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鄒城十大強鎮排名

鄒城十大強鎮排名-鄒城各鎮gdp排名前十-鄒城哪個鎮經濟好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9-04 07:30:11更新 · 1.83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鄒城是由濟寧市代管,且下轄13個鎮的縣級市,該市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資源豐富,整體的經濟也比較發達。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鄒城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鄒城各鎮gdp排名前十,其中包括香城鎮、城前鎮、大束鎮等鄒城強鎮,告訴您鄒城哪個鎮經濟好,鄒城十大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鄒城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227
推薦理由: 2021年12月,田黃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全省“平安農機”示範單位。 " 田黃鎮位於鄒城市東北部,距市區33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4.44萬,轄86個村,51個村民委員會。 該鎮國內生產總值3.41億元,工業總產值0.36億元,實現利稅414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86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0.5億元。財政收入19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9元。鎮內有水庫16座,總蓄水能力896萬立方米;有中學1處,國小14處,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醫院1處;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18部。 全鎮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47公頃,總產值4.02萬噸;瓜菜667公頃,總產1.9萬噸;種植業產值10612萬元;水產品總量1440噸,漁業總產值5708萬元;畜牧業總產值5708萬元。全年造林4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4%,林果總產值5439.48噸,林業產值1686萬元。 ". 三仙山景區 三仙山景區位於田黃鎮東南部,距離鎮政府駐地4公里,由福山、祿山、壽山3座山頭組成。總面積2萬畝,海拔466米。景區內有白蓮教起義、兔子廟、神仙洞、關帝廟、仙人蓬、望聖亭7處遺蹟遺址;有三仙山 十八盤山森林公園 十八盤山森林公園雄踞於東北32公里田黃、城前兩鎮的交界處,因山有十八層盤台而得名。面積6000多畝,自然景觀秀麗清幽,山體巍峨壯觀,溪水潺潺,蝴蝶翩飛,鳥語花香,現有靈溪谷、竹子園、槐花谷、 顏母祠 顏母祠位於鄒城市田黃鎮,年代為明、清。2013年10月10日,顏母祠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棲駕峪遺址 棲駕峪遺址位於鄒城市田黃鎮。年代為西周。2013年,棲駕峪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後峪遺址 後峪遺址位於鄒城市田黃鎮。年代為周至漢。 2013年,後峪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蓮教起義舊址 白蓮教起義舊址位於鄒城市田黃鎮。年代為清。2013年,白蓮教起義舊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221
推薦理由: 2021年12月,嶧山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全省“平安農機”示範單位。 2017年12月,嶧山鎮入選2017年山東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5年7月,嶧山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名單。 嶧山鎮位於鄒城市城南10公里處,面積為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轄7個管區,50個行政村,總人口5.2萬人。該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邾國故城、野店遺址等名勝古蹟,並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資源、旅遊優勢:鎮內104國道、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動脈縱貫南北;花崗岩、石灰岩、紅土等礦產資源豐富;還有被譽為“岱南奇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嶧山。 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為建成田成方、路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效經濟作物區,該鎮成規模的發展紀王紅根蒜苗、存里毛芋頭、大故、東顏山藥、沈莊早熟梅豆等特色蔬菜;先後啟動嶧東雙萬畝棗林帶、唐王山流域綜合治理、104國道兩側綠色通道、鳧山山系萬畝核桃園、世行項目開發五大規劃建設工程,發展旅遊觀光農業。畜牧業以規模養殖和分散養殖相結合,重點發展了店南肉鴨、高皇、留駕莊波爾山羊、苗莊蛋雞、鞏三瘦肉型豬、上山黃牛、北龍肉食兔等養殖專業村。畜牧業總產值達5245萬元。 