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江門十大強鎮排名

江門十大強鎮排名-廣東江門各鎮排行榜-江門市哪個鎮的經濟最繁榮

Peri的頭像
Peri
2023-09-11 07:30:11更新 · 1.79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江門市位於廣東境內,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該市資源豐富,經濟發達,在2022年實現了3773.41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江門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廣東江門各鎮排行榜,其中包括棠下鎮、杜阮鎮、雙水鎮等江門經濟強鎮,告訴您江門市哪個鎮的經濟最繁榮,江門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江門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22
推薦理由: 棠下鎮幅員131平方公里,人口6.14萬人,外來人口25000多人,轄23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公坑”是江門市旅遊勝地。 棠下鎮在2002年9月1日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後,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土地資源優勢,堅持“工業興鎮,強鎮富民”戰略,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江沙工業走廊豐盛產業基地的建設,帶動全鎮經濟高速發展。 棠下鎮是著名僑鄉,省重點工業衛星鎮,地處江門市北交通極為方便部。棠下鎮交通極為方便,江門北面主要出口江沙高等級公路,即將建成通車並貫通全鎮的濱江大道以及在建的江肇高速公路。2006年,棠下鎮實現生產總值14.35億元、增長18%,工業總產值61億元、增長29.86%,工業增加值8.32億元、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859萬元、增長49.6%,外貿出口總額6442萬美元、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1675萬美元、增長33.36%,實際利用民資3.54億元、增長22.79%。全鎮經濟社會綜合實力有所增強,被評為全國“千強鎮”。 棠下鎮是江門市北部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具備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形成了機車及零配件、化工塗料、紡織製衣、彩色印刷、電子電器、五金機電等支柱產業,與重點產業發展相配套的產業基地建設不斷推進。棠下鎮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擁有嘉寶莉牌建築塗料、豪爵牌125系列機車等中國名牌產品,嘉寶莉、振藝等廣東省著名商標;去年10月,嘉寶莉商標被評為國家馳名商標,是江門市第二個獲得此殊榮的企業。 豐盛產業基地是江沙工業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門市新一輪經濟發展示範區,總體規劃面積11400畝,分豐盛工業園東區、西區和台商工業園。其中東區開發建設面積4100畝,建成投產企業108家,在建項目15個;西區開發建設面積2050畝,建成投產企業10個,在建項目18個;台商工業園分二期開發,開發建設面積達6800畝,現正抓緊建設,首期開發3000畝,填土2000畝,已引進項目10個(其中中煙摩迪項目投資達1億美元),在談項目8個。 2021年10月,棠下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93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棠下鎮榜上有名。 2017年8月,棠下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良溪羅氏大宗祠 良溪羅氏大宗祠位於棠下鎮良溪村。建於明代,羅氏後人為紀念南宋時從南雄珠璣巷遷至定居的先祖羅貴而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建,乾隆、道光年間曾進行修繕,清鹹豐十年(1860年)由羅天池……詳情>> 良溪古村 良溪舊稱蓈底,村中有建於乾隆元年(1736年)“旌表節婦羅門吳氏”的貞節牌坊;有占面積2439平方米、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的“羅氏宗祠”。清道光六年進士翰林“……詳情>> 棠下鎮特產與美食 良溪柑普茶 良溪柑普茶--江門市名特優新農產品我國用柑橘皮配茶已千年歷史,“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就提到過“加入橘皮煮茶”。而“普洱”和“陳皮”的正式邂逅,卻是發生在江門市的良溪古村落。柑普茶代表著良溪村的本土民……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11
