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滁州十大強鎮排名

滁州十大強鎮排名-滁州最發達的鎮排名-滁州哪個鎮經濟最好

榜單評測專員的頭像
榜單評測專員
2023-09-04 07:30:10更新 · 1.82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滁州市是安徽省的地級市,其於2022年取得了3610.0億元的地區生產 總值。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滁州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滁州最發達的鎮排名,其中包括汊河鎮、秦欄鎮、女山湖鎮等滁州強鎮,告訴您滁州哪個鎮經濟最好,滁州十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滁州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44
推薦理由: 女山湖鎮位於明光市東北部,距明光城三十四公里,女山湖鎮東臨淮河,南托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與江蘇隔湖相望。是明光市唯一轄管水域的水上鎮,也是皖東聞名遐邇的水鄉古鎮。 女山湖鎮所轄水陸總面積186.7平方公里(28萬畝),其中陸地13.3 平方公里(2萬畝),占總面積的7%;水面173.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3%,占明光40萬畝水面的65%,是明光市唯一的水上集鎮,也是皖東地區重要水網地帶。全鎮八個行政村(其中五個漁業專業村)、一個水上運輸公司、三大漁場和三十家企事業單位,500多個養殖聯合體(養殖戶),總人口1.3萬人(漁民8000人),古鎮舊縣四面環水,三橋出入,以島居奇,島鎮上有居民5000餘人。鎮政府所在地位於橋西0.5平方公里的新開發區上,和古鎮有機連成一體,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自古以來,湖內以魚、蝦、鱉、蟹、蚌、芡實、菱角及蘆葦等水產品著稱,形成女山湖水產品集散市場,並大量遠銷到蘇、杭、滬、寧等省市,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05億元,其中漁業產量1.8萬噸,特種水產品3000噸,漁業產值1.6億元,財政收入563萬元,人均純收入2400萬元,連續四年被省水產局和滁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省水產科技示範鄉鎮”、“漁業致富先進鄉鎮”、“五好黨委”稱號。 鎮內有女山湖蟹苗廠、女山湖漁場、水產品冷凍加工總廠、女山湖造船廠、水上運輸公司、輪窯廠、竹編廠等12家鎮辦企業;同時個體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可概括為“百、千、萬”工程,即:百戶從事葦席、竹編加工,千戶從事“三米”(蝦米、菱角、芡實米)加工,萬噸水上運輸能力。2002年鄉鎮企業產值達到2。874億元。目前,已擁有水產養殖、運輸服務、建材、加工等八個行業。黨委、政府]在強抓集體企業管理的同時,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加快服務業的發展,狠抓安全生產工作不放鬆,堅持檢查與督查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平時管理,實行責任追究制,確保生產安全。 在鄉鎮企業發展的同時,文教、衛生事業也迅速發展,擁有中學、國小教學樓4幢,教學面積4000多平方米,新建醫療大樓位於新開發區上,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30個床位,醫務人員20餘人,有B超、X光-、化驗等醫療設備和器械,成為全鎮的醫療保健中心;一所敬老院,總建築面積5畝,實現了老有所養。. 2022年1月,女山湖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21年1月,女山湖鎮入選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名單。 2020年4月,女山湖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4年7月,女山湖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女山湖 女山湖位於淮河右岸,嘉山縣明光鎮以北八公里,為郯廬斷裂帶局部凹陷窪地積水而成。受洪澤湖水位抬高影響,湖面逐漸擴展。南納池河來水,總來水面積4215平方公里。湖區自磨山至舊縣鎮(現稱女山湖鎮) 招信寺 招信寺位於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鎮老街,始建於宋代,後經歷代風雲變化而隨之興衰。於2002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市宗教局的精心指導以及各位法師、居士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覺慧法師 女山湖火山口 女山湖火山口位於女山湖鎮,時代為150萬年前,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31415平方米。為明光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明政[2010]39號。保護範圍:古火山口10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 女山湖鎮特產與美食 女山湖鎮銀魚 女山湖鎮銀魚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43
