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清遠十大強鎮排名

清遠十大強鎮排名-清遠經濟十強鎮排名-清遠市哪個鎮最有錢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9-11 07:30:10更新 · 1.71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清遠是廣東省的地級市,該市歷史喲就,文化深厚,資源豐富,整體的經濟也較為發達。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清遠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清遠經濟十強鎮排名,其中包括清城區源潭鎮、清城區石角鎮、湯塘鎮等清遠強鎮,告訴您清遠市哪個鎮最有錢,清遠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清遠十大強鎮排名

連州市星子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
217
推薦理由:星子鎮,位於廣東省連州市東北部,是廣東省的北大門,位於小北江上游。北與大路邊鎮接壤,西與湖南省藍山、臨武兩縣接壤,東與湖南省莽山風景區接壤,南與連州市龍坪、保全鎮接壤。2003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原清江鎮、潭嶺鎮併入星子管轄。2005年3月村委會行政規模調整後,全鎮現有1個社區居委會,20個村委會,2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402人(2017年),總面積471.61平方公里(2017年)。全鄉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萬人。【展開】
TOP 1
清城區源潭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02
推薦理由:源潭鎮是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的視窗鎮和中心鎮,位於清遠市東郊。源潭鎮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瓷土、瓷砂儲量大、品質優。是中國三大優質陶瓷原料生產基地之一,著名景點有長青高科技農園、飛霞風景區和大龍湖生態大世界等。源潭鎮因此地有白泥潭和磨谷潭作為大燕河的水源之一,故名。北宋太宗年間(976-997),有人居住,逐漸發展成為集鎮。1949年後為鄉鎮,1983年改為區級鎮,2003年併入高橋鎮。【展開】
TOP 2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98
推薦理由: 寨崗鎮位於連南瑤族自治縣境的東南部,全鎮總面積275平方公里,轄成頭沖、陽愛、石坑浪、金光、東升、官坑、新埠、金星、萬角、社墩、山心、香車、鐵坑、迴龍、金雞、安田、老虎沖、稱架、吊尾、白水坑、新寨、石徑、山聯24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全鎮有13882戶、46309人。其中農業戶9977戶、41118人;非農業人3905口戶、5191人;瑤族(過山瑤)1696人。是全縣人口最多的一個漢瑤民族雜居的鎮。 寨崗在明、清時期屬陽山管轄,民國時期大部分地區屬陽山管轄,只有陽愛等一小部分地區屬連縣管轄。1953年1月劃歸連南瑤族自治縣管轄,為自治縣的第四區,1955年3月成立寨崗區公所,1987年3月成立寨崗鎮。鎮政府設在寨崗墟,距縣城34公里。 寨崗是2004年7月與寨南鎮合併而成的大鎮,寨崗的蔣、鄧、顏、梁、班等氏族,於時朝洪武年間(1368年)因來連陽分途剿撫,隨後落籍陽愛、官坑、馬安一帶,迄今已有637年。原寨南的黃姓於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從福建上杭縣瓦子街珠璣巷遷來,至今有590年的歷史;韋姓氏族從連山遷來,也有400多年的歷史;瑤族從廣西、湖南遷來,亦有360多年的歷史,隨後寨崗、寨南的客家人絕大部分分別從梅縣、河源、龍川、惠州、長寧、興寧、新豐、平遠、焦嶺等地遷入,現全鎮共有70種姓氏,使寨崗成為姓氏多的一個鎮。 寨崗一半是河谷盆地,日照時間長,平均降雨量達1800毫米以上,霜期短,自然條件優越;另一半是石灰岩、山坡林地。是一個農林並舉的鎮,全鎮耕地面積2.8051萬畝,其中水(旱)田1.9685萬畝,旱地0.8366萬畝。主產水稻、蕃薯、花生、玉米,是本縣主要產糧基地之一。但人多田少,人均耕地僅6分8厘。 寨崗有10個林場,有林面積20.975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3.06%。林種結構較合理,有松、杉、楓、樟、楠以及毛竹、苦插竹、倒竹,還有油茶、山蒼籽及茶葉、生薑、黃柏、厚朴等土特產和中藥材、還產高界茶、板洞茶,茶色清新,甘香可口。山林里棲息著鷓鴣、雉雞、白鷳、山豬、黃猄、金錢龜、穿山甲等珍禽異獸。 該鎮水力、礦產資源豐富,已建成大小電站54座,裝機容量達33330千瓦。電站收入占全鎮工業收入的40%左右,列全縣前茅,現開採有鐵、鋁、鋅、銅、錫、砷、煤等礦點,其中鐵礦資源較為豐富,大小礦點有幾十個。. 2014年7月,寨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86
