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宣威十大強鎮排名

宣威十大強鎮排名-宣威經濟排名前十的鄉鎮-宣威哪個鎮經濟實力最強

五星排名的頭像
五星排名
2023-08-28 07:30:12更新 · 1.9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宣威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其歷來就是知名的火腿之鄉,該市下轄13個鎮,你知道哪個鎮經濟 最發達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宣威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宣威經濟排名前十的鄉鎮,其中包括格宜鎮、宣威田壩鎮、羊場鎮等宣威強鎮,告訴您宣威哪個鎮經濟實力最強,宣威各鎮經濟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宣威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16
推薦理由: 倘塘鎮位於宣威市北部邊境,東連樂豐,南臨來賓,西接龍潭、得祿,北鄰楊柳與貴州威寧隔河相望,東西最大跨距26.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38.8千米,總面積390.71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地距市區43千米。轄倘塘、宜木戛、得宜、魯乍、興隆、新堡、英阿、東沖、啟龍、舊堡、鋪子、發賽、三岔、茂宗、貝古、法宏、松林、新樂18個行政村(其中法宏、松林2個村為民族村)、156個村民小組286個自然村,25 211戶90 996人,居住著漢、回、彝、苗、仲五種民族。其中男48 499人,女42 497人。農業人口88 555人,非農業人口2 44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2人。有耕地4 206公頃,人均占有耕地462平方米。有林地面積1.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7%,人均占有林地184平方米。 全境屬山區、半山區,最高海拔2 460米(松林村老尖山),最低海拔1 680米(東沖村竹園),相對高差780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800米。全鎮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降水量960mm。 201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9.06億元,同比減少19.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 650元;公共財政總收入8 734萬元,同比減少11.3%;實現工業總產值3.28億元;銀行存款餘額5.4億元,貸款餘額0.79億元。全年公共財政總支出8 717萬元(其中:基金支出60萬元),同比減少11%;實現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 657萬元,為年初預算數6 694萬元(不含上級專款)的129%。2014年,本級公共財政收入8493萬元,加上上年結餘181萬元,收入總計8 674萬元,本級財政預算支出共8 657萬元,本年結餘17萬元。 全年生產、銷售原煤4億千克,上繳稅金1 56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上繳規費160萬元。全年糧食總產6 529萬千克,同比增長3%。種植烤菸1 079公頃,收購菸葉205.5萬千克,均價28.33元/千克,實現產值5 821萬元。全年出欄肥豬21.1萬頭、肉牛1.83萬頭、肉羊1.1萬隻、家禽23.7萬隻,肉類總產2 970萬千克,產值3.1億元。黃豆腐產銷500萬千克,創產值3000餘萬元。 2014年,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共60個教學班,在校國中學生4 672人,寄宿生3 825人;完小19所,教學點20個,國小教學班222個,在校小學生8516人,寄宿生5 960人;完小附設學前班12個,在班幼兒731人;民辦幼稚園14所,在園幼兒1 420人。全鎮有中國小教職工597人,其中國小教職工372人,中學教職工225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全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98.7%,國中入學率99.4%,鞏固率98.1%,畢業率100%。參加中考1 079人,上高中取分線820人,上線率75.9%,比上年上升7.8分百分點,比全市上線率高出14.9個百分點,取得了升學人數全市第一、升學率全市第二的好成績。 全鎮有文化站1個,藏書8 000餘冊。廣播電視站1個,專業技術人員5人,全鎮已有12個村開通有線電視,可視頻道43個,“村村通”用戶3 686戶,“戶戶通”用戶2 775戶。 全鎮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20人,有病床50張,村級衛生室17個,村醫59人。參加合作醫療70 957人,參合率達96%,5 154人得到相關部門救助,住院補償3 042人次,住院補償金額671.2萬元,門診補償194 000人次,門診補償金額309.32萬元。計畫生育工作長效避孕節育716例、優生促進工程目標人群440對,徵收社會撫養費110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 2022年2月,雲南省愛衛辦命名倘塘鎮為2021年度雲南省衛生鄉鎮。 倘塘鎮特產與美食 倘塘黃豆腐 倘塘,深處曲靖烏蒙山腹地,金黃的豆腐一串串拴著賣,成為奇絕的豆腐奇葩。在倘塘最出名的也就是黃豆腐和玉米糖了。也就這簡單的美食自古就成為倘塘久遠歷史文化中一頁。很多喜歡豆腐的吃貨們,可能通吃了許多的美食…… 玉米糖 在烏蒙山上層層疊疊的山地里只生長洋芋和包穀,黃豆是套種在包穀地里的附屬農作物。滿山滿嶺的山地,只收穫著這些微薄的希望。即使在河谷地帶里,也只有極為狹窄的水田分布在河的兩岸,每年洪水來臨,往往把田裡的禾……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11
推薦理由: 一、地理位置落水鎮位於宣威市中部偏西南,東與榕城鎮禎祥及板橋鎮虹橋接壤,南與板橋鎮石缸村委會隔河相望,西與熱水鄉樂迤及西澤鄉睦樂村毗鄰,北沿碑墓山與靖外鄉列租村委會為界,東西最大橫距 14 公里,南北最大縱距 22 公里,總面積 231.2 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落水村距城區 17 公里。二、建制沿革 鎮以駐地而得名,駐地西側一公里處有一溶洞,早年間海壩內積水從洞落入,故名落水洞,現已全部淤塞,壩子及村名均為落水洞,簡稱落水。落水鎮民國時期為八區(熱三區),東南部屬七區(板橋區),民國 9 年(公元 1940 年)廢區擴鄉,分屬述迤鄉、虹橋鎮、板橋鎮。 1949 年屬新四區, 1950 年屬城西區(三區), 1952 年底撤城西區劃屬七區(板橋區) ,1953 年屬先鋒公社, 1961 年為落水公社,東部屬虹橋公社,南部屬馬圖公社, 1963 年復屬板橋區, 1970 年屬板橋公社, 1973 年又從板橋分出為落水公社, 1984 年改稱落水區, 1986 年撤區設鄉,故名落水區,今為落水鎮。三、自然地理 1. 地形:落水鎮地形略似琵琶,南北山高,中部較低平,落水壩區居中偏北部,東部灰洞村處於宣威壩子西南面。