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達683戶,註冊資金2800多萬元。該鎮花崗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建有花崗石生產加工企業(點)3個,石灰石開採加工企業(點)8處,年生產加工花崗岩、石灰石石子30萬方,實現銷售收入2400多萬元。同時憑藉嶧山風景區的旅遊優勢,帶動了周圍村居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黨委政府結合實際,採取參加經貿洽談會、親情招商、網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廣泛吸引鎮內外企業和個人來嶧山投資興業。近年來,共落實引進項目40多個,引資額達11000多萬元。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全鎮小城鎮建設總建築面積達27500平方米,融資1830多萬元,建橋樑7座,鋪涵管28處,完成了全鎮16.5公里的村村通柏油路建設,並不斷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強綠化、美化、淨化管理,現已初步成為特色鮮明、交通便利、功能齊全的鄒南旅遊型衛星城鎮,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載體。. 邾國故城 東周時期邾國故城遺址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的嶧山之陽,地勢開闊,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30米,南北寬約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故 野店遺址 野店遺址遺址位於嶧山鎮野店村南,系山東省史前考古文化遺址,屬山東省典型的大汶口、龍山文化,兼有周至漢代遺存。遺址地勢北高南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古文 嶧山建築群 嶧山建築群位於鄒城市嶧山鎮,年代為宋至中華民國。2015年6月23日,嶧山建築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參溝大屋窖 西參溝大屋窖位於鄒城市嶧山鎮西參溝村,年代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鄒城鬥雞台遺址 鄒城鬥雞台遺址位於嶧山鎮下山村南2公里處,南部緊靠嶧山,為周代遺址。因傳說此處是當年邾國王親國戚鬥雞取樂之地,故稱“鬥雞台”。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記。遺址原面積較大,後因山水將遺址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206
推薦理由: 大束鎮總面積136.6平方公里,轄77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0.26萬畝,7.8萬人。2005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完成10.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707 元。 大束鎮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富,規劃建設中的中國華夏文化標誌城就位於大束鎮西北九龍山系,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孟子林、葛爐山北周摩崖石刻、雲山漢墓3處,濟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灰城子遺址1處,文物古蹟眾多,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2005年被省授予“社會文化先進鎮”稱號,被濟寧市授予“農民書畫藝術之鄉”稱號。 大束鎮交通便利、區位優越。京福高速出路口設在大束鎮境內,104國道穿境而過,-鐵路在規劃中,嵐濟路貫穿全鎮東西,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極其便利。大束位於鄒城市城市規劃區內,距鄒城市東城新區10公里,距全國最大的坑口電廠-鄒縣電廠只有20公里,北與至聖孔子故里——曲阜市接壤,南距被譽為“岱南奇觀”的中國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嶧山8公里。西臨全國最大煤炭基地兗礦集團礦區,東接鄒東百里生態山區,臨城近郊,區位優勢明顯。 大束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石灰石貯量10億立方,花崗岩貯量2億立方。農副產品產量豐沛,現建有4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擁有10個無公害農產品和1個有機農產品,擁有名優產品聖林水泥、灰埠康大棗、正邦白條鴨等。大束鎮沿京福高速公路以東至灰卜嵐濟公路兩側規劃建設6平方公里的招商引資項目區,以“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以“熱誠、周到、快捷、高效”的服務宗旨大力招商引資,目前有20餘家外資企業落戶大束。境內有35千伏變電所2處,中國小19處,醫院2處,電力、水、通訊、郵政、寬頻等基礎設施健全完善,是投資興業、發 展產業的風水寶地。 發展中的大束鎮以豐富的礦產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投資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廣闊的發展平台。純樸、善良、誠實、好客的大束鎮人民歡迎國內外投資者來大束鎮開辦實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2021年10月,大束鎮被確定為山東省旅遊民宿集聚區創建單位。