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保山十大強鎮排名

保山十大強鎮排名-保山各鎮經濟排名前十-保山市哪個鎮最大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8-21 07:30:11更新 · 1.76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保山地處於雲南省西南部,其下轄5個市區縣 。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保山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保山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騰衝和順鎮、隆陽區板橋鎮、甸陽鎮等保山強鎮,告訴您保山市哪個鎮最大,保山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保山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34
推薦理由: "位於保山市境南部,距保山市區32公里。是古代“南方絲路”上的重要驛站,現320國道穿鎮而過,使蒲縹更顯交通要鎮之特點,為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蒲縹鎮現轄蒲縹、羅板、石畝河、雙橋、平溝、水井、馬街、黃泥、塘子溝、山門口、冷水箐、馬家寨 、王頭寨 、雙河、楊三寨、菖蒲塘、兩眼井、茨菇塘、大田、紅岩、杞木林、核桃、秉塞等23個村民委員會。168個自然村,23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12775戶,49961人。全鎮有彝、白、壯、傣、苗、傈僳、回、佤、納西、景頗等10種少數民族。 全鎮地勢東南高而窄,西北低而寬。南北長約29千米,東西寬約23千米,總面積317平方公里。全鎮最高點在東山大嶺崗海拔2399米,最低為下烏祺溫泉海拔970米。境內既有山地、丘陵、也有峽谷、盆地。具有亞熱帶和溫帶多種氣候類型,平均氣溫18.5℃,年降雨量890—1200毫米,無霜期245天。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土質肥沃、日雨水適量,主產水稻,可一年三熟。也適宜種植甘蔗、小麥、花生、包穀、油菜、菸草及瓜果等農作物。 蒲縹鎮內的礦藏資源尤以花椒寺一帶鉛礦、銅礦藏量較豐富、礦質頗佳。前清時曾大量開採,現交通便利,可再行開採。 蒲縹鎮有溫泉五處,冷泉四處;有傳說中諸葛武侯南征時火燒藤甲兵的盤蛇谷,啞泉;有出土了“蒲縹人”化石的史前文化遺址,現屬省級重點保護單位;有古驛道、廟宇、祖祠及名人故居等古代建築,有奧陶紀、志留紀、寒武經地質化石。有矗立於新鎮十字街頭代表蒲縹精神的“蒲縹人”塑像、有新建於蒲縹溫泉旁的“阿里山渡假村”;特別是蒲縹老街子的街道、民房建築、古廟宇建築從整體上都保存的很完整。概言之,蒲縹鎮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湧現出梁金山、彭蓂、徐進等眾多歷史名人。蒲縹不失為我區歷史文化悠久的名鎮之一。 ". 2022年2月,雲南省愛衛辦命名蒲縹鎮為2021年度雲南省衛生鄉鎮。 塘子溝遺址 塘子溝遺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塘子溝村村旁台地,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面積約1000平方米,文化層厚20-90厘米。1987年進行試掘,出土大量打制石器、骨器和動物骨骸,並發現柱洞、……詳情>> 【展開】
隆陽區板橋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232
推薦理由:板橋位於保山市隆陽區北部,距市區5公里。保山改市後,原保山縣成為隆陽區。板橋是隆陽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之一。歷史上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2001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素有北津煙柳、梅花古渡、文獻之邦之稱,是迤西一大集市。保山壩最大的河流東河從北向南穿過板橋。東河南端,清光緒元年,北津橋翻修改建為亭子,兩旁垂柳,炊煙裊裊,人稱北津煙岩,景色宜人。【展開】
TOP 2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99
推薦理由: 2019年3月,雲南省科協確定和順鎮為2019年雲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2017年8月,和順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3年11月,和順鎮入選為第一批美麗宜居小鎮示範。 2011年7月,和順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 2007年5月,和順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6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和順鎮第四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和順鎮位於騰衝縣城西南4公里處,全鎮國土面積17.4平方公里。明代洪武年間,和順的先民從四川、南京、湖廣等地奉命至此屯墾戍邊,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古名陽溫墩,由於小河繞村而過,故改名河順,後雅化為和順。和順交通便利,東與騰越鎮相鄰,南與荷花鄉接壤,西接中和鄉,北和騰越鎮、中和鄉毗連。四周群山環抱,中部為馬蹄形盆地,境內最高海拔老龜坡1847米,最低海拔吸水洞1563米,地勢東高西低,屬北亞熱帶氣候。全鎮轄十字路、大-莊、水碓村三個村民委員會,21個村民小組。