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鹹寧十大強鎮排名

鹹寧十大強鎮排名-鹹寧各鎮經濟排名前十-鹹寧市哪個鎮最富裕

2號榜單員的頭像
2號榜單員
2023-08-28 07:30:10更新 · 1.88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鹹寧是下轄6個市區縣,且位於湖北省東南部的城市,該市資源豐富,在2022年取得了1875.57 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鹹寧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鹹寧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白霓鎮、麥市鎮、潘家灣鎮等鹹寧強鎮,告訴您鹹寧市哪個鎮最富裕,鹹寧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鹹寧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250
推薦理由: 陸溪鎮地處嘉魚縣西南長江之濱,古稱陸口,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三國文化”底蘊,是全縣的老工業基地和黃金之鄉。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25億元,財政收入2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90元。今年,鎮黨委、政府堅持突出老工業基地、丘陵板塊農業、黃金資源和三國古鎮特色,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特色經濟和旅遊經濟,構築“三足鼎立”的經濟發展框架,全面建設“小康陸溪”,再展三國古鎮雄風。. 2020年11月,陸溪鎮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8年7月,農業農村部認定陸溪鎮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嘉魚珍湖蓮藕)。 2014年7月,陸溪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嘉魚珍湖國家濕地公園 珍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位於陸溪鎮境內,在陸水河出口處與長江交匯,範圍以陸水河、珍湖為主體,包括周邊左金湖及錦湖等,總面積768.5公頃。該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珍湖國家濕地公園,可以保 吳王行祠 吳王行祠位於嘉魚縣陸溪鎮界石村界石山,三國時期吳蜀兩國以此山為界來劃分各自勢力範圍,故此山得名界石山,此山所在村落得名界石村。赤壁之戰期間,東吳大帝孫權曾在界石山上設立行宮,坐鎮指揮抗擊曹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227
推薦理由: 桂花鎮位於鹹安區東南部,全鎮國土面積173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09個村民小組,5776戶。2002年人均純收入1650元。境內群山疊宕,環境優美,資源豐富,交通發達,通訊快捷,是舉世聞名的“中華桂花之鄉”。 交通便利,通訊快捷。該鎮距市區僅24公里,離省城96公里。106國道、鹹通公路穿境而過,國際二級水泥路面直達火車站和京珠高速。鎮內建有電信機站5座,其中聯通機站2座,移動機站2座,“小靈通”業務也將在近期建成。便利的交通環境和快捷的通訊設施為我鎮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給我鎮經濟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發展商機。 資源豐富。桂花鎮境內有三大特色資源:桂花、白雲石、自然生態景觀。一是獨特的桂花資源,我鎮桂花素以面積大、品種全、產量高、花質好、古桂多而著稱。2000年國家林業部、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為“中華桂花之鄉”。全鎮現有桂花面積1萬畝,成林桂花樹2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桂3000多株),有金、銀、丹、鐵、四季、月月桂等9個品種,年產鮮花20萬公斤。發展桂花具有經濟、生態雙重效益,也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桂花系列產品如桂花露、桂花米灑、桂花蜂蜜、桂花浸膏等的發展已初具規模,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二是豐富的白雲石礦產資源。我鎮境內的蓮台山是一條約10公里長的白雲石岩裸露帶,白雲石儲量在1.19億噸以上,礦區構造簡單,平均含量達21%以上,開發價值很大。我們充分發揮這一特色優質資源,大力招商引資,發展白雲石礦產業。去今兩年引進開發商4家,投資700萬元建成年產量50萬噸的生產線。三是秀美的生態旅遊資源。碧波蕩漾的南川水庫和鳴泉水庫,奇石怪異的鳴水泉洞,莊嚴肅穆的功偉烈士陵園、巧奪天工的吳剛雕塑群、天香雲外飄的桂花園遙相呼應,加上神奇美麗的故事傳說,構成我鎮獨具特色的旅遊勝景圖,被人們喻為“嫦娥迷戀的地方”。依託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是鎮委、鎮政府今後發展的主攻目標。南川水庫成水面積大(45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繞,植被良好,島嶼星羅棋布,庫區氣候宜人。