。園區分5大功能區:有機蔬菜栽培區,休閒自由垂釣區,優質水果栽培區,葡萄走廊休閒區,觀賞花卉苗木栽培區。可供遊客參觀遊玩的項目有:葡萄、蘋果、桃、杏、櫻桃、石榴等水果採摘及綠色休閒長廊、自由垂釣等。是一個集農業觀光、科普教育、鄉村旅遊體驗和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示範園區。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瓜果及種類不同的風景樹,供遊客採摘嘗鮮,觀光遊覽。 特色農業蓬勃發展。認真落實市委“四十萬”工程和“百萬”工程,做好“果、畜、糖、菜”四大板塊經濟。積極實施“優果工程”,鞏固和擴大塬坡經濟帶,在坡頭、張家東村、張家西村等塬坡新栽時令水果1000畝,抓好興禮路沿線兩側萬畝優質早熟水果帶的建設,新建南市、北市、西王、余村、依將、陳文等百畝優質早熟果業科技示範園5個,新增雜果林500畝,抓好北部中晚熟富士系列優質蘋果帶。新建周便、西王、新村、史名、楊村等百畝優質果業科技示範園5個,果業面積穩中有升,達到在3.7萬畝,果業產值力增突破2億元,人均增收200餘元,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全力支持鎮域內養殖企業發展,陝西星光良種豬繁養殖有限公司位於南市鎮陳文村(興平市北興禮路段1.5公里處),自1997年創建以來,通過十幾年的發展逐步壯大,該公司發展成為一個以養殖為主,有機肥生產、農業種植為輔的大型農養結合的綜合性公司,目前下屬一個繁殖場、兩個育肥場、一個有機肥加工廠、一個沼氣站、一個省級種公豬0站,總占地300餘畝,2008年被省農業廳評定為陝西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企業年生豬存欄18000頭,並安排村中剩餘勞動力和三名殘疾人就業。2006年5月26日,原國務院總理-來陝考察生豬產業時,曾到星光養殖場現場考察,給以高度讚揚。星光養殖場帶動周邊發展生豬專業養殖村3個,年出欄生豬5萬頭。位於南市鎮坡頭村的誠順祥蛋雞養殖基地是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標準化、機械化蛋雞養殖場,總投資1500萬元,占地30畝,建有雞舍6棟,養殖蛋雞6.5萬隻,是陝西省唯一一家基地存雞萬隻以上的企業。企業註冊有“峰順祥”雞蛋商標,每天約產15800餘枚鮮蛋,是興平市中國小“蛋奶工程”雞蛋供應的定點單位。2014年企業新流轉土地20畝,使基地總面積達30畝,完成了王峰標準化蛋雞養殖基地二期工程建設,存欄量由原來的7萬羽增至30萬羽,蛋雞標準化養殖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全省單棚蛋雞存欄數量最多的養殖基地。為進一步拓寬利潤空間,企業利用雞糞發酵的沼液發展苗木花卉200畝,形成無公害果蔬示範田1000畝;在重點扶持部分企業的同時,全面統籌鎮域總體農業發展,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突出抓好南市、北市、西王、楊村等生豬專業村建設和強村大戶建設。新建萬頭養豬大村1個,新增百頭生豬養殖大戶20戶,生豬出欄8.6萬頭。積極抓好奶牛養殖,全鎮奶牛存欄460頭。畜牧業產值9200萬元。子孝村是興平最大的糖果生產基地,子孝糖果食品工業區現有喜香源食品、易品蓮糖果、向陽糖果、銀豆糖果和銀豆冰糖5家企業,生產旺季可吸納剩餘勞動力4000餘人,年產值1.2億元,糖果食品走俏西北,遠銷馬來西來。其中銀豆冰糖廠是陝西最大冰糖生產企業,覆蓋西北五省,占有陝西冰糖90%的市場份額,是南市鎮發展的一村一品示範村。近年來,我們將對糖果企業實行資源整合和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糖果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積極申報規模企業,做大做強糖果食品產業;積極發展城北菜園子工程,在陳文、陳良、依將等村種植地膜紅薯、地膜洋蔥、地膜西瓜等露地菜達3000畝,並積極推廣應季蔬菜採摘和無公害果蔬包裝上市,提高果蔬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城鄉統籌示範帶動。在環境衛生整治中,通過依將村、子孝村兩個村星級標桿引領,余村、陳文村、陳良村三個村示範帶動,楊村、費家莊、西王村、周便村、新村五個村鞏固提升,史名村、北市村、申都村、張家村、北張村五個村鐵腕整治,建立長效化垃圾清運機制和常態化衛生驗收機制,全面實施一周兩檢查、一月一觀摩、一季一獎評,持續加強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全鎮各村生活垃圾規範化處置工作全面規範運行,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2%,民眾滿意率91%,全面完成年度三創目標任務。春冬季植樹4.5公里,種植綠化花草15公里。進一步加強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南市鎮集中供水工程,解決史名、周便、西王、新村、南市、北市、余村7個村1500餘名民眾飲水問題,投資300萬元完成史名、陳文、陳良等村的通村、村內部分街道水泥硬化。南市鎮多次代表興平市迎接鹹陽市創建辦環境衛生檢查工作,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丁蘭墓 丁蘭墓時代:漢地址:興平市南市鎮子孝村保護範圍:墓冢本體外擴100米。2018年,丁蘭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91
