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白銀十大強鎮排名

白銀十大強鎮排名-白銀市各鄉鎮經濟排名-白銀哪個鎮經濟最好

五星排名的頭像
五星排名
2023-09-04 07:30:10更新 · 1.62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白銀市是位於甘肅省中部、黃河上游,且總占地面積為21200平方千米的城市,該市下轄53個鎮。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白銀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白銀市各鄉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烏蘭鎮、會師鎮、一條山鎮等白銀市強鎮,告訴您白銀哪個鎮經濟最好,白銀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白銀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47
推薦理由: 這個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的東灣鎮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地處黃河東岸、靖遠縣城東北部,該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行政區域總面積229平方千米。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16
推薦理由: 2021年4月,水川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水川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白銀區水川鎮地處白銀市南郊,距市區23公里,距省會蘭州85公里,水川鎮東鄰白銀區四龍鎮、西接皋蘭縣什川鎮,北與白銀市相通,南與榆中縣青城鎮隔河相望。土地總面積97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3100畝,其中水澆地22100畝,旱地11000畝,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1544米,年平均氣溫7.9℃,年降雨量204mm,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黃河沿鎮南緣呈"S"形自西向東流過,流程28.5公里。全鎮轄13個行政村,67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6120戶,26194人,是白銀市重要的"菜籃子"基地。 據《青城志》記載,自狄青進駐甘肅之前,水川已有零星散戶居住。西晉時,鮮卑族從東北草原遊牧至甘肅隴西落腳,後來由於受到其他部落的攻打,加之內部矛盾激化,其中一支向西行至今平川陡城遷往鎮發展,建都陡城,歷史上稱為西秦。另一支由平川陡城遷往今白銀區武川鄉宋梁,後南下經金溝到大船渡(今大川渡),並將其作為重要的軍事基地,於河南(黃河以南,今榆中縣青城鎮)建都,自稱河南王,十餘年後分為兩支,一支遷往榆中縣番道(音),另一支留守條城(今青城鎮、水川鎮一帶),距今1633年。 近年來,水川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把發展作為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緊緊圍繞強鎮富民這一宗旨,加快各項事業的發展步伐,綜合實力逐漸增強,2004年底,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6847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8962萬元,8599萬元,928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13.8%,18.9%。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5016萬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17573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7843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395萬元。 基礎設日臻完善,小城鎮建設已累計投資2900萬元,整修硬化鎮村道路65公里,興修公路12條,整個鎮區形成白金公路、大峽公路、鎮村主幹道、白榆公路為結構的主幹道路網。同時,開通了移動、電信和鐵通等通訊網路,建設了55公里電信光纜和320公里主幹線,已實現行動電話全面覆蓋,固定電話5200部,入戶率達到80%以上,小靈通500多部,手機2700多部,有線電視2300戶,網際網路寬頻用戶100餘戶,使水川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電力供應充足,為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農業生產勢頭強勁,產值達到1192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600萬公斤,農業生產春意盎然。 