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書籍 > 十大經典唐詩

十大經典唐詩-賦得古原草送別上榜(有口皆碑傳誦千古)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8-28 07:30:03更新 · 2.6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十大經典唐詩,為您推薦了十首最驚艷的唐詩,其中包括登鸛雀樓、送往二使安西、涼州詞、題破山寺後禪院等。告訴您最經典的唐詩有哪些,最有名的10首唐詩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十大經典唐詩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類別:邊塞詩
304
推薦理由:《涼州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詩歌前兩句鋪墊了西北邊塞的背景,後兩句就由寫景轉向寫情。此詩作者利用這些典故和內涵,表達了他的深沉複雜的情感。詩歌說,羌笛何必吹奏幽怨的《折楊柳》曲,也可以理解為何必抱怨楊柳,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楊柳得不到溫暖而遲遲不長枝葉,無柳可折,也無人可以送別,因為遠戍關外的人不知何日才是歸期,他們和那些楊柳一樣得不到春風的吹拂。作者寫了永無春色的孤城,荒寒的絕域,艱苦的從軍生活,但詩歌也有著壯闊的畫面,從容豪邁的聲調,所以這首詩是在壯觀中寓含著蒼涼之感,哀怨又不失豪爽,淒婉而不失宏放,沉雄渾厚,氣骨內斂。【展開】
TOP 1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類別:五言律詩
289
推薦理由:《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也是作者應考的習作。因為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按例要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但就是這樣一首頗受限制的遵題之作,卻成了白居易少年時代的成名作,成了名重一時並傳誦千古的佳制。《賦得古原草送別》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那一幅芳草萋萋、古原送別的情景,卻表現得十分真切。首句離離原上草,寫眼前景,出語坦易。既扣緊題面古原草又極簡煉地交待出送別的特定環境與時序,可能功力之深厚,後半首更是由枯轉榮,描寫出春風吹不盡,堅韌之感,又在原草旺盛生命力的同時,筆調暗轉,引入送別情意,並為送別備下了一個典型的環境。第四聯再一次扣住題面,並正面描寫送別。王孫,貴族,借指詩人的朋友。萋萋,草盛貌,此以春草之盛喻別情之滿。該首詩集中體現出了白詩的藝術特色,傳誦千古。【展開】
TOP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類別:送別詩
280
推薦理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學家王勃的詩作。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扣題。起句寫送別的地點是在首都長安。城闕原為皇城上的望樓,這裡借指皇宮所在地京城長安。頷聯承上寫送別。三句點出離別兩字,表明送別之意。頸聯轉出新意,知心朋友不會受到距離的限制。王勃採用對比的方法,運用對仗的手段,將這層意思表現得十分簡潔與鮮明,因此廣為流傳。尾聯以勸慰朋友作結,不要在分手時像小兒女一樣流淚。此詩從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都極具初唐風格。【展開】
TOP 3
題破山寺後禪院
作者:常建
類別:五言律詩
276
推薦理由:《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的題壁詩作,曾入選《唐詩三百首》,該詩現存有5個版本,具體創作時間不明,只知是詩人仕途不得意游山時所留,詩中所寫的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始建於南朝,到唐代已屬古寺。此詩抒寫清晨游寺後禪院的觀感,不僅寫出了佛教寺院的幽靜環境,也寫出了詩人的淡泊情志。萬籟俱寂,余鐘磬音可以看出來,詩人寫此詩除了要表現寺院附近的山景外,更想表現古寺之靜;寫古寺之靜,為的是想表現自己的心之靜。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展開】
TOP 4
黃鶴樓
作者:崔顥
類別:七言律詩
273
推薦理由:《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是一首七言律詩,是詩人於武昌登黃鶴樓時所作,是崔顥的代表作。這首詩,寫詩人登上黃鶴樓時的所見,抒發了懷念家鄉的愁情。詩的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詩的後四句描繪登樓所見,寄託鄉思;尾聯兩句即景抒情寄託鄉思。詩人站在黃鶴樓上,隔江的景色是如此的清新、淡雅、幽美,不知不覺已日落西山,黃昏降臨,此時此景,勾起了作者縷縷思鄉之情。全詩意境茫遠、抒情真摯、氣勢雄渾、語言流暢,用完美的藝術形式痛快淋漓地寫出了詩人與許多人共同的感受。語言的通俗流暢,一氣呵成也增加了詩的閱讀美感。【展開】
TOP 5
楓橋夜泊
作者:張繼
