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開遠十大強鎮排名

開遠十大強鎮排名-開遠各鎮經濟排名-開遠市哪個鄉鎮好

專業榜單員的頭像
專業榜單員
2023-09-04 07:30:09更新 · 385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開遠是位於紅河州境內,且下轄2個鎮的縣級市。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開遠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開遠各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中和營鎮、小龍潭鎮等開遠強鎮,告訴您開遠市哪個鄉鎮好,開遠經濟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開遠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15
推薦理由: 龍潭鎮地處雲南省紅河開遠市西北部,是開遠市的一個交通、電力、煤炭能源重鎮。西北部,同建水縣岔科鎮相鄰,東北部與彌勒縣巡檢司鎮、朋普鎮接壤,東部接開遠市樂百道辦事處,南與開遠市靈泉辦事處相依。總面積179.44平方公里,占開遠市總幅員面積的9.06%,總面積居開遠市八鄉(處)中的第五位。全處轄6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46個自然村,62個村民小組。小龍潭境內煤碳儲量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小龍潭鎮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435.96萬元。2006年,全鎮共有農戶4289戶。 小龍潭境內煤炭儲量豐富,有探明煤炭儲量10.93億噸的雲南省最大的露天煤礦,有總裝機容量60萬千瓦的小龍潭坑口火力發電廠,是雲南省重要的煤電能源基地。[1] - 農村經濟 小龍潭鎮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435.96萬元。其中:第一產業收入4257.22萬元,占總收入的21.9%,種植業收入2470.26萬元,占總收入的12.7%,畜牧業收入1699.63萬元,漁業收入65.03萬元,林業收入19.5萬元;第二產業收入4677.93萬元,占總收入的24.1%;第三產業收入10500.81萬元,占總收入的54%;其他收入19.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2995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為主[2] - 人口衛生 2006年,全鎮共有農戶4289戶,農村總人口15073人,其中男性7274人,女性7799人,農村勞動力10284人。 該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院占地面積2.9畝,有醫務人員15人,開設門診室、X光室、化驗室、婦產科、藥房等8個科室6個部門。有鄉村醫生25人,2007年新建村級衛生所6所。 [3] -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2月,小龍潭鎮共有14所國小,在校學生2100人。1所中學,在校生752人。辦事處黨政領導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每年給中學和國小各6萬元獎勵資金,用於為成績好的學生髮放了獎學金及為教師增加教齡補貼,以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想方設法留住教師和優秀學生,為小龍潭地區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 - 人文地理 臘瑪古猿化石 1956年2月,小龍潭煤礦採煤時,在老馬寨與河頭兩村北面下端,發現煤層上部有晚中新世(距今1500萬年前)的臘瑪瑪古猿下齒化石5枚。1957年又在煤層上部發現西瓦古猿下齒化石5枚。1980年又發現臘瑪古猿臼齒化石3枚。1982年再次發現帶有12枚牙齒的臘古猿上頜骨化石。 這些化石現存中國社會科學院和雲南省博物館。 在布沼煤坑發現臘瑪古猿化石的同時,還發現一些遠古動物的化石,有慶義軛齒象化石、嵌齒象化石、四棱象化石、古 化石,有河狸、小河豬、利齒豬、鹿、巨額嵌齒象、河馬、野牛等10多種與古猿同期生存的熱帶森林湖沼哺乳類動物化石。 這些古動物化石,一部分現存開遠市文物管理所,一部分散失在老馬寨、河頭等村寨民間。1983年,小龍潭臘瑪古猿化石發現地被列為紅河州文物保護單位。 布沼文筆塔 清乾隆22年(1753年)建,位於盆地北側文筆山頂。塔為青石建構,四方形,塔基高1.2米,第一層四方各寬4.8米,依上收斂共七層,總高26米,是傳統式樣的鑽尖頂實心塔。1971年5月遭雷擊,塔身西北角震塌少許。 1983年開遠市人民政府將文筆塔列為重點保護文物。2004年辦事處投資對其進行修繕加固。 