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海東十大強鎮排名

海東十大強鎮排名-海東各鎮經濟排名前十-海東哪個鎮發展最好

五星排名的頭像
五星排名
2023-09-11 07:30:10更新 · 1.87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海東是青海省的地級市,該市下轄6區縣,你知道哪個鎮經濟最發達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海東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海東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洪水鎮、雨潤鎮、威遠鎮等海東強鎮,告訴您海東哪個鎮發展最好,武海東十大經濟強鎮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海東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西省
234
推薦理由: 洪水鎮地處東經112026/至113022/,北緯360至37008/的太行山區之間,居長治市武鄉縣境內東部距縣城50公里,北通左權,東臨黎城,西靠榆社,全鎮版圖面積2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843畝)現有53個行政村,135個自然村,7600戶,人口近3萬,其中農業人口23300,共6008戶。 地理狀況 洪水全境地處山區,境內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東高西低,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峰為位於左會的板山花兒垴,海拔2008米,最低處位於白和至下寨的蟠洪河沿岸,海拔1005米,為黃土丘陵區。主要山脈有,位於廣志一帶的朱家垴山、道場山,海拔1700米,位於洪水東莊一帶的西陽山、廬坡山,海拔1600米,位於西嶺背、石窯郊一帶的崇城山,海拔1800米,位於左會拴馬一帶的板山、天城山,海拔1900米。境內河流主要有位於廣志一帶的廣志河,流域長15公里,平均寬10公里,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位於白和至下寨段的蟠洪河,流域長20公里,平均寬13.4公里,總流域面積260.8平方公里,位於左會至東莊一帶的窯灣河,流域長14公里,平均寬10公里,流域面積140平方公里。 洪水鎮全境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6℃,年平均日照數2592.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無霜期170天左右。 農業方面: 近年來,洪水鎮黨委、政府立足本鎮實情,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根本,以調大、調優、調綠為目標,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種植上形成了綠色蔬菜、土豆、小雜糧三大龍頭產業,全鎮現有日光溫室大棚266座,明地菜2000餘畝;種植土豆2萬畝,年產6000萬公斤,僅此一項,全鎮人均增收500餘元;種植小雜糧10000畝,形成了規模生產。在林業發展上,圍繞“乾果規模化,水果優質化,產權明晰化”的興林目標,完成造林1.2萬畝,其中實施退耕還林8000畝,發展核桃為主的乾果經濟林4000畝。在畜牧業上,以規模化發展為方向,全鎮規模以上養殖戶達到了600餘戶,羊飼養量達到了40000隻,牛飼養量達到了3000頭。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農業基礎地位得到了加強,為農業增收開闢了穩定的渠道。. 2014年7月,洪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24
推薦理由: 延安市寶塔區轄鄉。1972年設川口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市區東北,距市區20公里。面積165平方公里,人口0.8萬。轄廟庵村、兩河村、羅家溝村、偏橋村、同岔村、田家圪嶗、西窯溝、申莊村、白莊村、安家寺村、川口、趙家窯、馮坪、王莊、棗園、黨莊、蟠莊、梁崖、白峁子、劉渠村、施家崖、新民村、牛興圪台、小李渠村、牛田寺村、陳家瓜、柏樹畔、陽台30個村委會。有煤、石油、石灰石、紫砂土等礦藏。農產有馬鈴薯、玉米、小米、蘋果、山楂等。鄉鎮企業有煤礦、磚廠、紫砂陶瓷廠、玉米澱粉綜合加工廠等。.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青海省
205
推薦理由: 2020年5月,塘川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2年11月,農業部認定塘川鎮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金塘川蔬菜)。 塘川鎮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西部、海東地區北部,北與互助縣政府所在地威遠鎮相接,東北與東山鄉毗鄰,東南與平安縣接壤,西靠西山鄉,蔡家堡,西南與省會西寧市相接。 塘川鎮是2006年8月互助土族自治縣撤銷雙樹鄉、沙塘川鄉合併設立的鄉鎮。 塘川鎮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西部、海東地區北部,北與互助縣政府所在地威遠鎮相接,東北與東山鄉毗鄰,東南與平安縣接壤,西靠西山鄉,蔡家堡,西南與省會西寧市相接。全區東西越3千米,南北長35千米。總面積208.6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主,還有土族,藏族,回族等。 -鄉鎮劃分新設立的塘川鎮轄28個村(牧)委會,既雷家堡、甘一、甘二、總寨、上山城、陶家寨、下山城、水灣、劉家、三其、汪家、五其下、五其上、後山,雙樹、周家、董家、坪地、吉家溝、朱家口、大莊、大通苑、黃家灣、新元、包家口、什字、高羌、大溝. -鄉鎮資源區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以石灰岩、石膏居多,主要分布在水灣,五其,劉家莊等地方。當地對礦產資源的開採已經初具規模,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當然與此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區內有塘川工業區,有建材廠,炭化矽廠,水泥廠,青稞酒廠等一批現代化加工企業。 區內交通相當便利,有三條公路連同西寧到互助,寧互一級公路等高等級公路穿越整個區,促進了區內經濟發展。全區有完全中學一所,既互助縣第五中學,一所初級中學,雙樹中學。國小若干。 塘川物產豐富,其中橄欖有佳味之稱。陳志歲游塘川,留有詠橄欖詩句:“細芬味數山園顆,一次回思一次甜”。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青海省
