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馬鞍山十大強鎮排名

馬鞍山十大強鎮排名

Softsister的頭像
Softsister
2023-03-10 16:03:52更新 · 3.17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馬鞍山的安徽省的地級市,其下轄3個區、3個縣,你知道其中有哪些經濟發達的鄉鎮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馬鞍山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馬鞍山各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太白鎮、年陡鎮、博望鎮等馬鞍山強鎮,告訴您馬鞍山哪個鎮最富,馬鞍山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馬鞍山十大強鎮排名

博望鎮
工業企業數量:703家
429
推薦理由: 博望鎮是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地處博望區東部,且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總轄區總面積133平方千米的鎮,其自南朝梁始建以來,現已具有悠久的歷史,目前該鎮有工業企業906個,其中規模以上41個。 【展開】
TOP 1
太白鎮
工業企業數量:366家
405
推薦理由: 太白鎮是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地處當塗縣北部,且轄區總面積84平方千米的縣轄鎮,該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其中設有320個工業企業,規模以上50個,曾獲得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安徽省首批特色旅遊名鎮等稱號。 【展開】
TOP 2
年陡鎮
工業企業數量:339家
366
推薦理由: 年陡鎮地處當塗縣西南部,東臨青山河,與黃池鎮、石橋鎮隔河相望,西南與蕪湖縣、蕪湖市交界,北與太白鎮接壤。年陡鄉2004年元月由原查灣鄉、年陡鄉整建制合併而成,政府所在地年陡,2010年7月託管到馬鞍山承接產業示範園區,2010年8月25日安徽省民政廳同意撤銷年陡鄉設立年陡鎮。全鎮南北長8.1公里,東西寬8.6公里,總面積約68.7平方公里,總人口為3.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085人,轄1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全鎮耕地面積4萬餘畝,盛產優質水稻、小麥、油菜等農產品;可養水面1.1萬畝,盛產魚、蝦、蟹、鱉等水產品;山林面積45公頃,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投資建設環境十分優越。 年陡鎮區位條件優越,地處馬鞍山、蕪湖同城發展的前沿核心地帶,西有國家級蕪湖經濟開發區和當塗經濟開發區,南接蕪湖鳩江開發區,距蕪湖市中心僅十公里,合蕪、蕪宣、寧蕪鐵路、205國道僅數公里之遙,馬蕪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寧安城際鐵路穿境而過,蕪湖市101路公車直達年陡鎮,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核心區域。近年來,年陡鎮黨委、政府努力搶抓產業轉移、擴權強鎮的新機遇,團結帶領全鎮人民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巧幹實幹,紮實推進經濟建設、民生工程、社會穩定等重點工作,超額完成了「十一五」主要目標,順利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目前共有企業138家,規模企業20家。五年來,全鎮生產總值由3.3億元增加到13.1億元,年均增長34.8%;工業總產值由1.2億元增加到10.7億元,年均增長72.8%;固定資產投資由1.23億元增加到8.7億元,年均增長63%;財政收入由2208萬元增加到1.02億元,年均增長46.5%;農民人均純收入由5965元提高到11500元,年均增長17.8%,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年陡鎮水資源豐富,東靠青山河,西南有扁擔河,內部溝渠縱橫,荒田灘涂水域廣闊,黃海高程分別為50米、108米等,平原區的黃海高程為7.6米︿6.2米之間。除少量山丘地外,均系平原地區,地勢較為平坦,境內土地肥沃,水稻土95%以上,屬典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常年水量1170㎜,降雨天數125天,年平均日照2133小時,平均積雪天數為7天,降雪天數為8.8天。年平均氣溫16.5℃,元月平均氣溫2.6℃,七月平均氣溫28.5℃,最高氣溫達39.4℃,無霜期230天。全鄉共建排灌站4座,排灌機械19台,1945千瓦,旱澇保收面積達95%,基本做到旱澇保收。 2021年10月,年陡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12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安徽省衛生城市(縣、區、鄉鎮)名單出爐,年陡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年陡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31位。 2020年4月,年陡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 【展開】