推薦理由: 2021年10月,石角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96位。 2014年7月,石角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1月,石角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清遠市清城區轄鎮。1959年建石角公社,1984年設區,1986年建鎮。位於市境南緣,北江東岸。距市區28公里,南距廣州50公里。面積181平方公里,人口6.4萬。為市重點僑鄉。轄石角、塘頭、南村、黃布、新基、塘基、民安、馬頭、靈洲、小河、虎山、沙坑、沙步、界牌、石岐、七星、興仁、田心、回岐、岐山、舟山21個管理區(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工業以水泥、電子、製衣為主導行業,七星水泥廠年產水泥17.6萬噸。農業主產水稻、花生、蔬菜。為清遠麻黃雞主產區之一,市家禽、淡水魚重點生產基地。花兜旅遊度假村正在開發。. 故鄉里主題公園 故鄉里嶺南文化主題公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王子山脈腳下,地處有漂流之鄉、溫泉之鄉的清遠市與廣州市交界,毗鄰廣清高速公路,景區主要分嶺南古建築、祖輩生活展示(含大型祖輩生活物品展與栩 馬頭石大屋村 馬頭石大屋村(又稱九廳十八井)位於清城區石角鎮馬頭石大屋村,始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相傳鍾姓太公子奇的兒子鐘聲亮暴富後,先後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將宅院興建起來。建築坐北向南,廣五路三進 馬頭村大民宅 馬頭村大民宅位於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馬頭村。始建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修。該宅由九廳、十八井(庭院)和兩排側房組成,故俗名九廳十八井,總面積5724平方米。九 【展開】
英德市浛洸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61
推薦理由:浛洸鎮,古稱含洭,距英德市區32公里,縣級建制歷史1520年。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經濟繁榮的千年古鎮。全鎮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居)委會,總人口約8萬人。是廣東省中心鎮、國家重點鎮、英德市副中心城市,先後被授予廣東省宜居示範鎮、廣東省教育名鎮、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展開】
TOP 5
清新區太平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60
推薦理由:太平鎮位於清新區西南部,東南與山塘鎮、西南與三坑鎮、西北與龍井鎮、東北與太和鎮相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為低山丘陵,東南為北江平原。總面積213.42平方公里(2017年),轄22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75135人(2017年)。【展開】
TOP 6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8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湯塘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佛岡縣轄鎮。1951年屬清遠縣第七區,1958年劃入佛岡縣,稱湯塘鄉。1958年更名漖江公社,1961年更名湯塘公社,1983年設區,1988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19公里,南距廣州100公里。面積168平方公里,人口4.3萬。106國道和規劃中的京珠高速公路貫穿鎮境,漖江流經境內。轄洛洞、上黎、良安、圍鎮、脈塘、大埔、昇平、三門、岑坑、暖水、竹山、九嶺、高灘、湯塘、新塘、聯和、石門17個管理區(村委會)。商貿、運輸、建築和飲食服務業興旺。工業企業有石板材、冶煉、飲料等廠。農產品有稻穀、荔枝、蔥頭、沙葛。古蹟有三門亭遺址。境內有黃花湖旅遊療養區及溫泉。. 聚龍灣天然溫泉度假村 聚龍灣天然溫泉度假村坐落在風景秀麗、樹木蒼翠的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湯塘鎮(京珠高速公路湯塘出口106國道旁),交通十分便利,距廣州1小時車程。占地面積27萬多平方米,主要營業項目集住宿、餐飲、 豬牯墩遺址 豬牯墩遺址位於佛岡縣湯塘鎮圍鎮村西南約500米處的一座山崗。考古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後段。50年代省考古隊發現。1982年文物普查中縣文化局文物普查隊重新發現,遺址面積4500平方米,出土陶 佛岡三爰亭 佛岡 三爰亭位於佛岡縣湯塘鎮大埔村。以“蓋取爰居爰處爰得我之所意耳”而名之“三爰亭”,南來北往的人們綞此而飲茶、小歇。亭建於清光緒壬辰年(1892年),占地面積100平方米,面寬三間,進深 湯塘鎮特產與美食 竹山粉葛 產於湯塘鎮竹山村,以粉甜無渣出名,是當地名產。( 清遠)產於湯塘鎮竹山村,具細嫩、無渣、甘甜的特點,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來煲湯、炆肉,還可製成葛粉用沸水沖飲。由於品質卓越、名聲好,竹山粉葛和精包裝的竹 湯塘鎮民俗文化 佛岡舞被獅 “舞被獅”是佛岡縣湯塘鎮圍鎮村的劉氏家族在長期的農耕生活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佛岡劉氏祖先南遷於公元1131年,後從南雄珠璣巷南遷廣州大梁、從化,繼又由從化遷佛岡水頭王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7
