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贛州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贛州市各區縣GDP排行榜-贛州18個區縣經濟排名-贛州gdp最高的區排名

獨角獸的頭像
獨角獸
2023-08-28 07:30:17更新 · 1.51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贛州古稱贛南、虔城,是位於江西省南部的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3個區、1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TOP10排行榜網為您提供贛州各區縣GDP排名,告訴您贛州gdp最高的區是哪個,贛州gdp最高的縣是哪個,帶您了解贛州18個區縣經濟排名。
【展開】

贛州市各區縣GDP排行榜

章貢區
GDP:1071.15億元
62
推薦理由:章貢區是贛州市的市轄區,始建於公元201年,是一個總占地面積為591平方千米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發展至今,在其中不僅先後孕育了諸多名人將士,同時還遺留著豐富的旅遊景點和名勝古蹟,歷來也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展開】
TOP 1
南康區
GDP:409.77億元
54
推薦理由:南康區,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位於江西省南部、贛州市西部,古稱南野。南康區境內已通車京九鐵路、贛韶鐵路、昌贛客運專線,在建贛深客運專線,交通發達。資料顯示,1993年,南康家具只是一個僅幾萬元產值的草根產業;2016年,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2018年,南康家具產業產值達16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家具之鄉。【展開】
TOP 2
于都縣
GDP:318.06億元
53
推薦理由:于都縣是革命時期贛南地區的一個很重要的發展地,這裡曾誕生出了十六位共和國將軍,是一處紅色之地。該縣城的占地面積是有2893平方千米的,氣候環境也是溫和舒適的,其交通完善,城市內部建設也都是全面發展的。【展開】
TOP 3
信豐縣
GDP:280.2億元
71
推薦理由:信豐縣需要管轄著十六個鄉鎮,其整體的占地範圍是有2878平方千米的。當地的仙濟岩,金盆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都是比較出色的遊玩景點,其地熱資源豐富,還可以感受到溫泉水的舒適。這裡交通是很便利的,在經濟的發展方面也是給到了很大的幫助的。【展開】
TOP 4
寧都縣
GDP:245.61億元
82
推薦理由:寧都縣是贛州市一個受省直接管轄的縣城,其歷史久遠,是地理位置很優越,整體的發展比較完善的地方,贛閩粵的客家民系這裡就是其很重要的一個發祥地。當地風光氣候都是很好的,歷代還出了許多的文人大家。其境內的自然資源也是很富饒的,礦產十分的發達。【展開】
TOP 5
贛縣區
GDP:232.19億元
84
推薦理由:贛縣區是一處歷史久遠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就在贛州市的中部地區,這裡的風景氣候都是極佳的,其客家文化也有著很好的發展。當地許多的歷史遺蹟還有自然景觀等都是很有觀賞價值的。目前這裡的發展是以農田的建設為主的,其次在工業,建築業等方面也都是有著很大的成就的。【展開】
TOP 6
興國縣
GDP:225.85億元
128
推薦理由:興國縣是贛州市北部地區的一個有著3215平方千米占地面積的縣城,這裡的交通發達,高速,鐵路等交通方式都是十分便利的。當地氣候溫和濕潤,還有著眾多的風景文化旅遊景區,是一處不錯的旅遊之地。另外這裡礦產資源富足,產業發展也有著較好的基礎。【展開】
TOP 7
GDP:200.12億元
104
推薦理由:關西圍景區關西圍景區關西圍景區小武當風景名勝區小武當風景名勝區 龍南縣位於江西省最南端,地處東經114°23′-114°59′、北緯24°29′-25°1′之間。東鄰定南,南接廣東和平、連平,西界全南,北毗信豐。位於江西省最南端,南毗鄰廣東和平、連平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5.5千米,總面積1640.55平方千米。總人口2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龍南鎮。郵編:341700。代碼:360727。區號:0797。拼音:Longnan Xian。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暖,四季分明,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18.9℃,無霜期286天,全年日照時數1782.8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509.7毫米。 行政區劃 全縣轄8個鎮、5個鄉:龍南鎮、武當鎮、楊村鎮、汶龍鎮、程龍鎮、關西鎮、里仁鎮、渡江鎮、桃江鄉、東江鄉、臨塘鄉、南亨鄉、夾湖鄉,以及2個林場、2個管委會。共有11個居委會、94個村委會。 龍南鎮面積:123.7k㎡人口:80919人郵編:341700代碼:360727100 轄中山、文化、金都、金水、金塘、龍洲、新生、五里山、龍騰等9個居委會,龍陂、石人、紅岩、新楊、井崗、紅楊、金虎、大羅、新都、黃沙、畲族、新華、新嶺等1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民主街。 武當鎮面積:110.1k㎡人口:13614人郵編:341705代碼:360727101 轄新街居委會,崗上、大壩、石下、橫崗等4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大壩圩。 楊村鎮面積:144.8k㎡人口:46678人郵編:341703代碼:360727102 轄太平居委會,楊村、楊大、員布、五星、車田、坪湖、新蔡、橋頭、黃坑、紫霞、坪上、烏石、垇下、新陂、蕉陂等15個村委會。 汶龍鎮面積:84.4k㎡人口:17533人郵編:341709代碼:360727103 轄江夏、里陂、上莊、石蓮、新墟、羅壩等6個村委會。 程龍鎮面積:127.1k㎡人口:9236人郵編:341715代碼:360727104 轄五一、八一九、龍秀、楊梅、盤石、程龍等6個村委會。 關西鎮面積:80.4k㎡人口:6927人郵編:341712代碼:360727105 轄翰崗、關西、關東等3個村委會。 里仁鎮面積:140.1k㎡人口:20132人郵編:341711代碼:360727106 轄馮塆、新里、正桂、栗園、中興、上游、圳背、張古塅、均興、金蓮等10個村委會。 渡江鎮面積:77.9k㎡人口:20852人郵編:341714代碼:360727107 轄果龍、嶺下、蓮塘、象塘、竹梓、新埠、新大等7個村委會。 桃江鄉面積:90.7k㎡人口:16918人郵編:341700代碼:360727200 轄窯頭、清源、水西壩、灑口、中源等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石橋頭。 東江鄉面積:49.8k㎡人口:11090人郵編:341700代碼:360727201 轄中和、大穩、曉坑、新圳等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大穩。 臨塘鄉面積:110.5k㎡人口:17667人郵編:341708代碼:360727202 轄東坑、大屋、塘口、水口、西坑、臨江等6個村委會。 南亨鄉面積:97.2k㎡人口:14410人郵編:341706代碼:360727203 轄東村、西村、助水、石門、圭湖、三星等6個村委會。 夾湖鄉面積:132.2k㎡人口:12141人郵編:341704代碼:360727204 轄三門、花樹、楊嶺、松湖、新城等5個村委會。 安基山林場面積: 61.84k㎡人口:1011人村委會(1):林中 九連山林場面積:209.86k㎡人口:6183人村委會(3):墩頭、古坑、潤垌 歷史沿革 古為南野地,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龍南縣。據《龍南縣誌》:因縣境北有龍頭山,縣城在山之南,故名。另據《郡縣釋名》:以縣位居百丈龍潭之南,定名龍南。 1989年11月23日,撤銷武當鄉,設立武當鎮(贛民字[1989]149號批覆)。1992年7月27日,撤銷楊村鄉、程龍鄉、汶龍鄉、玉岩鄉,設立楊村鎮、程龍鎮、汶龍鎮、馬牯塘鎮(贛民字[1992]136號批覆)。 1996年3月19日,撤銷里仁鄉、東坑鄉、關西鄉,設立里仁鎮、東坑鎮、關西鎮(贛民字[1996]53號批覆)。至此,全縣轄9個鎮、7個鄉:龍南鎮、楊村鎮、武當鎮、汶龍鎮、程龍鎮、馬牯塘鎮、東坑鎮、里仁鎮、關西鎮、桃江鄉、渡江鄉、黃沙鄉、東江鄉、臨塘鄉、夾湖鄉、南亨鄉。 2000年5月8日,撤銷渡江鄉,設立渡江鎮(贛民字[2000]104號批覆)。