最高點為西南赤峰頂,海拔 2481.8 米,最低點灰洞大塘子,海拔 1970 米,西部、南部多山間平地。2. 山脈:落水鎮山脈屬烏蒙山系,主幹向北繞西北部及北部邊沿為赤峰頂梁子、老官營梁子、逼磨山、溜溝梁子、接洗羊塘梁子,長 20 余公里,海拔 2300 米以上。南部一支從黎山向東北延伸,在南部入境,向東北接蘭草大花山、馬圖山、空心山、侯家墳山至筆架山,綿延起伏 20 余公里。北部分支從洗羊塘梁子向南,經溜溝梁子、箐溝坡、大口子至小口子,長約 12 公里。3. 氣候:落水鎮氣候屬溫帶氣候,除北部滴水村和南部馬圖村部分海拔較高氣候稍涼外,其餘年平均氣溫 13.3 ℃,最冷一月為 5 ℃,最熱七月為 14.9 ℃,平均初霜期 11 月 4 日,終霜期 3 月 20 日,無霜期 216 天,年平均降雨量 953.1 毫米,平均降雨 148 天,降雪 11 天。年平均日照 2068 小時,日照百分率為 47 %,年平均相對溫度率為 70 %;大風日 39 天,春季西南大風 32 日,占全年大風日的 87 %,自然災害多出現霜凍、低溫、冰雹、風災等。. 2021年3月,落水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10
推薦理由: 羊場鎮位於宣威市南部,東與海岱鎮交錯,南與富源縣後所鎮接壤,西和霑益縣播樂、宣威市板橋鎮相連,北與東山鎮毗鄰,鎮政府駐地距市區42千米。國土面積273.98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85.5%,壩區面積14.5%,邊界線長67千米。東西最大跨距25.9千米,南北最大跨距19.4千米。轄多貝戛、鎮興、大松樹、雞場、兔場、茨營、陳灣、英角、普瓦、宗德、大田壩、小箐、清水13個行政村(其中清水屬少數民族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108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回3種民族,駐鎮企業有羊場煤礦、雲南氣象火箭廠、雲南燃料一廠六七四分廠、宣威磷電公司,駐鎮部隊有中國人民解放軍78326、78329部隊。年末有人口60006人,其中男32103人,女27903人,非農戶口8273戶16009人,農業戶口15542戶4399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19人。 境內山脈屬烏蒙山東列山系,多成東西走向,河流屬珠江水系,茨營河源於富源縣後所鎮營上村,經陳灣、茨營兩村落入山洞為伏流,匯于海岱文閣河,境內長約15千米;奴革河源於播樂鄉,從大田壩進入羊場,流經大田壩、宗德、普瓦、雞場、大松樹等村,境內長20千米,有效灌溉面積600公頃。全鎮最高海拔(大箐梁子)2485米,最低海拔(大松樹石料廠)1 790米,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降水量920毫米,無霜期226~243天。林地面積144.6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52.8%。自然資源以煤為主,探明地質儲量1383.2萬千克,並有鐵礦、銅礦、耐火材料、石灰石、黃砂等。 年末,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6689元,同比增長29.9%;上級財政補助收入6558萬元,同比增長2%;工業總產值14.96億元,同比增長46.3%;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 全鎮有耕地面積5897.87公頃,人均0.1公頃。農作物種植以玉米、馬鈴薯、烤菸為主。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1萬公頃,糧食總產量達3441萬千克。完成蔬菜種植1000公頃;完成魔芋、花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種植471.33公頃。種植烤菸757.33公頃,完成收購任務144.27萬千克,實現產值4061.2萬元,稅收893.5萬元。全鎮生豬存欄56814頭、肉豬出欄158354頭;牛存欄8230頭、肉牛出欄2258頭;山綿羊存欄18852隻、肉羊出欄10896隻;家禽存欄101095隻、出欄80436隻。實現肉類總產1980萬千克,畜牧業產值2.09億元。 全鎮有教職工443人,其中專任教師414人。1所初級中學共有教學班30個,在校學生2033人;15所完小共有教學班150個,在校學生4793人。國小校內外適齡兒童4925人,在校4925人,入學率100%。有校舍面積6.1萬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積0.7萬平方米;有圖書6.1萬冊,生均8.9冊;2014年全鎮國中升考,上普高線262人,升學率52.83%。 有衛生院1所,占地面積4495.2平方米,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醫務人員16人,其中中級職稱7人,初級職稱9人。設有中醫科、內兒科、外殼、五官科、口腔科、婦產科、B超室、化驗室、防疫保健科等,有病床24張;有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機、制氧機、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200毫安X光機、手術床、救護車、全自動血球分析儀等醫療設備。有13個村衛生所,鄉村醫生40人,其中專科學歷3人,中專學歷33人,中專以下學歷4人。全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2050人,參合率94%。年度累計門診減免金額135萬元;住院補助金額1650萬元。 全年,發放農村低保金、五保救助金、救災救濟金、大病救助、退耕還林補助、公益林補貼資金等937.73萬元、農機購置補貼20餘萬元。發放支農貸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貸免扶補創業貸款共8061萬元,扶持1125戶。 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1個,設有圖書室、閱覽室、電腦室、桌球室、排練室、棋牌室、畫室等。全鎮17個圖書室藏書20000餘冊,農家書屋13個,村級文化活動場所12個,信息共享工程村11個。有廣電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2040戶。 2022年2月,雲南省愛衛辦命名羊場鎮為2021年度雲南省衛生鄉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07