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資源和區位兩大優勢,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把發展作為主題,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緊緊圍繞強鎮富民這一宗旨,加快各項事業的發展步伐,逐步形成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蔬菜業;以名、優、特、新品種為主的林果業;以養羊、雞、魚、奶牛為主的養殖業三大農業支柱產業,並憑黃河之利,積極培植髮展商貿旅遊業。 水川鎮緊緊圍繞調整最佳化結構這一主線,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以科技為動力、以效益中心,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特色蔬菜和無公害蔬菜。充分發揮本鎮10110畝日光溫室的規模效益,於近幾年累計投資618.94萬元,襯砌渠道150公里,使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業發展勢頭春意盎然。 目前形成以重坪農業科技範圍為龍頭,引進、試驗、示範推廣一大批新技術,新品種,啟動重坪千畝花卉種植工程。引進、培育、種植以非洲菊、馬蹄蓮、康乃馨、百合為主,面積達1150畝,產品遠銷上海、廣州、北京、西安等地,開創了全鎮訂單"農業"的先河,並向"契約農業"發展。2004年,在種植業得到"名牌戰略"的同時,積極推廣養殖新技術--舍飼養羊。不斷擴大全鎮養殖規模。目前已新建養殖場3處,以何級溝標準化養殖場為示範,輻射帶動養殖戶180戶,發展舍飼養羊2500隻。使全鎮羊存欄達1.94萬隻,豬存欄2.04萬頭,肉類總產量達到172萬公斤,鮮蛋總產量達55萬公斤,為全鎮養殖業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同時,退耕還林2800畝,建成重坪、劉家灣、北武當、大峽、玉兔島等五大生態環境,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工業生產成績顯著,達到25016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77425萬元,鄉鎮企業蓬勃發展。水川鎮不斷深化鄉鎮企業改革,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對現有鎮辦企業,因企制宜,分類決策,加快企業改組改造步伐,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以"廣納賢才,規範管理,技術創新,創立品牌,立足市場"為宗旨,培育了一批以花卉麥芽廠為龍頭的產品優良、市場前景好的民營高科技企業,為該鎮經濟發展增添了一個亮點。 商貿旅遊業如火如荼,旅遊業發展優勢。該鎮充分發揮旅遊資源豐富,景點集中,風光獨特,潛力巨大的優勢,以"一線一島一湖一溝一灣,二峽二園二山,三水車四聖廟"為重點開發建設景區景點(一線即黃河旅遊風情線;一島即園林玉兔島;一湖即千畝翠綠湖;一溝即九級崗崗溝瀑布;一灣即紅灣棚景;二峽即黃河大峽奇觀,烏金峽海流;二園即重坪農業高科技示範園、陳家溝牡丹鮮切公園;二山即北武當神鍾、雷祖山雷祖風雲;三水車即水川古渡水車,顧家善黃河水車,白茨灘雙水車;四聖廟即蔣家灣石咀子四聖廟宇群)。2000年5月成功舉辦了"新世紀春季暨五一黃金周"黃河大峽奇觀旅遊節,吸引了各地大批遊客到水川旅遊觀光,推動了我鎮旅遊業進一步發展。 社會事業欣欣向榮,全鎮13個行政村已全部普及國小義務教育,文化廣播電視、衛生等事業健康發展,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物華天寶迎嘉賓,人傑地靈待高才。水川的人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水川的地勢優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極具優勢的投資環境。開放開發優惠政策和招商引資方案,為一切有識之士提供用武之地,歡迎八方來客,各界賓朋施展才華,一展宏圖,攜手開發這方希望的熱土,共謀大業,共鑄輝煌! 白銀黃河濕地公園 白銀黃河濕地公園地處我市白銀區水川鎮,距市區23公里,地塊臨近黃河,渠系縱橫、蘆葦密布、山川壯美、鄉風濃郁,擁有乾旱、半乾旱地區難得的黃河濕地,地貌呈階梯狀的三級台地分布,是高原魚類和水禽的 大川渡黃河水車 黃河水車位於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大川渡村南黃河北岸,東接白榆公路,西連黃河兩岸吊橋,南與榆中縣青城古鎮隔河相望,北靠大川渡村村莊。水車始建於明朝,清朝末期在原基礎上進行了修繕,2000年再次重 大川古渡 大川古渡大川古渡歷史上就被列為條城八景之一,這段河道開闊,水流平穩,順流向下,一路山青水靜,古柳岸邊百年水車與古式渡船融為一體。兩岸綠蔭濃重,郁郁青青,船行水中央,會頓覺空氣新鮮,恬靜松適。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03