重慶金桂湖生態環境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於2002年與我鎮簽訂了總投資6個億左右的60年開發契約,第一個子項目金桂島將於2004年“五·一”前投入運行。. 鳴水泉 鹹寧市鳴水泉生態旅遊風景區,處在“中國桂花之鄉”鹹安區桂花鎮境內,距鹹寧市政府溫泉20公里,相鄰武漢90公里。與劉家橋、金桂湖、太乙洞、星星竹海、嫦娥(飛仙洞)風景區形成鹹寧溫泉旅遊的環形線……詳情>> 劉家橋 劉家橋,位於中華桂花之鄉鹹寧桂花鎮境內,距華中重鎮武漢80公里,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100公里,距溫泉16公里。今天的劉家橋,好像一個天生麗質的大家閨秀,深藏在群山環抱之中,保持完好的四……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223
推薦理由: 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橫溝橋鎮,在一九九六年被原鹹寧地區命為首屆鄂南明星鎮,一九九七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 歷史悠久。 自明朝正德年建鎮以來,一直是鄂南地區商賈雲集之地。邁入改革開放發展的今天,橫溝鎮的工業、農業、城鎮建設、科教文化、商業服務等得到空前規模的發展。 地域優勢。北距武漢73公里,南距溫泉、鹹寧各10公里;東依黃石,西聯嘉魚。地跨東徑114°13′-114°20′北緯29°53′-29°59′,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6.8度,年均降雨量為1500 毫米,無期長。這裡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合多種動、植物生長。中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建在這裡;全國婦聯、湖北省婦聯苗木基地在這裡落戶。全鎮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轄17個村,3個居委會。鎮區人口4.6萬人。其中城鎮面積12平方公里。非農業人口1.96萬人。 交通發達。京廣鐵路、107國道和正在建設的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106國道、橫沿路、橫黃路、賀泉路、橫張路在此交匯。 工業雄厚。全鎮企業420家。其中阻燃板廠、鑫泰管件廠、閩樂公司等開發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目前全市最大的工業園建設落戶橫溝橋,將為橫溝的明天添上耀眼的一筆。 基礎設施完善。十一萬伏變電站,超萬戶程控電話,日產二萬噸自來水廠,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一條龍教育;有線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功能齊全。行動電話全球聯網;無線尋呼全省聯網,並在實現光纖聯網。 旅遊事業方興未艾。“澄水洞地下宮殿”緊鄰橫溝橋,天然浴池、太乙洞、飛仙洞、星星竹海等風景旅遊區連成一片。與北伐北戰爭舊址──汀泗橋賀勝橋僅一箭之地,與陸水水滸城僅30公里之隔,開發前景極為可觀。充滿希望的橫溝橋鎮正以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誠邀五州商賈前來投資展業,恭迎四海賓客前來觀光旅遊。.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橫溝橋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橫溝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99
推薦理由: 汀泗橋鎮歷史悠久,名揚天下。汀泗河分東、西雙岔道自南北縱貫鎮區,鎮中古橋始建於1247年,為湖北省現在最古老的石拱橋。北伐戰汀泗橋戰役而斐聲海內外。全鎮國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 汀泗橋鎮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夾鎮而過,京珠高速公路在此有一出口,是鄂南物資主要集散地之一,素有“小漢口”之稱,1961年召開了全國農村集市貿易現場會。郵電通信快捷,網路通訊暢達。公共事業發展,服務設施齊全,電力供應充裕,建有11萬伏變電站1座。 汀泗橋鎮資源豐富,盛產楠竹、杉木、烏林竹、茶葉、石材、鮮魚等。楠竹豐產林8萬畝,年銷售楠竹120萬支,木材5000立方米。 汀泗橋鎮山清水秀,是消閒攬勝的好去處。境內有20多處景點,飲譽中外的北伐烈士陵園,風光旖旎的星星竹海,風景如畫的雙石水庫,神韻天成的盡善盡美飛仙洞,神態怪異的奇石林,佛教名剎禪台寺,香飄四海的碧玉花園等,還有全國最古老的千年銀杏,百歲丹桂。深厚的歷史人文資源與優雅的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構築了“小橋流水人家”江南名鎮――汀泗橋。. 2014年7月,汀泗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8年10月,汀泗橋鎮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汀泗橋烈士陵園 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遺址位於鹹寧市汀泗橋鎮京廣鐵路西側西山頭上,距汀泗橋鎮500餘米,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6年8月25日至26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葉挺獨……詳情>> 嫦娥風景區 嫦娥風景區位於鹹寧市南部北伐名鎮汀泗橋鎮,距溫泉市區14公里,由玉泉谷、飛仙洞、玉兔苑、桂竹林四大景區組成。飛仙洞全長1500米,分為上下三層,呈螺旋形立體迷宮狀,定海神針、音樂石瀑、蟠桃會……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93