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大束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鄒城鴻山森林公園 鄒城鴻山森林公園位於大束鎮東南部,省道嵐濟路旁,距鄒城市區東10公里左右,流域總面積4萬畝,於2003年被鄒城市山區建設指揮部列為市生態旅遊開發區,是一處距鄒城市區最近、植被最好、交通最方便 魯靖王墓 靖王墓位於鄒城市大束鎮官廳村北,是魯王朱檀庶第一子朱肇煇(1388-1466年)的墓葬,墓為鑿石開壙磚砌室,長方形券頂,墓室為並列雙室,墓前原有陵園,現已毀。 昌平山玉皇廟 昌平山玉皇廟位於鄒城市大束鎮崮尚村東昌平山,年代為古建築,類別為古建築。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水河渡槽 水河渡槽位於鄒城市大束鎮,年代為1969年。2013年10月10日,水河渡槽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土旺防空洞 土旺防空洞位於鄒城市大束鎮,年代為1971年。2015年6月23日,土旺防空洞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桑莊渡槽 桑莊渡槽位於鄒城市大束鎮,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6月23日,桑莊渡槽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199
推薦理由: 城前鎮地處山東省鄒城市東部山區,總面積182平方公里,111個行政村,總人口8.6萬人,耕地面積9.5萬畝。2003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5.3億元,財政收入860萬元,人均收入3180元。是一個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捷、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大城鎮,具有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區位優勢城前鎮在全國地圖上有標示,是鄒東地區規模最大、交通最為便利、歷史最為悠久的城鎮,是一個輻射周圍20多個鄉鎮的商品集散中心。從大的範圍看,城前與周圍地級城市濟寧、泰安、臨沂、棗莊基本等距為90公里左右,與周圍縣級城市鄒城、曲阜、平邑、滕州、泗水等基本等距40公里左右,空間上處於幾個城市的幾何中心,而且與它們都有直接的交通聯繫。因此,城前鎮在鄒城市的地位是鄒東其它鄉鎮所無法相比的,是除城區以外優先發展的地區之一。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鄒東唯一的中心鎮。 交通便捷城前鎮境內有省嵐濟公路(嵐山頭——濟寧)東西穿過,棗徐公路(棗園——徐州)、平滕公路(平邑——滕州)南北通過,三條過境省級公路在城前鎮交匯,素有“六路通衢”之稱。日東高速泉林出口距城前界3公里,京福高速公路鄒城出口距城前30公里。與周邊城市和鄉鎮聯繫十分方便,有利於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散。 資源豐富城前鎮種植業主要有林果、花生、地瓜、蔬菜為主。林果有四大果品生產基地,即萬畝優質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萬畝雜果生產基地、萬畝大棗生產基地、萬畝櫻桃生產基地,此外山亭的梨和泗水縣的桃也在此集結外銷。花生種植面積5.5萬畝,均為最新品種魯花14、花育17,年產優質花生3000萬公斤。地瓜種植面積4萬餘畝,年產鮮地瓜45000萬公斤。蔬菜種植面積8000畝,其中有各類林果蔬菜大棚4 0 0多個。礦產資源主要有優質花崗岩資源5000多萬立方,黃沙3000多萬方。荒山、荒灘面積較大,有多年畜牧養殖的習慣和經驗,年產各種秸桿和食草5000多萬公斤。現有各類養殖專業村50多個,養殖專業戶200多戶,牛、羊、豬存欄量50多萬頭。適應建立各種養殖廠和飼料、食品加工行業。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成立了勞動服務公司和專業技術人才培訓中心,為企業代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如在當地務工,月工資在300元左右,適合組織大規模勞務輸出或在本地建立勞動密集型企業。 2022年4月,城前鎮被確定為第三批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鄉(鎮、街)。 2021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城前鎮為2021年山東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2016年12月,城前鎮入選為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示範名單。 2014年7月,城前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尼山紅色教育基地景區 尼山區紅色教育基地位於鄒城市城前鎮駐地西北12公里處,由十八趟林場、尼山區抗日英烈園、旅遊特色村等組成,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尼山區抗日英烈園坐落於十八盤山東麓渠莊村東,占地50餘畝,園內有 越峰山 越峰山風景區位於鄒城市城前鎮駐地南面3公里處。區內群山連綿,溝壑縱橫,梯田層層,亂石滾滾。南有越峰古村落,現存80餘處傳統民居,保留古色古香的生活原貌。60年代的-池、防空洞(現作窖藏洞)具 藍陵桃花源 藍陵桃花源因南北朝時期北齊大將高長恭,驍勇善戰,封藩徐州蘭陵郡,俗稱藍陵王,為躲避宗親殺戮與天女楊雪舞在此隱居,故而得名。藍陵桃花源旅遊景區包括藍陵桃花源、藍陵濕地、藍陵公園、藍陵古城四個部 梨杭景區 梨杭景區位於城前鎮北部,是鄒城、泗水、平邑三縣(市)交界地帶,景區內崇山峻岭,綿延不絕。梨杭因原來此處有梨園,故當地人稱為梨杭。