至此全縣轄10個鎮、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83514人;其中: 龍南鎮 41710 武當鎮 12524 馬牯塘鎮 37954 楊村鎮 48339 汶龍鎮 16697 程龍鎮 9283 關西鎮 6461 里仁鎮 11516 東坑鎮 6948 渡江鎮 20098 桃江鄉 16331 黃沙鄉 4494 東江鄉 10145 臨塘鄉 16410 南亨鄉 13083 夾湖鄉 11521(人) 2000年12月8日,撤銷馬軲塘鎮,劃歸龍南鎮(贛民字[2000]370號批覆)。2003年10月21日,撤銷黃沙鄉,成建制劃歸龍南鎮管轄;撤銷東坑鎮,成建制劃歸里仁鎮管轄(贛民字[2003]272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9.9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8鎮5鄉。 龍南鎮2004年轄:中山街居委會、文化街居委會、金都居委會、金塘居委會、金水居委會、新生居委會、龍洲居委會、龍騰居委會、五里山居委會、龍陂村、紅楊村、紅岩村、井崗村、新楊村、石人村、大羅村、金虎村、新都村、黃沙村、新嶺村、新華村、畲族村。 武當鎮2004年轄:新街居委會、崗上村、石下村、橫崗村、大壩村。 楊村鎮轄:太平居委會、楊村、紫霞村、車田村、坪湖村、凹下村、楊大村、五星村、蕉陂村、烏石村、坪上村、新蔡村、員布村、橋頭村、新陂村、黃坑村。 汶龍鎮轄:江夏村、里陂村、羅壩村、新墟村、石蓮村、上莊村。 程龍鎮轄:程龍村、五一村、楊梅村、龍秀村、八一九村、盤石村。 關西鎮轄:關東村、翰崗村、關西村。 里仁鎮轄:馮灣村、上游村、中興村、栗園村、新里村、正桂村、圳背村、金蓮村、張古緞村、均興村。 渡江鎮轄:新埠村、果龍村、蓮塘村、象塘村、竹梓村、嶺下村、新大村。 桃江鄉轄:水西壩村、灑口村、中源村、清源村、窯頭村。 東江鄉轄:大穩村、新圳村、中和村、曉坑村。 臨塘鄉轄:臨江村、西坑村、水口村、塘口村、大屋村、東坑村。 南亨鄉轄:東村、圭湖村、石門村、西村、助水村、三星村。 夾湖鄉轄:花樹村、三門村、新城村、松湖村、楊嶺村。 安基山林場:林中村。 九連山林場:古坑村、潤洞村、墩頭村。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龍南市人口數量為31.92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1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89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7位。 2021年5月,龍南市上榜2021中國最具詩意百佳縣市榜第16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龍南市上榜。 2019年3月,龍南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 2018年2月,龍南市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展開】
GDP:195.23億元
63
推薦理由:龍珠塔二蘇大景區紅井景區共和國搖籃景區中央紅軍兵工廠分廠舊址 瑞金市位於江西省南部,贛江東源貢水上游,北緯25°30′-26°20′、東經115°42′-116°22′。東界福建省長汀縣,南鄰會昌縣,西連于都縣,北接寧都縣,東北毗石城縣。總面積2448平方千米。總人口621127人(2006年末戶籍),其中非農業人口111250人。 郵編:342500。代碼:360781。區號:0797。拼音:Ruijin Shi。 地處武夷山脈南段西麓,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無霜期286天,年平均氣溫18.9℃,最熱以7月平均氣溫28.5℃,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7.6℃。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 行政區劃 全市轄7個鎮、10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武陽鎮、葉坪鄉、丁陂鄉、大柏地鄉、崗面鄉、日東鄉、萬田鄉、黃柏鄉、雲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共有14個居委會、223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象湖鎮。 象湖鎮面積:31k㎡ 人口:127292人 郵編:342500 代碼:360781100 轄紅都大道、上陽路、解放路、河背街、八一路、中山路、東升、綿塘、綿水、搖前等10個居委會,桔林、崗背、上坪、瑞明、南崗、金星、溪背、竹崗等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解放路。 瑞林鎮面積:202k㎡ 人口:36088人 郵編:342501 代碼:360781101 轄沿江路居委會,瑞紅、民主、禾塘、龍臥、水口、保衛、建設、長沙、蓋州、大坪、元田、穩村、大汾、上芫、下壩、安全、蘇地、廖垇、里布等19個村委會。 壬田鎮面積:168k㎡ 人口:50938人 郵編:342513 代碼:360781102 轄中華街居委會,車頭、高軒、風崗、大壠、沙下、下街、柏坑、長勝、橋嶺、洗心、橫坑、中潭、上穩、圳頭等14個村委會。 九堡鎮面積:206k㎡ 人口:57126人 郵編:342504 代碼:360781103 轄九都街居委會,壩溪、密溪、富田、官倉、沿崗、富村、清溪、豐塘、興田、珠斗、謝村、橋頭、楊梅、塹下、羊角、松燕、慈坑、下宋、沙壠、黃渡、山塘、小陂、石角、山坑等24個村委會。 沙洲壩鎮面積:85k㎡ 人口:23083人 郵編:342506 代碼:360781104 轄沙洲壩、七堡、蓮江、河坑、潔源、杉山、梅崗、大布、清水、群峰、金龍、官山等1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新茶亭。 謝坊鎮面積:131k㎡ 人口:38703人 郵編:342509 代碼:360781105 轄雲龍、大嵊背、塘背、謝坊、新建、樂村、水南、安背、瓦子、新民、花石、旋龍、逕橋等13個村委會。 武陽鎮面積:141k㎡ 人口:31559人 郵編:342508 代碼:360781106 轄竹楊居委會,石闊、武陽、粟田、安富、國興、螺石、凌田、陳埠、下洲、龍江、珠坑、中賴、龍門等1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坪布圩。 葉坪鄉面積:141k㎡ 人口:63335人 郵編:342512 代碼:360781200 轄洋溪、松坪、朱坊、禾倉、謝排、葉坪、雲集、下羅、王屋、福水、橫嶺、腰布、新院、黃沙、寨下、田塢、洋坊、仰山、石園、馬山、瑞星、合龍、腳陂、石崗、大勝、嶺腦、田背、山岐、均田、松山等3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圳背。 丁陂鄉面積:50k㎡ 人口:11757人 郵編:342501 代碼:360781201 轄丁陂、水溪、里田、山溪、山潭、山龍等6個村委會。 大柏地鄉面積:163k㎡ 人口:13353人 郵編:342516 代碼:360781202 轄大柏地、元坑、磜頭、橫江、楊古、小嶺、烏溪、隘前、山河、白坑、院溪等11個村委會。 岡面鄉面積:161k㎡ 人口:18894人 郵編:342502 代碼:360781203 轄店背、上田、羅陂、陳坑、渡頭、岡面、沙排、竹園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黃沙圩。 日東鄉面積:183k㎡ 人口:19988人 郵編:342514 代碼:360781204 轄貢潭、日東、樟坑、陳野、沿崗、湖洋、龍井、湖波、爐坑、贛源等10個村委會。 萬田鄉面積:100k㎡ 人口:13860人 郵編:342503 代碼:360781205 轄萬田、木瓜、青壩、板倉、井壟、麻地、茶亭、東坑等8個村委會。 黃柏鄉面積:107k㎡ 人口:37947人 郵編:342515 代碼:360781206 轄柏村、向陽、上分段、直坑、龍湖、凱豐、太坊、胡嶺、鮑坊、瑞蘭、黃坑、馬薺、瑞律、合溪等1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新茶亭。 雲石山鄉面積:112k㎡ 人口:40672人 郵編:342505 代碼:360781207 轄雲石山、回龍、陂下、田村、沿壩、超田、豐壟、梅坑、田心、石背、黃安、下村、黃陂等13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小布下。 澤覃鄉面積:254k㎡ 人口:21105人 郵編:342500 代碼:360781208 轄澤覃、光輝、明星、五龍、永紅、希平、石水、陶林、新豐、蘭崇、步權、安治等1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歷任。 拔英鄉面積:213k㎡ 人口:11343人 郵編:342511 代碼:360781209 轄新逕、邱坑、榮新、紅門、赤沙、拔英、高嶺、大富等8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唐天佑元年(904年),以象湖鎮淘金場置瑞金監,瑞金之名起源於始,因“握地得金,金為瑞”而得名。據《太平寰宇記》:“瑞金場,淘金之地也。”又據《瑞金縣誌》:“置(瑞金)監時,有航浮水面,色如黃金,人目為瑞”,故名。