TOP 3
歷陽鎮
工業企業數量:292家
138
推薦理由: 歷陽鎮,古稱亞父城,2000多年前由歷陽侯范增所建,東漢時曾為古揚州站所,現為和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巢湖市「明星鄉鎮」、「十強鄉鎮」、和「全國精神文明先進鄉鎮」。全鎮總面積164平方公里,轄17個村、8個社區,人口13.3萬人,其中城區人口約10萬。 歷陽鎮地理位置優越,北靠近南京,與馬鞍山隔江相望。省道巢寧路和滁蕪路穿境而過,乘車至合肥駱崗機場、南京祿口機場、蕪湖灣里機場均不到90分鐘,境內有長江黃金水道和三條通江河流,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歷陽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2000多年前所建的「亞父城」遺址,春秋時期伍子胥渡江的「漁邱渡」和「浣紗祠」,三國時期孫權為其母做壽而建的萬壽塔,唐代劉禹錫的居所「陋室」及其千古名篇《陋室銘》,唐代詩人張籍讀書的「桃花塢」,宋代建造、朱元璋登臨議軍賦詩的「鎮淮樓」,明代建造的「文昌塔」、「和陽橋」以及民國初年建造的「喜雨亭」。這些人文景觀已成為來和遊客們探古、遊覽、觀光的好去處。 2019年12月,歷陽鎮入選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16年8月,歷陽鎮入選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3年12月,安徽省農業委員會確定歷陽鎮為第六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蔬菜)。 和縣萬壽塔 萬壽塔位於和縣歷陽鎮高莊行政村,距縣城5公里又名念徐塔此塔在《直隸和州志》和《歷陽典錄》上無記載。據傳,一說三國時期孫權為其母做壽所建,一說宋代所建;但省文史館曾考察過,認為三國時期的可能性 和縣釣魚臺遺址 釣魚臺遺址:位於和縣歷陽鎮吊李村東北。橢圓形土墩,面積約3500平方米。時代為商周時期。2017年7月28日,和縣釣魚臺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遺址基本中心為 栗家山遺址 栗家山遺址:位於和縣歷陽鎮城北行政村王莊村南300米。時代為商周時期。2017年7月28日,栗家山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西至山下抗旱渠,全長106米,南北至 歷陽清真寺 清真寺:位於和縣歷陽鎮文昌南路330號。時代為明代。2015年6月5日,歷陽清真寺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10米。 喜雨亭 喜雨亭:位於和縣歷陽鎮縣一中內。時代為民國時期。2015年6月5日,喜雨亭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10米。 歷陽鎮名人 俞建章 俞建章(1898~1980),字端甫,和縣歷陽鎮人。著名的地層生物學家和教育家,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俞建章生長在貧寒塾師兼中醫的家庭里,13 歲時,他在和縣城東兩等國小畢業後,考入和州中學,因家中生 【展開】
TOP 4
姑孰鎮
工業企業數量:265家
352
推薦理由: 江東明珠姑孰鎮建鎮於2004年,是由原城關鎮、圍屏鄉及原黃山鄉、新橋鄉部分村合併而成。合併後的姑孰鎮人口13萬,面積110平方公里,轄22個村、8個社區居委會,是全縣最大的建制鎮,也是當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古稱姑孰,歷史悠久。三國黃武年間築城,為六朝古都金陵門戶,境內風光秀麗,人文薈萃,名勝古蹟諸多,文化底蘊深厚。修建於晉代的黃山塔和明代的金柱塔是鑲嵌於姑孰鎮內的兩顆明珠;興建於唐代的甑山禪林香火旺盛,甑山休閒山莊等一批旅遊開發項目正在籌劃興建中。 姑孰鎮地處當塗縣城,位於馬鞍山、蕪湖、南京城市群中,東接丹陽鎮,南臨姑溪河,西倚長江,北連馬鞍山銀塘鎮,地理位置優越,區位條件較好,交通十分便捷。滬銅鐵路、皖贛鐵路、205國道、314省道、馬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距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30公里,距馬鞍山外貿碼頭20公里,距蕪湖灣里軍民兩用機場及蕪湖長江大橋均為2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交通、通訊、給排水、供電等各項基礎設施齊全。村級公路網路基本建成,公路均為水泥路面。 姑孰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以「魚米之鄉」著稱。