推薦理由: 丰儀鎮位於興平市西南約10公里處,東臨莊頭鎮,西連湯坊鎮,南依渭水,北靠西城街道辦。隴海鐵路、西寶中線、西寶高速、西寶高鐵從東往西貫穿全境,全鎮水泥路遍及各村,交通便利。全鎮轄區14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103個村民小組,31500人,總面積33.1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31000畝,鎮政府駐地丰儀村。境內有著名女史學家班昭之墓-----“漢曹大姑墓”和高家村新石器時代的仄棱堡遺址。轄區內企業較多,產品涉及紙品、煙花、食品加工、農產品加工及彩印等10多個行業,湧現出欣雅紙業、興平禮花總廠、天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永東包裝等多家產值過千萬的龍頭企業。有“紙品之鎮”和“禮花之鎮”的美稱。 2019年是中央提出的政治之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在這關鍵的時候,做好2019年的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丰儀鎮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繪製的三大板塊”、“做強四大產業”和“實現五個突破”的工作主線,明確創建和諧美麗平安丰儀這個總目標,圍繞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好工作;加大三個建設,統籌規劃,強化部署,狠抓落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招商引資完成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50元。 [基層組織建設]紮實開展 “剎歪風、治頑疾、提效能、促發展”紀律作風整頓和“強組織、增活力、創先爭優迎十八大”基層組織建設年等主題教育活動,轉作風、辦實事、暖民心,促進全鎮上下黨性意識大增強,服務效能大提升,發展環境大最佳化,民生福祉大改善。著眼提升基層戰鬥力,紮實推進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科學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以“民生工程項目建設”為契機,牢固樹立“抓項目建設就是抓經濟發展,抓項目建設就是服務丰儀百姓”的思想,始終保持服務項目建設力度不減、速度不減、氣勢不減,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①道路建設。全鎮共投資1456萬元修建道路19.6公里,現已全面完工並交付使用,率先成為全市沿渭鄉鎮道路建設開工最早、標準最高、里程最長的鄉鎮。並對新修的周彭路、主幹路進行了全面綠化,共栽植女貞、柳樹6000餘棵,設定了交通分界線,切實解決了民眾行路難問題。②供水工程。建成郭公和水道口村人飲工程,改善了7000餘人的飲水條件。同時開工建設洛莊集中供水項目,建成後能夠解決1.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③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工程。通過積極向上對接,爭取到農發及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為寨子、丰儀、洛莊、周村共新打機井71眼、鋪設暗管9000米、地埋電纜2000米、修復改造機井22眼。極大地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 [工業經濟]全鎮企業發展步伐加快,積極引導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1家,紙品包裝企業發展到7家,規模企業已達到4戶。其中投資9000萬元的天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已順利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天潤冷鏈物流企業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同時積極爭取投資6億元的國內建材知名企業中財型材落戶我鎮,現已同市政府簽訂投資框架協定。 [農業產業化]在北張、郭公、高家等村重點發展以地膜洋芋、紅芋、大蔥三茬套種和清水連萊為主的萬畝灘涂經濟作物帶;以寨子、周閆、丰儀等村重點發展以“櫻桃”、 “戶太八號”葡萄種植為主的千畝時令水果產業帶,努力將寨子村“戶太八號”葡萄基地打造成集採摘、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培育發展溫坊、洛莊等十大高效設施示範園。占地100畝的東溫坊大棚蘑菇基地二期工程現已建成大棚30座;新建優質核桃、櫻花苗木繁育基地180畝。 [養殖業]扶持發展養殖大戶100戶;投資200萬元在高家建成年出欄2000頭的生豬養殖場;投資150萬元在高家村建成占地50畝,年存欄5萬隻香鶉雁養殖基地;加快建立“一村一品”專業合作社,建成高家土豆種植、信達兔業等九個專業合作社。 [城鎮化建設]結合鎮域實際,有效發揮豐洛橋商貿集中的優勢,搶抓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大豐洛橋城鎮化建設力度。