推薦理由: 通城縣麥市鎮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省定重點""口子鎮""和""視窗鎮"",全鎮國土面積119平方公里,11個村,2個居委會,人口3.5萬人,其中城鎮居民8900人。近幾年來,麥市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三位一體戰略,經濟迅猛發展,2002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6億元,財政收入360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1977元。 小城鎮建設嶄露新姿。麥市是千年古鎮,5000多年的龍山文化是江南古文化的傑出代表。500年前的花蒲貨棧是湘、鄂、贛三省邊界地區的商貿交易中心。進入二十世紀90年代,麥市鎮黨委政府依據區位優勢,以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開展了改天換地的""移河建鎮、移路建街、移山造村""一系列工程,使麥市集鎮由94年的0.5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1.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由3100增加到9100人,街道長由1.2公里增加到4.8公里,鎮區配套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管理規範。2001年獲得全省小城鎮規劃建設與管理""楚天杯""獎;2002年榮獲""全國文明鎮""稱號。. 2014年7月,麥市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9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麥市鎮為2009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09年1月,麥市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麥市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堯家林遺址 堯家林遺址位於通城縣麥市鎮陳塅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1982年試掘出土石器、陶器等300餘件。(第四批)……詳情>> 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 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位於通城縣麥市鎮天岳村。1939年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九十二師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修建,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墓碑上有國民黨高級將領蔣中正、薛岳等的親筆題字。(第四批)……詳情>> 堯家林文化遺址 麥市鎮陳家段村堯家林,面積20餘萬平方米。1980年4月武漢大學歷史系、鹹寧地區博物館試掘,開5×5米探方4個,獲石器200餘件,復原陶器70餘件。石器有斧、鋤、刀、鑿、鑽、等,陶器有鼎、鬲……詳情>> 麥市鎮特產與美食 千張皮 千張皮以製作精製、薄如紙帛、色澤光亮、質地柔韌著稱。外銷平江、臨湘、修水、崇陽、武漢等地。加工時,先將豆腐搗化,舀人木盒,薄澆一層豆腐,墊一層布,盒滿,壓乾撕開即成。要求扒漿嫩,趕熱做,豆腐搗得化,壓…… 七里山礦泉 通城縣麥市鎮七里山礦泉水是湖北省首例發現,國內罕見的飲醫兩用礦泉水。它採用高新消毒技術和國內先進灌裝設備生產而成。……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71
推薦理由: 【白霓鎮】位於鄂南三縣中心,東通鹹寧,南接江西,西通湖南,北鄰赤壁。國土面積147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1個社區,187個村民小組,11180戶,43988人。境內106國道東西縱貫,崇陽至江西修水的公路南北延伸,高堤、大市兩河鎮內匯合經陸溪口入長江,自古為崇陽縣東部交通樞紐,周邊物資集散地,集鎮人口1.5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34%。 近年來,白霓鎮鎮堅持以“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民營富鎮、特色興鎮”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企業規模化和商貿市場化進程,實現了全鎮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5.51億元,財政收入近30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802元,全鎮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內,計畫生育率達到98.7%,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107:100以內。