推薦理由: 銅城鎮系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和中心建制鎮。該鎮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曾因西漢劉邦之侄吳王劉濞在此冶銅鑄錢幣而得名。抗戰期間曾為銅城市。1961年復為銅城鎮。全鎮總面積88.7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人,轄5個街道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銅城自古以來,商賈雲集,經濟繁榮。1994年起,連年被評為“安徽省百強鄉鎮”之前列,1989至今一直位列“滁州市十強鄉鎮”之首。工業發達,品種齊全。有各類企業200餘家,主要行業有塑編製品、機械、鋼管、工程塑膠、光(電)線纜、儀器、儀表、家電等八大類,近千種產品。安徽天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家電零部件的專業廠家,擁有資產10億元,註冊資本6060萬元,員工3400多人,該公司2000年被列為省高新技術企業。全鎮工業產品暢銷國內外,遠銷亞洲各國和歐洲、美洲,其中儀表在全國市場占有量達80%以上。 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7.5億元;財政收入563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580元。 2021年10月,銅城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795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銅城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銅城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39位。 2020年4月,銅城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8年11月,安徽省民政廳認定銅城鎮為第六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4年7月,銅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北崗村漢墓群 北崗村漢墓群位於天長市銅城鎮安樂社區北崗村,時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面積為100000平方米。為天長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天政[1980]號。保護範圍:以仇家墩為中心,東有沈莊、朱 抗大八分校舊址 抗大八分校舊址天長市銅城鎮龍崗社區1942年5月,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八分校成立(簡稱抗大八分校),校長為新四軍副軍長兼二師師長張雲逸,二師副師長羅炳輝任副校長,馮文華任教育長。下設政治部、軍 銅城鎮特產與美食 龍崗芡實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網站的最新公告了解到,安徽省天長市銅城芡實協會在2011年7月4日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遞交了註冊“天長龍崗芡實”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申請。“天長龍崗芡實”證明商標現已經通過初步審定並 銅城鎮大瓜籽 銅城鎮:西瓜、大瓜籽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27
推薦理由: 臨淮關鎮,屬鳳陽縣標準建制鎮,地處淮河中游,蚌埠市東部。該鎮總面積33.5平方公里,轄5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人口約5萬,農業人口近2萬,非農業人口3萬餘人,集鎮居住人口達31500人,耕地面積2萬餘畝。2010年以來,該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村莊集鎮化”四大目標,全年共引進項目33個,引資總額9.65億元,並利用項目資金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安置就業人數400餘人,新修園區道路2條,總長度4千米,城區道路共修建4條總長度10公里,下水道10公里,排污管10公里,且全部進行綠化、亮化和美化。與此同時完成淮河移民和拆遷戶安置房建設15萬平方米,新建了文化廣場10000平方米,文化綜合樓2000平方米,並建了垃圾中轉站、300平方米環衛辦公室及6個衛生水沖廁所和衛生清潔的各種車輛4部,新建排澇站3處,改造低產田4000畝,自來水農村用戶又新增1500餘戶。 2011年,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下,在中小企業工業園內興建園中園,即浙商(鳳陽)工業園,該項目規劃用地3000畝,3年內從浙江等地引入紡織服裝、包裝印刷、機械加工等80家以上投資企業,總投資額約40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20億元。