擬將鎮政府駐地搬遷至豐洛橋,目前已完成鎮總體規劃及鎮政府駐地選址規劃,待市政府評審,並全面完成了全鎮14個村級規劃修編工作。 [環境衛生整治]建設農村垃圾規範處理工程。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拉運、市處理”的總體要求,在做好農村垃圾規範化處理前期準備工作的同時,及時組建保潔隊伍,建立健全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投資80萬元對豐洛橋、鎮政府駐地等新建垃圾台40餘座,有效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面貌,並0完成了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任務。 [文明生態村]按照“五改、五化、五有”的要求,建成丰儀、郭公兩個文明生態村。丰儀生態文明村總投資180萬元,建成上下兩層共10間的兩委會陣地260平方米,占地270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6套,在廣場配置基礎上“重綠化、建噴泉”,提高廣場的品味和功能,極大地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口和計畫生育]認真貫徹落實人口和計畫生育這一基本國策,強化工作責任,明確各村、站所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村專乾是直接責任人。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做好“三查”,開展“母親健康工程 ”、 免費為“育齡婦女”開展健康檢查6380人/次,查病治病936人/次,確保人口和計畫生育率達98%,人口自然增長率嚴格控制在4%以內,確保計畫生育工作爭先進位。 [惠民政策]認真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完成農村養老保險擴面 18305人,上繳保費195萬元,適齡人員參保率達到了98%。超額完成了2013年度的合療籌資任務。著力健全覆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12年全鎮農村享受低保311戶、1000人,發放低保資金110萬元,年內解決臨時救濟、大病救助135人,發放資金 30萬元。落實農民進城政策,順利完成了623戶、1540人進城落戶任務的前期工作。 [糧食家電直補]全鎮發放糧食直補款19.87萬元,辦理家電下鄉、機車下鄉932戶補貼45萬元。 [勞務輸出]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和創業培訓服務,全鎮勞務輸出5200餘人,新增轉移就業人員3000人,有組織輸出人數3600餘人,勞務輸出年創經濟收入9000萬元。 [安全監督]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全全生產,加大對企業、建築工地、校車、食品安全監督監管檢查力度,鎮安委會組織派出所、交警隊、教委、電管站等相關職能部門共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13次,發放停工整改通知單5起。全年未發生一起因人為因素而引發的安全責任事故。 [教育事業]按照“辦人民滿意教育,創人民滿意學校,當人民滿意教師”的標準,我們始終把教育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切實加大教育投入,投資645萬元建成丰儀中心幼稚園和丰儀中心國小教學樓、宿辦樓,投資977萬建成丰儀一中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實驗樓。教師節前夕拿出萬餘元對優秀教師、先進學校進行表彰獎勵,使教育工作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勢頭。11月底順利通過了 “省級教育強鎮”復驗工作,教育質量、教育目標管理、教育工作居全市先進行列。 [綜治維穩]建立健全了集司法、信訪、綜治三位一體的綜治維穩工作機制。①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己任,不斷提高民眾生活的幸福指數。圍繞提升“兩率一度”,紮實開展平安丰儀大走訪活動,廣泛聽取民眾對平安創建工作的意見、建議,解決民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協調轄區丰儀派出所等綜治成員單位,深入開展打擊盜搶專項治理活動。健全鎮、村兩級治安巡邏隊,加強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治安巡邏,通過懸掛-,利用農村古會宣傳,進村入戶徵求意見等形式,向廣大民眾開展創建宣傳和“法律知識進校園大宣講”活動,營造了全鎮平安創建工作的濃厚氛圍。全鎮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3%以上,平安創建知曉率達到80%以上。②以矛盾調處為載體,不斷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機制。鎮黨委、鎮政府認真貫徹上級社會管理巡查隊、信訪穩定工作精神,由167人組成的社會管理巡查隊,隊伍堅持把尊重民眾放在第一位,把方便民眾放在第一位,把服務民眾放在第一位,不斷深化民情懇談、點名接訪和社會管理巡查隊工作制度。民情懇談室共接待民眾來訪58次,化解58起。