推薦理由: 寶山鎮位於宣威市東北部,東沿清水河與貴州省水城縣分界,南與田壩鎮隔革香河相望,西與格宜鎮相連,北與文興鄉、普立鄉接壤,國土面積230.8平方千米。轄寶山、海西、被古、廠房、塘子、戛立、得馬田、虎場、包村、安益、樂紅、白戛、太和、德積、摩布、摩戛16個行政村,其中被古、塘子屬民族村。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2千米。年末有人口24 056戶74 375人,其中男 38 436人、女 35 939人;農業人口72 461人、非農業人口1 914人;少數民族人口 4 372人,占總人口的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2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 全鎮有一條河流(革香河)和兩座水庫(陶家墳水庫和安益水庫)。屬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1℃,境內最高海拔2 716米,最低海拔1 460米,年降水量960毫米。境內2 000公頃草山得天獨厚,可開發大型專業化畜牧養殖和草原旅遊。歷史悠久的寶山黃豆腐、豆腐乾、紫雲寶烏洋芋、乾酸菜、穩自食品、火腿等農特產品遠近聞名。境內煤炭資源豐富,經煤炭產業轉型升級保留煤礦企業8對,其中:單獨保留4對(虎場煤礦、松坡煤礦、寶達煤礦、寶山煤礦),轉型升級3對(普立煤礦、紅星煤礦整合,保全煤礦、包村煤礦整合,煤地沖煤礦、三家村煤礦、茶園煤礦整合),限期關閉1對(復興煤礦限期2015年10底前關閉),非煤礦山企業30餘家。有兩個農貿市場:寶山集市和虎場集市,是宣威東北片區最大的農村集市貿易中心,同時也是宣威市三大重點集市之一。森林覆蓋率為39.8﹪。 2014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26億元,同比下降0.5%;其中,第一產業3.09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產業1.44億元,同比下降16.3%;第三產業1.73億元,同比增長8.2%;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47.2:27.3:25.5調整為49.3:23.1:27.6。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55萬元,同比下降46.2%。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支出6580萬元,同比增長1.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9億元,同比增長20.4%。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5億元,同比增長10.1%;貸款餘額1.06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00萬元,同比增長1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0元,分別同比增長10.6%、8.9%。 全鎮耕地面積6 705.7公頃,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01公頃,糧食作物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水稻。播種面積9244公頃,其中玉米3 605公頃、馬鈴薯2 920公頃、水稻291公頃;糧食產量21 696萬千克,同比增長10%。年末肥豬出欄17.6萬頭,生豬存欄67 493頭;牛出欄1 100頭,存欄6 227頭;羊出欄7 240隻,存欄11 260隻,家禽出欄236 948羽,存欄173 232羽。禽蛋產量93.4萬千克。 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 134人;完全國小17所,29個教學點,全日制教學班168個,在校學生6 021人;學前班20個,在校兒童683人,教職工465人,其中中學161人,中考上線人數472人,上線率67%,全鎮有圖書室17個,訂有雜誌23種,藏書1 300餘冊,卡拉OK廳3個,網咖2家。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40人,病床50張,衛生所16所,村醫5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4萬人、參合率95.2%。全鎮3.6萬人參加新型社會養老保險,收繳保費319.72萬元。2130名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交繳保費149萬元。按季足額發放2351戶低保對象低保金近610萬元,全年發放臨時救助金23萬元、寒衣1000套、救濟糧5250千克,救助困難民眾200餘戶。發放五保戶供養和義務兵家屬優撫資金42萬元,大病救助資金180餘萬元。通過一折通兌付惠農補貼11批次,兌付補貼資金近1240萬元,受益農戶15971戶65328人,戶均增加收益776元。發放高齡老人保健補助1007人54萬餘元。 2021年3月,寶山鎮入選2020年雲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寶山鎮特產與美食 紫雲寶土豆 紫雲寶土豆是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寶山鎮的特產。寶山紫雲寶烏洋芋微量元素豐富,品質優良,維生素含量高,營養豐富,花青素含量高,養眼護眼。是最佳的特色食品,食味最好。紫雲寶俗稱烏洋芋,它不但味道可口,而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06
推薦理由: 熱水鎮位於宣威市西南部,東與落水鎮、板橋鎮相連,南與霑益縣菱角鄉接壤,西與務德鎮毗鄰,北與西澤鄉交錯,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6千米。國土面積601.2平方千米。轄樂迤、中村、述迤、柏木、窯上、響宗、陡溝、花魚、色卡、吉科、格依、阿浪、黎山、海德、得德、岱海、乾海、秧草、關營、熱水、營溝、建新22個行政村、190個村民小組、154個自然村。年末有人口26340戶82970人,男43204人、女39766人,少數民族人口5832人,非農業人口4185人。有林地面積32400公頃,森林覆蓋率53.8%;有耕地面積19800公頃,人均占有耕地面積240平方米。 全鎮四周群山環繞,黎山和光山之間有一山樑縱貫,東北和西南面被兩個環形山圍成窯上和關營兩個壩子,西南部為丘陵地帶,金沙江的支流小江從西南部穿境而過。東西跨距29千米,南北跨距36千米,最高海拔(黎山)2678.2米,最低海拔(岔河)15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馬鈴薯、藥材、花卉等作物。 全年全鎮生產總值8.89億元,同比增長15%。地方公共財政轉移性收入7899萬元,同比減少10.17%;全年公共財政支出完成7974萬元,同比減少15.48%;固定資產投資3.42億元,同比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68萬元,同比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7903元,同比增長0.8%。 全鎮種糧16666.67公頃、產糧7920萬千克,同比增長2.3%,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玉米高產攻關達903千克,創歷史新高;大力推廣烤菸“膜下小苗抗旱移栽”等集成技術,實現產值、稅收、菸農收入同步增長,共收購菸葉19萬擔,實現產值2.71億元。年末生豬存欄16.68萬頭、出欄24.3萬頭;大牲畜存欄1.93萬頭(匹)、牛出欄1.1萬頭;山綿羊存欄6.2萬隻、出欄5.58萬隻;禽存欄10.4萬隻,出欄26.1萬隻,肉類總產量3251.3萬千克,畜牧業總產值3.37億元。全鎮常年外出務工人員1.4萬人,創勞務收入2.3億元。 全鎮有3所初級中學,22個村完小(轄4個教學點),14所民辦幼稚園。教職工565人,專任教師526人,契約制工人2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9人、中級235人、初級230人,未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人員32人。在校中小學生9576人。各類學校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75萬平方米,中國小危房總面積8261平方米。