境內盛產水稻、油料、葡萄、西瓜、螃蟹、魚蝦等農副產品,關馬西瓜、白竹葡萄遠近聞名,甜潤大米遠銷上海、杭州等發達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姑孰鎮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工業功能,初步形成了建築開發、造船、服裝、農產品加工、機械製造、冶金壓延六大支柱產業,經濟實力位居全縣前列。 2021年10月,姑孰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5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姑孰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姑孰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40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姑孰鎮榜上有名。 2020年4月,姑孰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金柱塔 金柱塔位於當塗縣姑孰鎮寶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長江口的南岸,距縣城2.5公里,該塔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該塔根據 護城河遺址 護城河遺址:位於當塗縣姑孰鎮提署居委會境內。全長5.21公里。時代為南宋。2015年6月5日,護城河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本體外2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5米 古城牆遺址 古城牆遺址:位於當塗縣姑孰鎮護城河西北角太平府文化園內。時代為明代。2017年7月28日,古城牆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遺址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遺址本體外 神墩頭遺址 神墩頭遺址:位於當塗縣姑孰鎮五聯自然村前湖自然村北約150米。2010年11月9日,神墩頭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為商周。保護範圍:本體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 大唐莊遺址 大唐莊遺址:位於當塗縣姑孰鎮松塘行政村勝利自然村南約500米。時代為商周。2010年11月9日,大唐莊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本體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 陳墩遺址 陳墩遺址:位於當塗縣姑孰鎮靈墟行政村陳東自然村所在土墩。時代為商周。2010年11月9日,陳墩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本體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20米。 【展開】
TOP 5
向山鎮
工業企業數量:223家
392
推薦理由: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向山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向山鎮是省政府於1995年8月批准成立的新鎮,1999年被列入全省195箇中心鎮、市政府8個重點建設鎮。隨著我市「東擴南進」戰略的實施,向山鎮無論是在區位、交通、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經濟開放度和經濟實力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 向山鎮地處馬鞍山市東郊,是連線-的門戶。東與江蘇省江寧區接壤,南與銀塘鎮為鄰,西與花山區霍里鎮、北與花山區濮塘風景區毗連,緊靠長江,313省道、向濮路、馬向路、銀向路在此交匯,距南京祿口機場也只有20公里。 向山鎮地域面積5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4平方公里。全鎮現有總人口58836人,總戶數12385戶,其中:農業人口12131人,4311戶。下轄9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99個村民小組,134個居民小組。現有耕地1.1萬畝,山林15600畝,水面3840畝。2003年全鎮社會總產值2.0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94 億元,比上年增長30.4%,農業產值1388萬元,比上年增長17%;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01元,比上年增長8.55%。 向山鎮境內有馬鋼南山鐵礦、省三二二地質隊、省化工勘探院等數家國家大型企業,地市級單位1個,縣級單位5個,科級單位42個,金融服務單位4個。 全鎮範圍內現探明的鐵礦、硫礦、金礦、礬礦、高磷土、綠松石等礦產品蘊藏量豐富,素有"馬鋼糧倉"之稱。 向山鎮政府在工作中,以「-」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條主線,全力推進,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求真務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防治-和抗擊非典工作均獲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先進集體」稱號;興修水利工作獲第六屆江東杯二等獎;農業信息工作被評為「市先進集體」;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榮獲「先進單位」稱號。 【展開】