推薦理由: 杜阮鎮地處江門市蓬江區西部,毗鄰港澳,西接鶴山市,南倚廣東省級風景名勝區新會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80.5平方公里,轄20個村委會和3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4萬人,外來人口5萬多人,海外和港澳台鄉親4萬多人, 2003年9月被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協會和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五金衛浴產業基地”稱號。 杜阮鎮屬丘陵區,三面環山,地勢西高東低,阮川河縱貫全鎮,旅遊資源豐富,有300多年歷史的叱石岩風景區,“叱石松濤”為嶺南百景之一。青山碧水賦予杜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鎮內居住環境優越,近年成功開發了福泉新村、灝景園、碧輝園、春景園、鳳飛園、天力苑等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的休閒住宅小區,青山、秀水和田園風光構成了城鄉人夢翔的家居寶地,吸引大批江門市民到杜阮投資置業。此外,杜阮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杜阮涼瓜、蘿蔔、粉葛等農產品和農家飼養的草地雞著名省港澳,特色飲食聞名五邑地區。 杜阮鎮投資環境優越,交通四通八達,到廣州新機場只需1.5小時車程,到江門高沙港貨運碼頭和外海客運碼頭約30分鐘車程,到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港不足20公里,5分鐘一班的江門城市班車跑遍全鎮。便捷的交通條件使杜阮鎮工業發展迅速,現有外資、民營企業600多家,個體工商戶2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五金衛浴、化工建材、印刷包裝等支柱行業,其中規模較大的吉事多衛浴和美標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其衛浴產品行銷海內外,占據了全國同類產品中高檔市場份額的50%,雙雙被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譽為信得過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五金衛浴產業已成為杜阮鎮一個以高檔衛浴產品為龍頭,在雄厚的五金加工條件支撐下,帶動起較長產業鏈的支柱產業。今年全鎮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7億元,工業總產值67.5億元,工商稅收入庫2.8億元,經濟總量保持處於五邑僑鄉四市三區鎮級經濟的前列位置。 2021年10月,杜阮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31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杜阮鎮榜上有名。 陳白沙墓 陳白沙墓位於杜阮鎮瑤村席帽山寶鴨丘。陳獻章(白沙)逝世後,明正德辛巳仲冬(1521年10月)由其子景雲建墓立碑。灰沙夯土構築,坐北向南。墓面長20米,寬15米。1979年4月新會縣人民政府定……詳情>> 杜阮鎮特產與美食 杜阮大頂涼瓜 杜阮涼瓜,又名杜阮苦瓜。是江門市乃至省、港、澳地區無人不曉的特色知名農業品牌。其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頂粒粗,別於其它涼瓜的標誌迷人官特徵,本地人稱之為大頂瓜,將其形容為“柿餅蒂,老鼠尾”。據《新會縣…… 杜阮雞 杜阮雞所謂“無雞不成宴”,雞歷來是人們餐桌上的佳肴。杜阮雞是杜阮人引以為榮的特色菜,沿入杜阮至井根道路兩旁的各大小餐館的餐桌上都有它的身影。杜阮雞為什麼有這么大的魅力呢?原來,杜阮雞“出身不凡”,它們…… 杜阮苦瓜 苦瓜又名涼瓜,是蓬江杜阮鎮的傳統特產。據說已有百多年的種植歷史。其一年春、夏、秋三造種植,以夏季最佳,產量最高,畝產達4000公斤。其瓜形肥壯,肉厚,粒粗,身短,尾…… 杜阮鎮名人 張德維 張德維,杜阮鎮長喬村人,其父張其沛在越南經商。1939年張因戰亂逃難到越南。20世紀40年代中期在中越邊境參加越南遊擊隊。新中國成立前夕回國,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50年代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訪華時…… 【展開】
新會區古井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04
推薦理由:古井鎮是廣東省的中心鎮之一。位於新會區南部,銀洲湖東岸,與沙堆鎮接壤,南接珠海市斗門區,西與崖門鎮、雙水鎮毗鄰,北臨三江鎮和睦洲鎮。是銀洲湖出海的必經之地。由省級金門公路貫穿全境,與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相連,可溝通粵西,聯通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展開】
TOP 3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02
推薦理由: 司前鎮歷史悠久,在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鎮內河村一帶就是平夷縣(新會市前身)的轄地。明、清兩代河村是“牛肚灣巡檢司”的駐地,該司前面有塊大片空曠地,故名“司前”。該鎮位於市境西部,東鄰大澤、七堡鎮,南隔潭江與羅坑、牛灣鎮相望,西接開平、鶴山市,北連鶴山市。北面屬丘陵山地,東南面屬潭江下游沖積平原,鎮政府駐地距城區20公里。1996年,全鎮土地總面積88.77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5192畝,轄15個管理區、260條自然村,總人口66361人,海外華僑、港澳同胞4.5萬多人。該鎮以生產質優價廉的五金製品出名,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工農業生產總值分別為3.82億元和11.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23%和23.66%。.