是全省100個重點中心鎮之一。2004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集鎮和市、縣農村工作先進單位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先進單位。 特色農業穩步推進。2004年以來,全鎮立足“高起點,高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以“一竹一稻”為農業產業化主攻方向,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先後發展雷竹面積7113畝,受益面積2600畝,年產值50萬元。水稻優質稻面積42890畝,占整個水稻生產面積的75%,大部分村組已基本實現了優質稻化,糧食總產達到10931噸。蔬菜面積達到6000畝,產值1200萬元。初步形成了雷竹、優質稻、蔬菜、油菜和苞谷五大主導產業,八大林特畜基地和白霓、大市、歇馬山、堰下“四大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傳統農業正在蛻變,現代農業已具雛形。2004年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的種養大戶發展到190戶,1萬元以上農戶發展到1500戶,進入一體化的農戶3200戶。 工業經濟形成規模。2004年底,全鎮工業企業達到21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2家,村級工業企業10家,聯辦個體經濟284家,工業總產值達到3.96億元,四級企業總產值達到5.12億元(現價),實現稅收482萬元。初步形成了以麻花為龍頭的副食品飲料加工業,以生石灰、小紅磚為龍頭的建築建材業,以棕床、家俱加工為龍頭的竹木加工業,以搭谷機為龍頭的機械製造業,以毛巾為龍頭的輕紡業等五大工業體系。. 2021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白霓鎮為2020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4年7月,白霓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白霓鎮特產與美食 眾望麻花 白霓鎮久負盛名的傳統副食產品----麻花,因做工精細、口感良好而深受人們喜愛。“眾望科工貿有限公司”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通過反覆試驗、精心研製、改良配方,生產出“香蕉型”、“桂花型”、“蝦味型”、…… 白霓鎮名人 程桔 程桔女,漢族,199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湖北省鹹寧市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返鄉帶領村民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建設60kWp光伏發電站、150畝產業綜合……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66
推薦理由:【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57
推薦理由: 官埠橋鎮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延伸的低丘陵地帶,毗鄰全國七在淡水湖之一的斧頭湖畔,二面環水,二面連陸,版圖面積161平方公里,現轄27個行政村、2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萬,其中城鎮人口0.8,農業人口2.8萬,耕地面積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5萬畝,耕地面積2.5萬畝,山地面積10萬畝,宜林面積15萬畝,水域面積40平方公里。 我鎮地處湖北南大門,交通便利。鎮政府距京廣鐵路貨場僅5公里,北距武漢僅一橋相連,西由淦河可直通鹹寧。境內京廣鐵路、107國道橫跨東西,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京珠公路張公聯絡線直通鹹寧溫泉,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我鎮郵電通訊、電力、廣播電視、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金融保險等社會公共事業已初具規模。目前,中國移動通訊、中國聯通公司已各建通訊塔一座,3.5萬KVA變電站項目也即將動工,新集鎮建設規劃已修編完畢,已被列入鹹寧市區行政區域建設範圍之內,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基礎設施配套正日趨完善,鎮內環境穩定,一直是省、市、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近幾年來,我鎮充分依託自然資源的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糧油、水產、林果等三大支柱產業。同時,招商引資條件極為優惠,五金、製衣、加工業極為發達。2000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8813萬元,財政收入453萬元,人均純收入1728元。素有“糧油之鄉”、“水產之鄉”的美稱。 在以後的發展中,鎮黨委、政府將充分利用優越的區位資源條件、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和現有的獨特的交通條件,穩農富鎮,興商辦工,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財政收入;充分利用斧頭湖天然水面資源,開發旅遊、度假勝地。 官埠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是各地商賈的風水寶地。官埠人民正以豐富的資源,優惠的政策,開放開發的新姿,喜迎八方嘉賓。. 2022年3月,官埠橋鎮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50