梨杭景區素有“天然氧倉”之美譽,是濟寧市森林公園,由西北向東南 鄒城尼山區抗日英烈園 鄒城尼山區抗日英烈園位於鄒城市城前鎮渠莊村駐地,總占地面積80餘畝,其中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主要建有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館、抗日子弟國小、抗日後方醫院、防空洞、八路軍 黃約城遺址 黃約城遺址處於城前鎮尹莊村西北處,古城遺址在雨山之前、黃約山之後的山坳里,所以又稱“城子窩”,俗名為“碗子城”。明萬曆版《滕縣誌古蹟志》載“碗子城,在黃約山之後。俗傳黃約家也。”《山川志》又 城前鎮特產與美食 尚河蘋果 尚河蘋果鄒城市城前鎮農產品種植協會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於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據說“每天一蘋果,醫生 城前越夏西紅柿 城前鎮渠莊村記者看到前來收購西紅柿的客商絡繹不絕,農民採摘的西紅柿供不應求,由於當地種植的西紅柿果大,色澤鮮亮,肉質堅硬無酸味,耐儲運,且為無公害綠色食品,贏得了市場的青睞。作為鄒東山區的城前鎮是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193
推薦理由: 香城鎮地處鄒城市東南部,距市區20公里,全鎮人口8.4萬,面積177平方公里,下轄100個行政村。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2264萬元,財政收入22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0元。 優勢支柱產業多樣。林果、畜牧、石材、農副產品加工等是該鎮優勢產業。建有大棗、石榴、杏和桑蠶四大園區,規模成片經濟林達5.5萬畝,年產圓紅、長紅鮮棗200萬斤、蒙陽紅石榴500萬斤、金太陽杏和凱特杏200萬斤、鮮繭50萬斤。境內石材資源儲量豐富,以花崗岩為主,有優質的鄒城青、芙蓉綠等多個品種。全鎮花生種植5萬畝,花生加工企業達30多家,年購銷花生米10餘萬噸;香瓜種植6000畝,年產1.8萬噸;畜牧業以青山養、牛等食草畜禽為主。此外本地勞動力資源也相當豐富。 生態旅遊資源獨特。鎮內擁有全國水土保持千佳小流域-劉莊流域、國營林場-五寶庵山林場、鄒城市第二大水庫-莫亭水庫、全國綠化千佳村-大河灘村、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等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蹟,還有新建成的萬畝杏園、萬畝石榴園、萬畝棗園,形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環線。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120多公里,同時在大河灘村初步建成了生態、民俗觀光度假村。 社會人文環境良好。鎮內交通、通訊發達,京福高速公路、婁木公路南北貫穿。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電話,通有線電視。有幼稚園、中國小校36處,醫院2處。教育、文化、醫療條件優越,社會治安穩定,民風淳樸,環境宜人。 2017年6月,香城鎮被確定為第四批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香城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石鼓墩景區 石鼓墩村位於香城鎮東北部8公里處,區域面積1.13平方千米,屬山區村。該村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因村址位於琵琶山前,故初稱琵琶村。後因村西有一天然石塊像鼓狀,並且敲擊時能發出聲響,遂更名為石鼓 狼舞山 狼舞山,又名狼屋山,位於鄒城市香城鎮東部,海拔459米,山上有大小山頭15個,方圓11000畝,自然植被較高,有林面積3500畝,林果面積1000畝,宜林面積3000畝。風景區現為“山東省水 龍山玉皇殿 龍山坐落在香城鎮南部,鄒城與滕州兩市交界處,山自高峰向東西蜿蜒起伏數十里,象一條昂頭而臥的巨龍,故名為龍山。龍山屬嶧山山系,海拔415米,有大小山頭10餘個,占地面積11平方公里。龍山“玉皇 洪山谷生態園 洪山谷生態園位於香城鎮西北部,面積3000餘畝,與鄒城孟子湖和五寶庵風景區相鄰,是一處三面環山、風景秀麗的天然氧吧。生態園內有桃、杏、梨、蘋果、栗子、核桃等果樹7萬餘棵,各種用材林28萬餘棵 徐辟祠 徐辟祠位於香城鎮東徐桃園村,始建於宋代,明永樂年間重修,清代重建。1978年2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堂南北長32米,東西寬21米,祠外有兩塊石碑,東為“徐辟故里”,西為“徐辟祠墓”。 呂布點將台 普陽山位於香城鎮駐地西南部,海拔251.2米,與嶧山東西相對。在普陽山東面山麓,有一塊較為凸出且平整的高地,相傳為東漢呂布點將台遺址,系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記載,溫侯呂布與曹操爭奪兗州,兵 香城鎮特產與美食 香城長紅棗 鄒城“香城長紅棗”和“石牆薄皮核桃”相繼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審查和專家評審,被確認為地理標誌產品,予以依法保護,成為該市獲此稱號的兩個特色林產品。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是標示農 香城山楂 鄒城市香城種植山楂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百年山楂樹到處可見,是濟寧市面上著名的山楂之鄉。目前,香城鎮已營造3萬畝山楂林,全鎮種植山楂樹近百萬棵,人均山楂樹20棵。現在結果樹20萬棵,年產山楂150萬 香城酥梨 香城酥梨是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香城鎮的特產。香城酥梨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香城酥梨以其表面光潔,個大豐滿,多汁酥脆,營養豐富和無公害等幾大特點,並有多個品種對外銷售,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2013年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187