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改瑞金監為瑞金縣。 蘇區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在瑞金成立,置瑞金為中央直屬縣,改名“瑞京”。 1994年5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83號)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瑞金縣,設立瑞金市(縣級)。1999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瑞金為省轄市,由贛州市代管。 1987年4月5日,瑞金縣瑞林鄉分為瑞林鄉、丁陂鄉(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覆)。1988年12月10日,撤銷壬田鄉、謝坊鄉,設立壬田鎮、謝坊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 1993年11月17日,撤銷九堡鄉、瑞林鄉、沙洲壩鄉,設立九堡鎮、瑞林鎮、沙洲壩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覆)。至此,全縣轄6個鎮、13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丁陂鄉、下壩鄉、大柏地鄉、岡面鄉、日東鄉、合龍鄉、葉坪鄉、黃柏鄉、萬田鄉、雲石山鄉、澤覃鄉、武陽鄉、拔英鄉。 1998年8月5日,瑞金市撤銷武陽鄉,設立武陽鎮(贛民字[1998]126號批覆)。至此,全市轄7個鎮、12個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35499人;其中: 象湖鎮 92432 壬田鎮 48901 謝坊鎮 32950 沙洲壩鎮 24020 瑞林鎮 23791 九堡鎮 52761 武陽鎮 27351 葉坪鄉 43187 台龍鄉 15502 日東鄉 17254 黃柏鄉 34138 大柏地鄉 12612 丁陂鄉 10148 下壩鄉 6974 岡面鄉 16963 萬田鄉 12145 雲石山鄉 35738 澤覃鄉 18519 拔英鄉 10113(人) 2001年10月22日,撤銷合龍鄉,劃歸葉坪鄉;撤銷下壩鄉,劃歸瑞林鎮(贛民字[2001] 484號批覆)。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60.1萬人。 2004年底,全市轄7鎮10鄉。 象湖鎮 2004年轄:解放路居委會、紅都大道居委會、上陽路居委會、河背街居委會、八一路居委會、中山路居委會、東升居委會、綿塘居委會、綿水居委會、搖前居委會、桔林村、上坪村、瑞明村、南崗村、金星村、溪背村、竹崗村、崗背村。 瑞林鎮 2004年轄:沿江路居委會、瑞紅村、上蕪村、大汾村、穩村村、大坪村、元田村、龍臥村、民主村、保衛村、水口村、禾塘村、長沙村、建設村、蓋洲村、蘇地村、安全村、廖垇村、下壩村、里布村。 壬田鎮 轄:中華街居委會、下街村、洗心村、長勝村、柏坑村、沙下村、中潭村、圳頭村、青龍村、鳳崗村、車頭村、橫坑村、高軒村、大龍村、橋嶺村。 九堡鎮 轄:九都街居委會、密溪村、富田村、富村村、官倉村、石角村、沿崗村、清溪村、豐塘村、謝村村、珠斗村、慈坑村、羊角村、壩溪村、塹下村、橋頭村、松燕村、山塘村、小陂村、下宋村、沙壠村、楊梅村、黃渡村、山坑村、興田村。 沙洲壩鎮 轄:沙洲壩村、官山村、金龍村、清水村、大布村、梅崗村、杉山村、河坑村、潔源村、蓮江村、七堡村、群峰村。 謝坊鎮 轄:雲龍村、大嵊背村、紅星村、謝坊村、新建村、水南村、安背村、花石村、深塘村、瓦子村、樂村村、塘背村、旋龍村、新民村、汴口村、逕橋村、逕口村。 武陽鎮 轄:坪布居委會、安富村、石闊村、國興村、武陽村、鬥文村、羅石村、凌田村、陳布村、下州村、上茅村、龍江村、龍角村、中賴村、黃田村、粟坑村、珠坑村。 葉坪鄉 轄:葉坪村、新院村、田 村、朱坊村、洋溪村、腰布村、雲集村、松坪村、謝排村、下羅村、禾倉村、寨下村、橫嶺村、王屋村、福水村、瑞星村、仰山村、黃沙村、馬山村、洋坊村、石園村、大勝村、石崗村、合龍村、足陂村、田背村、松山村、均田村、山岐村、嶺腦村。 丁陂鄉 轄:丁陂村、里田村、水溪村、山溪村、山潭村、山龍村。 大柏地鄉 轄:大柏地村、烏溪村、楊古村、元坑村、橫江村、石示頭村、小嶺村、三河村、院溪村、白坑村、隘前村。 崗面鄉 轄:店背村、陳坑村、渡頭村、上田村、羅陂村、岡面村、沙排村、竹園村。 日東鄉 轄:日東村、湖陂村、爐坑村、湖洋村、樟坑村、龍井村、沿崗村、黃竹村、龍興村、源湖村、陳**村、龍頭村、貢潭村。 萬田鄉 轄:萬田村、井壟村、青壩村、木瓜村、板倉村、茶亭村、麻地村、東坑村。 黃柏鄉 轄:柏村村、向陽村、上段村、鮑坊村、太坊村、胡嶺村、黃坑村、瑞蘭村、馬薺村、瑞律村、合溪村、龍湖村、直坑村、凱豐村。 雲石山鄉 轄:梅坑村、超田村、田村村、下村村、田心村、豐壠村、黃陂村、雲石山村、陂下村、上坑村、回龍村、沿壩村、黃安村、石背村。 澤覃鄉 轄:光輝村、明星村、五龍村、石水村、新豐村、步權村、希平村、安治村、澤覃村、陶林村、蘭崇村、永紅村。 拔英鄉 轄:大富村、赤沙村、榮新村、新逕村、白竹村、拔英村、桂清村、邱坑村、紅門村、高嶺村。 2007年7月23日,江西省民政廳《關於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的批覆》(贛民字[2007]152號):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併入武陽鎮粟田村。 2022年6月,瑞金市入選2022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位列第13。 2022年3月,瑞金市被確定為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市、區)。 2021年11月,瑞金市上榜2021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021年8月,瑞金市上榜2021中國智慧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92。 2021年7月,瑞金市上榜2021中國縣域品牌形象百優縣市,位列第16。 2021年6月,瑞金市入選2021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瑞金市人口數量為61.39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81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2位。 2021年4月,瑞金市在2021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排行榜(縣級市)中位居第58。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瑞金市位列第152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瑞金市上榜。 2021年1月,2020年中國效率“百高縣”名單出爐,瑞金市排名第94。 2020年11月,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瑞金市榜上有名。 2020年6月,瑞金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一方面軍))。 2020年,瑞金市入選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代表景點為共和國搖籃景區。 2019年3月,瑞金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 2018年2月,瑞金市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1年5月,中國科協命名瑞金市這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展開】
會昌縣
GDP:151.23億元
93
推薦理由:會昌縣江西的一個革命老區,就位於贛州市的東南部,這裡的面積範圍是由2709.91平方千米的,居住著四十五萬左右的人口。當地的革命舊址眾多,還有著森林公園,汗仙溫泉等許多的遊玩之處。另外當地農業發展好,還有著會昌米粉,乾醬等特色美食。【展開】
TOP 10
GDP:126.33億元
128