是雲南著名的僑鄉,在外華僑18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緬甸、泰國、新加坡等13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末全鎮總人口6358人,總計1589戶,人口自然增長率4.5。 中華文化精粹 和順鎮有著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精粹的村落風貌、民居建築、民間藝術、飲食文化、民間工藝、生活習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自然環境優美、集山水、僑鄉、邊 和順鎮 鎮特色為一身的歷史文化名鎮。以下幾點基本可以概括和順的鎮情: 歷史悠久 文化積澱厚重。 悠久的歷史 和順四面環山,氣候溫和,山清水秀,同時具有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內涵,據史-載:和順古稱陽溫暾,因有小河順鄉前流過,清代康熙年間這裡開始被稱為河順鄉,後來,才改稱和順鄉含和睦順暢之意。以明代洪武年間和順的先民從四川、南京、湖廣等地奉命至此屯墾戍邊,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 和順鄉人多地少,但因地處西南古絲路要衝,於是窮走夷方急走廠,一代代和順人為謀生,順西南古絲道出發,遠走他鄉,從商辦實事,他們的足跡遍布東南亞,使和順鄉形成了獨特的華僑文化,歷史上和順鄉曾湧現出一代翡翠大王寸尊福, 和順鎮 富甲一方的永茂和商號。和順自古有重教興文的優良傳統,這裡有被譽為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的和順圖書館,保存完好的文昌官;從這裡走出了一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 在這塊土地上還保留具有典型漢文化風格的古建築群和各具建築特色的宗祠,這些都使和順具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積澱了濃郁的人文氣息並與這裡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秀美自然風光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引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的關注。 展示活動 在中央電視台2005魅力名鎮展示活動中,騰衝縣和順鎮獲得中國魅力名鎮榮譽,是雲南唯一獲此殊榮的小鎮。用2005年度十大魅力名鎮頒獎詞來形容和順最恰當不過了:鄉雖小,卻有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人不多,還有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鄉。 和順鎮 小橋流水有江南風情,火山溫泉是亞熱風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牆黛瓦,稻浪白鷗,一派和諧順暢。和順,一座滇南小鎮,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得一方水土之靈氣,勤勞智慧的和順人,憑藉和順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以古鎮為依託,堅持保護與發展並舉,鑄就中國第一魅力名鎮的旅遊文化品牌。 發展思路 和順鎮發展思路是: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依託獨特的人文歷史、區位、自然環境等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柏聯公司、個私園區兩大平台效應,著力打造旅遊文化產業、工業、農業三大產業;強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古鎮保護與開發,強化旅遊就業,強化民主法制建設,強化公民道德素質和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的提升,強化黨的領導和依法行政;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個私園區招商引資步伐,努力提高民眾、政府和企業收入。在魅力名鎮的基礎 多元文化 上,努力把和順建設成更加美好的文化和順、生態和順、富裕和順、和諧和順。 今日之和順,已是中國第一魅力名鎮、AAA-國家風景區、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艾思奇故居 保山騰衝艾思奇故居艾思奇故居位於騰衝和順古鎮。來這裡,在綠樹環抱的古屋中感受大哲學家遺留的思想和氣息。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國現代著名哲學家。他青年時代所寫的《大 和順鎮名人 艾思奇 艾思奇(1910.3.2-1966.3.22)原名李生萱,雲南省騰衝縣人,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10年3月2日生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鄉水碓村,次年隨母遷至昆明。7歲入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9
推薦理由: 甸陽鎮位於施甸壩子南端,地處施甸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集城區、近城區、半山區、山區於一體的農業鎮。全鎮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轄2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170個村民小組,9047戶35748人,其中農業戶7303戶、31028人。人口密度344人/平方公里。全鎮有耕地25013畝,人均占有耕地0.7畝,全鎮經濟以個私經濟、種植業、養殖業為主。14個村(居)委會全部架設了程控電話,壩區7個村(居)委會開通了有線電視,各村民小組實現三通(通路、通水、通電)。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 (現價)7611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8921.57萬元(含社區經濟收入),糧食總產1293萬公斤,企業總收入(現價)6782萬元,企業總產值6213 萬元。.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9