推薦理由: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轄鎮。縣府駐地。南朝梁至明朝天順年間,曾三次為縣治。明隆慶年間設上吉鄉,1939年更名吉田鄉,1961年改公社,1965年縣城從永和遷至吉田,1980年分設吉田鎮,1983年改公社為區,1985年撤區並鎮。位於縣境中部偏東,面積44.5平方公里,人口2.2萬。國道323線與省道1960線交會於此。轄吉田居委會和蓮花、高坪、石溪、新田、沙田、東風6個管理區(村委會)。工業品以人造水晶為主。農產品有稻穀、連山蜜柚、澱粉。有商貿、服務網點500多家。. 2014年7月,吉田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35
推薦理由: [地理位置] 浛洸鎮位於英德市西部,距離市區35公里,S347線與清連一級公路(107國道)連線,水路沿小北江直通廣州、珠江三角洲地區、港澳地區。水陸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全鎮面積240.3平方公里,總人口6.87萬人,其中常住人口6.82萬人,流動人口5000人,下轄15村委會,3個居委會,453個村民小組。 [歷史] 英德市浛洸鎮是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千年古鎮,具有1520年的縣級建制史。浛洸自古至今都是英德市西、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歷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英德,先有浛洸”之說。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投資環境逐步得以改善。為改善浛洸鎮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項目,鎮政府在1998年投資近千萬元,修建拓寬浛石、浛張、英龍等8條通往鄰鎮的公路,並完善鎮區主要街道的路燈、下水道等設施,使浛洸鎮初步呈現出綠樹成蔭、燈火輝煌、高樓林立的新面貌,為實現英德市次中心城市的建設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我鎮正加大力度,按英德市府批准的《總體規劃》實施鎮區建設,首期的重點建設項目有:擴寬鹿城路、完善世花園、保民路生活小區的配套工程、新建日供水量達5000立方米的自來水廠等。同時加大鎮區環境衛生的整治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以改善浛洸的投資環境,推動經濟的發展。浛洸鎮人民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他們充分利用本鎮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商品經濟,逐步形成支柱產業。2002年,浛洸鎮GDP為58061萬元,比上年增長 0.75%。其中農業生產總產值24158萬元,比上年增長了0.10%;工業總產值23240萬元,比上年增長1.80%。浛洸鎮的個體私營經濟穩步發展,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納稅占全鎮稅收總額近40%,尤其是以私營製衣廠為主,現全鎮有私營製衣廠52間。2002年私營製衣廠年產值17420萬元,比上年增長3.40%。“一業興百業旺”製衣業有效地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2002年全鎮第三產業產值達10662萬元,比上年增長了18.40%。浛洸鎮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還積極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政府部門通過一系列的專項嚴打鬥爭,有效地打擊各種嚴重犯罪活動,保證了浛洸的社會穩定,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了法制的保證。 [交通通訊] 浛洸鎮水陸交通運輸極其方便。. 2021年1月,浛洸鎮被授予2020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榮譽稱號。 2014年7月,浛洸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5月,浛洸鎮入選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石墩嶺墓 石墩嶺墓位於英德市浛洸鎮石墩嶺村。年代為南朝南齊建武四年,墓向270o,為長方形磚室墓,長1.57米、寬0.32米、高0.42米。左右壁用三至四行平放順磚砌疊,往上則分別稍向內砌,至頂時則一……詳情>> 蓬萊寺塔 寺塔在浛洸鎮東北方平地上,因塔旁建有蓬萊寺(已毀)而得名。因塔磚有“舍利弗”陽文,故又稱“舍利塔”。《韶州府志》、《英德縣誌》均載此塔建於唐鹹通年間,宋代曾重修。塔為平面六角五層樓閣式磚室塔……詳情>> 【展開】
清新區石潭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
132
推薦理由:石潭鎮位於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北部,總人口70236人(2017年),總面積299.3平方公里。下轄22個村(居)委會。該鄉距縣城60公里,距市區68公里,距陽山市54公里。東鄰英德市九龍和明逕鎮,南、西鄰浸潭鎮,北接陽山縣杜步和七拱鎮。它位於英德,清新,陽山的交匯處。【展開】
TOP 10
標籤:清遠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清遠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