推薦理由:梅嶺古道梅嶺古道 大余古稱南安,位於贛、粵、湘三省交匯處,是江西的“南大門”。國土面積1368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05個行政村、13個社區,總人口31萬。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 1245528萬元,財政總收入135280萬元。 ——人傑地靈的文化名縣。隋開皇十年(590年)置縣,北宋設南安軍,元代改南安府,被譽為“儒雅之邦”、“禮儀之鄉”、“梅花詩國”。名人薈萃高地。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梅關驛道以來,大余成為中原通廣州往東南亞等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陸路通道。蘇東坡、王安石、周敦頤、文天祥、戚繼光、朱熹、王陽明、湯顯祖、毛澤東、朱德等歷代文人賢達,均活動於此。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讚譽大余“大江東去幾千里,庾嶺南來第一州”。新中國成立後,走出了江西籍七位上將之一、軍隊政治建設領域將軍吳昌德。中國理學發源地。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在這裡興辦縣學,創立《太極圖說》,啟蒙培育了程頤程顥兩位理學大師,開啟了人類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正心誠意的真諦,宋理宗趙昀親賜“道源書院”。王陽明傳承周程理學,創立心學,並仙逝於此。《牡丹亭》故事發源地。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以南安府衙後花園為背景,以大余民間故事原型為題材,構思並創作了千古絕唱《牡丹亭》。“叔侄兩宰相”誕生地。清乾隆狀元戴衢亨,與其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兄戴心亨“一門四進士,叔侄兩宰相”,被譽為“西江四戴”,名重一時。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主陣地和新四軍重要組建地。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項英、陳毅等在此領導和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大余由此成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領導和指揮中心之一。陳毅元帥在此創作了氣壯山河的《梅嶺三章》。抗戰爆發後,又成為南方八省新四軍的重要組建地及其北上抗日出發地之一。 ——馳名中外的“世界鎢都”。1907年,在西華山發現世界上第一塊鎢礦石,成為世界最早發現黑鎢礦、最早組織勘探、最早規模開採的鎢礦山,大余由此成為世界鎢業的發祥地。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成立了西華山、漂塘、下壟、盪坪等四大中央直屬鎢礦。目前,有大礦山21個、開採區26個,已探明鎢、錫、鉬、金、銀、銅、鉍等礦種90種,鎢的累計探明儲量38萬多噸。擁有江西省唯一、周邊省市唯一的省級鎢及有色金屬深加工基地。建成了大余縣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首位產業園,進駐了海創鎢業、天盛金屬、悅安超細、明發礦業、雲鋰材料、年龍輝硬質合金等60餘家鎢及有色金屬企業,形成了集採掘、冶煉、加工、套用、貿易、科研、展示、銷售於一園的完整產業體系。海創鎢業公司研發的“銨鹽體系白鎢綠色冶煉關鍵技術和裝備集成創新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余榮獲“全省專利工作進步十強縣”、“全省2013-2015年度加快工業發展加速工業崛起先進單位”稱號。同時,新材料、高新電子信息、食品藥品等新產業發展迅猛,科比特無人機、千陶新材料、潤澤藥業等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項目紛紛進駐大余。 ——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縣內旅遊資源豐富,山水風光迷人,是生態文化旅遊城市。生態養生福地。森林覆蓋率達76.6%,空氣品質常年保持I級標準,常年保持一類、二類水質,章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是國家主體功能區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江西省首批低碳經濟試點縣,榮獲江西生態文明十佳示範縣、“江西省衛生城市”、“江西省花園城市”、“江西省園林城市”、2016年度全省環境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有蔬菜、茶樹菇、豪豬等綠色有機無公害特色農業產業基地110多個。南安板鴨是中國馳名商標。被評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運動休閒美地。丫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西省首批鄉村休閒文化旅遊示範點,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值達19萬/立方厘米,PM2.5個位數值的天數每年在300天以上,是全國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國家登山基地。被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鄉村旅遊發展勢頭迅猛,遍地開花,丫山鄉村生態園被評為江西省首家5A級鄉村旅遊點,國家旅遊局李金早局長盛讚是中國鄉村版“迪士尼”。大余被評為江西旅遊發展十佳縣、“中國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中國花木之鄉”、“中國瑞香之鄉”、“中國農旅電商示範縣”。賞梅觀光佳地。“庾嶺寒梅”是我國歷史上四大探梅勝地之一,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的奇觀,現有新造千畝梅花大觀園。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五大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省委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決策部署和“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的工作方針,堅持市委“解放思想、內外兼修、北上南下”的實踐路徑和“打好攻堅戰、同步奔小康”的目標要求,縱深推進縣委“1356”工作總思路(“1”就是圍繞轉型發展這一條主線;“3”就是實現小康提速、經濟提質、能力提升“三提目標”;“5”就是建設生態名縣、旅遊名縣、文化名縣、教育名縣、體育名縣“五個名縣”;“6”就是打好主攻工業、精準扶貧、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六大攻堅戰”),加快打造“三區、三基地”發展平台(即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主體功能示範區,以及省級鎢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和特色食品加工基地、文化生態旅遊休閒基地),抓改革、優環境、惠民生、興法治、強黨建,著力建設智慧、活力、幸福新大余。全縣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逆勢上揚、高速增長的態勢,大余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朝氣蓬勃的熱土、幸福美麗的家園,正處在歷史最好發展時期。榮獲贛州市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江西省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稱號。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余縣人口數量為26.5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5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914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6位。 2021年4月,大余縣被評為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21年3月,大余縣上榜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推評名單。 2020年11月,2020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大余縣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大余縣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6月,大余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一方面軍))。 2020年3月,大余縣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名單。 2019年10月,大余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年3月,大余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湘贛片區)。 2017年2月,大余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展開】