2014年中考上線498人,上線率46.32%。 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72人,病床208張;村級衛生所21所,村醫86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54%,全年累計門診減免518.12萬元,住院減免1241.7萬元,大病救助733人次225.12萬元。 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22個,圖書室22間,閱覽室16間,藏書5.54萬餘冊,報刊40餘種。有移動基站18個,電信基站18個,聯通基站1個,手機信號覆蓋率100%,農村電網改造率100%,有線電視網路覆蓋率30%。 新農保參保4.2萬人,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社會養老金,1580名8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領取高齡補貼,5034名農村貧困人口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456名-領取優撫金,224名“五保戶”實現全供養。全年發放農村臨時救助資金60.7萬元,發放小額扶貧貸款、紅色信貸等支農貸款810萬元,貸免扶補15戶111萬元,兌付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及農資綜合補貼共388.7萬元、國家和省級公益林補償資金268.87萬元,落實農機購置補貼1623.94萬元。發放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6776人756.48萬元,核銷營養改善計畫工作補助612.27萬元。 2019年3月,雲南省科協確定熱水鎮為2019年雲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2014年7月,熱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93
推薦理由: 龍場鎮位於宣威市區東北部,東與格宜鎮接壤,南與東山鎮毗鄰,西與來賓鎮相連,北與樂豐鎮相接。國土面積261.69平方千米。轄龍場、樂樹、得所、龍林、聯峰、阿直、羅營、黃村、勺姑、五里、舊營、志戛、隆莊13個行政村109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距市區23.5千米。年末有人口16232戶5552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13人,少數民族人口2344人;男28921人,女2660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6‰。 境內山脈縱橫起伏,屬山區半山區。水資源豐富,有龍場河、拖樂河、黃村河、志戛河4條主要河流,有馬房、五里、大箐溝3個主要水庫,有白龍潭、勺姑、洗羊塘3個主要塘壩。最高海拔(舊營老虎大箐)2607米,最低海拔(隆莊戴家小包包)1664米,平均海拔1 900米。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降水量962.2毫米。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灰石、石英砂、粘土及少量鐵、錳、鈦等礦產資源,已探明煤儲量1700億千克。有林地1.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8.61%。 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1.4億元,同比增長6.54%。其中農業總產值32710萬元,同比增長5.3%;工業總產值53812萬元,同比增長7%;第三產業總產值27478萬元,同比增長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9:47:24調整為28.6:47.3:24.1。財政總收入6078萬元,同比減少3.76%;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同比增長53.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億元,同比增長13%;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達6980元,同比增長14.8%;信用社各項存款餘額3.5億元,同比增長16.7%,各項貸款餘額2億元,同比增長11.7%。 全鎮耕地面積6752.8公頃,其中水田611公頃,旱地6141.8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133公頃;糧食總產量3721.1萬千克,同比增長10.61%;特色種植收益達15180萬餘元;栽植烤菸112公頃,實現烤菸產值446.9萬元,菸葉稅89.38萬元;全鎮有生豬養殖小區(場)28個,肉牛養殖小區5個,養羊小區3個,發展生豬育肥示範戶364戶。生豬出欄16萬頭,存欄63850頭;牛出欄1480頭,存欄4983頭;山羊出欄1.2萬隻,存欄12860隻;肉禽出欄16.64萬隻,存欄16.1萬隻,實現畜牧業產值20530萬元。 全年將原有的11對煤礦最佳化重組為現在平均設計年產21萬噸的煤礦6對;全年砂石企業16 家、石材石藝園區2個,全年實現產值12500萬元,解決就業人口750人。 年內,累計投入資金近1.7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840.2萬元進行道路建設,其中:投資383.5萬元建成岔五線(五里村委會至五里坪段)7.2千米整齊塊體彈石路;投資428.3萬元建成舊營至隆莊7.4千米整齊塊體彈石路,投資764萬元建成龍馬公路(龍場鎮舊營至東山鎮朱彎)10.1千米整齊塊體彈石路;投資740.2萬元建設五里坪至志戛13.3千米整齊塊體彈石路,尾欠工程將於2015年2月完工;投資1066萬元改道建設宣文線集鎮段。投資2500餘萬元改善中國小辦學條件,其中:投資1000餘萬元改善中學辦學條件,新建鎮二中教學樓一棟2193平方米、廁所一個250平方米,鎮一中學生宿舍兩棟2160平方米、廁所兩個600平方米及圍牆、電力等附屬設施;投資150萬元實施勺姑520平方米、阿直468平方米和志戛472平方米三個完小的校安工程;投資100餘萬元購置現代化的食堂設施設備;投資250餘萬元配置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規劃投資2752萬元全長6.5千米的革香河龍場段河道治理工程;投資248.26萬元實施農村人飲安全工程8件,項目涉及龍場、樂樹、得所、羅營4個村委會和隆莊、得所2個村完小,工程解決了4389人、4765頭大小牲畜的飲水難問題。投資1379萬元對龍場政府線、得所線、阿直線等電力線路進行升級改造,實施集鎮戶表工程。實施各級林業項目700公頃,其中:法貸項目造林333公頃,種植核桃12500株;完成200公頃中低產林改造,37公頃陡坡治理,栽植苗木66000株,退耕還林67公頃,補植補造樹苗67公頃。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5萬元實施扶貧重點村1個,投入資金60萬元,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省級重點村1個;爭取“一事一議”資金360萬元,項目惠及龍場、樂樹、得所、聯峰、羅營、五里等6個村委會10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投入資金1800萬元,全面完成危房改造160戶,改造房屋面積19000平方米;投入省、市財政扶貧重點村項目資金75萬元,實施得所、聯峰、志戛、五里、隆莊五個村委會村間道路硬化、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投入800萬元實施得所小坪子新村易地搬遷項目,安置72戶228人;投資3900萬元建設308套保障性住房,其中:一中112套、二中96套、供銷社60套、煤管所40套;投入資金3351萬元,實施龍林、聯峰、阿直、羅營四個村總計1333公頃的省級土地整治項目;投入資金400萬元,實施五里村120公頃土地整理項目。 