為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營造了平安和諧的良好環境。 [創先評優]2012年5月被中共鹹陽市委、鹹陽市人民政府評為:2001---2010年扶貧開發工作先進鎮;2012年被興平市委、市政府評為:人口和計畫生育目標任務完成獎;2012年度被興平市委、市政府評為:平安建設先進鎮辦;2012年度被興平市委、市政府評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先進單位;2012年度被鹹陽市民政局評為:優秀民政工作站等。 班昭墓 班昭墓時代:東漢地址:鹹陽市興平市丰儀鎮大姑村保護範圍:墓葬東西36米,南北36米。建設控制地帶: A區外延24米。2014年,班昭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86
推薦理由: 阜寨鎮位於興平市城區東南5公里,北接西寶高速公路興平進出口,南臨渭河與戶縣相望,東西分別與鹹陽秦都區、興平東城辦接壤。轄27個行政村(北八一村、南馬村、南佐村、高王村、何孔村、馬阜村、南八一村、塔耳村、新興村、永恆村、張耳村、段家村、新豐村、小寨村、苗家村、韓家村、賈趙村、田南村、田阜村、田北村、馬坊村、侯村、灣里村、陳南村、陳皮村、馬南村、馬北村),總人口5.2萬人,耕地面積5.1萬畝。主產小麥、玉米、花生、油菜等,畜牧業以牛、豬、雞為主,農業產業以“南蓮、中畜、北棚、東漁、西桑”為布局。為西鹹經濟圈最佳承接地之一,土地資源豐富,水電基礎設施完備,加快發展城郊型現代農業條件優越。2014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386元。 阜寨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豐厚。轄區南佐村是西周(周懿王)和秦大將章邯的建都之地,距今2000餘年,村東周懿王御井至今保修完整,極具開發價值。阜寨村大金家西門後百米處留有青石一塊,相傳為章邯上馬石,至今靴跡、刀痕清晰可見。各行政村考察其名,均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故事。 近年來,阜寨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以構建“富裕阜寨、平安阜寨、和諧阜寨、魅力阜寨”為已任,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高奏“乾在實處、走在前列”主旋律,“抓重點、破難點、樹亮點”,咬定發展不放鬆,傾力打造“南蓮、中畜、北棚、東漁、西桑”五大產業板塊,農村各項重點工作亮點頻出,全鎮呈現出政通仁和、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6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5.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21%;財政收入水利建設基金0.36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20%;招商引資完成投資額72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4%;規模企業總產值完成880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64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386元;全鎮耕地保有量60324.5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8428畝;建成泳樂生態園鹹陽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完成了南佐、高王、韓家、小寨、陳南5個村綠化示範村建設和張耳村統籌城鄉發展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任務。 【道路建設】投資460萬元,完成永恆、張耳、韓家等5個村村內街道4.8公里水泥化鋪設及西候路5公里路面改造。積極配合市交通局加大道路治超力度,加強通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城鎮化建設】投資60萬元,在鎮街道安裝38盞太陽能路燈和40套健身器材,補栽街道兩邊景觀綠化樹木,統一牌匾,懸掛過街-,打造文體一條街;投資30萬元,建成田阜街道郵政所;實現了阜寨街道、田阜街道衛生專人管理,確保街道乾淨整潔;爭取一事一議項目獎補資金51萬元,實施了段家村內街道亮化、小寨村新修廣場,配套安裝健身器材等。完成農村居民進城落戶2031人。分別完成了陳皮、田北、新豐三個村的村莊規劃修編任務,阜寨鎮城鄉發展一體化總體規劃(2012—2030)和張耳統籌城鄉發展“五好村”、城鄉發展一體化示範村及新型農村示範社區規劃工作。 【民生工程】完成新農合農民籌資445萬元,參合率為98%;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新增參保繳費人數593人;發放低保款147萬元,優撫款29萬元,醫療救助240人61萬元,救災款20萬元。投資900多萬元的阜寨集中供水項目完成基礎工程,解決了近兩萬人的安全供水問題,使馬阜、塔耳、永恆、新興等8個村及鎮址街道民眾用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 【農業產業化】在南部張耳、段家等村以荷花節為基礎新增改良鞏固清水蓮菜種植面積1500畝以上。