尋烏縣
GDP:114.82億元
97
推薦理由:尋烏縣是客家的搖籃聚居地,這裡的客家文化也都是經過保護的。該地的革命意義十分的深厚,許多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例如毛澤東,鄧小平,朱德等人都是在這裡對偉大的革命進行過實踐的。目前該處各類的自然資源都是很富足的,所以其發展前景十分的可觀。【展開】
TOP 12
GDP:104.79億元
78
推薦理由:陽明湖(陡水湖)風景區 上猶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部,贛州市西部,贛江上游,北緯25°42′-26°01′,東經114°1′-114°40′。東鄰南康,南連崇義,西接湖南桂東,北毗遂川。東西最大橫距6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52千米。總面積1543.87平方千米。總人口28.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東山鎮。郵編:341200。代碼:360724。區號:0797。拼音:Shangyou Xian。 行政區劃 全縣轄5個鎮、9個鄉:東山鎮、陡水鎮、社溪鎮、營前鎮、黃埠鎮、梅水鄉、油石鄉、安和鄉、寺下鄉、雙溪鄉、水岩鄉、平富鄉、五指峰鄉、紫陽鄉。共有8個居委會、131個村委會。 東山鎮面積:170.9k㎡ 人口:65173人 郵編:341200 代碼:360724100 轄猶興、和平、城南、西亭、城東等5個居委會,南河、茶亭、濱江、石坑、東門、廣田、中稍、高橋、南塘、群英、圓魚、佛垇、黃竹、沿河、上埠、彭洞、清湖等17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東山大道。 陡水鎮面積:47k㎡ 人口:6920人 郵編:341212 代碼:360724101 轄陡水居委會,紅星、月仔、長坑、茶坑等4個村委會。 社溪鎮面積:127.6k㎡ 人口:31963人 郵編:341202 代碼:360724102 轄社溪居委會,社溪、江頭、大安、黃塘、獅子、石崇、麻田、塘坑、沙塅、藍田、社陳、烏溪、六村、嚴湖、龍口、龍田等16個村委會。 營前鎮面積:64.9k㎡ 人口:30594人 郵編:341208 代碼:360724103 轄營前居委會,蛛嶺、象牙、新溪、石溪、合河、梅里、上灣、下灣、蕉里等9個村委會。 黃埠鎮面積:73.7k㎡ 人口:16326人 郵編:341214 代碼:360724104 轄黃沙、南村、豐崗、上豐、感坑、合溪、坑中、崖坑、東塘、龍頭等10個村委會。 梅水鄉面積:96.8k㎡ 人口:16230人 郵編:341213 代碼:360724200 轄洋田、水陂、水徑、梅水、竹山、新建、窯下、上坪、聯群、圓村等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梅子壩。 油石鄉面積:87.6k㎡ 人口:22406人 郵編:341201 代碼:360724201 轄油石、塘角、清溪、花園、新田、河唇、水村、大小園、梅嶺等9個村委會。 安和鄉面積:66.7k㎡ 人口:11049人 郵編:341202 代碼:360724202 轄安和、鄱塘、陶朱、車田、富灣、黃坑等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陶朱口。 寺下鄉面積:95.7k㎡ 人口:15050人 郵編:341205 代碼:360724203 轄寺下、珍珠、富足、泥坑、新圩、楊梅、龍潭、新華、壇前等9個村委會。 雙溪鄉面積:123.6k㎡ 人口:12139人 郵編:341206 代碼:360724204 轄小石門、大石門、大布、左溪、右溪、水頭、盧陽、高洞等8個村委會。 水岩鄉面積:138.7k㎡ 人口:25050人 郵編:341208 代碼:360724205 轄龍門、古田、井子、愛聯、金盆、橫嶺、鐵石、茶坑、太乙、高興、崇坑、蕉坑等1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太乙圩。 平富鄉面積:87.6k㎡ 人口:11510人 郵編:341208 代碼:360724206 轄平富、莊坑、信地畲族、莊前、向前、大潭、上寨、橫坑畲族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平富坪。 五指峰鄉面積:239.5k㎡ 人口:8591人 郵編:341209 代碼:360724207 轄鵝形、雙霄、黃沙坑、曉水、高峰、黃竹頭、象形等7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鵝形。 紫陽鄉面積:123.5k㎡ 人口:12560人 郵編:341204 代碼:360724208 轄高基坪、店背、秀羅、下佐、長嶺、勝利等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高基坪。 歷史沿革 因居猶江上游而得名。一說,原來上猶場治所之北有一座大山,因其形狀很像一種叫“猶”的動物,所以叫“大猶山”,山下有一條河古時稱為“猶水”,場治所在地緊靠“大猶山”,又處在猶水口上側,所以取名上猶。 唐昭宗天二年(公元905年),上猶人盧光稠任虔州刺史,倡議建上猶場,開始用“上猶”二字。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將南康縣西北之地劃出設定上猶場,場治設在靈岩寺北。 南唐保大年(952年)置上猶縣。宋朝曾改名為南安縣。元朝改為永清縣,不久即復名上猶縣。明朝設立南安府,轄大余、南康、上猶三縣。清朝,上猶屬南安府,隸屬江西布政司。 民國元年,成立江西省政府,上猶縣為省直轄縣。後來全省劃分行政區,上猶縣先後屬於第十二行政區、第四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上猶屬湘贛省蘇維埃政府。 建國後,先後屬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南行政公署、贛州專區、贛州地區、贛州市。 1987年4月5日,撤銷營前鄉、社溪鄉,設立營前鎮、社溪鎮(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覆)。 1991年10月25日,撤銷城關鄉,其行政區域劃歸東山鎮管轄(贛民字[1991]175號批覆)。 2000年,全縣轄4個鎮、14個鄉:東山鎮、陡水鎮、社溪鎮、營前鎮、黃埠鄉、中稍鄉、沿湖鄉、梅水鄉、油石鄉、安和鄉、藍田鄉、紫陽鄉、寺下鄉、雙溪鄉、水岩鄉、金盆鄉、平富鄉、五指峰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56238人;其中: 東山鎮 35808 陡水鎮 5720 社溪鎮 18969 營前鎮 28330 黃埠鄉 15560 中稍鄉 15103 沿湖鄉 5522 梅水鄉 14853 油石鄉 16768 安和鄉 10181 蘭田鄉 11431 紫陽鄉 11780 寺下鄉 13479 雙溪鄉 11502 水岩鄉 5412 金盆鄉 17198 平富鄉 10471 五指峰鄉 8151(人) 2001年7月9日,撤銷沿湖鄉、中稍鄉,劃歸東山鎮;撤銷金盆鄉,劃歸水岩鄉,鄉政府遷至太乙圩;撤銷藍田鄉,劃歸社溪鎮;撤銷黃埠鄉,設立黃埠鎮(贛民字[2001]342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8.1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5鎮9鄉。 東山鎮 2004年轄:城東居委會、和平居委會、西亭居委會、猶興居委會、城南居委會、石坑村、廣田村、東門村、濱江村、南河村、茶亭村、黃竹村、元魚村、中稍村、群英村、伏坳村、高橋村、南塘村、沿河村、上埠村、清湖村、彭洞村。 陡水鎮 2004年轄:陡水居委會、紅星村、月仔村、茶坑村、長坑村。 社溪鎮 轄:社溪居委會、沙塅村、社溪村、麻田村、塘坑村、石崇村、黃塘村、獅子村、大安村、江頭村、社陳村、六村、烏溪村、龍口村、蘭田村、龍田村、嚴湖村。 營前鎮 轄:營前居委會、蛛嶺村、象牙村、梅里村、蕉里村、下灣村、上灣村、合河村、石溪村、新溪村。 黃埠鎮 轄:黃沙村、上豐村、豐崗村、南村、感坑村、坑中村、合溪村、岩坑村、東塘村、龍頭村。 梅水鄉 轄:梅水村、洋田村、水陂村、竹山村、水徑村、新建村、元村、窯下村、上坪村、聯群村。 油石鄉 轄:油石村、清溪村、水村、新田村、河唇村、大小元村、花園村、塘角村、梅嶺村。 安和鄉 轄:安和村、富灣村、車田村、鄱塘村、黃坑村、陶朱村。 寺下鄉 轄:寺下村、新華村、楊梅村、富足村、新圩村、珍珠村、龍潭村、泥坑村、壇前村。 雙溪鄉 轄:左溪村、小石門村、大石門村、大布村、水頭村、右溪村、蘆陽村、高洞村。 水岩鄉 轄:太乙村、橫嶺村、金盆村、鐵石村、茶坑村、高興村、崇坑村、蕉坑村、龍門村、古田村、愛聯村、井子村。 平富鄉 轄:平富村、莊前村、莊坑村、信地村、大潭村、向前村、上寨村、橫坑村。 五指峰鄉 轄:鵝形村、高峰村、黃竹村、象形村、曉水村、黃沙坑村、雙宵村。 紫陽鄉 轄:高基坪村、店背村、勝利村、下佐村、長嶺村、秀羅村。 