196
推薦理由: 雨潤鄉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10千米。人口1.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土、藏族等。總面積125.3平方千米。轄旱莊、大地灣、下杏園、上杏園、羊圈、迭爾溝、紅坡、劉家、荒灘、深溝10個村委會。民國時置雨潤鄉,1950年沿舊制設雨潤鄉,1958年併入漢莊公社,1961年分設雨潤公社,1984年復設雨潤鄉。.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青海省
187
推薦理由: 巴燕鎮又稱巴燕戎,青海省海東地區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鎮,縣府駐地。位於縣境中部。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44%。面積25.4平方千米。轄金家莊、什吉列、上圈、綻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溝、儒家溝、西上、西下、南街、北街、東上、東下14個村委會和巴燕居委會。民國時設巴燕鎮,1949年設巴燕市,1952年設巴燕鄉,1966年改設巴燕鎮,1958年與阿什奴鄉合併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改為巴燕1個鎮。. 2014年7月,巴燕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青海省
180
推薦理由: 積石鎮為縣府駐地。位於黃河北岸,縣境北部,小積石山下。人口2.4萬,以撒拉族為主,占42.4%,回族占30%,還有漢族、藏族等。總面積128平方千米。轄東街、西街、上草灘壩、下草灘壩、瓦匠莊、托壩、線尕拉、沙壩塘、西溝、石頭坡、丁匠、大別列、尕別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17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積石鎮,1949年設循化市,1953年改為城關鎮,1956年改稱積石鎮,1958年併入黃河公社,1961年分設城鎮公社,1984年復改積石鎮。. 2014年7月,積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8
推薦理由: 威遠鎮地處縣城,是景谷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屬壩區,總面積42平方公里,轄白龍、威遠、鄉3個社區居民委會和芒冒、威遠街2個村民委員會,20個村民小組。2003年末,全鎮有11149戶,總人口25114人,其中農業人口473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7人。有傣、彝、拉祜、回等少數民放人口11537人,占總人口的46%。其中,傣族6695人,占27%。海拔最高1727米、最低913米,平均海拔1320米;年平均氣溫20.8C;平均降雨量1554.9毫米。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03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847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1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86元;鎮級財政實現收入475萬元,支出498萬元,財政自給率95%。糧食總產量為1747噸,農民人均有糧369公斤。 有個體私營企業2183個,從業人員3860人,其中私營企業33戶,個體工商戶2150戶,營業總收入16300萬元,上繳稅金764萬元。 有1所國小,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2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鞏固率100%;幼稚園1所,7個教學班,在園幼兒229人。 資源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 全鎮有可耕地面積6333畝,其中水田2159畝,旱地4174畝。可機耕面積3128畝(占49%);有熱區面積6333畝,已開發利用6330畝(占99%);有林地面積1040.8公頃,森林覆蓋率36.18%,活立木蓄積量87700萬立方米。2003年末,全鎮所有村民小組全部實現“三通”。 威遠鎮是一個具有濃郁民族文化氛圍的僑鄉,境內大寨官佛寺內有被譽為“中國塔林一絕”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包樹、樹包塔”,傣寨芒冒從泰國清邁引進種植的第一株象牙芒果始祖樹仍然枝繁葉茂,始祖碑位於芒鄉大道旁,與芒冒村傣族文化娛樂中心(籌建)相對應,自成一體。傣族文化娛樂中心建成後,將成為景谷東大門上的重要景點和極具民族特色的傣族建築群。 公榔村芒朵社 公榔村芒朵社離景谷縣城威遠鎮十多分鐘路程,一個鳳尾竹掩映下的傣族村寨。村國小前兩棵800年的大榕樹如華蓋般擎天挺立,數十孩童嬉戲其下,初冬無風,尚聞蟬鳴,艷陽高照,樹影迷離。沿小路而下,沿途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66
推薦理由: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位於鄂西南邊陲,屬武陵山支脈,系雲貴高原東延部分的尾翼地帶,全境皆為山區,東鄰宜都市、松滋市,西倚鶴峯縣、巴東縣,南交湖南石門縣,北毗長陽縣。原名長樂縣,1914年更名為五峯縣,1984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全縣土地面積2372平方公里,轄5鎮、3鄉,總人口20.8萬,其中土家族人口占67%。 五峰自然環境獨特,素有“仙源”之稱。境內峰巒疊翠,碧水長流,水能、礦產、森林 特產、旅遊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開發前景極為廣闊。 五峰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盛產特產的地方,並有“中國茶葉之鄉”的美稱。共有特產資源11類160個品種,其中年產茶葉2800多噸,如“天麻劍毫”、“採花毛尖”、“水仙春毫”等名優茶多次榮獲國內、國際金獎,以優良的內質享譽海內外;年產白肋煙8至10萬擔,是全國白肋煙出口供貨縣;境內生長中藥材195類812種,年產700至800噸;年產香菌200多噸。境內還盛產核桃、板栗、柿子、獼猴桃等土特產品。 