彝族碑刻 彝族古時實行火葬,大都無墳無碑。明朝中期碑文作為原文化的一種現象逐漸傳入。現存碑刻最早的立於明朝末期。則舊村有漢、彝兩種文字共書的碑文,實為罕見,成為兩種民族結合,共融共存的見證,對當地的民族源流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史料。 獅雲山寺廟建築群 位於盆地西邊獅子山上。據《獅雲山寂照庵常住碑記》載“乃禪僧書慧攜徒學隱等於甲午春卜斯之所創建也”。由此可推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建有酒仙閣、觀音閣、關聖宮、雲峰塔、龍王廟、天君閣、寂照庵、武當塔、吊腳樓、歸聖寺、韋陀閣。現僅存歸聖寺、酒仙閣、吊腳樓。自明清以來,是當地和外地文人墨客遊覽觀光,賦詩作文之佳所。同時也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 歸聖寺 位於獅子山村內,現存正殿、前殿、兩山耳等遺址,占地面積1106平方米,歸聖寺的始建時間是在明代,據現存《重修歸聖寺碑記》稱:“前人慕其景構成殿宇,名曰歸聖寺。……”。 1983年,開遠市人民政府將歸聖寺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辦事處投資13萬餘元對歸聖寺進行了較全面的修繕,沿寺周邊加建圍牆保護。寺內現存《獅雲山常住碑記》、《重修歸聖寺功德顯名碑》、《朝山會員碑序》、《尹壯圖獅山遊記詩碑》諸碑記。 大新橋 又名雙龍橋,位於小寨街村東1公里處,始建乾隆34年(1769年)。大新橋系單孔石拱橋,橋身堅固,跨向東西,全長38米,寬6米,橋形美觀,道光24年(1844年),上端建有六角亭,上著五色琉璃瓦,樓閣四旁有繪畫木窗。2006年辦事處及小寨街村委會聘請專業隊伍對魁閣進行修繕,對牆面進行粉刷,並新加繪彩畫6幅。二百餘年間,為交通要地,橋甚堅固,載重汽車也可通過。 小龍潭鐵路橋 在小龍潭車站東一公里許,距市區15公里,橫跨南盤江上,是昆河線的重要橋樑之一。建於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跨度為157.86米,多腹桿鋼樑,本世紀初由法國巴略爾鐵路公司設計製造,在80多年的營運中,有的梁架曾遭損壞。1940年1月,日本飛機轟炸鐵橋,鋼樑炸斷,落進南盤江中,0-8間桿架全毀,後由越南運進同類鋼樑部件鉚接通車,以後曾多次加固,仍不能確保行車安全,所以另建新橋。 小龍潭橋 1979年11月改線新建,1984年6月完工,全長157.86米。第三鐵路設計院設計,寶雞橋樑廠製造,舊線路橋樑隧道暫封存作戰備用。[5] 馬街文廟 馬街文廟位於開遠市小龍潭鎮馬街村。馬街文廟建於清乾隆年間,光緒間重修,占地4000餘平方米。文廟由大成門、大成殿、兩廂學海等建築組成,院內古柏參天,綠蔭遮地。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0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中和營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中和營鄉位於開遠市東郊,東與文山州硯山縣平遠街接壤,南與碑格鄉毗鄰,西與馬者哨鄉相連,北與彌勒縣的江邊鄉、文山州邱北縣的沖頭鄉交界。是兩州(紅河州、文山州)一市(開遠市)三縣(彌勒縣、硯山縣、邱北縣)的交界中心,是開遠市也是紅河州的東大門,平鎖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具有較好的交通區位優勢。 全鄉轄區面積為328平方公里,是一個山區半山區鄉,山區面積占90%,最高海拔1813米,最低海拔990米。全鄉下轄7個村委會,全鄉總人口為24780人,居住著漢、彝、苗、回、壯等十餘種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5.4%。 中和營鄉屬南亞熱帶半乾旱季風氣侯,地形為斷陷盆地,年平均氣溫18.5℃,山區年平均氣溫15.9℃,年平均降雨量1275.9毫米,年無霜期318天,相對濕度74%,是一個農業大鄉,有耕地41883畝,主產水稻、包穀、烤菸等農作物 。 經濟作物主要有冬春蔬菜(冬季馬鈴薯、日本水果蘿蔔、甜脆豌豆)、東山李 中和營鄉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煤(蘊藏量約1239萬噸)、錳(儲量300萬噸),品位適於開採;水資源豐富,飛漁澤建有水電站;雲窩寺是古阿迷州四大景觀之一,有“萬石懸空,峻峭高下,恍如雲篆,水從石出”的險、奇景觀;交通便利,323國道、正在建設的平鎖高速公路(平遠街至鎖龍寺)穿境而過。 中和營集鎮歷史上就是滇東南的重要集市貿易及物資集散地之一,1999年列入省州市40箇中心集鎮之一的“萬人”集鎮,新集鎮歷經兩年半建成,樹立起了紅河東大門的嶄新形象,帶動了二、三產業的興旺發展,加強了中和營作為開遠東山三鄉的經濟中心和農副產品物資集散地的地位,增強了作為開遠衛星集鎮的輻射功能作用。. 【展開】
標籤:開遠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開遠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