2021年11月,上猶縣被確定為2021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 2021年10月,上猶縣上榜2021年度茶業百強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上猶縣人口數量為26.86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899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5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國茶業百強縣排行榜出爐,上猶縣位列第96名。 2020年11月,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發布,上猶縣榜上有名。 2020年3月,上猶縣獲得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 2019年3月,上猶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湘贛片區)。 2017年2月,上猶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5年12月,上猶縣被認定為2015年度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 2011年5月,中國科協命名上猶縣這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展開】
安遠縣
GDP:102.14億元
59
推薦理由:安遠縣管轄著八個鎮跟十個鄉村,是一個位於贛州市的占地面積在2350平方千米左右的縣城。當地的客家文化是比較深厚的,其少數民族人口也比較多,這裡的採茶歌,採茶燈等表演也都是非常有民俗特色的。目前其經濟發展也是以農業種植等為主的。【展開】
TOP 14
崇義縣
GDP:101.8億元
82
推薦理由:崇義縣是一處生態極佳的縣城,就位於江西的贛州市,這裡的林業開發,農業發展等都是十分的可觀的。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也很看重,有著較好的發展。這裡生物資源是很多的,因為其氣候溫和舒適,比較適合一些作物的生長,且此地的野生動植物許多還都是受國家保護的。【展開】
TOP 15
GDP:97.76億元
59
推薦理由:定南圍屋(明遠第圍) 定南縣位於江西省最南端,位於江西南部,東鄰安遠、尋烏,南接廣東龍川、和平,西連龍南,北靠信豐。總面積1317平方千米(一說,1318.72平方千米)。總人口1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歷市鎮。郵編:341900。代碼:360728。區號:0797。拼音:Dingnan Xian。 行政區劃 全縣轄7個鎮:歷市鎮、巋美山鎮、老城鎮、天九鎮、龍塘鎮、嶺北鎮、鵝公鎮。共有10個居委會、119個村委會。 歷市鎮面積:270.9k㎡ 人口:70757人 郵編:341900 代碼:360728100 轄城東、城西、城南、城北、龍亭路、龍神湖等6個居委會,歷市、和順、蕉坑、下莊、太公、井坑、中沙、文昌、修建、金雞、汶嶺、楊梅、恩榮、富田、良富、樟田、泮賢、龍下、竹園、油潭、車步、磜上、赤水、黃砂、太陽、中鎮、嶂下、上坑、赤嶺、橋水、長橋等31個村委會。 巋美山鎮面積:132.5k㎡ 人口:13796人 郵編:341902 代碼:360728101 轄礦區居委會,三亨、磜頭、板埠、左拔、溪尾、豐背、羊陂等7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三亨圩。 老城鎮面積:83.6k㎡ 人口:17499人 郵編:341904 代碼:360728102 轄老城、里布、下池、垇頭、樂德、丁坊、中塅、黃砂口、水西、上洲、河田等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邊貿城。 天九鎮面積:101.9k㎡ 人口:22508人 郵編:341904 代碼:360728103 轄天花居委會,天花、石盆、東山、紅陽、黃塘、太康、陳坑、賓光、洋田、五戶、新垇、油田、橫山、九曲、興隆、桃溪、樟聯、興聯等1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天花圩。 龍塘鎮面積:151.2k㎡ 人口:16311人 郵編:341905 代碼:360728104 轄桐坑居委會,桐坑、忠誠、白駒、洪洲、長富、勝前、龍塘、湖江、橋下、柏木等1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桐坑圩。 嶺北鎮面積:380.24k㎡ 人口:22847人 郵編:341909 代碼:360728105 轄橫江居委會,逕腦、大壩、楊眉、梘下、龍頭、蔡陽、禾草、天堂、南豐、月子、新陽、樂園、大汶、長隆、含水、含湖、大屋、玉石、古隆、中湖等2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月子圩。 鵝公鎮面積:197.5k㎡ 人口:31734人 郵編:341906 代碼:360728106 轄水邦、高湖、大風、田心、塘唇、岸口、穆湖、瑤田、大賽、楊坑、蓮塘、柱石、新村、白沙、早禾、上桂、木楊、留坑、企壩、樂田、鎮田、留畲等22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明隆慶三年(1569年),析信豐之潭慶半堡(今嶺北鎮逕腦、龍頭),龍南之高砂堡(今老城鎮、巋美山鎮)、下歷堡(今歷市鎮,不含中沙、仙嶺、修建、楊梅和車步)、橫江堡(今歷市鎮中沙、仙嶺、修建、楊梅和嶺北月子),安遠之大石堡(今鵝公、鎮田、天九鎮之五戶、橫山、油田、九曲)、小石堡(今龍塘鎮)、伯洪堡(今天九鎮,不含五戶、橫山、油田),置定南縣,縣治高砂蓮塘鎮(今老城圩),隸屬贛州府。因其地處江西最南端,扼江西、廣東咽喉,“嶺表之所謂長治久安實賴其他”(《定南廳志》),故名定南。據《今縣釋名》,以南下剿匪,故名。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定南改縣為廳,將贛州府同知移駐定南,為贛州分防府定南廳。 民國2年(1913年),定南改廳復縣。民國3年(1914年),定南縣屬贛南道。民國15年(1926年),廢道存縣,定南縣直屬於省。民國20年(1931年),國民黨政府為對“中央蘇區”進行“圍剿”需要,將定南劃為安全縣,直屬陸海空司令部南昌行營黨政委員會領導。民國21年(1932年),定南屬第十三行政區。民國24年(1935年),定南改屬第四行政區。 1949年8月,定南解放。先後屬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南行政公署、贛州專區、贛州地區、贛州市。 1984年5月15日,恢復巋美山鎮(贛府字[1984]112號)。1987年4月5日,將老城鄉的羊陂、石陂兩自然村劃歸三亨鄉(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覆)。 1988年12月10日,撤銷下歷、三亨鄉,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歷市、巋美山鎮管轄(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 1993年11月17日,撤銷老城鄉、月子鄉、天花鄉,設立老城鎮、月子鎮、天花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覆)。 2000年,全縣轄6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79123人;其中: 歷市鎮 52232 巋美山鎮 16369 老城鎮 14501 天花鎮 18472 龍塘鎮 15400 月子鎮 9784 九曲鄉 5530 鵝公鄉 14784 鎮田鄉 7172 柱石鄉 5506 車步鄉 7561 龍頭鄉 6855 逕腦鄉 4957(人) 2001年5月9日,撤銷車步鄉,劃歸歷市鎮;將天花鎮轄橋水、長橋、赤嶺村委會劃歸歷市鎮;撤銷九曲鄉,劃歸天花鎮;天花鎮更名為天九鎮;撤銷逕腦鄉、龍頭鄉,劃歸月子鎮;月子鎮更名為嶺北鎮;撤銷柱石鄉、鎮田鄉、鵝公鄉,合併組建鵝公鎮(贛民字[2001]188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19.8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7鎮:歷市鎮、巋美山鎮、老城鎮、天九鎮、龍塘鎮、鵝公鎮、嶺北鎮。 歷市鎮 2004年轄:城東居委會、城南居委會、城西居委會、城北居委會、汶嶺村、修建村、文昌村、樟田村、楊梅村、和順村、良富村、橋水村、泮賢村、龍下村、竹園村、油潭村、赤嶺村、砂頭村、金雞村、太公村、蕉坑村、長橋村、下莊村、井坑村、恩榮村、中砂村、歷市村、寨上村、太陽村、中圳村、嶂下村、車步村、上坑村、赤水村、黃沙村。 巋美山鎮 轄:礦區居委會、三亨村、羊陂村、寨頭村、板埠村、溪尾村、左拔村、豐背村。 老城鎮 轄:老城村、中段村、黃沙口村、丁坊村、下池村、里布村、坳頭村、樂德村、河田村、上洲村、水西村。 天九鎮 轄:天花居委會、天花村、九曲村、興聯村、洋田村、陳坑村、興隆村、樟聯村、東山村、石盆村、桃西村、黃塘村、紅陽村、太康村、賓光村、五戶村、新坳村、油田村、橫山村。 龍塘鎮 轄:桐坑居委會、桐坑村、白駒村、洪洲村、勝前村、長富村、忠城村、龍塘村、湖江村、橋下村、柏木村。 