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司前鎮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司前鎮人口數量為6.49萬人,位列新會區各街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司前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司前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河村石樓 河村石樓位於司前鎮天等村河村里。石樓建於民國時期,由太平村二十多戶富人湊錢修建。坐西向東,平面呈長方形,通寬8.8米,進深3米,通高18.8米,占地面積73平方米。樓身6層,由石塊砌築,每面……詳情>> 新鶴人民抗日游擊隊大隊部舊址(松山炮樓) 松山炮樓,即“新鶴人民抗日游擊大隊部舊址”,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司前鎮白廟村松山里。炮樓建於中華民國初期,由村民梁世榮等興建。1944年中共新鶴縣委組建的人民武裝——新鶴人民抗日游擊大隊在……詳情>> 應溪古廟 應溪古廟:張姓人的特殊情懷田邊村位於司前鎮西北面,穿過村內小路,就是龍溪村。面臨潭江應溪水,有一寺廟叫應溪古廟,是當地村民及眾善信敬奉張王菩薩——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成的。田邊村民祭祀張……詳情>> 小坪黃家祠 小坪村位於司前鎮東南方,距離鎮政府約1.78公里。黃家祠現保存較好,規模較大,建築上保存明末清初的特點,具有較重要的文物價值。黃家祠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200
推薦理由: 沙湖鎮位於恩平市東北部,北邊和東邊與開平市接壤,總面積250平方公里。全鎮轄21個村委會,1個居民委員會,1個辦事處,234條自然村,總人口65000多人,另有華僑、港澳台同胞53000多人,分布於世界上56個國家和地區,是我省著名的僑鄉鎮之一。設施概況:1.交通運輸:325國道從鎮的東部橫穿而過,是珠三角連線粵西、廣西地區的走廊。廣湛高速公路橫貫全鎮,已於今年動工,沙湖鎮出入口是廣州進入恩平市的第一個出入口。水路交通也極為方便,東距開平市三埠港32公里,有飛翼船直接往返港澳地區,南距恩平港5000噸級貨運碼頭50公里。鎮內交通道路網路四通八達,全鎮21個村委會全部鋪設水泥道路,全鎮88%的自然村通水泥道路。 2.供水供電:鎮內有水廠一座、變電站一座,供水、供電能力足可以滿足全鎮工農業生產、廣大民眾生活的需要,並可以滿足若干年後發展的需要。 3.電信通訊:鎮內開通程控電話、數字行動電話、無線尋呼、數據專線、計算機網路等通訊系統,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萬門。 工業概況:改革開放以來,沙湖鎮的工業穩步發展,形成工業興鎮策略,工業產值逐年遞增,形成了以建材行業為龍頭,紡織、製衣、五金加工、造紙、印刷、機械加工、鑄造等行業同步發展的工業格局。1995年,被評為江門市十強鎮和江門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現在,鎮屬企業已全部轉制。目前,沙湖鎮正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工業發展的新飛躍。農業概況:沙湖鎮是江門五邑地區著名的糧食產區,盛產優質大米,素有沙湖米之美譽,現有農業耕地面積近6萬畝。經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多年的發展,沙湖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根據地理條件和優勢,努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使農業生產走上了適度規模、集約經營、綜合發展的道路。全鎮現有水稻面積5萬畝,優質水果面積5500畝,魚塘面積1.3萬畝,農業生產布局日趨合理。其中優質水果龍門掛綠荔枝享譽國內外,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成為農業的龍頭產品。文教事業:沙湖鎮現有中學5所,國小30所,幼稚園26所,全鎮校舍全部實現樓房化,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沙湖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沙湖大米)。 2014年7月,沙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上凱崗革命烈土紀念碑 時代:1985年地址:恩平市沙湖鎮上凱崗村東邊的乞米石山。上凱崗是革命老區,早在抗日戰爭爆發不久,就發展了共產黨員,建立黨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全村有32人參加抗日游擊隊。解放戰爭期間,該村吳詳情 恩平縣民主政府舊址 時代:1949年地址:恩平市沙湖鎮上凱崗村在全國即將解放前夕,1949年4月25日經中共粵中臨時區委批准成立恩平縣人民政府。縣政府機關設在沙湖上凱崗村原粵中縱隊司令員吳有恆家裡。原粵中縱隊廣詳情 水口橋 時代:清代地址:恩平市沙湖鎮水口村水口橋是建於清代後期的一座石板六駁平橋。橋面寬為0.9米,以花崗岩石兩塊對拍而成。橋全長共25.8米,每駁4.3米,單抬梁橋架,石托板1.4米,厚0.2米,詳情 【展開】
開平市水口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87
推薦理由:水口鎮地處廣東省開平市,古稱單水口。是國家重點城鎮。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東郊,至2023年,總面積8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萬人。轄25個村委會和5個社區。2021年,水口鎮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4億元。特色農副產品有廣合腐乳、金山火蒜、聯竹果蔗等。代表性產業是水暖衛浴。除此之外,還有五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