鎮內有初級中學2所,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47人;村完小13所,國小教學點16個,12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977人;有學前班24個,在校學生723人;幼稚園2個;幼稚園覆蓋率100%,適齡兒童入學率99.9%,鞏固率100%;國中入學率99.8%,鞏固率99%,普及率99.7%。中考報名595人,上線404人,上線率67.9%,綜合排名居全市前列。 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3所,病床66張,其中衛生院30張;醫護人員61人,其中衛生院19人。衛生院配有X光機1台、彩色B超1台、心電監護儀1台,多功能治療儀1台、半自動化分析儀1台。全年,新農合參保人數52505人,參合率98.77%,全年為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用481萬元,其中門診減免75.6萬元,惠及6.6萬人(次);住院減免405.56萬元,惠及1857人(次),完成《曲靖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理賠》兌付資金129.4萬元,惠及284人。 有計生服務所1所,技術人員3人,病床7張。全年實行長效避孕措施人數560例,完成計畫生育保險2670戶,完成孕前免費優生健康檢查401對,醫學監護2872人,清繳社會撫養費68萬元。 年內,積極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送圖書下鄉2000餘冊,送戲下鄉2場,送電影下鄉160餘場。認真組織推薦書畫、攝影作品13件參加市級展覽,展出8件,獲獎5件,申報曲靖市級文明單位1個,參與“和諧杯”、“市運會”、“廣場舞大賽”等活動,村級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全年兌付退耕還林資金45萬元、糧種補貼78萬元、農資綜合補貼862萬元、糧食生產直接補貼94萬元、農機補貼10.5萬元、草原生態補貼9.66萬元、能繁豬補貼62.56萬元等各類補貼,共涉及12829戶,民眾受益1161.72萬元,補貼資金全部打入農戶“一折通”賬戶。民政、殘聯扶貧濟困,落實低保、五保、孤兒、大病救助各類優撫金、臨時救助金、老年人養老金、殘疾人救助等涉及6314人(次),受益875.4萬元。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85
推薦理由: 田壩鎮位於宣威市東南部,東與貴州省盤縣特區隔清水河相望,南與宣威市海岱鎮接壤,由西至東北沿格香河與東山鎮、格宜鎮、寶山鎮分界。東西最大跨距 22.2 千米,南北最大跨距 22.1千米,國土面積264.23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地距市區66千米,轄田壩、土木、力行、石壩、阿迤、風景、臘家、龍家、新發、石塘、聯盟、新民、中和、四坪、米田、紅岩16個行政村、287個村民小組。年末,有戶籍人口26098戶 78433人(含田壩煤礦戶籍人口),其中男性41808 人,女性36625人,農村居民戶口61762人,非農業人口16671人,少數民族人口679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9,人口密度297人/平方千米。有耕地5614.97公頃,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866.7平方米。林地面積1407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8.03%。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田壩鎮地處烏蒙山系,喀斯特地形顯著。最高海拔2533.9米(米田村委會俄卓嘎梁子),最低海拔1300米(石塘村委會萬家口子岔河口)。境內水系屬珠江流域北盤江水系,水資源豐富,有較大河流3條:格香河上游為盤龍河,由西北流入,向東北經新民、聯盟、石塘等,境內長約 30 千米;清水河由盤縣特區自南向北經臘家、龍家、新發、石塘與格香河匯合,境內長約22千米;赤那河上游為海岱的羊場河,經鎮西流入格香河,境內長約10千米。境內地質構造複雜,有煤、鐵、銅、高嶺土、石灰石、粘土等礦產,已探明煤炭儲量約400億千克,鐵礦儲量約12億千克,高嶺土儲量約13億千克。 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2億元,同比增長7.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6元,同比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6137元,同比增長7.1%;財政總收入7445萬元,同比減少12%;固定資產投資6.35億元,同比增長25%;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22億元,同比增長13.7%;金融部門存款餘額6.43億元,貸款餘額2.49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個體工商戶完成增加值5.77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133公頃,糧食產量3361萬千克,同比增長3%;種植烤菸173公頃,收購菸葉29.8萬千克,產值994.4萬元,創稅218萬元;年內引進種植大戶(農業公司)3家,建立農業合作社3個,試種食用玫瑰8公頃、黨參26.7公頃、獨定子14公頃,累計發展特色種植365公頃,實現產值1814萬元;養殖大戶發展到80戶,養殖小區增至14家,實現全年大牲畜存欄8223頭,其中黃牛存欄5799頭,菜牛出欄2385頭;生豬存欄12.67萬頭,肥豬出欄156062頭,山綿羊存欄10787隻,出欄5675隻;家禽存欄59872羽,出欄87642羽。肉類總產1960萬千克,畜牧總產值1.98億元,同比增長8.3%。 境內有鄉鎮企業651個(含個體工商戶629個),從業人數5573人,總產值5.68億元,營業收入5.68億元,利潤3068萬元,上繳稅收1152萬元;有35千伏變電站一座,10千伏線路8條,線路總長280.77千米,供電覆蓋16個村委會。 境內有初級中學2所,50個教學班,236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200人),在校學生2954 名,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完全國小17所,190個教學班,336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333人),在校學生5417名,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國小校園占地13897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6191平方米。