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已簽定引資協定14家,簽訂投資金額20億元人民幣。 臨淮關鎮人民政府將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人文優勢,不斷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實行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協助辦理各項手續,全程做好跟蹤服務,並對引資者給予重獎,歡迎更多的有識之士到臨淮關鎮工業園區投資興業。 2020年4月,臨淮關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6年11月,臨淮關鎮入選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4年7月,臨淮關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26
推薦理由: 古河鎮位於安徽省全椒縣西南,南臨滁河,有年吞吐量25萬噸的碼頭,北接312高速公路和建設中的寧西鐵路,直通全國各地,背靠木蔥鬱盛產大理石和礦泉水儲量豐富的獨山。地勢依山傍水,自然風光旖旎,民風淳樸,在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是遊覽、休閒和外商投資的好地方。 該鎮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副縣級建制鎮,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建制鎮和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光榮稱號,2003年3月被國務院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3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為重點中心鎮。 全鎮面積104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委員會,5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4.6萬人,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人,城鎮化水平31%。1992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城鎮建設為依託,以市場建設為中心,以發展工貿為重點”的戰略思路,走“以工強鎮,以商興鎮,以農富鎮”的發展路子,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2005年,鎮域GDP8.5億元,工業產值5億元,農業總產值1.5億元,財政收入100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3.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1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5600元,個體私營工商戶1100戶,從業人員3000人,小城鎮的道路硬化率85%,已成為周邊30多個鄉鎮200萬人口的商品集散交換中心。 面對未來,鎮黨委、政府堅定不移地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發展這一個第一要務來統領全局工作創新發展的辦法,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了《2000-2020年古河鎮總體規劃和發展納要》,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4.5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58%,鎮域GDP總量達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財政收入3000萬元,商品零售總額達10億元,形成3萬畝的優質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4萬畝的“雙低”油菜基地和150戶的養雞基地;工業上向東和向北輻射,發展木材加工業、機械加工工業和糧油加工、倉貯等行業,使古河鎮成為經濟實力較強,具在較高規模水平,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功能完善的皖東工貿重鎮。 2019年12月,古河鎮入選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14年7月,古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202
推薦理由:沙河鎮位於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北臨滁州市,東與來安縣接壤,南與西澗街道相連,西與珠龍鎮交界,北與明光市相鄰。鎮政府位於滁州市區南部,距離約為12千米,距離省會合肥約為150千米。行政區域面積為103.8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沙河鎮戶籍人口為25681人。沙河鎮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地。1985年8月,沙河鎮由鄉改為鎮。截至2020年6月,沙河鎮轄2個社區、4個行政村,鎮政府設在沙河集。截至2019年,沙河鎮擁有45個工業企業,其中19個為規模以上企業,還有57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94