五峰水能資源和礦產豐富,擁有可開發利用的河流13條,理論蘊藏量達30萬千瓦以上;已探明的礦種有20多種,其中重晶石、方解石、白雲石、硫鐵礦、石英石、高嶺土、原煤等非金屬礦都具有很大的開採價值,其中方解石儲量6000多萬噸,可年產30萬噸以上品質優良的稀有礦泉水。經江漢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隊勘探,初步確定五峰為建始等八縣市貯油中心地帶。 五峰更是“純天然”旅遊聖地,境內青山秀水,氣侯宜人。被譽為長江三峽後花園的百里柴埠溪,集大小景點122處,奇山異石,山水相依,風景秀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植物基因庫”的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於第四紀冰川時期,距今約1.3億多年,其內珍稀樹種群落被稱為生物活化石,保存著幾十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以長生洞為代表的神秘的地下溶洞群遍布全境,被國際洞穴組織譽為“溶洞王國”。神奇的白溢寨暑天冰穴,冬天熱氣蒸騰,夏天冰凍三尺,為地球同緯度地區所旱見。.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五峰鎮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鄉鎮。 五峰百溪河國家濕地公園 湖北五峰百溪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境內,屬武陵山區腹地,是連線湖北後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與湖南壺瓶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之間的峽谷溪灘濕地,參照聯合國《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詳情>> 長樂城牆 長樂城牆位於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香東村,清代城牆。長樂城址坐東南朝西北,面積10萬平方米。據《長樂縣誌》載:“長樂自雍正十三年改土後,乾隆元年設縣,二年始憑山澗相勢與築期竣工。周圍六百一十……詳情>> 紅軍第二軍團總指揮部舊址 紅軍第二軍團總指揮部舊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2018年入選宜昌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田海壽墓 田海壽墓位於五峰五峰鎮水盡司村十七組,2011年入選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石良司(五峰)茶葉機械廠 石良司(五峰)茶葉機械廠,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石良司村。2018年入選宜昌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青海省
159
推薦理由: 街子鎮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6千米。人口1.5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7%。面積62.1平方千米。轄三蘭巴海、托隆都、團結、三立房、羊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馬家、孟達山、波拉海、果哈拉、果什灘、波立吉、古及來、塘坊、蘇哇什、吾土貝那亥、牙木曲乎19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第一區轄地,1950年設街子鄉,1958年與文都鄉合併成立永豐公社,1966年改為街子公社,1984年復設街子鄉。. 2014年7月,街子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2月,街子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44
推薦理由: 馬營鎮地處寶雞市東南15公里處,南依秦嶺,北俯渭水,西起茵香河,東至清水河,總面積177平方公里。-鎮歷史悠久,相傳唐貞觀年間,尉遲敬德遵循太宗李世民“刀槍入庫,馬牧南山,文治天下,發展生產”的旨意在此牧馬紮營,墾荒種糧,繁衍生息,始稱-。 一、人口、城鎮基礎建設 鎮轄22個行政村,其中川道村10個,山區村12個,總人口4.25萬人(其中農業戶6973戶,人口2.8萬人、非農業人口1.4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8‰。鎮內川道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交通便利,面積25.7平方公里,川道區域總人口3.3萬人。 交通:西寶南線,310國道穿境而過,新修的高新大道、濱河路橫貫東西,代馬大橋、斗馬隧道的建成更將-與市、縣區連為一體。截止目前,全鎮公路總里數6.25公里,鎮村道路鋪設面積19萬平方米,累計道路建設總里數53.2公里。 隨著市區東擴南移,高新東區建設逐步發展,坐落於高新區東區的-也將利用現有的優勢資源逐步發展壯大。 二、經濟發展現狀 2005年底全鎮社會總產值10.96億元,人均純收入3100元,工業總產值10.47億元,農業總產值5445萬元。 農業:在保持農產品穩定生產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果品、蔬菜、畜牧及水產養殖為主的四大農副產品基地,使糧經比已趨各半。目前全鎮現有耕地17987畝,其中水澆地10443畝,2005年全鎮糧食總產量7389噸(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0020畝,產量4973噸,玉米播種面積13747畝,產量2416噸);現有果園面積1533畝,專業菜田1700多畝;畜牧業以豬、牛、羊及家禽養殖為主,2005年存欄數分別為:大生畜653頭,豬2489頭,羊885隻,家禽92.78萬隻;2005年產量為75噸。各村利用本村資源優勢也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其中燃燈寺村的特色養殖紅鱒魚、規模發展的無公害菜田為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出了示範。 農業機械化建設發展迅速,全鎮現有聯合收割機57台,大中型拖拉機170台,小型拖拉機276台,農用三輪運輸車204台。. 2020年9月,馬營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95位。 【展開】
標籤:海東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海東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