推薦理由: 2019年3月,雲南省科協確定田園鎮為2019年雲南省“科普小鎮”項目實施單位名單。 田園鎮位於昌寧縣城,有國土面積256平方公里,地理呈山區、半山區和壩區三個梯次分布,海拔1562-2442米;氣候溫涼濕潤,是一個宜糧、宜牧、宜商的農業鎮。 田園鎮位於昌寧縣城,於2005年5月由原右甸、達丙兩鎮合併而成,有國土面積256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99°36′至99°46′,北緯24°49′。國土面積256平方公里,下設4個社區9個村277個村(居)民小組,2007年末,總人口18432戶58906人,其中農業人口11153戶41322人。田園鎮耕地總面積35632畝,其中旱地10541畝。地理呈山區、半山區和壩區三個梯次分布,海拔1562-2442米;氣候溫涼濕潤,年平均氣溫14.9℃,平均降雨1253.1毫米,是一個宜糧、宜牧、宜商的農業鎮。 田園鎮特產與美食 昌寧核桃 昌寧縣是全國首批命名的核桃之鄉,昌寧縣栽培細香核桃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是細香核桃的原產地,也是全國細香核桃的主產區,占全國產量的90%以上。目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已達110萬畝,產量13605噸,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60
推薦理由: 騰越鎮是縣城所在地,位於騰衝縣中南部,東經98°13,北緯24°12,海拔163米,東與五合、孟連相連,西面有西山壩熔岩台地與小西鎮接壤,南靠國家級森林公園來鳳山與著名僑鄉和順為界,北與小西鎮毗鄰。氣候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4.8℃,積溫5000℃—6000℃,乾燥度0.46—0.55,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年日照時數2000—2200小時,面積128.36平方公里。轄八個社區、八個村民委員會。2004年末常駐總人口72211人,流動人口達3萬多人。是著名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旅遊度假區和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是南方絲綢之路通向東南亞各國的最後一站,還是雲南省輕工業的發祥地,享有“極邊第一城“翡翠城”等美譽。 騰越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改革開放以來,騰越鎮依靠優越的區位和自然條件,充分發揚“團結創新、求真務實、勤政為民、爭創一流”的騰越精神,取得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連年躍上新台階的喜人局面,得到了全鎮人民的先讚譽認可和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騰越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騰越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騰越街道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85位。 2014年7月,騰越街道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騰越街道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9年1月,騰越街道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騰越街道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西山壩南詔城址 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詔與唐王關係親密友好,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對雙方的經濟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唐西川節度使牛從在其《報坦綽書》一文中說:“我大唐德宗……憫其傾誠向化,率屬……詳情>> 張文光墓 位於縣城東3公里董庫村臥牛崗上。墓建於1923年,1984年重修。張文光(公元1881-1913),字紹山,騰衝人,青少年時代目睹清政府政治腐敗並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遂許身革命。光緒三十年……詳情>> 騰越街道名人 李根源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養溪、雪生,號曲石,別署高黎貢山人,祖籍山東益都(今山東青州),生於雲南騰越(今雲南騰衝)。近代名士、國民黨元老。人物事跡光緒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 張文光 張文光(1882-1914),字少三、紹山,雲南騰越(今騰衝)縣城五保街人。辛亥志士,雲南提督。清光緒八年(1882)5月生,出身富商家庭。父張大綱,字紀三,經商邊地,學精稱準,家昔豐隆。張文光少有大…… 寸樹聲 寸樹聲(1986-1978),字雨洲,1896年10月出生於雲南騰衝和順鄉一個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家庭。幼年時在家讀私塾,後就讀於和順高等國小堂。1911年考入大理中學,畢業後,曾回…… 【展開】
保山龍山鎮
所屬國家:中國
160