推薦理由: 秦欄鎮位於安徽省最東端,瀕臨高郵湖,伸入江蘇腹地。處在天長市東南隅,東與江蘇省高郵市、揚州市、儀征市毗鄰,西與界牌鎮、仁和、金集、渝興接壤。緊靠寧鎮揚,鄰近蘇錫常,位置獨特,視窗作用顯著,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 秦欄鎮不僅地理位置獨物,而且交通便捷。陸路有312省道滁揚公路穿境而過。向東距揚州約半小時車程,向西1小時可達滁州,2小時可達合肥,向南1小時可面南京,3小時可達上海。水路由秦欄河經高郵湖直通長江。 自然條件秦欄鎮屬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5-16℃,夏季平均溫度27.2℃,秋季平均溫度17.6℃,冬季平均溫度6-8℃,最低氣溫-8.3℃,年降雨量900-1400mm,平均年日照2150-2797小時,無霜期220天。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秦欄鎮地下水資源較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地下水深部水量為71立方米/小時,中部為65-66.5立方米/小時,1眼深度為100米、口徑為300毫米的深水井,出水能力達80立方米/小時。地下水為礦化度小於0.5克/升的H2CO3型淡水,無侵蝕性。 歷史沿革 秦欄歷史悠久。據傳,歷史上秦欄地區水草肥美,始皇帝在此圍欄養馬,秦欄一名由此而得,鎮北牧馬湖亦因此而得名。後因人丁旺盛,貿易繁榮,又在此設關課稅,秦欄又稱秦關。歷史上秦欄即為物產富饒、民間經濟繁榮的地區,據史料記載,秦欄“熊氏掌鼓”天下衙門十有七八,“馬氏彩龍”遊玩四海。 秦欄鎮人文薈萃,是二十四孝之一朱壽昌的故里。位於秦欄河邊的孝子墳為重點文物。還有包公祠、關帝廟、貞女庵等旅遊景點。交通運輸 資源概況 礦產資源:境內有石礦6個,年開採量10萬立方米。 農業資源:耕地面積6.1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大麥、大豆、山芋、花生、油菜、西瓜等,2003年糧食總產量2.9萬噸。 水資源:境內水系縱橫交錯,水面面積15000畝,崗區中型水庫2座,庫容1150萬立方米。 土地利用狀況:耕地面積6.1萬畝,鎮區面積3.4平方公里,村民建設用地4500畝。 人口分布:轄25個村、3個街道,常住人口40468人,人口密度389人/平方公里,城鎮非農業人口8668人,農業人口31800人,占總人口的78%。.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秦欄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秦欄鎮榜上有名。 2020年4月,秦欄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4年7月,秦欄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1月,秦欄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秦欄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秦欄朱孝子墓 秦欄朱孝子墓位於秦欄鎮萬元街,時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面積為200平方米。為天長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天政[1986]第144號。保護範圍:距離墓葬四周10米,為保護範圍。建設控制 秦欄鎮特產與美食 秦欄大脆 大脆本市秦欄特產,香脆可口口。其製作工藝比較簡單:將面及少量油酥、揉和後,搓成雞蛋大的面饅,略撒芝麻,待燒餅下市後,撤去爐內炭火,密巾於爐內,利用餘熱烘成,每爐可貼幾十個,次晨取出,即可食用。( 天長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74
推薦理由: 汊河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商賈雲集,貿易活躍。位於來安縣城以南37公里的皖蘇交界處,一河之隔,毗鄰南京市的永寧鎮,104線國道貫穿境內,沿國道8公里可到達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京滬鐵路浦口中轉站,15公里可到達南京市區中心,48公里可到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滁河、來河、清流河作為省、市、縣界在此交匯。汊河鎮的獨特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陸交通,成就了歷史上的“魚米之鄉”,九十年代初即被省政府確定為省五大邊貿重點發展集鎮之一。 汊河鎮現轄有19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委會,200個村民小組,6500多個農戶,總人口2.85萬人,國土面積7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萬畝,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3.18億元,財政收入2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70元。 