TOP 6
烏江鎮
工業企業數量:218家
365
推薦理由: 烏江鎮是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地處和縣東北部,且下轄4個社區、11個行政村,轄區總面積150.94平方千米的縣轄鎮,該鎮工業企業189個,其中規模以上38個,境內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獲得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2021年全國千強鎮榮譽稱號。 【展開】
TOP 7
環峰鎮
工業企業數量:163家
185
推薦理由: 環峰鎮系含山縣縣政府所在地,也是該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土總面積2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18公頃,總人口110717人,下屬8個社區居委會,30個行政村。曾多次榮獲全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巢湖市綜合經濟實力「十強鎮」、巢湖市「六個好」鄉鎮黨委稱號。 環峰鎮礦藏豐富,有鐵、鉛、錳等金屬礦,還有石灰石、白雲石、粘土、螢石、煤等非金屬礦。 該鎮盛產優質米、優質棉、優質油、優質茶葉、菱角等。「菱角、綠茶、西瓜之鄉」譽滿華東。環峰縣級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初具規模,新鮮瓜果、蔬菜一年四季不斷。 山場資源豐富,活立木蓄積量達12萬立米。山場面積達7.2萬畝,桔梗、丹參、接骨草、土龍、 蜈蚣、杜仲等中藥材遍布該鎮。 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祁門痲油香飄大江南北,張公剪刀和蒼山磨刀石譽滿全國,初步形成水泥、機械、建築、化肥等支柱企業。民營經濟發展迅速,1223家民營企業正在蓬勃發展。 環峰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巢寧路、塔古路穿鎮而過,屬南京、合肥、馬鞍山一小時經濟輻射區。 環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群山環抱,林秀山清,景色迷人,名勝古蹟頗多,是旅遊和避暑的好地方。南郊梅山,「望梅止渴」之典故即由此出。宋相王安石遊歷我鎮寫下了至今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游褒禪山記》。 目前,環峰鎮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鎮黨委、政府一班人正帶領全鎮人民努力拚搏,團結奮進,環峰的明天一定會更輝煌! 2016年8月,環峰鎮入選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褒禪山 褒禪山歷史悠久,景致宜人,4億5千萬年前,褒禪山所在原為一片0,隨著地殼運動,大海抬升為陸地,陸地又沉陷為大海。如此循環反覆,終於在最後一次燕山造山運動中升出海面。褒禪山,古稱華山,位於含山 褒禪寺 褒禪寺褒禪寺坐落於含山縣城東北褒禪山中。唐貞觀12年(公元624年),高僧慧褒禪師結廬於此,潛修20餘年。圓寂後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聲名遐邇。宋仁宗致和元年(公元1054年),著名政治家 華陽洞石刻 華陽洞石刻位於含山縣環峰鎮褒禪山華陽洞內,時代為北宋-明清。1054年,王安石遊覽了褒禪山華陽洞,寫下了千古名篇《游褒禪山記》。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封舒國 【展開】
TOP 8
黃池鎮
工業企業數量:142家
416
推薦理由: 安徽省當塗縣黃池鎮位於當塗縣東南部,大公圩南端,距縣城31公里,地處水陽江、青山河、青戈江交匯處,西南兩面與長江巨埠——蕪湖隔河相望。全鎮總面積36平方公里,集鎮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2萬人,下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2.2萬,有659名黨員,31個黨支部,76個黨小組。 黃池是一個古老重鎮,歷史悠久,人名文景觀多,舊時鎮內有留愛橋、廣教寺、點將台,還有風景秀美的桃園、水間涼亭、鳳峙庫等建築,由宋理宗親書排匾的「丹陽書院』是安徽省早期書院之一。 黃池地處魚米之鄉, 境內地勢平坦.溝渠縱橫,氣候溫和,雨景充沛,極易從事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早在唐宋時期,這裡出產的稻米、魚蝦等水產品及貢藕就久負盛名,其食品加工業自古有名,生產的茶乾、麵條、糕點、醬菜等暢銷省內外。 