推薦理由: 關刀鎮版土面積120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1個居委會,183個村民小組,9897戶,常住人口41728人。全鎮共有省級貧困村8個,貧困人口10160人,耕地面積27302畝,其中水田面積 25292畝。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1.7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0.8億元,農業總產值0.95億元,人平純收入1824元。 近年來,關刀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興工強鎮促發展,招商引資壯實力”的指導思想,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發展思路,緊跟時代步伐,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克難奮進,加快建設步伐,促進了我鎮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黃鶴樓山 黃鶴樓山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東與關刀鎮毗鄰南與老鷹尖交界,西北與陽台尖山脈相連。頂列三大峰以和尚場為最高海拔633米。據舊志載葛稚川跨鶴憩此,俗名黃鶴樓石址尚存邑人杜世眭詩記勝:雞群獨立在穹……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41
推薦理由: 【大畈鎮】處於富水水河中游,東臨慈口,西接通羊,南鄰橫石,北靠黃沙,距通山縣城20公里,是鄂東南的革命“老蘇區”。 全鎮國土面積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33畝,人口2.49萬人,下轄13個村和1個社區,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8800萬元,財政收入100萬元,農民均純收入1680元。 改革開放以來,大畈歷屆黨委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投資180萬元興建了2000米長,16米寬的標準化街道;投資200萬元拉通了光纖電纜,使全鎮各村通了程控電話,新建手機網站6個,有線電視光纜已拉通,能轉播29套節目;投資192萬元拉通了庫區南岸4個村總計18.6公里的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投資200萬元,完成了農電和集鎮電網改造工程,街道安裝了路燈;投資160萬元,建成了街道自來水廠和25處人畜飲水工程,從而徹底改變了庫區路不平、水不清、燈不明的狀況,解決了庫區通訊難、飲水難、就醫難、上學難等問題。 大理石資源尤為豐富,且品種繁多。其中“黑底白”理石材質優良,全國稀少。現已開發大理石塘口26個,大理石加工廠10家,年產10萬立方米,板材14萬平米,產品暢銷-,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 有湖北“洞中之王”隱水洞,有景色迷人的富水湖,有一日三涌的“三潮泉”。有紅三師師部舊址,有紅十七軍建軍遺址,有縱橫交錯的古民居群落,有明代侍郎朱延文墓,有清人大學士吳懷清故居。 近年來,大畈鎮堅持“旅遊興鎮,山水富民”的方針,農業初步建立了以“桔、魚、稻、薯、玉米為主導,枇杷、梨、李、桃”為補充的格局。柑桔是大畈鎮傳統產業,年產柑桔達5000多噸。漁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境內壠汊眾多,水上面積達6.02萬畝,廣大民眾通過圍汊、圍網,圍箱養魚達300多畝,發展網箱養魚6000餘口。. 2021年4月,大畈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大畈鎮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大畈鎮特產與美食 通山麻餅 通山麻餅是湖北鹹寧市通山的特產。通山特產大畈麻餅:大畈麻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明、清時期,商貿人士沿富水河至長江,往來做生意,從而給富水中游的大畈街帶來了商機和繁榮。傳說麻餅始創於阮氏之手,當時堪稱湖廣“…… 大畈麻餅 大畈麻餅是湖北省鹹寧市通山縣大畈鎮的特產。通山大畈麻餅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堪稱湖廣“一絕”。大畈麻餅嚼起來津津有味,百吃不厭。大畈麻餅是通山的著名特產,產地在大畈鎮,故名大畈麻餅,為中秋月餅的“一絕”……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鹹寧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