在未來五年,我們決心把汊河鎮建設成為以加工製造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逐步形成工業經濟、商貿流通、休閒度假、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經濟強鎮。我們所要實現的財政收入的規劃目標是:2006年計畫實現稅收收入800萬元,較上年增長100%;2007年計畫實現稅收收入1500萬元,增長87.5%;2008年計畫實現稅收收入2500萬元,增長66.7%;2009年計畫實現稅收收入4600萬元,增長80%;2010年計畫實現稅收收入7000萬元,增長55.6%。 為了實現以上的宏偉規劃目標,我們的具體措施是: 一、全力打造汊河工業新區。 汊河工業新區建設起步於1999年初。2004年下半年,經南京大學規劃設計院進一步規劃設計,規劃建設面積為6平方公里,通過七年的發展建設,目前已建成3.3平方公里。2005年新徵用近千畝土地,投資320萬元的一縱三橫水泥道路,於2005年9月29日全面施工建設,預計2006年元月20日竣工。至2005年9月中旬。已有蘇、浙、滬、閩等地的16家企業落戶汊河工業新區,已有3家正式建成投產,8家正加緊建設,5家即將開工建設。在汊河新區內,總投資530萬元的35千伏變電所已經省電力部門批准,即將開工建設,電信光纜已經鋪設完畢,用於新區排水的萬莊電站,新區的自來水籌建等項目已被省水利廳等部門批准立項。. 2022年1月,汊河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汊河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汊河鎮榜上有名。 2017年8月,汊河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汊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汊河鎮名人 吳成華 吳成華1946年1月出生於來安縣汊河鎮。1964年參軍,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現任第二炮兵政治部高級工程師,大校軍銜,技術五級。1964~1968年,任工程兵53師121團戰士、排長;1969~1985 李延智 李延智1942年7月生於來安縣汊河鎮,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南京十七中,同年入伍,任衛生員。入伍期間榮獲“五好戰士”稱號。1964年退伍後任汊河衛生院全科醫生,1976年兼任防疫員,1981年升為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155
推薦理由: 爐橋鎮位於定遠縣西部,與合肥市、淮南市、鳳陽縣交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淮南鐵路線縱貫南北,淮南至合徐高速公路連線線(一級公路)穿鎮而過,西距淮南市區15公里,東20公里連線合徐高速公路,距合肥市、蚌埠市僅需1小時車程。1999年,爐橋鎮被確定為省級中心鎮,鎮區面積60.9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80個鎮直及縣駐爐單位,總人中4.9萬,耕地面積4.1萬畝,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20元。 爐橋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漢末曹操兵進東吳,見水逆流主貴,於是在此建烘爐百餘,鑄造兵器,同時修建一座五孔橋,故曰:“百爐橋”,後簡稱爐橋,據今已有1800年歷史。前清時建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會館,眾商雲集,市井繁榮。爐橋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定遠縣誌》載:“清朝時爐橋方氏家族文墨佳譽天下,方氏三兄弟為一代之翅楚。”近代有同盟會員方紹舟,他早期參加民主革命,民國三被孫中山任命為討袁軍皖北總司令,晚年致力於抗日戰爭,獻身革命。 爐橋鎮為北亞熱帶氣候,雨水充沛,物產資源豐富。鎮內有窯河、高塘湖、九連塘、大柳塘等水系。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漂藕和雪裡蕻蔬菜,“橋尾”、“雞絲小刀面”、“隆昌蝦籽醬油”、“大救駕”等地方特產更是享譽四方,經久不衰。特別是“大救駕”,外酥內甜,口感爽絕,外地客商每每對此讚不絕口,成為我鎮標誌性的特色食品。主要景點“龍潭煙雨”、“西郊柳浪”、“重橋夜月”、“淮浦歸帆”等,令人流連。 由於清末和抗戰時期遭遇兩次大的戰爭創傷,解放前夕的爐橋一片蕭條,滿日瘡痍。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鎮黨委和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實施“工業富鎮、科教興鎮、商貿活鎮、開放建鎮”的發展戰略,在三個文明建設事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工業上,已形成較好的基礎和雄厚的實力,成為我縣的工業重鎮。目前,鎮內有國家糧食儲備庫、安徽省龍盛公司(原化肥廠),金豐化工公司、凱源糧源, 九州糧貿、童車廠和複合肥廠等。