類別:七言絕句、羈旅詩
270
推薦理由:《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這是一首著名的絕句。詩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邊靜夜的景致,抒發了作者的羈旅愁懷。詩的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就營造出了一個淒冷孤寂的秋夜的慘澹景象,耳邊也突然響起了一陣烏鴉的啼叫聲,這樣的聲音使得整個環境越發顯得空曠、淒涼和悲楚。接著看到了江上星星點點的漁火,這漁火、江楓構成了一幅絕佳的秋景圖,可作者心緒不佳無法入眠,透露出了漁家冷落孤寂、漂泊不定的生活實際。這時詩人聽到了從寒山寺傳來的夜半鐘聲,無形中將詩人的孤寂推到了極致,將整首詩所營造的感情氛圍也推到了高潮。而詩人的感情也在隨著景物的推移轉變不斷變化,使得詩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在詩中,張繼精確而細膩地寫出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使人從有限的畫面中獲得了悠長的韻味和無窮的美感。【展開】
TOP 6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類別:五言律詩
238
推薦理由:《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本詩為大曆三年攜眷自夔州出峽後,暮冬流寓岳州時所作。首聯即揭示登樓的題旨,寫自己夙願終償的欣喜之情。《登岳陽樓》前兩聯寫登岳陽樓所見,用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真實地描畫出來,運用昔聞今上,喜初登也,用時間概念連線兩個描述作者行動的句子,使得登臨者興高采烈的情狀溢於言表。頷聯極度誇張地寫出登樓所見。從壯闊無比的景物中可以窺見絕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氣消沉。這正是詩聖的可敬佩之處抒情雖低沉抑鬱,卻吞吐自然,顯得雄渾大氣,氣度超然。【展開】
TOP 7
登高
作者:杜甫
類別:七言律詩
225
推薦理由:《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該詩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首句寫登高仰望,寫山,秋風急吹,天高氣爽,峽中不斷傳來猿猴長嘯之聲,哀轉欲絕;第二句寫登高俯視,寫水,白白的沙灘,鳥兒在來回飛翔;頷聯兩句分承首聯的一、二句,從大處、遠處落墨,進一步描寫登高望到的山景和江景;詩的後四句寫登高感觸之情,頸聯抒寫自己長期漂泊,觸景生悲和多病纏身、登高傷懷的悽苦心情;尾聯敘寫自己艱難潦倒的遭遇和悲涼寂寞的情懷。此詩表現了淒清壯闊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沉鬱悲涼的感情,該詩的平仄粘綴也都符合詩律。【展開】
TOP 8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類別:七言、送別詩
224
推薦理由:《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七言絕句。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前,更確切地說當作於天寶九載(750)他母親去世以前。當時他在京先後擔任左補闕、侍御史、庫部員外郎、庫部郎中等職務,寫了不少送別詩。這首詩前兩句寫景。首句寫渭城早晨的雨水打濕了輕揚的塵埃,空氣很清新,王維將元二一直從長安送到渭城,可見兩人情誼綿綿;次句寫客舍周圍的柳枝普遍長出嫩芽,由枯黃變為嫩綠了,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後兩句寫話別。依依惜別之情,通過殷殷勸酒之聲表現了出來,這寥寥十四個字,就將好友之間的真摯情誼,抒寫無餘。言簡意賅。這首詩之所以引起廣泛的共鳴,是因為寫出了人們在送別時所普遍具有的情感,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展開】
TOP 9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朱斌
類別:五言絕句
220
推薦理由:《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一作朱斌)的詩作。詩的前兩句,是寫登樓所見。寫得時間準確,景象壯闊,氣勢恢宏。白日依山盡,寫舉目西望。這兩句寫得蒼茫壯闊,豪放雄勁。事實上,上句景色為詩人親眼所見,是實寫。下句是觀奔騰呼嘯黃河而引起的亢奮之想,是虛寫,虛實結合,勾勒出了一幅雄渾豪放的北國山水圖。詩人在後半首,卻出人意表,再翻新意。寫出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本已登高臨遠,飽覽了壯觀之景,享受到了觀雄奇江山之樂;但他希望看得更多、更遠、更闊。此詩四句皆對,卻了無對仗之痕,不見呆板滯澀之病和支離破碎之傷。一氣流走,充沛貫連,有悠然不盡之韻。細細體察,皆緣其氣勢足、命意高也。【展開】
TOP 10
舉報
排名規則:《十大經典唐詩》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唐詩經典作品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