推薦理由: 一條山鎮位於甘肅中部、河西走廊東端,為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景泰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占地面積5.78平方公里,擁有耕地5.49萬畝,轄兩個行政村,七個社區居委會,三十四個省市駐景廠礦農場。總人口20842戶55317人,其中農業人口2846戶8754人,轄區內有企事業單位196個,個體工商戶3319戶,各類企業371戶。2007年實現生產總值5.317億元,比上年增長17.58%,其中農業總產值0.797億元,比上年增長8%,鄉鎮企業總產值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9.4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275元,淨增21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239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2007年鎮上先後獲得了全省“城鄉低保工作”先進集體、“全市創建平安暢通縣區工作”先進鄉鎮、“全市千名幹部下基層集中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先進集體、全縣2007年度目標管理先進鄉(鎮)一等獎、《2007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一等獎、《2007年度防範監控和幫教轉化0功痴迷人員責任書》一等獎。 2014年7月,一條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景泰縣博物館 景泰縣博物館位於景泰縣一條山鎮東街32號,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420平方米,博物館現有藏品900餘件,展廳展出精品文物200多件,其中景泰岩畫、新……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201
推薦理由: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郭城驛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2014年7月,郭城驛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郭城驛鎮位於會寧縣北部,東接土高山鄉,西接頭寨鎮,南靠河畔鎮,北臨靖遠縣大蘆鄉,素有會寧重鎮,會寧北大門之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總面積329平方公里。郭城驛鎮現轄11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鎮區居民人口達1.2萬人。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9223萬元,全鎮人均純收入達到2370元。鎮區位於郭城驛鎮中部靖天路與郭讒公路交匯處,具有較強的聚集優勢、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鎮區規 劃面積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8平方公里。 郭城驛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時曾為漢祖厲縣治,唐烏蘭縣治,金新會州治,是絲綢之路北線之要衝,歷史上曾經商賈雲集,集市繁華。金宣宗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改名為新會州,據《金史》載,金末名將郭-不歸順元朝,獨守此城十三年,率將士奮力死戰,無一人肯降,最後赴火0,後人感其忠勇,遂稱此城為郭-城,明正統五年,於此設立驛站,郭城驛由此而得名。清涼山矗立於關川與新堡子川之間,郭-古城、將軍點將台、驛站烽火台等遺址猶存,並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剪紙、刺繡等民間文化經久不衰,民間傳說源遠流長,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在此地建立抗日農民協會,解放初期,在郭城驛設立郭城區,1983年7月,郭城驛建鄉,2000年撤鄉建鎮,被建設部確定為部級小城鎮試點鎮,省級綜合改制示範鎮和重點建設鎮,曾多次榮獲省、市、縣先進單位稱號。 郭城驛鎮地處靖遠、會寧之間,靖會電灌工程的主要受益地帶,農業的保收優勢和小城鎮的輻射作用,形成了區域特色較顯明的建材市場、農貿市場、布匹市場、蔬菜市場、小雜糧市場.在會寧縣城鎮建設“0一線”體系中,郭城驛鎮成為會寧縣最重要的集鎮,會寧北部文化、經濟中心,全縣最大的鄉鎮企業基地和農副產品貿易基地,所形成的“窪地效應”,正在成為帶動整個會寧縣北部經濟崛起和騰飛的增長極。按照“城鎮強鎮、項目興鎮、多業富鎮、重農立鎮、商貿活鎮、依法治鎮”的總體思路,實施了道路、排水、綠化和亮化、集中供熱、文化廣場、百貨市場、建材市場、商住樓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招商引資、產業結構調整的協調發展。 郭城驛鎮農業基礎條件好,產業化程度高,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現有耕地8.1萬畝,其中水澆地5.2萬畝,旱山地2.9萬畝,土質肥沃,平整開闊,氣溫、降水、日照等氣候因子配合良好,農、林、牧、副全面發展。農副產品豐富,種類多、品質好、產量高,主要產品有小麥、玉米、蔬菜等。旱山區以種植籽瓜為主,效益較顯著。全鎮現有反季節種植日光溫室300座;塑膠大棚1500座;大田蔬菜種植面積已達6000畝;菜用型早熟洋芋種植面積近4萬畝;砂田籽瓜種植3萬畝;養羊戶達1700戶,羊只交易市場每年交易量在12萬隻以上。“中國小雜糧之鄉”會寧縣紅堡子市場是會寧北部小雜糧、黑瓜籽集散地,會寧旭升土特產有限公司年購銷總量達13280噸,銷售額達7968萬元的,不僅活躍了市場,拓寬了增收渠道,而且還解決了剩餘勞動力和周邊地區小雜糧、黑瓜籽等農產品的出售難的問題,帶動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郭城驛鎮目前共有中國小32所,其中中學7所,國小25所,在校學生總計9289人,教職員工421人。中學均實現了校舍標準化,國小布點工作基本完成。