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箇舊十大強鎮排名

箇舊十大強鎮排名-箇舊市鄉鎮經濟排名-箇舊發展好的鎮是哪個鎮

Softsister的頭像
Softsister
2023-08-28 07:30:12更新 · 654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箇舊是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北岸的縣級市,該市下轄4個鎮。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箇舊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箇舊市鄉鎮經濟排名,其中包括雞街鎮、老廠鎮等箇舊強鎮,告訴您箇舊發展好的鎮是哪個鎮,箇舊市各鄉鎮gdp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箇舊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7
推薦理由: 箇舊市雞街鎮地處紅河州中心,位於箇舊市北郊,國土面積72.1平方公里,東與箇舊市大屯鎮和蒙自縣的雨過鋪毗鄰,西與箇舊市倘甸鄉、沙甸區相連,南接箇舊市乍甸鎮,北與開遠市的羊街鄉接壤,中介於箇舊、開遠、蒙自三縣(市)的結合部,俗稱“箇舊北大門”。全鎮範圍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323、326、三那線縱橫交錯,雞石、雞蒙高等級公路正在修建中,公路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4公里。從雞街往東距蒙自縣城22公里,往東南方向距箇舊市區21公里,往西南方向距建水60多公里,往西北方向距開遠市28公里,有“一點連四縣(市)”之說。從鐵道運輸線來講,個碧石鐵路穿越境內,雞街火車站是石屏、建水、蒙自、河口、開遠、昆明各地相互間客貨運輸的必須之地。因此,雞街是滇東南公路、鐵路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雞街屬亞熱帶氣候類型,海拔在1213米至159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20℃。鎮轄區內5個村委會,35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壯、回、彝、傣、苗、哈尼等13個民族。到2000年底統計,全鎮總人口26000多人,總戶數7100多戶,其中農戶3276戶,13400多人,占全鎮人口51.6%,非農業人口3853戶,12600多人,占全鎮人口的48.4%。雞街的水利資源豐富,有7個龍潭,1條河(從乍甸流經雞街、沙甸、倘甸匯入瀘江),有4座小二型水庫(峽魚塘水庫、紅塘子水庫、蓮花池水庫、白坡水庫)。這優越的氣候和水資源,為本地區農業和畜禽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適生條件,是箇舊市水稻、包穀、蔬菜、甘蔗、烤菸、花生、石榴、柑桔等糧經作物和畜禽的重要產地。. 2014年7月,雞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72
推薦理由: " 一地理及人口概況 蔓耗鎮位於箇舊市區東南部紅河北岸,東經103°15′至103°26′29″,北緯22°59′34″至23°4′35″之間,是箇舊市、蒙自縣、屏邊縣、河口縣、金平縣、元陽縣六縣市的結合部,東鄰屏邊縣,東南面與河口接壤,距國家級口岸—河口95公里,南面與金平縣隔河相望,距省級口岸—金水河75公里,北面和西面與蒙自縣毗鄰,距省級開發區州府所在地—蒙自62公里,西南面與元陽縣相距55公里,距屏邊大圍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8公里,距箇舊市區84公里,是箇舊市的南大門,境內最高海拔1309米,最低海拔鎮機關所在地150米,最高氣溫41℃,最低氣溫15℃,年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為1280毫米。 蔓耗鎮的國土總面積103.27平方公里,鎮內轄6個村委會,27個村民小組,全鎮農村總戶數1108戶,農業總人口4556人,轄區內主要居住著彝、壯、傣、苗、布依、哈尼、漢等13個民族。 二、社會與經濟發展狀況 蔓耗鎮2005年儘管受到上半年旱情嚴重、下半年遭受洪澇災害的影響,但通過全鎮各族人民的頑強拼搏,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仍穩中有增。 完成農村社會經濟總收入3124萬元,比指標3115萬元增長0.3%; 農民人均純收入2668元,比指標2665元增長3元; 完成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110人,比指標90人增長22.2%;轉移勞動力45人,比指標40人增長2.2%; 完成肥豬出欄4400頭,比指標4344頭增長1.3%; 完成牛出欄235頭,比指標230頭增長2.2%; 綠化造林:完成木棉花基地造林8000畝,封山育林350畝,比指標316畝增長10.6%;退耕還林(荒山造林)10300畝,比指標10000畝增長3%;新造林地管護370畝,比指標316畝增長17%; 能源建設:完成沼氣池建設10口,為指標的100%; 扶貧開發:完成解決鞏固溫飽人口625—825元的人口110人,比指標100人增長10%;完成解決溫飽人口625元以下的人口215人,比指標210人增長2.4%。. 綠水河熱帶雨林度假區 綠水河熱帶雨林度假區地處雲南省紅河州的南部,轄於箇舊市蔓耗鎮,南與國家一類口岸-河口相連,北部距箇舊90公里,東北面連線蒙自縣,東南毗鄰屏邊縣,西邊與金平縣隔紅河相望,距縣城70公里,具有連……詳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53