嶺北鎮 轄:橫江居委會、月子村、新陽村、大汶村、含湖村、樂園村、長隆村、大屋村、含水村、玉石村、南豐村、古隆村、天堂村、中湖村、禾草村、龍頭村、蔡陽村、逕腦村、大壩村、楊眉村、梘下村。 鵝公鎮 轄:田心村、留斜村、高湖村、大鳳村、留坑村、鎮田村、水幫村、樂田村、塘唇村、岸口村、大寨村、木楊村、瑤田村、楊坑村、連塘村、穆湖村、企壩村、柱石村、早禾村、新村村、白沙村、上桂村。 2021年12月,定南縣被確定為第二批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設示範縣(市、區)。 2021年12月,定南縣入選2021年江西省生態園林城市(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定南縣人口數量為21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160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6位。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定南縣位列第446名。 2020年6月,定南縣被授予“第五屆贛州市文明城市”稱號。 2019年3月,定南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 2018年2月,定南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展開】
GDP:97.53億元
93
推薦理由:雅溪古村景區 全南縣位於江西最南端。東經114°10′-114°50′,北緯24°30′-25°10′。與江西信豐縣、龍南縣接壤,毗鄰廣東翁源、連平、始興、南雄四縣市。總面積1521平方千米。總人口18.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2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城廂鎮。郵編:341800。代碼:360729。區號:0797。拼音:Quannan Xian。 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平均日照時數1690小時,年均氣溫18.6℃,年均降雨量1695毫米,無霜期287天。 行政區劃 全縣轄6個鎮、3個鄉:城廂鎮、大吉山鎮、陂頭鎮、金龍鎮、南逕鎮、龍源壩鎮、中寨鄉、社逕鄉、龍下鄉。共有3個居委會、86個村委會。 城廂鎮面積:79.8k㎡ 人口:43577人 郵編:341800 代碼:360729100 轄壽梅路、含江路等2個居委會,上山、城廂、小慕、鎮仔、黃埠、田心、樟樹等7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車站西路。 大吉山鎮面積:124.7k㎡ 人口:25504人 郵編:341801 代碼:360729101 轄烏桕壩、坪頭鎮、大岳、馬坑、馬安、小溪、田背、斜溪等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烏桕壩圩。 陂頭鎮面積:299.9k㎡ 人口:21944人 郵編:341811 代碼:360729102 轄陂頭圩鎮居委會,歧山、竹山、瑤山瑤族、張公踫、星光、潭口、太和、竹芫、周布、黃塘、陂頭、正河等12個村委會。 金龍鎮面積:217.6k㎡ 人口:25589人 郵編:341800 代碼:360729103 轄東風、黃金、陂頭、燒斗、天龍、樹垇、立新、松山、圓山、河背、含江、崗背、來龍、兆坑、 合頭、增坊、木金、水口等1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南海圩。 南逕鎮面積:210.9k㎡ 人口:19927人 郵編:341802 代碼:360729104 轄南逕、熱水、中切、羅田、黃雲、馬古塘、武合、大田、大莊、分水、黃里、古家營等12個村委會。 龍源壩鎮面積:262.8k㎡ 人口:12572人 郵編:341808 代碼:360729105 轄龍源壩、坪山、雅溪、爐坑、水背、鎮頭、上窯、寨下等8個村委會。 中寨鄉面積:98.6k㎡ 人口:12642人 郵編:341804 代碼:360729200 轄中寨、玉舍、羅坊、中坑、田在、黃泥水、黃竹龍、筠竹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黃竹龍。 社逕鄉面積:119.6k㎡ 人口:11948人 郵編:341812 代碼:360729201 轄社逕、當逕、塔下、爐逕、老屋、江口、水東等7個村委會。 龍下鄉面積:106.7k㎡ 人口:6677人 郵編:341814 代碼:360729202 轄龍下、川垇、河田、上湖、虎條、山石等6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原屬龍南、信豐二縣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析龍南縣之大龍、新興堡和信豐縣之鎮南、揚溪、步口、回戈堡,置虔南廳。因唐虔南鎮得名,此地為隋虔州之南陲而名虔南,虔州又因虔化水為名。 民國二年(1913年)置虔南縣。1957年因字生僻,改為全南縣。 1987年4月5日,陂頭鄉改設陂頭鎮(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覆)。1993年11月17日,撤銷南逕鄉、金龍鄉,設立南逕鎮、金龍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覆)。 2000年,全縣轄5個鎮、11個鄉:城廂鎮、金龍鎮、陂頭鎮、大吉山鎮、南逕鎮、木金鄉、小慕鄉、中寨鄉、烏桕壩鄉、大莊鄉、寨下鄉、龍源壩鄉、竹山鄉、社逕鄉、上江鄉、龍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70847人;其中: 城廂鎮 25050 大吉山鎮 13135 駛頭鎮 15623 金龍鎮 21133 南逕鎮 12718 木金鄉 6927 小慕鄉 9391 中寨鄉 11937 大莊鄉 6151 烏桕壩鄉 12128 寨下鄉 3556 龍源壩鄉 10407 竹山鄉 5632 社逕鄉 7355 上江鄉 3410 龍下鄉 6294(人) 2001年7月9日,撤銷大莊鄉,劃歸南逕鎮;撤銷烏桕壩鄉,劃歸大吉山鎮,鎮政府駐地遷至烏桕壩圩;撤銷小慕鄉,劃歸城廂鎮;撤銷木金鄉,劃歸金龍鎮,鎮政府駐地遷至南海圩;銷寨下鄉、龍源壩鄉,合併組建龍源壩鎮;撤銷竹山鄉,劃歸陂頭鎮;撤銷上江鄉,劃歸社逕鄉(贛民字[2001]341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18.5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6鎮3鄉。 城廂鎮 2004年轄:含江路居委會、壽梅路居委會、城廂村、田心村、樟樹村、小慕村、鎮仔村、黃埠村、上山村。 大吉山鎮 2004年轄:烏桕壩村、坪頭鎮村、小溪村、馬坑村、馬安村、大岳村、田背村、斜溪村。 陂頭鎮 2004年轄:陂頭鎮居委會、陂頭村、星光村、潭口村、太和村、竹芫村、正河村、周布村、黃塘村、竹山村、張公碰村、岐山村、瑤山村。 金龍鎮 轄:東風村、崗背村、含江村、河背村、圓山村、松山村、立新村、來龍村、陂頭村、黃金村、天龍村、燒斗村、樹凹村、木金村、增坊村、水口村、合頭村、兆坑村。 南逕鎮 轄:南逕村、熱水村、中切村、大田村、羅田村、馬古塘村、武合村、黃雲村、黃里村、分水村、大莊村、古家營村。 龍源壩鎮 轄:龍源壩村、雅溪村、鎮頭村、爐坑村、坪山村、寨下村、水背村、上窖村。 中寨鄉 轄:中寨村、筠竹村、中坑村、羅坊村、玉舍村、黃泥水村、黃竹龍村、田在村。 社逕鄉 轄:社逕村、爐逕村、老屋村、塔下村、當逕村、江口村、水東村。 龍下鄉 轄:龍下村、上湖村、川凹村、虎條村、河田村、山石村。 2021年11月,全南縣榮獲2021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 2021年9月,全南縣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41。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南縣人口數量為16.95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8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319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4位。 2021年3月,全南縣上榜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創建縣推評名單。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全南縣入選。 2019年3月,全南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9年3月,全南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 【展開】
GDP:94.78億元
115