2014年荷花節低碳騎游環保行動在張耳村清水蓮菜基地成功舉辦;南八一、南馬、陳南、塔耳、何孔等村鞏固發展設施蔬菜700畝,露地菜1200畝;規劃建設占地2000畝,以“休閒、觀光、體驗、農業生產”為載體,以無土栽培草莓、戶太八號葡萄及反季節蔬菜為主導產業的候村漢唐現代農業示範園。 段家以養殖豬牛羊為主,建成肉牛繁育基地1個,集中養殖區1個(分雞、豬、羊養殖3個小區),全年畜牧產業化名列全市前茅。南佐村蚯蚓養殖,段家、南馬、灣里等村B308肉雞養殖,塔耳、何孔等村鵪鶉養殖特色突出,效益顯著;南馬果桑、南佐烏雞、張耳清水蓮菜等特色產業擴大規模,加大投入,產品由散裝向精巧盒裝發展,“土烏”牌富硒烏雞蛋已經銷往鹹陽、西安等地的大型超市和專賣店,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額,增加了收入。 【勞務輸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603人,完成技能培訓11期,勞務創收1.42億元。完成農村居民進城落戶2031人。 【大項目建設】完成新興紡織工業園污水處理廠鋪設管道租用土地148畝;西鹹北環線征地329畝;興戶渭河大橋引線3公里。 【生態環境保護】完成高速路兩側墳墓整治任務;植樹造林290畝,建成千里綠化長廊5公里;對苟段路、岳灣路、油張路等30多公里道路補栽樹木,進行了綠化。全面完成夏秋兩季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以全市開展的“城鄉容貌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不斷深化三創工作。 【展開】
興平莊頭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78
推薦理由:莊頭鎮隸屬於陝西省鹹陽市興平市,位於興平中南部。東至阜寨鎮,南至渭河,西至安周至縣上村鎮、鳳儀鎮,北至西寶中線,北至西城街。東西最大距離5.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7.3公里,總面積27.9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6月,莊頭鎮有10個行政村。到2018年,莊頭鎮戶籍人口35277人。2011年,莊頭鎮農業總產值達2.42億元,工業總產值達7.1億元。【展開】
TOP 4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77
推薦理由: 桑鎮地處興平市西南,距興平市區17公里。東鄰湯坊鎮,南鄰渭河與周至富仁鄉隔河相望,西鄰武功小村鎮,北鄰趙村鎮。全鎮面積27.22平方公里,12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7322戶,總人口3.5萬人,耕地面積26455畝,地勢北高南低,較為平坦,海拔高度380—410米。 桑鎮歷史源遠流長,五代十國時,後晉樞密院使,桑維翰被契丹軍殺死在此,稱桑家莊。清朝農學家楊雙山,提倡農民植桑養蠶,農產品交流貿易,人來人往,形成自然桑鎮,清雍正《陝西通志》稱桑家鎮,後簡稱今名,境內有西漢大將張耳墓,清農學家楊雙山“雙山祠”,近代革命烈士杜宗美,在這塊厚重土地上人才輩出。 桑鎮是興平四大古鎮之一,桑鎮老街以其獨特金三角區位優勢,商貿繁榮,輻射周圍興平、周至、武功周邊村鎮,特別是“冬四會”更是聞名遐邇,是重要物資交流貿易集散地。1984年建成的新街冷藏工業園區,有冷藏企業12家,年庫存300萬噸。 桑鎮土地肥沃,渭惠渠從中部東西穿境而過,井灌渠灌條件優越。傳統紅白拳頭產品辣椒、大蒜,辣椒果肉肥厚含油高,口味醇香,大蒜以皮白個大而馳名,是調味佳品。七十年代就外貿出口遠銷海外,享有“西北辣蒜第一鎮”美譽。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桑鎮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強力推動產業發展、生態治理、脫貧攻堅、民生工程順利開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農業產業化】在三解村流轉土地150畝種植獼猴桃,東橋流轉土地300畝種植櫻桃和黃桃,宋莊村成立本草農業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00畝發展玫瑰葡萄。在沿渭灘地發展無刺花椒、螺絲菜1400畝,種植中棚甜瓜、西瓜,設施蔬菜大棚等80座,移栽種植辣椒1600畝,新修長2.3公里寬7米的園區道路。全鎮12個行政村全面完成清產核資任務,小趙村建立村集體合作社,三解村率先完成成員身份界定工作,家庭農場年審全面結束。 【美麗鄉村建設】拆除桑鎮老街大棚市場,成立桑鎮老街商貿文化旅遊產業管理辦公室,在老街核心區打造楊夫子步行街。集中對轄區300多處違建設施進行統一拆除。多方籌資實施桑鎮橋口升級改造工程,打造了600多平方米的“大美桑鎮”標誌景觀。投資510萬元實施興武路拓寬改造,在張耳村十字以西建成高標準鄉村澇池公園。在全鎮優選689戶淨美庭院並予以授牌,完成全鎮840戶改廁工作;投資160萬元修建焦家村北至河提路1.6公里通村路;投資130萬元完成三合村內1.3公里道路建設;投資150萬元完成小趙村、永流村村內1.5公里道路建設。 【陣地建設】規範化建設為載體,傾力打造高標準陣地示範標桿。投資50萬元,在祝原村建設占地12間360平米村委會,配套文體廣場3000平米,設立“黨群服務中心”,現已投入使用,三解村順利完成鹹陽市級標準化驗收。 