TOP 6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4
推薦理由: 共和鎮位於鶴山市東南部,與江門市蓬江區、新會區接壤。全鎮總面積90。07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居委會,9個村民委員會,101條自然村,戶籍人口2。3萬人,外來人口1。9萬人。區內交通方便,佛開高速、廣珠東線江鶴高速於鎮內交匯,江鶴一級公路穿鎮而過,毗鄰325國道。共和鎮堅持“提高城鎮綜合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力打造精品共和”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小城鎮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5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9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9。4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7。9億元,農業總產值1。55億元,鎮級財政收入2042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5825元。近幾年來,共和鎮被定為“十五”第一批“全國星火小城鎮示範鎮”創建單位、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套用試點單位。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鎮。共和鎮農業種養歷史悠久,是江門市、鶴山市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傳統的優質蔬菜種植基地,獲得了廣東省無公害蔬菜標誌認證,“三瓜兩豆”遠近馳名,“共裕”牌粉葛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常年蔬菜複種面積達2萬畝。建有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大棚良種蔬菜示範基地、共和蔬菜交易中心、現代農業公司、鴕鳥養殖場和梅花鹿養殖場、優質果菜場基地等現代農業項目。共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是江門市級星火培訓基地,迄今共有4個項目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共和鎮工業從90年代中期起步並快速發展,幾年來全鎮初步形成以電子燈飾、汽配、五金、製衣為支柱,資金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企業相結合的工業發展格局。共和鎮以市創建新材料產業基地為契機,致力於打造電子產業基地,已引進銀雨燈飾有限公司、通天光電有限公司、廣明源照明電器有限公司、香港世逸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世運電路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電子類生產企業,逐步形成產業優勢及企業群體。目前已開發的工業區內共有外資、民營企業8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民資超過20億元。現代化小城鎮建設蓬勃開展。建有占地1萬多平方米、投資1400萬元的大型農貿市場,總投資500萬元的鎮級圖書館;占地75畝、總投資2000多萬元的鎮中心國小被列為全省國小教育布局調整示範項目;針對不同消費群興建高檔次休閒度假別墅區、高尚住宅小區及員工新村等房產項目。. 2021年10月,共和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65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共和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1月,共和鎮被認定為2019年廣東省森林小鎮。 2014年7月,共和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共和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鶴山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鶴山市共和鎮大凹村。廟坐西北向東南,前有近百平方米的空地,隔田垌遙對小山崗,背靠山崗,崗上至今仍有參天古樹,襯托出廟宇的不凡氣勢。始建年代待考。原廟簡陋,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50