科技工作效果顯著,廣大民眾的科技推廣意識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改造了農村電網,接通了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文化、電視、通信及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郭蛤蟆城遺址 郭-城遺址郭-城遺址位於甘肅會寧縣郭城驛新堡子西面,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建,稱會州城,金代貞祐初年,遷會州州於此,稱新會州。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金元帥郭-孤城抗元三年,城破舉 郭城驛遺址 郭城驛遺址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遺址。2014年7月4日,郭城驛遺址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涼山老君洞 清涼山老君洞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郭城驛村以西清涼山半山腰。清涼山老君洞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祖厲河以西,西至清涼山正中,南至清涼南山,北至清涼山北山。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 雲鶴橋遺址 雲鶴橋遺址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郭城驛村北社郭城驛驛城北郭城小河河谷。雲鶴橋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247線涵洞以西50米,西至祖厲河畔以東50米,南至城牆以北60米, 小羊營北堡子 小羊營北堡子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小羊營村北社。小羊營北堡子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堡牆外側底邊為基準,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延伸30米。 小羊營烽火台遺址 小羊營烽火台遺址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小羊營村南社東坪山山頂。小羊營烽火台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烽火台中心為基準點,向四周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99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河畔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一、基本情況 河畔鎮位於會寧縣北部,屬靖會灌區,鎮域總面積245平方公里,有耕地8.56萬畝,總人口3.2萬人,其中,鎮區常住人口1.1萬人。鎮區總面積2.9平方公里,全鎮國民生產總值7321萬元,鎮內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元,鎮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達到1500多人。 河畔鎮區建設主要包括商貿一條街和羊產業綜合開發一條街兩大區域。已完成總投資6000多萬元,完成總建築面積52000多平方米,鎮區大環境綠化總面積達到2.3萬畝,完成了主街道硬化、綠化、排水管道、農貿綜合市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羊市場和蔬菜批發市場已初具規模。 二、經濟發展的定位和優勢 河畔鎮是會寧東北部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發展經濟,加快城鎮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 1、區位優勢明顯 鎮區內省道、縣道縱橫交錯,是會寧東北部20多萬人,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輻射範圍達到寧夏的西吉、海源,青海及省內的白銀、定西、蘭州、天水等大中城市。 2、集市貿易歷史悠久 河畔鎮屬古絲綢之路重鎮,大約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就有大規模移民到此居住,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在清末和民國初期就發展成為靖遠和會寧兩縣重要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迅速發展。 3、特色主導產業突出 羊產業是河畔傳統的重要支柱產業,鎮內有全市最大的羊只交易市場,年交易量40萬隻,年成交額4000萬元。由於市場的刺激和拉動,使全鎮及靖會兩縣養羊業迅速崛起,僅河畔轄區範圍內羊只存欄數達到40000多隻,年出欄肉羊41000隻,是獨具特色的肉羊之鄉。 4、聚集優勢突出 河畔鎮作為區域經濟中心,歷史上就有很強的輻射聚集功能。