有1所公辦幼稚園和8家民辦幼稚園,學前教育81個班,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38人),在園兒童934人。 全鎮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6所,醫護人員61人(編制內21人、外聘40人),有病床91張。年內計畫免疫合格接種率、按時接種率均達95%以上,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管理4500餘人次,老年人健康體檢5460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6.6萬人份,占轄區總人口的97.37%,電子檔案59877人份,占總人口的94%。全年62878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新農合累計減免補償10.5萬人次,減免補償1317萬元。 鎮計生服務所全年共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14戶,落實一胎放環665例,二胎結紮50例,綜合節育率達72.4%,全年持證生育率達92.2%。 鎮文化站有走廊攝影作品25件,文化藝術展廳記憶體書法作品101件、美術作品80件。有電子閱覽室、農民素質網路培訓學校1間,有農村2131電影放映工程設備1套,數字放映機1套,村級文化活動室9個,村級文體活動小廣場9個,農家書屋17個,老年活動中心2個,體育場地62塊,其中籃球場58塊、環形跑道2塊,文體中心廣場1個,龍口公園晨練道路1條,有廣播站1個(站內設施齊備,可自辦節目)。鎮圖書室藏書11301冊,圖書閱覽室每周開放56小時,娛樂室每周開放42小時;年內組織對歌廳、網咖、書店等文體經營和娛樂場所檢查12次,覆蓋率達100%;組織元旦、國慶等節慶文藝匯演及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演講比賽、安全文化送戲下鄉等活動35場次;舉辦舞蹈、繪畫、健身操、廣場舞培訓6期;組隊參加了東南片區老年人運動會氣排球、門球、太極拳、桌球等賽事,參加宣威市第二屆新農村文藝匯演並獲三等獎。 年內農轉城560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8596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200人,參加工傷保險2000人,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8385人,領取養老金620餘萬元。為失業人員爭取申領創業貸款52萬元、小額擔保貸款150萬元、社會保險補貼12萬元;為困難人群爭取扶貧貸款465萬元、貼息資金23.25萬元;重新組織評定農村低保對象2995戶5976人、審核五保戶263戶,發放低保金432萬元、五保供養金37萬元;大病救助223人次,發放救助金115.5萬元;申報優撫對象31名,發放優撫定補資金42萬元。 全年組織勞動技能培訓18期,培訓勞動力3600餘人次,就地消化富餘勞動力2100多人次,轉移輸出務工人員1.04萬餘人次,勞務創收近1.36億元,同比增長13.3%。投入29.28萬元,養護縣、鄉公路156千米、村道56千米。投入130餘萬元,新修村組環網公路3條9.9千米。爭取資金80萬元,實施小牛場至臘家村委會四級水泥路面建設項目。總投資1206.5萬元、長18.3千米的桂四路公路硬化改造項目路基調形已基本結束。投入310萬元,實施完成2013年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工程。投入80餘萬元,實施小農水工程2件,建成愛心水窖396口。至2014年底,全鎮累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項目171個,解決了168個自然村4.7萬人的飲水難題和飲水安全問題。 全年投入30餘萬元,完成土木、力行、田壩、阿迤、石壩5個行政村99個自然村的村莊規劃;爭取項目資金460餘萬元,完成400戶安居工程和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爭取省級財政資金及財政獎補資金315萬元,實施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項目2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1個、一事一議項目11個,新修村組公路3.6千米,硬化村莊道路10.45千米,規劃建設300平方米文化活動室及500平方米公共活動場所各1個、入村台階500米、涼亭1座、公廁4個、垃圾池4個、排水溝600米,綠化植樹5000餘株。 年內,籌資1300餘萬元,完成中心幼稚園、鎮二中綜合樓、田壩完小及聯盟完小教學樓等7件校園工程建設,建成校舍面積7100平方米;籌資190餘萬元,順利推進力行完小整體搬遷建設;籌資580餘萬元,推進龍德國小、竹興國小教學樓及田壩完小、中心完小、風景完小學生食堂等校安工程建設;籌資60萬元,加固或更換各學校的床120張、桌椅250套、護欄30條、門窗121塊,並添置實驗器材、教輔用具及廚用設備300餘套。 年內,地方煤礦由年初的6對整合為4對進行升級建設,設計原煤年產量由27萬噸增至93萬噸;同時,以煤炭、非煤礦山為主體的工礦企業投入3000餘萬元進行技改擴能。 2014年7月,田壩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0
推薦理由: 務德鎮位於宣威市西部,東與西澤鄉、熱水鎮相連,南與霑益縣德澤鄉隔牛欄江相望,西與會澤縣上村鄉、魯納鄉相鄰,北與會澤縣大井鎮和得祿鄉山水相連。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4千米,國土面積448.62平方千米。轄務德、宏愛、嘎姑、小街、慶發、拖克、發圖、岔路、火姑、太陽、新華、糯嘎、茨嘎、卜嘎、上坪、新店、庶樂17個行政村、187個村民小組、191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彝、回、苗、壯、白6種民族。年末有人口16703戶、52624人,其中男28357人、女24267人;漢族50133人,少數民族2491人,農業人口49333人,非農業人口329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耕地面積3175公頃,林地面積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8.82%。 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主要有牛欄江、小江、拖克河和鐵廠河。主要山脈有小竹箐、租嘎、打銀廠、龍頭樹、一碗水、陸甲、岔路梁子。平均海拔2 080米,最高海拔(小竹箐梁子)2 503.2米,最低海拔(太陽村紅果沖)1 614米。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降水量1 127.6毫米。鎮內有少量的鐵、鋅、銅礦和豐富的石灰石,黃龍傘一帶分布有少量的無煙煤。 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82億元,同比增長10%;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億元,同比增長1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農村人均純收入7 376元,同比增長13.5%;農村信用社存款餘額2.84億元,貸款餘額7 277萬元;全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5 859萬元,同比增幅為3.2%。 主要糧食作物有烤菸、玉米、洋芋等。全年,種植優質玉米3 733.3公頃,推廣機耕機耙2 667公頃、測土配方施肥4 400公頃,舉辦玉米高產樣板933公頃,糧食總產達3656萬千克,實現產值7800萬元。投入資金150萬元,建造小糧倉3 344個。種植烤菸1 704公頃,收購菸葉649萬千克,實現產值9177萬元,完成菸葉稅2019萬元。肥豬出欄15.9萬頭,肉牛出欄4850頭,肉羊出欄3.6萬隻,肉禽出欄21.8萬隻,禽蛋產量29.9萬千克,肉類總產2100萬千克,實現畜牧業總產值2.2億元。 2018年7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務德鎮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坤太乾辣椒)。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0