推薦理由:龍山鎮位於龍陵縣西北部,是縣城所在地,也是龍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陸地面積190.4平方公里。轄9個村和4個社區,總人口29,232人。龍山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臨龍新鄉,南接河頭鄉,西接潞西市,與騰衝縣隔河相望,北接龍江鄉。滇緬公路、320國道、騰衝至龍陵省道穿境而過,全鎮村村通。鎮政府所在地龍陵距保山121公里,距德宏州瀘西市25公里,距騰衝縣城78公里。自西漢中國西南絲綢之路開通以來,龍山鎮一直是內陸通往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通道。【展開】
TOP 7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50
推薦理由: 保山市轄鄉。1958年從龍陵縣劃入設壩灣公社,1988年改鄉,1995年改潞江傣族鄉。位於市區西,距市區67公里。面積528平方公里,人口5萬,傣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40%。轄壩灣、叢崗、芒柳、張貢、丙悶、芒棒、新寨、莫卡、禾木、香樹、石梯、芒顏、頓東、邦隴、芒旦、新城、庫老、東松、筲箕、赧亢、白花21個行政村。山高谷深、氣候炎熱,森林面積1.6公頃。鄉境屬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農業主產水稻、甘蔗、咖啡、胡椒、橡膠等。甘蔗,產量居全市之首。鄉內有怒江糖廠、東風糖廠、潞江農場、潞江熱產量居作所等省、地、市屬企業。320國道和保騰公路過境。. 2022年2月,雲南省愛衛辦命名潞江鎮為2021年度雲南省衛生鄉鎮。 2017年8月,潞江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6年1月,潞江鎮入選第三批美麗宜居小鎮示範名單。 【展開】
保山新街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 雲南省
138
推薦理由:新街村委會隸屬中和鎮,距離鎮政府所在地0.2公里。到鎮政府所在地的路很便利,距離縣城15公里。東至東坪,,南至大村,西至凡家營,北至閆家沖。轄7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農民960人,農村人口4120人,其中農業工人4078人,勞動力18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的1639人。該村面積29.84平方公里,海拔147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491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油菜等農作物。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9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8.5元。農民的收入主要來自農業。【展開】
TOP 9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29
推薦理由: 翁堵鄉位於昌寧縣城以南,東鄰溫泉鄉,南連勐統鄉、更戛鄉,西北與雞飛鄉毗鄰,東北與達丙鎮相連。全鄉轄明山、扁里、翁堵、翁興、陽旺田、立桂、立木山7個村,101個村民小組,有國土面積171平方公里,鄉集鎮區駐地距縣城33公里。境內有溫熱、溫涼、高寒3種氣候類型,年平均降雨量1154毫米,最高海拔2338.8米,最低海拔1400米,最高氣溫31.2℃,最低氣溫—4.9℃,年平均氣溫14.8℃。全鄉有耕地20105畝,其中,水田6529畝,林地13576畝,大部分地方適宜種植包穀、水稻、豆類、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烤菸、茶葉、核桃等經濟作物,南面的陽旺田村部分區域適宜發展甘蔗、香料煙等經濟作物。香蒜和草煙較為出名。 2002年末,全鄉總人口14498人,其中農業人口14049人,占總人口的97%,非農人口449人,漢族14472人,占總人口的9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每年在校學生500人左右,鞏固率96.5%,有專任教師35人。其中中職職稱 8人。國小16所,每年在校學生1400人左右,學齡兒童入學率99.6%,鞏固率99.5%,專任教師80多人,其中中職職稱 20人。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人,農業技術人員6人,廣播人口覆蓋率18%,電視人口覆蓋率80%。 翁堵鄉由於建置較晚,加之受不邊不內的區位劣勢及溫涼氣候的影響,經濟發展較為緩慢。2002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5元,主要來自烤菸、茶葉、泡核桃和畜牧業。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特產稅,占整個財政收入的70%左右,其中烤菸特產稅收入占60%左右,茶葉特產稅為10%左右。現有茶園總面積11000畝,其中生態茶園面積2100畝,可採摘面積6100畝,每年可產乾茶社會產量35萬公斤。泡核桃造林面積16400畝,社會產量20萬公斤,產值85萬元;畜牧業上,生豬存欄18300多頭,大牲畜存欄6900頭,山羊存欄6500隻,肉類總產1500噸。 鄉黨委政府把發展作為富民、壯鄉的第一要務,以促進農村經濟總收入增長、農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增長為目標;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穩定糧食基礎,牢固交通後勁,鞏固煙、茶、林、畜支柱,加強農業基礎,改善教育條件,合理開發資源,加強生態保護,加快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展開】
標籤:保山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保山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