【環境保護】實行“責任制+清單制”管理,轄區內10戶“散亂污”企業,8戶整改,2戶取締,已全部整治到位。全力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和生物質禁燃工作,利用牆體標語、-、廣播等形式宣傳,提高民眾環保意識,全力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和生物質禁燃工作,實現生態環境藍天綠水。 【脫貧攻堅】完成41戶125人的減貧任務;以焦家村老農場有限公司為試點,推行“黨支部+企業+合作社”模式帶動60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對有勞動力缺資金的70戶貧困戶,投入資金 17.552餘萬,發展家庭個體產業;完成33戶貧困戶危房改造;就業轉移270人,其中公益性崗位37人,全年開展就業創業培訓2次56人;“雨露計畫”11名應屆生享受政策補貼,總計33000萬元。 【社會保障】 全辦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18313人,新增參保557人,上繳保費1667900元;30603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上繳保費5814570元,參合率達到83.8%;全鎮371戶1025人享受農村低保,上報大病救助 3人,領取0.7305萬元,解決臨時救助74人,發放救助金19.82萬元,實現農村社會保障全覆蓋。 【環境衛生整治】 開固定清掃保潔人員62名,規範建立資金專賬體系,集中統一發放工資,落實鎮主導統管下的清運保潔機制,組織集中整治6次,領導逐村觀摩檢查12次,全年共出動機械190 余台,人力2600餘人次,清理垃圾8300餘方,清運門前三堆28000餘處,村容村貌不斷提升,環衛工作徹底改觀。 【文化活動】成功舉辦2019年春節鑼鼓秧歌大賽。在張耳村、永流村、祝原村、苟家坡村成功舉辦納涼晚會,宋莊村舞蹈隊獲得2019年全市廣場舞大賽三等獎,全鎮12個村積極開展道德評選活動,設立“紅黑榜”,共評選道德模範 98名,其中一人獲得興平市孝老愛親模範稱號。 2021年11月,桑鎮被命名為首批陝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範鄉鎮(街道)。 楊雙山墓 楊雙山墓時代:清地點:興平市桑鎮桑鎮國小內保護範圍:墓冢邊緣起南、北各延伸8米,東、西各延伸13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向東延伸11米,向西延伸30米,向南延伸30米,向北延伸8米。2008年……詳情>> 桑鎮特產與美食 桑鎮大通坊香椿 桑鎮大通坊村共有耕地1150畝,傳統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辣椒、大蒜為輔,生產效益不高,農民增收緩慢。經過多方考察論證,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制定了大棚香椿生產規劃,組織民眾參觀學習,採取政府貼息貸款、……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71
推薦理由:漢武帝茂陵 南位鎮地處興平市東北塬上,距興平市城區約10公里,東與鹹陽市秦都區平陵鄉為界,土地肥沃。農業生產以種植業為主,主要作物小麥、玉米、果樹、蔬菜等,常年糧食播種面積9.6萬畝,常年糧食總產量8.6萬噸,平均糧食畝產480公斤,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 在種植業方面,按照“穩糧果、上蔬菜、抓特色、攻優質、建基地、增效益”的發展思路,從外地引進新、優、特品種。一是建立了全鎮萬畝雜果林基地,全鎮雜果林面積約12000畝,生產各種優質水果7.2萬噸。二是圍繞市農業科技示範園(基地)建設規劃,建立全鎮萬畝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基地,年產優質小麥、玉米約8萬多噸。三是建立了以張馬、定周、史村為主的蔬菜種植基地1000畝,提供各類鮮蔬菜6萬多噸,同時積極發展建起了全鎮的“千畝晚黑李基地”,受到民眾的歡迎。 在養殖業方面,堅持“良種繁育、擴大基地、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重點發展雛雞孵化和蛋雞飼養,秦川牛和奶牛的飼養,以及瘦肉型豬的飼養三大支柱產業。一是建立了以陳王、張里、陳中為主的雛雞孵化和蛋雞飼養基地,年孵化雛雞900萬隻,蛋雞存欄30萬隻。二是建立了固顯、-、三餘為主的千頭牛飼養基地,年飼養奶牛2000頭,秦川牛1000頭。三是建立了以於北為主的萬頭豬飼養基地,全鎮年生豬存欄3萬頭,同時相繼建成了存欄100頭奶牛的“光明寶海奶牛種牛養殖場”,年產生豬5000頭的“恆斌千頭豬養殖場”,存欄5000隻的“固顯半機械化養雞場”等一批個體養殖大戶。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較快。鎮政府積極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不斷拓寬私營企業承包的發展領域,進一步提高私營企業的質量和水平,已建成了“興平固顯鋼球廠”、“興恆木器總公司”、“南位紙箱廠”、“道常陶瓷廠”等一批有影響的興平名優企業。全鎮已發展個體工商戶160餘戶,私營企業23戶,2001年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1.57億元。 