推薦理由: 格宜鎮地處宣威市東北部,東北與寶山鎮、文興鄉接壤,東南與田壩鎮、東山鎮隔格香河相望,西與龍場鎮毗鄰,北與樂豐鄉、阿都鄉相接,鎮政府駐地距市區42千米。國土面積250.2平方千米。轄龍山、法戛、旱稻、得馬、大坪、啟文、白泥、大興、石磨、陸村、翠華、龍泉、米茂、華澤14個行政村、141個村民小組、193個自然村。年末有人口總數20536戶63929人,其中男33795人、女30134人;非農業人口4993人、農業人口5893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2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55人。耕地面積6266.67公頃,人均耕地1007.16平方米。有森林面積13106.67公頃,森林覆蓋率48.51%。境內漢、彝、回、苗、壯、水6個民族混居。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蹟、石樑縣城遺址、安官家故居、“六六起義”紀念地等歷史文化遺址。 格宜鎮屬典型的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形狹長,南北最大跨距33.3千米,東西最大跨距16千米。地形為封閉型盆地,中部多湖泊,有啟文湖、石樑湖等總面積約6.67公頃。革香河、華澤河跨境而過。山脈為烏蒙山東列山系,一列從北向南由白泥井、五里坪、得馬梁子組成,長20餘千米,一列自北向東,由-街、花紅、跑馬三梁子組成,長10千米。北部水匯入華澤河,南部水匯入革香河,中部水匯入沖門口水庫,全鎮境內最高海拔2 445.5米(白泥井梁子),最低海拔1 685米(華澤下寨)。年平均氣溫13℃,年均降雨量1080毫米。霜期自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平均無霜期201天。境內有煤炭、鐵礦、矽礦、砂石等礦產資源分布。 全鎮生產總值完成8.78億元,同比增長1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2萬元,同比下降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2億元,同比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1.9472億元,同比增長40%;存款完成2.7億,同比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7814元,同比增長15%。 全年糧播面積7733.3公頃,糧食總產3175萬千克,同比增長11.5%,發展特色經濟作物2250公頃,實現產值1.97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蔬菜970公頃,產值3167萬元,同比增長8%;中藥材80公頃,產值380萬元,同比增長46%;花卉14公頃,產值70萬元,同比增長17%;魔芋1200公頃,產值1.8億元,同比增長2%。烤菸種植234.4公頃,產值1127萬元,實現稅收247萬元。著力推進林業項目建設管護,實施法貸項目種植核桃400公頃;完成德援項目侵蝕溝治理造林25公頃;完成異地植被恢復造林、喬木造林、公益林補植補造總計100公頃,共栽植竹柳112萬株。兌付國家級公益林補償資金49.36萬元、省級公益林補償資金20.67萬元。 全鎮全年出欄肥豬159943頭,年末存欄119698頭;肉牛出欄2569頭,年末存欄6392頭;肉羊出欄7414隻,年末存欄11789隻;禽類出欄100139羽,年末存欄103826羽;實現肉類總產值9700萬元,畜牧業產值20680萬元。依法開展檢疫工作,完成豬、牛、羊產地檢疫共3600頭,禽產地檢疫8萬隻,全年共培訓農戶532人次,發放培訓材料780份,向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投保,養殖戶參保率100%。 全鎮共有學校44所,其中,初級中學2所,幼稚園3所,村完小15所,教學點24個。全鎮在職在編教職工444人,其中,契約制工人15人,專任教師428人。專任教師中,女教師188人,少數民族33人,本科學歷200人,專科學歷195人,中師學歷29人,高中學歷8人。學歷合格率,國中、國小均達100%。有中學高級教師24人,中學一級教師63人,中學二級教師48人,中學三級教師2人。有國小高級教師133人,國小一級教師125人,未評15人。契約制工人15人,其中,女職工8人,少數民族0人,高級工6人,中級工9人,有專科學歷13人,中師及高中學歷2人。離退休教師86人(其中離休1人)。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9439人。其中,國中3051人,國小5198人,學前、幼兒1190人。有教學班200個,其中,國中42個,國小158個。中國小四率分別為:毛入學率,國中101.6%,國小100.1%;鞏固率,國中99.01%,國小100 %;輟學率,國中0.99%,國小0%;畢業率,中國小均為100%。 全鎮校園占地面積2175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6083平方米,其中國中17746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達5.82平方米。國小33999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達6.54平方米。幼稚園4338平方米。中國小有D級危房面積6732平方米,其中,國中3568平方米,國小3164平方米,占校舍總面積的12%。國小有C級危房面積820平方米,占校舍總面積的2.4%。中國小有固定資產總值5337.08萬元,其中,國中3261.94萬元,國小2075.06萬元。中心幼稚園固定資產120萬元。2014年中考上線率81.29﹪,居宣威市第一名。 全鎮有綜合文化站一個,農家書屋14個,圖書藏量1.8萬冊。老年活動中心9個。農村電網改造率達100%。全鎮行動網路覆蓋率100%,數位電視用戶2953戶。全鎮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42人,在編19人,外聘23人,設有中醫、內兒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婦產科、B超室、化驗室、心電圖、X光室、防疫保健10個科室,有病床75張。投資450萬元新建2982平方米衛生院綜合樓,極大地改善了全鎮就醫環境,投資49.5萬元新建村衛生室3個共240平方米,投資8萬元改建華澤村衛生室150平方米。全年,53278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03%。年度累計門診減免51428人次、減免金額105.85萬元;住院補償4617人次、補償金額642.02萬元。 全年共發放“五保”供養經費26.21萬元、農村低保金494.69萬元、優撫對象補助77.76萬元、救災糧3.1萬千克,孤兒基本生活費13.7萬元,醫療救助金52.86萬元, 農村臨時救助金額22.15萬元,民政救助1.2萬元,恢復重建資金6萬元,扶貧貸款400萬元;兌付2013年農村危房改造200戶上級劃撥補助資金。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67