近年來,隨著小城鎮建設的迅速發展,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投資環境的不斷最佳化,聚集資金、聚集信息、聚集人口的作用越來越突顯出來,鎮區人口由4000多人增長到12000人,同時吸納了大量的民間資金和外來資金,累計聚集民間資金5000多萬元,平均每年以1500多萬元的速度增長,增長勢頭強勁,形成了產業發展,人口增長 、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 三、特色主導產業 羊產業是河畔鎮特色主導產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1、羊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據初步統計,全鎮30隻以上的規模養殖戶已達1000多戶,農民民眾已認準了增收效益好的這一項目。河畔鎮羊市場輻射範圍內的靖會兩縣各鄉鎮羊只存欄達50多萬隻,而且增長勢頭強勁,農民人均純收的20%來源於養羊,養羊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2、市場發育良好 河畔鎮歷史上就是農畜產品加工銷售基地,市場銷售活躍,民間販運歷來生意興隆。鎮上近年來一手抓有形市場建設,一手抓無形市場建設。已完成了羊只交易市場一期工程,為連線產銷環節提供了載體。從事羊只販運的農民經紀人達40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其中來自青海、寧夏、陝西及省內臨夏、平涼等地的專業販運人員達到100多人。 3、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鎮內現有紫花苜蓿面積1.8萬畝,玉米4萬畝,每年都有大量的農作物莖桿,為發展養羊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發展舍飼養羊的優勢和潛力巨大,大多數農民已掌握了養羊技術,正在向科技化、規範化、標準化生產發展。 4、相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河畔鎮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養殖,良種繁育兩大體系,並且計畫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飼料加工和肉羊加工,形成四位一體互相帶動互相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經濟綜合開發的構想 河畔鎮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要以繁榮小城鎮經濟促進農民收入為目的,突出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為鄉鎮企業合理集聚服務的基礎設施,加快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五個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培育壯大主導產業 三年內把河畔建設成為區域良種羔羊繁育中心,市場銷售中心,生產加工中心。 2、加強市場體系建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面向國際、國內市場,改造提升羊市場,健全市場功能,市場內設定科技服務區、活羊交易區、屠宰加工區,把河畔羊市場建成集市場交易,社會化服務,屠宰加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市場。 3、實施工業強鎮戰略 沿省道207線規劃2.1平方公里作為鄉鎮企業工業園區,重點引進飼料加工業,澱粉加工業,肉羊加工業三大類企業,形成一定的生產加工能力和拳頭產品。 4、加快無形市場建設 以現有農民經紀人為基礎組建河畔鎮羊業協會,並逐步向羊業集團發展,改變分散粗放的經營方式,向集約化、集團化邁進。同時利用網際網路把中國肉羊之鄉河畔市場和全國全球大市場聯繫起來形成鏈條。 5、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多方籌集資金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利用靖會幹渠季節性上水的便利條件,建設集中供水工程,徹底解決鎮區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擴大中國小校的建設規模、改善辦學條件,建設文化體育中心,鞏固和抓好鎮區的綠化工作,建設鎮區亮化工程,提高城鎮的品位,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圓中山圓通寺子孫宮 圓中山圓通寺子孫宮位於會寧縣河畔鎮李家塬村中塬社內。圓中山圓通寺子孫宮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廟圍牆外側底邊為基準,四周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 李家塬關帝廟 李家塬關帝廟位於會寧縣河畔鎮李家塬村上塬社。李家塬關帝廟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廟圍牆外側底邊為基準,向四周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蟠龍山臥虎寺 蟠龍山臥虎寺位於會寧縣河畔鎮,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築。2014年7月4日,蟠龍山臥虎寺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韓家砭烽火台遺址 韓家砭烽火台遺址位於會寧縣河畔鎮任岔村韓灣社以西韓家砭林帶一獨山咀。韓家砭烽火台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烽火台中心為基點,向四周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 關灣墓群 關灣墓群位於會寧縣河畔鎮車家川村關灣社內。關灣墓群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護欄山,南至齊秀梁,西至墳東窪,北至北山。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關灣小墳堆墓群 關灣小墳堆墓群位於會寧縣河畔鎮車家川村關灣社西北山樑半山腰小墳堆。關灣小墳堆墓群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關灣社西北山樑半山腰小山咀頂小墳堆中心為基準點,向南北各延伸15米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63