推薦理由:通天寨 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東鄰福建省寧化縣,南抵福建長汀縣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寧都縣,北靠廣昌縣。全縣南北長71.8千米,東西寬53.7千米,總面積1581.53平方千米。總人口3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琴江鎮。郵編:342700。代碼:360735。區號:0797。拼音:Shicheng Xian。 屬東南丘陵低山地區。其中山地面積2111347畝,約占總面積的89%;水面面積57794畝,約占總面積的3%。 行政區劃 全縣轄5個鎮、5個鄉: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共有13個居委會、131個村委會。 琴江鎮面積:278k㎡ 人口:90452人 郵編:342700 代碼:360735100 轄琴江、城北、桂花、花坪、金華、廓頭街、蓮城、東城、城南等9個居委會,興隆、西外、睦富、梅福、仙源、溫坊、江背、前江、建上、大畲、花園、古樟、濯坑、漢坑、沙塅、湖下、琴口、壩口、何坑、宜福、杉柏、沔坊、長天、長樂、小別、丘坊、桐坪等27個村委會。2006年末, 縣城建成區面積達4.8平方千米,城區人口達5.89萬人。 小松鎮面積:167k㎡ 人口:34394人 郵編:342706 代碼:360735101 轄小松居委會,羅源、徑里、石田、瑤上、聳崗、蜀口、江口、丹溪、許坊、桐江、羅溪、新華、勝和、小松等14個村委會。 屏山鎮面積:113k㎡ 人口:33961人 郵編:342709 代碼:360735102 轄屏山居委會,長江、勝利、屏山、山下、萬盛、新坊、羅陂、新富、長溪、亨田、河東、頁背等12個村委會。 橫江鎮面積:307k㎡ 人口:43208人 郵編:342714 代碼:360735103 轄橫江居委會,洋和、友聯、秋溪、羅雲、平陽、丹陽、煙坊、橫江、沽溪、齊賢、珠璣、張坑、小姑、羅家、開坑、和平、洋地、石溪、瑞坑、桃花、泮弼、徑口、贛江源等23個村委會。 高田鎮面積:238k㎡ 人口:23605人 郵編:342703 代碼:360735104 轄高田居委會,勝江、新坪、遙嶺、琴生、鄭里、田心、湖坑、祠江、岩嶺、上柏、大秀、朱家、堂下、禮地、黃柏、筀竹、高田等17個村委會。 木蘭鄉面積:96k㎡ 人口:11373人 郵編:342705 代碼:360735200 轄木蘭、小琴、田江、楊坊、新河、陳聯、東坑等7個村委會。 豐山鄉面積:123k㎡ 人口:17382人 郵編:342702 代碼:360735201 轄陳江、大琴、上坑、下坑、河田、下湘、豐山、沿沙、福村等9個村委會。 大由鄉面積:124k㎡ 人口:20241人 郵編:342711 代碼:360735202 轄大由、高背、王沙、水南、濯龍、河斜、下伊、羅田、蘭田等9個村委會。 龍崗鄉面積:72k㎡ 人口:11121人 郵編:342712 代碼:360735203 轄龍崗、新南、下徑、綠水、新龍、水廟等6個村委會。 珠坑鄉面積:63k㎡ 人口:16263人 郵編:342715 代碼:360735204 轄珠坑、塘台、三和、坳背、竹溪、高璣、良溪等7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區劃地名網站 兩漢時,先後隸屬於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析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後屬廬陵郡、南康郡。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 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屬虔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 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岩嶺劃屬福建彭湃縣。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 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後,先後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屬贛州市至今。 1988年12月10日,撤銷橫江鄉、屏山鄉、小松鄉,設立橫江鎮、屏山鎮、小松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 1997年l月14日,撤銷高田鄉,設立高田鎮(贛民字[1997]12號批覆)。至此,全縣轄5個鎮、10個鄉:琴江鎮、小松鎮、橫江鎮、高田鎮、屏山鎮、木蘭鄉、小別鄉、豐山鄉、岩嶺鄉、洋地鄉、小姑鄉、珠坑鄉、龍崗鄉、大由鄉、觀下鄉。 1998年4月7日,小別鄉更名為長天鄉(贛民字[1998]49號批覆)。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65286人;其中: 琴江鎮 35269 小松鎮 30075 屏山鎮 27204 橫江鎮 25147 高田鎮 14030 觀下鄉 37928 長天鄉 7138 木蘭鄉 10139 豐山鄉 15891 岩嶺鄉 7849 大由鄉 18494 龍崗鄉 10390 洋地鄉 7553 小姑鄉 5363 珠坑鄉 12816(人) 2001年5月9日,撤銷觀下鄉、長天鄉,劃歸琴江鎮;撤銷岩嶺鄉,劃歸高田鎮;撤銷小姑鄉,劃歸橫江鎮(贛民字[2001]202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30.3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5鎮5鄉。 琴江鎮 2004年轄:琴江委居委會、蓮城居委會、東城居委會、城南居委會、城北居委會、興隆村、西外村、梅福村、仙源村、溫坊村、建上村、前江村、江背村、大畲村、花園村、古樟村、濯坑村、漢坑村、杉柏村、沙塅村、睦富村、壩口村、湖下村、琴口村、沔坊村、何坑村、宜福村、小別村、長樂村、長天村、桐坪村、坵坊村。 小松鎮 轄:上街路居委會、小松村、羅源村、逕里村、聳崗村、石田村、瑤上村、蜀口村、江口村、丹溪村、許坊村、桐江村、羅溪村、新華村、勝和村。 屏山鎮 轄:屏山居委會、屏山村、長江村、勝利村、山下村、萬盛村、新坊村、羅陂村、新付村、長溪村、河東村、亨田村、頁背村。 橫江鎮 轄:橫江街居委會、橫江村、平陽村、丹陽村、洋和村、友聯村、秋溪村、羅雲村、煙坊村、姑溪村、齊賢村、珠璣村、張坑村、洋地村、石溪村、瑞坑村、泮弼村、徑口村、贛江源村、桃花村、小姑村、羅家村、開坑村、和平村。 高田鎮 轄:高田居委會、高田村、田心村、琴生村、湖坑村、祠江村、鄭里村、遙嶺村、勝江村、新坪村、岩嶺村、上柏村、大秀村、朱家村、堂下村、奎竹村、禮地村。 木蘭鄉 轄:木蘭村、小琴村、田江村、楊坊村、陳聯村、新河村、東坑村。 豐山鄉 轄:豐山村、陳江村、大琴村、上坑村、下坑村、河田村、下湘村、沿沙村、福村。 大由鄉 轄:大由村、河斜村、下伊村、羅田村、蘭田村、水南村、濯龍村、王沙村、高背村。 龍崗鄉 轄:龍崗村、新南村、下徑村、綠水村、新龍村、水廟村。 珠坑鄉 轄:珠坑村、塘台村、三和村、坳背村、竹溪村、高璣村、良溪村 2021年10月,生態環境部命名石城縣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021年9月,石城縣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95。 2021年8月,石城縣上榜2021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位列第88。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石城縣人口數量為28.32萬人,位列贛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2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838位,位列江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9位。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石城縣位列第72名。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石城縣榜上有名。 2019年8月,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石城縣在列。 2019年3月,石城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9年3月,石城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 2018年8月,石城縣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3年,石城縣被認定為2013年度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贛州市各區縣GDP排行榜》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江西區縣GDP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