交通便利,周茂路、興店路橫貫南北、南與西寶公路北線相接,北與西蘭公路連通,余平公路貫通東西、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東距鹹陽國際機場僅10公里。全鎮電力供應充足,通信便捷,電視入戶率達到85%以上,電話入戶率達到20%,文化教育事業迅速發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部達標,為我鎮教育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招商引資進展順利。. 2022年4月,南位鎮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5年12月,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南位鎮為2015年度陝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張子宜墓 張子宜墓時代:近現代地址:興平市南位鎮南韓村保護範圍:墓冢四周外擴1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米。2018年,張子宜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興平趙村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59
推薦理由:趙村鎮隸屬於陝西省鹹陽市興平市,位於興平市西部。東臨西城街,南接桑鎮,西接武功縣長寧鎮,北接馬尾街。東西最大距離7.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4.6公里,總面積29.60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6月,趙村鎮共有10個行政村。到2018年,趙村鎮戶籍人口37878人。2011年,趙村鎮農業總產值達5.2億元,工業總產值達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90萬元。【展開】
TOP 7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57
推薦理由: 湯坊鎮位於興平市城區西南16公里處。東鄰丰儀鎮,西鄰桑鎮,北鄰趙村鎮,南隔渭河與周至縣富仁鄉相望。 鎮政府內設黨政辦、組建辦、財政所、司法所、計生辦、民政辦、文化站、合療辦、農村道路管理站、城建辦、綜治維穩辦、信訪辦、勞保所、統計站、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所和安監站16個科室,有行政幹部18人,事業幹部40人;全鎮面積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萬畝,人均耕地0.8畝。轄13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全鎮8302戶35124人,其中農業8231戶34356人。 地形北高南低,境內中部有橫貫全鎮的小垣坡,坡之南為一級階地,坡之北為二級階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主產小麥、玉米,尤其是辣椒、大蒜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純正,馳名全國,遠銷國外,素有辣蒜之鄉美譽。 1958年建立湯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湯坊鄉人民政府,2011年撤鄉建鎮,改為湯坊鎮人民政府。在現在的湯坊一中東邊,1980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處兩千多年前的遺址。該遺址南北約300米,東西約280米。遺址地勢較高,表層為湯坊、許家、上新莊等村的耕地和公共墓地。遺址的南部有一處長約80米的斷崖,為民眾長年取土和湯坊磚廠燒窯取土所致,暴露的文化層厚約0.1~3米。下層出土器物以泥質紅陶為主,第二層出土數量較多的是粗繩紋板瓦,上層採集到不少單線龍紋空心磚和雲紋瓦當、筒瓦等遺物。湯坊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馬融墓在遺址區最南部,於延熹9年(166)葬埋於此,今墓碑已毀,墓冢尚在。 一、經濟發展進入新局面。一是工業效益提升明顯。全年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入統項目8.6億元,完成任務101%;招商引資7230萬元,全年任務120.5%;已成功上報限上企業1戶(興平市鑫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8月份已被鹹陽市驗收審批;策劃包裝項目2個(湯坊鎮胭脂路建設項目、興平市騰輝商貿有限公司新建項目)已於5月底全面竣工;截止11月份全鎮工業總產值已完成11.96億元,培育新增規模企業1戶(陝西省興平市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二是農業特色不斷凸顯。全鎮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1500畝,其中百畝以上示範園4個;在華榮集團和西綠苗木公司帶動下全鎮苗木種植總面積達到2500畝;發展特色產業(螺絲菜)200畝。全年畜牧業技術及糞污處理培訓4次210人。