推薦理由: 蘆陽鎮地處甘肅景電一期灌區腹地,原屬景泰縣城舊址,東瀕黃河與 蘆陽鎮 靖遠相望,南依米家山與中泉分野,西環景泰縣城,北連蘭化農場。地下地表水豐富,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商業網點星羅棋布,是景泰縣最大的工業、建築和養殖大鎮。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0公里。蘆陽鎮總面積354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6386戶,27243人。蘆陽鎮有幹部職工73人。有基層黨組織24個,黨員797人,其中農民黨員640人。1999年,蘆陽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98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40元。 歷史沿革 蘆陽,古名“蘆塘湖”,又有“蘆陽湖”之稱。民國29年(1940年)建鄉,定名為蘆陽,沿用至今。蘆陽原屬靖遠縣,1933年歸屬景泰縣,定蘆陽城為縣城,至1978年縣城遷址的45年間,一直是景泰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自然資源 蘆陽鎮總占地面積354平方公里,屬山區、川區、灌區為一體的鎮。總耕地面積53655畝,其中水地40055畝、旱地13600畝,人均占有水地面積1.4畝。地面積7650畝。特色農產品主要有砂田西瓜、溫室西甜瓜、良種豬、羊、雞等。蘆陽交通便利,信息暢通,電力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膏、石灰石、陶土、鐵礦等有一定儲量。 鄉鎮榮譽 蘆陽是甘肅省規範化養殖示範基地、景泰縣建築建材基地和勞務輸出大鎮,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工業化進程較快。先後榮獲“中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甘肅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甘肅省禁毒先進鄉鎮”、“甘肅省第一次經濟普查先進鄉鎮”和“白銀市兩基達標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經濟發展 蘆陽鎮黨委和政府高舉-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落實以人為本 蘆陽鎮 的科學發展觀,認真踐行“-”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探索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按照“抓項目、興產業、舞龍頭、擴基地、聯農戶、富農民”的發展思路,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第二、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蘆陽鎮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5年,蘆陽鎮工農業總產值為2735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04元。1998年,獲“中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榮譽稱號,1999年,被白銀市委評為“六好鄉鎮黨委”。 寺梁村五組的城郊地膜蔬菜基地(蔬菜種植面積每年保持在600畝)和十里、紅光村的旱沙田瓜產業基地(以西瓜為主的高效經濟作物面積每年保持在2600畝),產生了一批以盛大種豬場、興隆種羊場、晟祥茂生養殖有限公司為主體的規模化、集約化龍頭養殖企業,逐步建立了“市場牽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蘆陽鎮豬的飼養量為6萬頭,羊的飼養量達到10萬隻,雞的飼養量達到12萬隻,畜牧養殖業在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到42%。2005年,被甘肅省畜牧廳確定為甘肅省畜牧養殖示範鄉(鎮)。 非公有制經濟突飛猛進。形成以六星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龍頭的,集石膏粉、磚瓦、水泥預製件生產為一體的建材企業群和以蘆建公司、二建公司等建築企業為主體的非農企業,占據全縣72%以上的建築市場,並向景泰縣外發展。境內企業主要有昌盛冶煉公司、熔凱冶煉公司、盛大種豬場、六星水泥公司和6家磚瓦廠。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目新月異。鎮域範圍內已建成“兩縱兩橫”交通框架(兩 蘆陽鎮 縱:條蘆公路和條城公路,兩橫:芳條公路和蘆草公路),蘆陽鎮13個村全部開通客運汽車,其中城北村納入縣城公交管理體系。