推薦理由: " 老廠鎮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區,也是箇舊市地理位置最高的鄉鎮,由於海拔落差1300多米,形成了特有的多樣性氣候和資源豐富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一、地理及人口概況 老廠鎮最高海拔2750米,最低海拔1450米,位於箇舊市西南部,東經103011‘---103019‘,北緯230015‘---230020‘之間,東與蒙自縣冷泉鄉相接壤,南與卡房鎮相連,西與錫城鎮為界,北和大屯鎮相鄰。總面積106.27平方公里,有耕地9274.47畝,有林面積31905畝,連片天然草場104000畝。轄區內總人口51176人,農村人口僅占4946人,占總人口的9.7%,是一個典型的工礦鄉鎮。全鎮共有三個村委會,15個村小組。年平均氣溫12.5---14.5。C,極端年最低氣溫-5.40C,極端年最高氣溫290C,有霜日全年平均12天。年降雨量1200-1600mm。年平均日時數4.7小時。 二、社會與經濟發展狀況 老廠鎮是工大於農的鄉鎮,2004年經濟總收入14305萬元,其中鄉鎮企業收入高達12205.8萬元,占總收入85.3%,農民家庭經營收入2099.2萬元,只占14.7%,人均純收入2255元,地方財政收入641.12萬元,現有耕地9274.47畝,種植業以包穀、陸稻、烤菸、甘蔗為主。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工業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可以說是以農為本,因農而穩,以工而立,因工而興。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工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營造出工農協作,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發展:上半山以生物藥材為主,下半山以優質烤菸為主。目前,我鎮有省級優質烤菸示範基地兩個,生物藥材示範基地一個,烤菸面積3500畝,大草烏種植面積1360畝。煙區基礎水利設施建設完善。2005年,投入大量資金到煙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新修煙區道路一條3公里,灌溉溝渠兩條,長4000米,管網工程一套,蓄水量1800m3,生產小水窖600個,新修防洪塘子一個,新建烤棚群一排12個。今年,我鎮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加強煙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150個生產小水窖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始建設。.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雲南省
152
推薦理由: "一、地理及人口概況 卡房鎮位於箇舊市南部,距市區23公里,距省會昆明320公里,海拔250—2494米。東界蒙自縣,南接蔓耗鎮,西毗保和鄉,西北、東北與錫城鎮和老廠鎮接壤。屬上半山區,地勢北高南低,氣溫最高32℃,最低-3℃,年均16.5℃。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是箇舊市人口較多,面積最大的山區貧困鄉鎮,屬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鎮之一。全鎮轄區總面積342.6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民委員會,10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3087人,農業人口29249人,其中彝族人口12578人,苗族人口3926人,彝苗人口占農業人口的61%。全鎮所轄的15個村民委員會中,頭道水、卡房、田壩子、田心、斗姆閣5個村民委員會分布於個金公路沿線,龍頭寨、龍樹腳、路趕藤、打靶期4個村民委員會分布於東部山區,大黑山、火把沖、維西灣、扯土白、咪的期、苟街6個村民委員會分布於西部山區。 二、社會與經濟發展狀況 為加快卡房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卡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兢兢業業,不遺餘力地開展工作,使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實現了全鎮經濟持續增長、社會進步,保持了社會穩定。農村經濟總收入從2004年的24100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25448萬元,增長了6%。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4年的1730元增加到2005年的1920元,增長了11%。實現鄉鎮企業總收入31210萬元,完成年計畫31200萬元的100.3 %;實現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18506萬元,完成年計畫18500萬元的100.03%。2005年累計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77萬元,比上年的513萬元增長71%,增收364萬元。 三、自然資源 卡房鎮是箇舊市主要的錫、銅、鎢等有色金屬礦區之一,數十年來一直以礦山經濟為主。 位於鎮南部的棉花山有天然董棕樹林保護區,董棕樹樹幹筆直有環紋,株高10米左右,葉長3至5米,狀如魚尾,挺拔秀麗,裝點庭院別具一格,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棉花山董棕樹林也成為卡房旅遊資源開發的一道風景線。 四、基礎設施建設 鎮政府把解決貧困山區民眾的溫飽問題作為任期的一項中心任務來抓,加大了扶貧開發工作的力度,大搞以路、水、沼氣為主的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做好溫飽示範村、安居工程、整村推進項目的工作,繼續為貧困戶實施安居工程。". 【展開】
標籤:箇舊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箇舊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