推薦理由: 一、概況 崖門鎮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新會西南,地處珠江水系崖門出海口,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崖門萬噸主航道沿鎮而過,東與古井鎮、沙堆鎮和珠海市斗門區隔海相望,南接台山市,西靠古斗山脈,北鄰雙水鎮,是新會區實施銀洲湖區域綜合開發戰略的六鎮一區成員之一,並毗鄰港澳。全鎮總面積206平方公里,人口4萬多人,旅外僑胞、港澳鄉親2萬多人,轄17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全鎮資源豐富,湖岸線長26公里,有大中小型水庫17座,總庫容量達2540.6萬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有錫、鎢、鈾、矽、砂、花崗岩、稀土等。 二、經濟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全鎮各級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招商引資,推進工業強鎮,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2005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0.155億元,增長30.8%,園區經濟發展迅速,電子電器、皮革化工、紡織服裝、建材及陶瓷原料的四大支柱產業已初具規模,產值達8.85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57.43%。漁農業總產值4.32億元,增長4.23%,漁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最佳化。海洋捕撈量達40817噸,產值8120萬元。海洋捕撈、柑桔種植、白鴿養殖、甜水蘿蔔等品牌農業已形成規模。第三產業的發展也不斷加快。隨著廣東橋博館的建成開放,以及蔡李佛始祖館的完善,以古兜溫泉度假村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日益興旺。2005年,全年接待遊客8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000多萬元,第三產業產值達1.68億元。 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繼南門一級公路崖門段通車之後,基本完成銜接一級公路的各村道、機耕道及綠化等工程,安裝了古斗村至“西高”崖南出入口路段路燈266盞;明苹至甜水村道、田寮工業小區道路、蔡李佛入館道路的混凝土鋪設工程相繼完成;投入1000多萬元完成自來水工業管網擴容工程;省重點工程5000噸級出海航道疏浚工程順利進行;50萬伏跨海電纜崖門段勝利竣工。省重點工程新會發電廠地表清理項目已經完成。環境保護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四、科教文衛等各項工作穩步發展 2005年,全鎮中國小繼續實現“三無”學校,沙崗中學、崖南初級中學順利通過江門市一級學校評估驗收,並投入資金350萬元,興建崖南中學新校址。. 2021年10月,崖門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87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崖門鎮人口數量為3.46萬人,位列新會區各街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 2021年1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名單,崖門鎮位列其中。 2017年9月,廣東省林業廳認定崖門鎮為2017年廣東省森林小鎮。 新會古兜溫泉旅遊度假村 古兜溫泉旅遊度假村位於旅遊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的古兜風景區內,距會城55公里,距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會崖南路段出入口5公里,每15分鐘有一班公共汽車從會城直達,交通非常便利。旅遊度假村集山、泉、……詳情>> 禮樂圍沙丘遺址 禮樂圍沙丘遺址(440705-0038),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部的崖門鎮崖南農林場六祖廟沙的沙堤,東南臨崖門海口和黃茅海。該遺址於2008年8月文物普查時發現,分布面積約100000平方……詳情>> 瓦窯口古窯址 瓦窯口古窯址(440705-0009),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部崖門鎮洞北村瓦窯口山腳,西倚古斗山脈,東為稻田。窯址於2008年6月文物普查時發現,暫時發現有窯爐4座,圍繞山腳分布,形制一……詳情>> 洞岩里古窯址 洞岩里古窯址(440705-0002),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部崖門鎮洞北村老廖山腳,西南為古斗山脈的老廖山,東北為洞岩里古村落。窯址為2008年6月文物普查時發現,暫發現有窯爐3座,倚山……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33
推薦理由: 斗山鎮位於台山市東南部,在廣海灣華僑開發試驗區內,地理環境優越,水陸交通方便,距對外籍船舶開放的國家一類港口魚塘港深水碼頭20公里,距市區24公里,台赤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交匯於境內,均設有出入口。12分鐘可北達台城、100分鐘達廣州,20分鐘可南達魚塘港,40分鐘可東達珠海,40分鐘可西達陽江。斗山鎮有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56條自然村,總面積121.25平方公里,總人口57000多人。有旅外華僑、港澳台同胞8萬多人。斗山鎮有著悠久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2000年榮獲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斗山圩是斗山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達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多人。通過多年努力,斗山圩已初步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文明衛生的新型城鎮,連續多年被評為“省衛生先進鎮”和“五邑杯”城鎮規劃建設先進鎮。