推薦理由: 海岱鎮位於宣威市東南部,東與貴州省盤縣接壤,南與富源縣後所鎮相連,西與羊場鎮相連,西北與東山鎮毗鄰,北與田壩鎮交錯,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9千米,國土面積225.68平方千米。轄樂所、密德、鼠場、箐頭、月亮田、文閣、顧灣、羊場、磨戛、大栗樹、水坪、代坪、岩上、魯河、臘谷、德來16個行政村(月亮田、魯河、岩上屬彝族村),131個村民小組,255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21768戶、65372人,其中男34527人、女30845人,農業人口61378人、非農業人口3994 人,少數民族人口783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90人,耕地面積 6570公頃,其中水田700公頃,旱地5870公頃,人均占有耕地1009平方米。林地面積1.16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7.4%。 境內河流屬北盤江水系,水資源豐富,主要有文閣河、羊場河、德來河、三岔河,有月亮田和上河兩個水力發電站。素有“宣威一洲,不如海岱沖一溝”之稱,民族文化豐富,是宣威的歌舞之鄉、民族之鄉和民族工藝之鄉,最高海拔2450米,最低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礦產資源有煤、鐵、銅等。 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01億元,同比增長14.48%;財政總收入6161萬元,同比減少2.15%;農民人均純收入6429元,同比增長7.66%;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同比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億元,同比增長12.91%;金融機構存款餘額4億元,同比增長3%,貸款餘額2.55億元,同比增長16%。 全年種植水稻800公頃、玉米2913公頃、洋芋1333公頃、豆類166.67公頃,糧食總產3511萬千克,實現農業總產值4062萬元。烤菸種植134公頃,收購菸葉22.53萬千克,實現產值611.55萬元。年末出欄生豬7.5萬頭、肉牛2050頭、羊9100隻、肉禽16.50萬隻,實現產值2.19億元。 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教職工152 人,在校學生2546人。有國小18 所,其中村完小16 所,有教職工292人,在校學生5135 人。有幼稚園14所,在園幼兒2486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鞏固率100%。2014年參加中考人數613人,上線人數376人,上線率61.34%。 全鎮有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121人,病床302張。有村衛生所16所,村醫49人,病床120張。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全鎮參合人數60279人,參合率97.8%,共為民眾減免門診費及住院費1230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1011人,報銷醫療費3.6萬元。有綜合文化站1個,設有圖書室、閱覽室、電腦室、展覽室等。有村級文化活動室16個,農村小廣場2個,卡拉OK室2個、網咖2個、電子遊戲室1個,農家書屋16個,藏書40000餘冊,全年播放電影192場,科教片192個。全鎮有磨戛、顧灣、羊場、文閣、鼠場、密德、樂所、大栗樹、箐頭9個行政村開通了可收視92個頻道的數位電視,數位電視用戶2647戶,電視覆蓋率99%。 全年共發放各種惠農補貼資金1065.3萬元。其中發放草原生態建設補助23.25萬元,受益農戶9188戶;發放2013年度第二批森林生態效益補償25萬元,受益農戶7130戶;發放中央農作物良種補貼70.62萬元,受益農戶15158戶;發放糧食直補84.2萬元,受益農戶15158戶;發放農資綜合補貼774.87萬元,受益農戶15158戶;發放第二批中央農作物(玉米)良種補貼4.5萬元,受益農戶5969戶;發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44.09萬元,受益農戶598戶。 年內,發放農業人口獨生子女教育獎學金、保健費等22.53萬元;辦理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6226戶,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106萬元,清理流動人口125戶,全年共出生人口 540 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42‰,完成綜合節育手術558例。全年共救助困難人員2760人,累計發放低保金606萬元、發放救災糧3萬千克、發放救助金510萬元。完成100戶D級危房改造及400戶C級危房加固。3.5萬人參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收繳保費409.14萬元,發放養老金540萬元。發放高齡補助61.45萬元。爭取扶貧項目、新農村建設資金390萬元,硬化村組道路2.6萬餘平方米、建設村級活動場所3個;發放小額扶貧貸款400萬元,扶貧開發工作紮實推進。 年內,投資490餘萬元,建成人飲工程11件,惠及7個村委會14個村民小組、4所完小,共解決6746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羊場河治理工程紮實推進,截至年末,完成了工程總量的百分之六十。投資350萬元新增變電站間隔3個;樂所線、水坪線、德來線、大栗樹線絕緣化大修技改工程按期完成;鎮政府、銀海小區、海岱煙站片區三個台區農網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年內,進一步加快鎮村公路建設力度,截至年末,文赤路、磨代路和支岩路1標已經建成並全面通車,支岩路2標和3標建設正在有序推進;認真組織實施“一事一議”、“重點村”等扶貧項目,多方籌集資金硬化村內戶外道路。改擴建教學樓、學生宿舍及其附屬設施,排除D級危房5631平方米;紮實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輸出工作,勞務輸出1.2萬餘人,其中有序輸出2000餘人,實現勞務產值3.6億元;排查受理各類矛盾糾紛346件,成功調處化解340件;種植核桃66.67公頃、改造中低產林133.33公頃、異地造林補植補造33.33公頃、撫育改造66.67公頃。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海岱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展開】
標籤:宣威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宣威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