鐵路東占地1000畝的個體經營經濟開發區生產、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入區企業100多家,涉及農產品加工、農機、預製、裝運、建築、養殖等20多個門類,年產值4.8億元。總投資143億元的省級“861”的重點項目鹽化項目的正式落戶我鎮,使我鎮成為全縣的化工工業園區所在地,現已規劃鹽化第一工業園區、第二工業. 2020年4月,爐橋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6年11月,爐橋鎮入選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4年7月,爐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定遠橋上橋 定遠橋上橋位於定遠縣爐橋鎮冶溪社區,時代為三國明清,類別為古建築,面積為455平方米。為定遠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定政字[1992]37號。保護範圍:橋南40米,橋北40米,橋東橋 爐橋鎮特產與美食 定遠橋尾 “橋尾”是安徽省定遠縣一種特產,臘肉中的佼佼者。因選用豬臀(尾)部的肥瘦肉,產於爐橋鎮,故名“定遠橋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定遠橋尾,用料講究,是選用當地的定遠豬(一種瘦肉型的豬)臀部帶尾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85
推薦理由: 腰鋪鎮是南譙區的一個市級經濟強鎮,位於滁州市南郊9公里處,西傍風景秀麗的琅琊山風景區,南與312國道、合寧高速毗鄰,北與104國道和市級開發區接壤,改造後的豐樂大道和滁寧快速通道穿鎮而過,京滬高鐵滁州站坐落於此,城南道路網大多在腰鋪鎮境內,圍繞高鐵站區和科教園區等重點項目的道路建設初具規模,已形成四橫五縱棋盤式道路格局。鎮內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 全鎮轄7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145個村民組,擁有人口25359人,鎮域面積89.53平方公里。礦產資源豐富,有優質石灰岩礦,儲量為7億多噸。2014年,全鎮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實現工業總產值43.5億元,工業增加值12.1億元,實現利稅5.22億元,均高於全區平均增幅。腰鋪鎮擁有各類企業205家,規模2000萬元以上企業20家,規模500萬元以上企業2家。2014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3.5億元,工業增加值12.1億元,出口創匯160萬美元,實現利稅5.22億元,實現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6家商貿限上商品銷售額達到3.5億元。 腰鋪鎮作為“美好新滁城”建設的前沿陣地,承載著市高鐵站區、科教園區、產業轉移示範區、琅琊山風景區項目的征遷任務。去年,我鎮9個村(社區)中有7個村(社區)涉及市、區15項重點項目建設,征地 1850 多畝,拆遷農戶86戶、拆遷面積 1.04萬平方米。廣大鎮村幹部積極服務美好新滁城建設,主動在各項重點工程推進中履職奉獻,確保了市、區各項重點工程順利推進。 如今腰鋪的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人文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已成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熱土。 南譙朝陽遺址 南譙朝陽遺址位於滁州市南譙區腰鋪鎮萬橋村,時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60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1993]53號。保護範圍:遺址外東、西、南、北各50 後陳遺址 後陳遺址位於滁州市南譙區腰鋪鎮姑塘村,時代為西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33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12]44號。保護範圍:遺址東、西、南、北各100米。建 腰鋪鎮民俗文化 南譙二郎廟會 南譙區腰鋪鎮二郞廟會歷史悠久,傳說自唐宋時期就有這項民俗活動,據史料記載,二郎廟會在清末為鼎盛時期,會期為每年農曆二月初三至初四,尤以初四這天為最盛,四方民眾趕赴腰鋪,進香結緣,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安徽省
71