除城北、十里、響水和紅光四個村外,其餘9個村18000口人已飲用上安全乾淨的自來水。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小流域治理、荒山造林和鋪壓沙田等農業措施,全鎮共改良鹽鹼沙化地2400畝,起老更新鋪壓沙田1200畝,累計退耕還林、荒山造林面積達到15538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4%。一個經濟快速發展,政治和諧穩定的新型村鎮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不斷發展壯大。 發展思路 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蘆陽鎮依靠科技興農,發展特色經濟,做到一村一品,區域布局:開發基地,規模發展;依託龍頭,強化支柱;拓寬市場,增強後勁。實施“1234”戰略:一是強化一個基礎:糧食生產;二是發揮兩大優勢:建築業,鄉鎮工業企業;三是突出三個加快: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建築企業晉等升級和企業整體效益提高,加快生態綜合治理步伐;四是擴展四大基地:日光溫室,溫棚種瓜,肉鴿養殖,淺山區旱地滴灌。 模範村莊 城關村是蘆陽的養殖大村、建築大村和勞務輸出大村。有4個村民小組1789人,有50萬元以上資產的築建隊22個,有萬頭豬場1家,千頭豬場1家,規模養殖戶103戶。農 蘆陽鎮 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40元,城關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有黨員52名,其中女黨員7名,黨員致富能手23名。按照“科學規劃、規範建設、綜合使用、服務便民”的要求,村“兩委”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認真組織開展“雙聯雙帶”活動。加強與盛大種豬場、蘆建公司、養豬合作社、社火會等企業和組織的聯繫,爭取項目資金5萬,募捐資金7萬多元,其中盛大種豬場3萬多元,建成結構合理、功能齊全、設備優良的黨員活動室、會議室、閱覽室、計畫生育工作室、老年人活動中心12間300平方米。配備了電視機、DVD、音響和擴音設備,購置了8套健身器材,通過黨員捐贈、“三下鄉”活動、新農村“送文化下鄉工程”等方式,積累並收藏各類圖書2000餘冊;節約開支,訂閱了《甘肅日報》、《白銀日報》、《甘肅農民報》、《黨的建設》等報刊雜誌;和移動公司合作,定置了標準的村務公開欄、財務公開欄和意見箱;投資6000多元,將各類規章制度統一採用噴繪寫真技術裝框上牆,做到形式優美,內容充實;整合合作社、社火會的資源,配置了歌樂設備、服裝和電腦,實現了資源共享,拓展了民眾的活動空間,彰顯了民眾的精神風貌。 名勝古蹟 距蘆陽城東5華里的吊溝古城,經考證為漢朝武威郡媼圍縣城。古堡蘆塘城、響水堡始建於明萬曆27年(1599年)。雙龍寺歷史久遠,清光緒29年(1903年)重修,1936年-在雙龍寺設立西路軍戰鬥指揮部,1980年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電工程紀念園和李培福同志墓位於蘆陽鎮響水村。索橋古渡、長城遺蹟、磨灣漢墓群遺蹟、穆斯林接引寺等文化遺產豐富。蘆陽大禮堂2006年修繕一新,可同時容納800人-。戲曲、秧歌、花燈等民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 2014年7月,蘆陽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響水烏龍山古建築群遺址 響水烏龍山古建築群遺址位於蘆陽鎮,時代為明清。2009年7月6日,響水烏龍山古建築群遺址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遺址所處山腳下。建設控制地帶:遺址所處山腳下。……詳情>> 蘆塘城遺址 蘆塘城遺址位於蘆陽鎮,時代為明代。2009年7月6日,蘆塘城遺址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現存城牆兩側10米。建設控制地帶:現存城牆兩側10米。……詳情>> 雙龍寺古建築 雙龍寺古建築位於景泰縣蘆陽鎮,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築。2014年7月4日,雙龍寺古建築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吊溝古城址 吊溝古城址位於景泰縣蘆陽鎮,年代為漢代,類別為古遺址。2014年7月4日,吊溝古城址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陡坡沙河碉堡 陡坡沙河碉堡位於蘆陽鎮,時代為民國。2009年7月6日,陡坡沙河碉堡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四周3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四周100米內。……詳情>> 黑土坡大煉鋼鐵遺址 黑土坡大煉鋼鐵遺址位於蘆陽鎮,時代為1958年。2009年7月6日,黑土坡大煉鋼鐵遺址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黑土坡四周300米。建設控制地帶:黑土坡四周500米。……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61