推薦理由: 太平鎮位於天津濱海新區最南端,東鄰海濱街,南連河北黃驊市,西接小王莊鎮,北臨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地處華北沖積平原,大港油田腹地,南北長15.4公里,東西寬15.1公里,總面積174.7平方公里,享有“全國體育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全國冬棗之鄉”的美譽。下轄19個行政村,總人口37031人,農業人口為33511餘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鎮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和黎族5個少數民族。 太平鎮交通暢達。現鎮域內主要公路有工農大道、太沙路、徐太路、遠太路、穿港路、港中路。港中路連線205國道,太沙路與大港油田幸福路相連,工農大道從鎮區西部通過,連線河北省黃驊市。距首都國際機場165公里,濱海國際機場、天津港以及黃驊港40公里,南港工業區20公里,黃萬鐵路從園區中部穿過並設有專用車站,榮烏高速緊貼園區西界並留有出口。 太平鎮黨委、政府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三區聯動、統籌發展”中心大局,堅持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又好又快,注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重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注重增加農民收入,注重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開創了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為推進太平早日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中華民營經濟園區、太平示範鎮和濱海冬棗科技示範園”三區聯動建設,大力改善民計民生,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 太平鎮能源豐富。轄區內有華北電力局擴建的22萬伏變電站一座,輸出電路8條。四座3.5萬伏變電站和鎮區一座4.5萬伏的變電站為全鎮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電力資源。另外,全鎮三分之一的村莊與大港油田有直接的聯繫,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促進了企業發展,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太平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太平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170
推薦理由: 石牆鎮位於南川區境內東北部,處於北固工業園區和水江工業園區之間,東鄰水江鎮,南接鐵村鄉,西連豐岩鄉,北交中橋鄉,距南川城區23公里。全鎮幅員面積37平方公里,轄4個村,18個農業社,2983戶,總人口9819人。是南川僅有的兩個革命老區之一。 二、地理自然條件 全鎮四面環山,中部起伏較小,境內屬典型的淺丘地形。南北長約8.9公里,東西寬約4.2公里,最高點位於樓嶺村涼風埡海拔1124米,最低處位於三合村私梨坪海拔400米。常年平均氣溫16.24攝氏度,降雨量1233毫米,年平均日照1247小時,無霜期290-300天,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出產水稻、玉米、花生、生豬、油菜、蠶桑、水果等農副產品。境內四季分明,生態植被俱佳,森林覆蓋率達45%,是避暑納涼和發展園藝、花卉產業的理想之地。此外,境內還蘊藏儲蓄量豐富的高嶺土資源,能為制陶產業提供優質的原料。 三、發展現狀 全鎮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良好。一是學校、衛生院、片區信用社、畜物站、水廠等服務部門齊全,較好地發揮了職能。二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農網改造全面實施,有線電話村村通,移動、聯通通訊無縫覆蓋,光纖電視網路覆蓋全鎮100%的村、村民小組及60%以上的人口,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集產品交易、經商、居住等功能為一體。四是交通便利,南川-水江通鄉柏油路貫通全境,鳴玉至水江的通鄉路交匯石牆,凸顯交通優勢,為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但目前,鳴玉至石牆通鄉路取水口危岩石是南川區當前最大最兇險的地質災害,給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成為阻礙石牆發展最大難題。五是招商引資見成效,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就地解決了部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六是瘦肉型生豬改良示範小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生豬飼養規模突破2萬頭,農民人均養豬頭數位居全市前列。七是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已形成黨政重視、部門聯動、民眾參與、利益導向、齊抓共管的格局,連續9年被南川市委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158