推薦理由: 一、自然環境 區位:章廣鎮位於滁州市南譙區西部邊陲,與肥東、全椒、定遠三縣毗鄰,與南譙區施集鎮、大柳鎮,定遠縣岱山、藕塘、界牌,肥東縣古城,全椒縣西王、石沛等鄉鎮相鄰,是四縣交匯點著名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史有“雞鳴聞四縣”之美譽。著名的江淮分水嶺從境內東西貫穿蜿蜒而過。嶺上人家勤勞善良,民風淳樸。農家房舍時常出現“後椽之水歸淮上,前檐之雨去長江”之畫面,素以“山中鬧市”聞名遐邇。這裡的春天山巒起伏、碧波萬頃;夏天蒼翠疊嶂、清風徐徐;秋天谷浪滔天、金色滿地;冬天天樂融融、萬民樂業。 交通:滁梁柏油路東西穿境而過,往南至全椒西王柏油路貫通,鎮政府駐地章廣集距合肥、定城、椒城、滁州市區均在50公里左右,距312國道僅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資源:章廣鎮擁有儲量豐富的全國第二高品位麥飯石資源,並有極高開發價值的絹雲母和陶土資源。同時有廣闊的山場和森林資源,林地面積80720畝,其中有林地79487畝,疏林地1233畝,林木品種繁多。境內有小Ι型、小Ⅱ型水庫29座,萬方以上的塘壩158口,可養水面14971畝。 二、社會環境 村居分布:章廣鎮鎮域面積209.5平方公里,轄10個村1個街道社區206個村組8322戶3.1萬人。全鎮耕地44216畝,其中水田31797畝,旱地12419畝。居民中有漢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等十幾個民族。少數民族1483人,其中回民1380人,回民居住多集中在孟窪村。孟窪民族村也是全區和市本級唯一的民族村。 人文景觀:章廣鎮皇甫山紅色旅遊基地已具備開發條件。皇甫山區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是中共蘇皖省委、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路西聯防司令部、四支隊司令部和蘇皖中原局等革命機關所在地。劉少奇、徐海東、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此生活和戰鬥過,演繹了一曲曲奮力抗擊日本侵略者、保家衛國和消滅蔣家王朝的動人戰歌。境內有劉少奇舊居、中原局會議舊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海東大壩、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是正宗的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文物遺址:章廣鎮境內商周古遺址小東山(墩),位於章廣村大薛村民組南;有紅琊寺位於皇甫山區紅琊山上,現紅琊山林場境內;黃山寺位於章廣村大薛組東,太平集村大郭山村民組南,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御史金章撰記,毀於抗日戰爭。常山街道古墓群,1986年出土大量漢代青銅器、陶器、銅劍以及大批文物,還有五尖山和黑狼廟戰鬥的主戰場。 三、經濟建設 農業:章廣鎮是滁州的糧油棉主產區,年均糧油棉總產4萬餘噸,其中糧食產量3.5萬噸左右,油料8千餘噸。這裡盛產優質花生,孟窪村、常山村、陸崗村花生為滁州名特產,並收購加工成花生仁,遠銷國內大中城市,其中孟窪村的麥飯石花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遠銷東南亞,獲市博會金獎。全鎮每年僅花生收入就在1800萬元以上。 林業:2002年章廣鎮被列入安徽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每年跡地更新及退耕還林造林均在335-400公頃,並驗收合格,使章廣鎮變得更加山清水秀。經果林面積達5000畝之多,以黃桃、板栗、山東大棗、東棗聞名於四縣,其中,最有名的太平集村和章廣村的千畝花果山桃園。現在全鎮森林覆蓋率由建區的22%提高到34%。 養殖業:具有傳統的家禽家畜養殖經驗,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年飼養生豬6萬餘頭,其中飼養600頭以上的養豬戶有15戶;飼養各種家禽200多萬隻,章廣村養雞專業戶及志誠牧業養鴨初具規模;養牛5000多條,羊2萬隻。尤其境內的天一種豬場,生產和飼養的二元優質雜交豬遠銷浙江、江蘇、上海等大中城市,溫氏集團與我鎮養殖“聯姻”逐步擴大,目前簽約的有50戶;當地飼養的草雞及草雞蛋以品好質優而倍受城市居民的青睞。 特色養殖逐漸成為我鎮經濟建設一大支柱產業,養鹿場、獺兔場、七彩山雞養殖廠、養牛廠、水面養鴨養鵝、青蝦養殖場等,利用山場養雞發展林下經濟更是星羅棋布。獺兔養殖迅速發展,至2015年末,規模養殖戶有15家,年飼養量20萬餘只。 養殖水面1.5萬畝,年產水產品3000多噸。天然的魚種有:鰱魚、青魚等,特種水產鱖魚、蟹、青蝦的養殖及野生水產資源享有盛譽,野生的草蝦以鮮嫩味美著稱,遠銷至江蘇、浙江、上海等地。 另外,基礎設施、集鎮建設、水利設施、文化教育衛生和社會事務、民生工程都取得長足發展。 常山古墓群 常山古墓群位於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常山村,時代為漢—宋,類別為古墓葬,面積為5000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1993]53號。保護範圍:以常山街道為中心,東、、 中共蘇皖省委舊址 中共蘇皖省委舊址位於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太平村,時代為抗日戰爭,類別為近現,面積為106平方米。為滁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04]11號。保護範圍:舊址東、西、南、北各20 章廣河西遺址 河西遺址位於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街道,時代為新石器—西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平方米。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12]44號。保護範圍:遺址周圍各100米。建設控制地帶: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滁州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