推薦理由: 烏蘭鎮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地處靖遠縣中部黃河南岸,其行政區域總面積363.67平方千米,下轄9個社區、10個行政村,這裡不僅交通便利,而且境內還分布著靖遠虎豹口紅軍西路軍強渡黃河遺址。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146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會師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會師鎮位於會寧縣西南部,為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2004年底,經鄉鎮合併後,會師鎮由原會師鎮、桃花山鄉、王廟鄉的兩個村合併而成,下轄8村62個村民小組,6社區29個居民小組,共有各類人口8萬多人,其中:城鎮人口2.3萬多人,農業人口2萬人,流動暫住人口近4萬,含漢、回、滿、東鄉等4個民族,區域面積203.6平方公里,有耕地11.5萬畝。全鎮退耕還林29903畝,還草22088.5畝,城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58億元,人均純收入1785元。 會師鎮以境內有會師樓而得名。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於此,被譽為會師聖地,是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也是甘肅省開展保持0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主要陣地,是國家公布的30條精品線路中蘭州——定西——會寧——靜寧——六盤山——銀川線路上的重要景點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是20個全國主要紅色旅遊城市之一。 境內有312國道和207省道通過,有中國小校25所,企業90多家,個體經營1900戶。鎮上有招商企業3家,開發住宅小區2個。 新一屆會師鎮黨委一班人,根據合併後工作的實際,反覆研究討論,提出了“圍繞縣城、服務縣城、管理縣城、發展經濟”的總體思路,農村經濟突出在“三圈經濟”上,即“城郊型、山區、川區”。通過調動全鎮上下幹部的積極主動性,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拓展工作思路,依招商引資與發展種植、養殖、餐飲服務、交通運輸、建材建築、農產品加工為著力點,壯大鎮域經濟實力,力爭把會師鎮建設成為全市政治、物質、精神三個文明的一流城鎮。 桃花山石窟 桃花山石窟位於會寧縣會師鎮桃花山社區。桃花山石窟散布於桃花山北沙溝岩崖上,沙溝長約1公里,寬0.5公里的岩崖分布著土地廟、財神閣、老君洞、三清殿、大聖殿、劉海佛殿、二仙台、重陽閣、無量殿、藥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於國道312線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區東面,占地36公頃,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瞻仰憑弔、旅遊觀光之勝地。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 西岩山紅軍戰鬥舊址 西岩山紅軍戰鬥舊址(原范家坡紅軍戰鬥舊址)位於會寧縣城以西西岩山樑頂。整個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90米,分布面積約9000平方米。1936年10月3日,國民黨駐定西新軍一軍十一旅旅長劉寶 廟坪墓群 廟坪墓群位於會寧縣會師鎮東河村廟坪社廟坪。廟坪墓群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博湖範圍:東至蒲杏溝,西至王明地界,南至郭有功地界,北至郭有信地界。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延伸20 桃花山古建築群 桃花山古建築群位於會寧縣會師鎮桃花山社區東南。桃花山古建築群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保寧寺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15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四周向外延伸100米。 厲河月牙堡城址 厲河月牙堡城址位於會寧縣會師鎮,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遺址。2014年7月4日,厲河月牙堡城址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57
推薦理由: 白銀水泉鎮地處平川區西北部,是一個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區,且總面積為541.19平方米的鎮,該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雞為主。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甘肅省
30
推薦理由: 白銀共和鎮是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下轄鎮,其地處平川區中部,東接黃嶠鄉,南與靖遠縣接壤,該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行政區域總面積302.99平方千米,其發展至今,以小麥、玉米、胡麻為主。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白銀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