推薦理由: 看莊鎮地處鄒城市南部,總面積71平方公里,轄7個管區、39個行政村,人口3.8萬,耕地面積5.4萬畝,為省政府命名首批“省級中心鎮”,濟寧市特色農業鎮。 該鎮交通便利,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從全鎮南北穿過,投資興建的兩華里的鐵路專用線與京滬鐵路並軌運行;物產豐富,為遠近聞名的“土豆、黃姜蔬菜之鄉”;礦產資源豐富,現探明優質石灰石40億噸,紅土80億噸,黃沙1000萬噸,花崗石30億噸,石灰石18萬噸(碳酸鈣含量大於90%);地下水資源豐富,可開採量年平均600萬立方;全長6.6公里的付樓河,集水土保持、生物園林、高效農業、觀光旅遊於一體,年蓄水300萬立方米。 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全鎮重點實施了蔬菜、林果、畜禽三大富民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優質土豆、大蔥、大櫻桃、優質蛋雞為主導,以毛芋頭、黃姜、韭菜、優質肉牛、波爾山羊為補充的農產品格局。全鎮土豆、黃姜、大蔥等蔬菜複種面積達到3.5萬畝,全年蔬菜總產8.5萬噸,總收入達6000萬元,人均蔬菜純收入過1500元。同時抓好鄒城市大櫻桃研究所建設,創產值800餘萬元。該鎮還建立完善了“無公害農產品速測室”和“標準化蔬菜生產示範基地”,被省農業廳命名為“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成為鄒城市重點扶持的4個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之一,並順利通過了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質量認證,被鄒城市評為“產業結構調整先進鎮”,被濟寧市命名為“特色農業鎮”。 生態農業開發初見成效。堅持“生態立鎮”,高標準完成淮太流域2300畝70萬株的生態防護林建設,發展了千畝核桃園,全年新植速生楊、大櫻桃等各類樹木100萬株,全鎮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10.6%提高到12%。按照防汛、灌溉、固沙、護橋、吃水、養殖、行路、觀光“八位一體”的設計標準,抓好付樓河生態經濟帶開發和建成河段的管護。全鎮共新打機井58眼,大口井7眼,興修水利設施13處,整地改土300餘畝。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樹立“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理念,制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企業獎勵辦法》等規範性檔案,成立了招商引資企業“項目幫辦”。先後引進外資項目23個,實際利用外資3200萬元。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建立並逐步完善了中心鎮產業聚集區、民營經濟園、大付樓民營經濟園,著手規劃了夏看民營經濟園,組建了建材服務中心。. 2017年6月,看莊鎮被確定為第四批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2年11月,農業部認定看莊鎮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七賢寶土豆)。 黃山宋代羅漢造像 黃山宋代羅漢造像位於看莊鎮西黃山西南麓,此處有一水層岩溶洞,俗稱“羅漢洞”,是稀有的一穴雙孔洞,兩個洞孔石壁上共雕刻著18尊羅漢像。據考,其中11尊刻於北宋年間,7尊刻於清代。宋代羅漢像旁有 王看九女築墳築墳遺址 王看九女築墳築墳遺址位於王看村東、白石村北,形成年代不詳。當地民眾中至今流傳有兩種傳說:一說為墳中葬有同胞姐妹九人;一說為同胞姐妹九人,無親兄弟,其父母去世後埋葬於此,為表孝心,九兄妹用衣襟 王看九女築墳 王看九女築墳位於鄒城市看莊鎮王看村,年代為古墓葬,類別為古墓葬。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河南省
145
推薦理由: 范縣張莊鄉位於范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北、西、南三面分別與高碼頭鄉、龍王莊鄉、陸集鄉相鄰。東南部及東部濱臨黃河,與山東鄄城縣蘇閣鄉、李集鄉隔河相望,東北部與台前縣清水河鄉接攘。黃河在本鄉呈西南、東北流向,臨黃堤貫全境,將全鄉勻分為灘區和非灘區兩大部分,鄉政府駐臨黃堤北前張莊村。 全鄉轄區面積75000畝,可耕地面積39456畝。全鄉共分為五個管區、55個行政村,其中灘區村22個,非灘區村23個,全鄉總人口34491人。 張莊鄉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鄉鎮,改革開放前除農業收入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改革開放給張莊鄉注入了活力,使張莊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全鄉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鄉鎮企業發展迅速 1982年以前本鄉僅有農機廠和綜合廠兩家鄉鎮企業,且規模小、底子薄、收益甚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寬鬆的政策環境也給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張莊燈塔制杴廠、張莊木製品廠、中原航城纖維素廠、張莊青年膠合板廠、百發飼料廠等一大批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截止98年底,全鄉的鄉鎮企業已達52家,年總產值6934萬元,年利稅630萬元,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達1800萬元。張莊鄉的鄉鎮企業生產躋身於全縣第三名的位置。九七年張莊鄉也被市委、 市政府評為“四強”鄉鎮,鄉鎮企業已成為本鄉的一大支柱產業。 張莊鄉北距濮台公路5公里,東距京九大動脈僅20公里,向東南走約10公里即到清水河鄉黃河浮橋,過橋可直達山東省鄆城縣。98年貫串本鄉北部的濮台鐵路也建成通車。目前全鄉55個行政村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裝機總量達400多部。九六年鄉黨委、政府在鄉政府南面新開通過商業街,重修了鄉駐地的主要街道,美化了鄉駐地環境,加快了本鄉小城鎮建設步伐。同時在商業街西部規劃出張莊鄉工業小區,配備了水、電、通訊設施,並規定凡在小區內新建的企業兩年內免徵一切管理費用。便利的交通、方便快捷的通訊和寬鬆的政策環境使一批鄉鎮企業脫穎而出,也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來此投資辦廠。.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山東省