斗山鎮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農業基礎雄厚。近年來,斗山鎮“三高”農業發展迅速,現已建有2.3萬畝的豆類、蔬菜種植基地,1萬畝的水產養殖基地,6500畝的優質水果基地和2000畝的良種蓮藕基地等四個現代化農業基地,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集約化、基地化、規模化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斗山鎮又是台山東南部的工商業重鎮。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搶抓機遇,增創發展新優勢,實施“工業立鎮、農業富鎮、科技興鎮、房產旺鎮”的戰略,吸納“兩資”興辦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三年來。招商引資總額近5000萬美元,內資超1億元,連續兩年被江門市委、市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鎮”。全鎮大小工商企業800多家,主要有製衣、紡織、陶瓷、化工、機電、糧食加工、手工藝編織、飲食、運輸等行業。其中以製衣業為支柱產業,帶動紡紗、漂染、紡織等配套工程的發展。智達集團已成為輕紡製衣業的龍頭企業,年產值超3億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近幾年來,共投入近1億元強化硬體建設,建成了一個功能齊備的文化廣場和適合現代化發展的兩個工業園;圩鎮街道全部擴寬擴建,全鎮道路全面實現了硬底化;全鎮98%人用上了自來水,電話普及率達70%以上。斗山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浮月古碉樓群,有康熙42年(公元1703年)皇帝御賜的槎洲村父子解元牌坊,中國第一條民間鐵路創辦人陳宜禧先生故鄉美塘村和斗山文化廣場等旅遊景點。斗山鎮被批准成為廣東省首批中心鎮後,我們擬重新修編《斗山鎮建設總體規劃》。. 2014年7月,斗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浮月洋樓 浮月樓位於斗山鎮墩頭村委會浮月村,包括中山閣、賢安廬、安雅廬、蘭芳居、覺廬、蓁華居、恆安居、仕廬、英廬、源廬、炯廬、鋈廬、晃廬、惠華居和陳國旗樓。浮月洋樓多以樓主的名字冠名。“十五個“兄弟”……詳情>> 陳宜禧故居 陳宜禧故居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台山市斗山鎮美塘村,是陳宜禧晚年居住和去世的地方。故居建於1922年,由六座中西合璧居所和一間圖書館組成。陳宜禧(1844——1930年),愛國華僑,主持……詳情>> 斗山鎮特產與美食 斗山茭筍 茭筍,屬禾本科,外貌與禾苗相似,故又名禾筍。茭筍和禾苗的分別是:茭筍的葉比稻葉長寬而肥厚,而且長勢蔥茂。台山南部地區有大量出產,以斗山為最多,而以六村所產為最佳茭筍適宜在塘涌澤沿生長。每年仲春時節……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東省
126
推薦理由: 2021年10月,雙水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653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雙水鎮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雙水鎮人口數量為6.08萬人,位列新會區各街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雙水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雙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雙水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雙水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新會區西南部,總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93000人,轄37個村委會和 3個社區居委會,是新會區人口最多,鎮域最大的鎮之一,也是著名 “僑鄉”,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近十萬人。 雙水鎮雙水鎮的經濟在不斷發展,人文旅遊也有著發展的潛質,科技教育也在緊跟時代的需要。 雙水鎮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銀洲湖西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北與會城鎮接壤,東與今古洲開發區隔銀洲湖相望,西接羅坑鎮,南臨崖門鎮。總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93000人,下轄44個村民委員會,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是新會區人口最多、鎮城最大的農村鎮,也是著名“僑鄉”,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近十萬人。雙水鎮崔嘉亨村是澳門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崔世安的故鄉。 經濟發展 雙水鎮地處珠江三角洲經濟圈的銀洲湖湖畔,毗鄰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港;銀洲湖是新會區境內重要水域,主航道常年保持13米水深,萬噸巨輪可乘潮駛入,5000噸級貨輪可全潮駛入。