成立村集體股份合作社2個,辣蒜專業合作社2個,家庭農場1個;發展鎮級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區1個,目前已流轉土地710畝,在市農技部門的指導下園區規劃已完成。 二、美麗鄉村再現新面貌。截止目前,全鎮累計投資610萬元,改造提升鎮村兩級道路20多公里,更換新栽路燈400餘盞,立面改造8萬平方米,砌建村內外花欄面積8000多平方米,道路兩側綠化、重要節點綠化面積達到3多萬平方米,改廁1800多戶,創建淨美庭院638戶。另外,“一約四會”、“黨員+”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我們確定的湯坊村和前堡子村兩個示範村,按照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村容村貌改造大幅提升,整村淨美庭院創建已基本完成,特別是民眾休閒娛樂廣場建成使用。全方位、無死角對各村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清理清運門前“三堆”、生活垃圾10萬餘方,做到了“一街兩旁”無三堆,清掃保潔工作常態化。 三、脫貧攻堅獲得新成果。今年以來,共有179戶貧困戶享受產業扶貧資金73.873萬元;貧困戶勞動力轉移人數365人,公益專崗9人,公益特崗15人;涉及24戶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已全部完工入住;醫療健康扶貧門診救治452人次,慢性病人數318人,全鎮家庭簽約服務1360人,實現全覆蓋;享受教育資助學生244人;兜底保障方面290戶1088人;2019年我鎮共爭取扶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53.476萬元,共涉及9個村12條扶貧生產路建設,現已全部完成。2019年全鎮脫貧43戶152人。 四、生態環保取得新進展。一是建立了環境保護暨鐵腕治霾辦、村、組三級格線監管體系,按照鐵腕治霾“五項清單”要求,對“散亂污”企業整治、養殖戶整治、餐飲油煙治理、抑塵治理、生物質禁燃、散煤銷售、燃煤鍋爐取締等都建立了工作檯賬,實行動態化管理,及時更新數據資料,做到了底子清、工作實。全鎮實施煤改電1286戶,煤炭削減3800噸,全面完成湯坊村、上新莊整村推進煤改電任務。禁養區取締養殖戶4戶,畜禽退養約3100頭。秸稈還田28300畝,綜合利用率達99%,全鎮無一例秸稈焚燒現象發生,有效地保護了大氣環境。 五、社會保障事業健康發展。全鎮累計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7000餘人,收繳保費170萬餘元,其中新參保145人,60歲以上享受待遇6072人;勞務輸出9000餘人,城鎮新增轉移就業313人,全鎮勞動就業基本穩定;各村設有文化活動室,新建文化舞台6個,新增文藝團隊2個,建成市圖書館、市文化館湯坊鎮方館功能合理、設備健全。全鎮組織大型文化活動2次,每村舉辦文體活動4次以上。 六、安全生產和平安建設得到新提升。一是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對轄區內的道路、校車、食品流通經營戶、“小飯桌”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衛生院、村級衛生室等單位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總計4次,下達整改通知書10份。二是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制定-《湯坊鎮2018—2020年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實施方案》,與各村簽訂了承諾書,發放宣傳資料3500餘份,懸掛-200餘,刷寫標語和噴繪82個,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拉網式排查,深挖黑惡犯罪,6月份全面完成“五必訪”走訪工作,走訪鄉賢、兩委員一代表、企業和貧困戶總計474人。三是積極調解民眾合理訴求,依法嚴厲打擊非正常訪及無理纏訪、鬧訪等行為,著力化解涉軍涉法涉訴等積訪案件,全鎮形勢整體穩定向好。 七、階段性中心工作實現新突破。“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問題涉及我鎮5戶,其中完善手續4戶,拆除1戶,現已全部整治到位;“大棚房”另案處理涉及我鎮16戶,其中已完善手續5戶,拆除5戶,核查保留6戶,已全部整治到位。 深入推進政務公開,積極打造陽光政府,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廣泛聽取和吸納各方面的意見,強化工作責任制,狠抓工作落實,健全督查和獎懲機制,確保政令暢通,切實提高行政執行力,保持乾淨幹事的工作作風和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 2021年12月,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湯坊鎮為2021年度陝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21年11月,湯坊鎮入選陝西省鄉村振興示範鎮。 【展開】
標籤:興平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興平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