128
推薦理由: 中心店鎮位於“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 地”,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故鄉,山東省鄒城市北部,距市區3公里。北依“三孔聖地”曲阜和“五嶽之尊”泰山,南臨“岱南奇觀”嶧山,西接水泊梁山,社會總人口8.2萬,總面積89.25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 中心店鎮得名於北京至南京之中心點,自古有“南北通衢,兩京聖地”之稱,轄區內九龍山蜿蜒盤舞,山靈水秀,成為傳承華夏文化的一方寶地。該鎮交通發達,通訊便利,資源豐富。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京滬鐵路貫穿全鏡,通唐朝傳輸與國際網際網路連線。年產700萬噸的全國特大型礦井--東灘煤礦座落在鎮政府駐地。形成了獨特的臨鎮靠礦的區位優勢,是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鄉鎮。工企業發展迅速。全鎮擁有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100餘家,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化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運輸、編織等十大生產體系。農業林茂糧豐,是鄒城市重要的商品糧、無公害蔬菜、食用菌、畜禽、肉蛋、奶和農業高科技開發示範基地。特色農業、專業養殖享譽省內外,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興文明重鎮。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心店鎮將以科技工業園為依託,以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及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誠招天下客,共創宏偉業。 ". 2021年12月,中心店鎮被認定為第二批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鄉(鎮、街)。 2021年10月,中心店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969位。 2019年1月,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中心店鎮為2018年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鎮。 2017年7月,農業部認定中心店鎮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中心店草莓)。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中心店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中心草莓園 中心店鎮草莓觀光生態園擁有各類溫室草莓大棚2000餘個,年產量20000噸,產值3億元。形成了12月至次年6月份,近6個多月的草莓采供期,年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直接吸納勞動就業人數2000 鄒城玉皇廟 玉皇廟位於玉皇山山陽半腰處。據說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之子朱檀被封為魯王,欲在此山修建墓園。大元村李光棣,為阻止此事,夜間在山陽搭建一小棚,在磚上寫“玉皇廟”三字,立於棚內。第二天,建墓人發現有 鄒城玉皇山 鄒城玉皇山位於大元村北,山上有香火會、戲樓、王爺祠、玉皇廟等。玉皇廟位於山陽半腰處。據說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之子朱檀被封為魯王,欲在此山修建墓園。大元村李光棣,為阻止在此建墓,夜間在山陽搭建一 南宮适墓 南宮适墓位於鄒城市中心店鎮前南宮村東南約200米處。南宮适,字子容,亦稱南宮,春秋末年魯國人,既是孔子的學生,又是孔子侄婿。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為“郯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 石柱廠濕地 石柱廠濕地位於石柱廠村西北部,占地面積約七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千餘畝,採煤塌陷而形成。沿岸水陸交錯,草地常青,蘆葦成片。此外,濕地還有白鷺、野鴨等數十種動物和各類水生植物。河流南北繚繞、彎曲 大園戲樓 大園戲樓位於鄒城市中心店鎮,年代為清。2013年10月10日,大園戲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標籤:鄒城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鄒城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