銀洲湖區域資源豐富,有天然良港優勢。 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8。35億元,增長31%,工業總產值44.45億元,增長34%,稅收入9895萬元,增長3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58萬元,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增長143%,出口總值2800萬元美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8億元,增長87%,各項主要的經濟指標增幅均創近年來的新高,經濟綜合實力繼續位居全區的前列。 雙水鎮地處珠江三角洲經濟圈的銀洲湖區域,屬於國務院批准65平方公里開放水域範圍,毗鄰國家一類貨連口岸新會港,水路通香港、澳門分別只有 98海里 和 47海里 ,萬噸巨輪可乘 潮,5000噸級可全潮經銀洲湖“黃金水道”進入雙水鎮。 規劃 規劃建設的銀洲湖大橋經新會南門一級公路貫穿雙水與廣東本部沿海高速公路相銜接,接通即將建設的港澳珠大橋。屆時,雙水鎮與江門市區形成二十分鐘生活圈,與廣州、香港形成一小時三分種生活圈。 近年累計投資1.5億元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市政建 設,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六橫七縱”的道路網路貫穿全鎮, 11萬伏變電站2座和裝機容量達40萬千瓦火力發電廠一座,22萬伏變電站即將興建,5000噸級碼頭1座,30000噸/日的自來水廠一座,5000噸 /日的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全鎮普及自來水,電話普及率每百人28門。 - 沿革區劃 來歷 有人以為雙水是該地有兩條水的意思,但事實並非如此。地名有單水(在開平市)、雙水(在新會)、三水(即三水市,西江、北江、綏江3條水道匯聚)。新會雙水鎮地處銀洲湖畔,新會“雙水”地名在清代寫作“瀧水”。“瀧”是多義多音字,一是音“龍”(lóng);另一是音“雙”(shuāng),《新華字典》註:“地名,在廣東省新會縣。”可見,新會“瀧水”讀“雙水”。1964年國家推行簡化字,“瀧”字簡化為“瀧”字,“瀧水”也就相應寫成“瀧水”。 明代、清代行政區域設鄉、都(坊)、圖、甲,“瀧水”是新會縣十幾個“都”之一。康熙年間(1662—1722),全縣分13都,“瀧水”是其中一“都”,轄12圖、105村,包含今天的雙水鎮除伍村、嶺頭和原小岡以外的鄉村,及崖門鎮的行政區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新會鄉土志》載,全縣分15都,其時“瀧水”的行政區域大體沒變。“瀧”字筆畫複雜、地名讀音特殊,外地人往往錯讀成“龍水”。隨著民國設區置鄉,後來寫成“雙水”,翻閱民國2年(1913)《新會醒報》,已隨處可見“雙水”、“雙水墟”、“雙水口”、“雙水口墟”等文字。實行簡化字後,“雙水”又寫成今天的“雙水”。 “瀧水”是取水名為地名。瀧(音“雙”,shuāng)水是雙水鎮內古水道之一,《新會鄉土志》載,“瀧水都”有瀧水、亞鵲水、九曲水、沙富水、凌湧水等水道。“瀧水,發源於瀧水都,筍峰迤南諸山之東,在縣城西南四十餘里,東流至南岸,與九曲水相交。又東流至北岸,分為兩支,其東南流者經水口汛,入銀洲湖;其東北流者,經中齋堂,與九曲水之別支會,又東經水口墟,入於銀洲湖。” 雙水墟位於這條瀧水流向銀洲湖的出口,因此又叫水口墟、雙水口墟。雖經百年河流改道,但根據以上記載,對照現在的河道,“瀧水”這條水道仍清晰可尋。 作為地名,民國時期甚至1949年以後還有延續寫“瀧(瀧)水”的情況,比如民國22年(1933)出版的《景堂圖書館指南》中的新會縣地圖、1961年出版的新會地圖,仍然可見這種寫法。 從上述情況來看,“瀧(瀧)水”作為水名,不能寫成雙(雙)水;但作為地名時,可直接寫成“雙(雙)水”,畢竟“瀧(瀧)水”與“雙(雙)水”不易聯想到一起。 明、清時,雙水分屬瀧(音:雙)水都和潮居都。1949年前屬第七區,1952年把七區、十一區、屬七區。1955年分屬羅坑區和雙水區。1958年初,分雙水、基背、天亭、沙崗4個大鄉,1958年10月改為人民公社。1961年,小岡從羅坑公社分出成立小岡公社。1984年雙水和小岡恢復為區,轄橋美、東北、基背、魚沖、嘉寮、樓墩、沙路、邦龍、龍頭、富美、沙朗、塘河、大堂、塔嶺、豪山、水庫、上凌、東凌、田心、南岸、島橋、朗頭、二聯、羅灣、龍脊、嶺頭、濟堂、泮河、雙水、木江等30個鄉和雙水、天亭2個鄉級鎮,130個自然村。1986年兩區又改為鎮,2002年小岡鎮被併入雙水鎮,至今成為雙水下轄的一個居民社區。 張將軍家廟 張將軍家廟,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豪山村。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光緒帝表彰張其光立軍功賞銀而建。抗日戰爭時期縣政府曾搬此辦公,後用作校舍,現已空置。坐西南向東北,三路三進,由中路 畝水庫濠沖渡槽 畝水庫濠沖渡槽位於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沙路村稻田上,1975年興建,1977年6月建成使用,將附近萬畝水庫的水源引送到沙路村用於農田灌溉。渡槽南北走向架於稻田上,始點位於沙路崔嘉亨村,終點位於 仲羽張公祠 仲羽張公祠位於張將軍家廟北邊約200米處,是張姓祖祠,三路三進,於明末清初興建。祠前豎有石華表兩枝,高8.8米,分別刻有“御賜振勇巴圖魯張其光”、“御賜利勇巴圖魯張昆”。滿語“巴圖魯”就是“ 僑鄉關帝廟 “僑鄉關帝廟”是廣東保留較完整的歷史最長的“關帝廟”,是一座綜合嶺南天地靈氣的千年古廟。始建於明初,乾隆期間曾經多次重修,有功德牌流傳至今,刻有各省各界人士捐款芳名。“武財神”關公是天下做生 【展開】
標籤:江門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江門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