多年來,鎮黨委、政府認真實踐「-」 重要思想,按照「幹部受教育,民眾得實惠,組織有加強」 的要求,紮實開展了創建「六個好」 鄉鎮黨委活動,不僅推進了基層組織建設,而且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按照「食品工業集團化,農業加工產業化,私營商貿市場化,村鎮建設城鎮化」 的經濟發展思路,採取措施,狠抓落實。在工業經濟方面,牢固樹立「工業強鎮」思想,圍繞「大、強、活、憂」做好文章,做大食品加工業,形成「小企業、大集聚」 寶塔式結構;做強龍頭企業,黃池食品(集團)公司規模實施跨躍式發展;做活發展機制,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做優新特產品,創響「金菜地」品牌。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利用該鎮區位、食品、商貿三大憂勢;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完善老鎮、發展新鎮。2002年,投資 1600萬元,建成了農貿、食品、小商品、建材四大市場。吸引並轉移了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入商貿、餐飲、服裝加工等產業,活躍了「三產」。在農業產業化方面, 調優種植結構。鎮村幹部做給民眾看,帶著民眾乾,發揮黃池食品(集團)公司和糧貿公司的龍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努力實施產業化經營。2002年,該鎮建成了1個優質糧油示範基地,3個蔬菜基地,全年共落實糧油訂單7300畝蔬菜訂單6000畝。全鎮種植業結構日益最佳化,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據統計,2002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85億元;財政收入達到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80元,簽訂招商引資項目12個,到位資金1973萬元。 2020年5月,黃池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20年4月,黃池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9年5月, 2017年8月,黃池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黃池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稠塘遺址 稠塘遺址:位於當塗縣黃池鎮楊橋村。時代為清代。2017年7月28日,稠塘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遺址本體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遺址本體外20米以內為界。 黃池鎮特產與美食 黃池醬菜 黃池醬菜產自當塗縣黃池鎮,當地豐富新鮮的物產加上百姓由來已久的醬菜製作習俗使得黃池所產的醬菜遠近聞名,在華東地區擁有廣闊的消費人群。這裡的醬菜用料新鮮,工藝考究,口味獨特,是佐餐佳品。尤其值得一提的 【展開】
TOP 9
姥橋鎮
工業企業數量:90家
122
推薦理由: 姥橋鎮歷史悠久,自唐朝隸屬和州,全鎮人口6.2萬,面積123平方公里,耕地7萬畝,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 鎮位於和縣中部,距和城僅3公里,滁蕪省道穿境而過;東臨長江,與馬鞍山一江之隔,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及長江深水碼頭即將在此動工興建;南依巢蕪高速、蕪湖長江大橋,淮南鐵路近在咫尺;北靠合寧高速、南京長江三橋、屬南京1小時都市圈;西面巢寧路。環境優越,水陸交通便捷。 姥橋鎮是巢湖市中心鎮之一,鎮區面積5平方公里,集鎮年貿易額達1億多元。全鎮具有豐富的水產、糧食、蔬菜、旅遊、文化等資源、同時也是全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之一;鎮內建有5000KVA變電所兩座,日供水能力25000噸自來水廠4家,教育、衛生、金融、治安、通信、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完善。擁有1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水運船隻500餘艘,年吞吐量2400萬噸。 以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為中心的經濟帶已規劃、一個新穎、開放、文明、繁榮、和諧的現代化城鎮已展示在您的面前,藍圖已繪成,步伐已邁開,我們將通過自己的努力,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完善的投資環境合服務功能,引天下有識之士,借天下精華,共同把姥橋鎮打造成上海的浦東、南京的浦口,共建姥橋鎮的更加美好的未來。. 喬家莊遺址 喬家莊遺址:位於和縣姥橋鎮喬山行政村南面。時代為新石器時代。2015年6月5日,喬家莊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10米。 【展開】
TOP 10
舉報
排名規則:《馬鞍山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