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雙遼十大強鎮排名

雙遼十大強鎮排名-雙遼各鎮經濟排名前十-雙遼市哪個鎮最好

3號榜單員的頭像
3號榜單員
2023-09-04 07:30:11更新 · 1.27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雙遼是由吉利四平市代管,且下轄12個鄉鎮的縣級市。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雙遼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雙遼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臥虎鎮、服先鎮、王奔鎮等雙遼強鎮,告訴您雙遼市哪個鎮最好,雙遼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雙遼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245
推薦理由: 服先鎮地處雙遼市東北部,距市區62公里。北與長嶺縣新安鎮交界,東與公主嶺市玻璃城子鎮接壤,南與雙山鎮、興隆鎮毗鄰,西與向陽鄉相連。鎮政府所在地為服先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蒙王招農墾荒,梨樹一帶農民來此開荒種地。起初只有幾戶人家,到1910年,屯中已有住戶20幾家。1913年,雙山縣知事兼安墾局長牛爾裕為本縣數十個村莊重定了名字,服先堡便是其中之一。 雙山縣、遼源縣合併後,服先堡歸雙遼縣管轄。1947年5月24日,雙遼全境解放。1949年1月,雙遼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下設9個區,第七區人民政府駐地服先堡,下轄16個村。1958年10月,成立服先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服先人民公社為服先鄉,下轄8個村、50個屯。1985年7月服先撤鄉設鎮。 服先鎮東西長約21公里,南北寬約11公里,全鎮總面積為185平房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8000公頃,林地面積5300公頃。 服先鎮土壤屬沙性,後開發的土地以草甸土為主,土質瘠薄。境內有小型水庫一處(水泉水庫),總面積為2.1萬平方米,水深10米,蓄水量達8.4萬立方米,年產鮮魚7.5萬公斤。 服先鎮資源較貧乏,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農業。解放以來,該鎮經歷了土改後的個體生產、合作化、公社化,最後全面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 向陽屯遺址 向陽屯遺址位於四平市雙遼市服先鎮向陽村,類別為古遺址。向陽屯遺址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224
推薦理由: 臥虎鎮位於雙遼市縣城鄭家屯北30公里,東與紅旗鎮、柳條鄉、永加鄉為鄰,西部新開河貫通南北,南與縣城北郊、建設鄉隔西遼河相望,北與雙遼種羊場、玻璃山鎮接壤。臥虎鎮政府所在地在臥虎屯。 臥虎鎮(Wohu Zhen) 代碼:220382103 郵編: 位於雙遼市市區北30千米,東與紅旗街、柳條鄉、永加鄉為鄰,西部新開河貫通南北,南與雙遼市北郊、建設鄉隔西遼河相望,北與雙遼種羊場、玻璃山鎮接壤。南北長30千米,東西寬15千米,面積302.57平方千米。人口26710人。鎮政府駐前臥虎屯。轄臥虎村、五星村、同樂村、東方紅村、九家子村、六家子村、五家子村、前六家子、大富村、浩然村、協力村等。 原為蒙古族達爾罕王旗所屬。順治十一年(1654年),額赫屯開始建屯落戶。當時只有7戶人家居住於此。到額赫屯(即五星村)設蒙古屯後,發展到37戶。1900年漢人遷入,1911年……1927年,蒙古達爾汗王出賣東夾荒後,臥虎屯分別隸屬於雙山縣、遼源縣所轄。1940年臥虎屯屬雙遼縣管轄。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將原雙遼縣所轄的臥虎屯又劃給雙山縣管轄。1945~1946年5月,臥虎屯第一次解放,雙遼縣在臥虎屯成立臥虎區民主政府,區政府駐地在協力村。1946年5月以後,-占領臥虎屯,並在此設村公所。1947年,臥虎屯第二次解放,為雙遼縣所轄,並成立了第九區民主政府。1956年3月,第九區撤銷,劃分為臥虎鄉、佐嶺鄉、土山鄉。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臥虎、佐嶺、土山3鄉合併為臥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臥虎人民公社為臥虎鄉。1984年11月臥虎鄉撤鄉建鎮。1995年底全鎮總人口為30567人,其中農業人口21268人。 - 歷史 據考證,早在隋唐時代,就有朝鮮族在此居住。在距臥虎屯南2.5公里處,即臥虎村六屯的耕地群上,發現了高麗人小衙門的廢墟。現在臥虎村農民稱該處為“衙門地”。在同樂村西北原來的“海吐”舊屯址上,發現了朝鮮族人使用過的碗、缸等用品及家具殘片。 宋朝時,臥虎屯曾為遼金所轄。1972年,在駱駝嶺水庫坨子南發現一座古墓,發掘出古代弓、箭、刀等兵器,還有馬骨、馬鞍等殘片和一具男屍骨。經省考古學家鑑定系遼代表小官的墳墓,說明遼魯時代這裡曾有契丹人居住過的地方。 清世祖皇太極登基後,臥虎屯隸屬於蒙古族王爺達爾汗所轄,順治十一年(1654年),額赫屯開始建屯落戶。當時,只有7戶人家居住於此。到額赫屯(即五星村)設蒙古屯後,發展到37戶。1927年,蒙古達爾汗王出賣東夾荒後,臥虎屯分別隸屬於雙山縣、遼源縣所轄。 1940年,雙山、遼源兩縣合併為雙遼市,臥虎屯隸屬於雙遼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將原雙遼市所轄的臥虎屯又劃增長率縣管轄。1945~1946年5月,臥虎屯第一次解放,雙遼市在臥虎屯成立臥虎區民主政府,區政府駐地在協力村。1946年5月以後,-占領臥虎屯,並在此設村公所。1947年,臥虎屯第二次解放,為雙遼市所轄,並成立了第九區民主政府。1956年3月,第九區撤銷,劃分為臥虎鄉、佐嶺鄉、土山鄉。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臥虎、佐嶺、土山3鄉合併為臥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臥虎人民公社為臥虎鄉。1984年11月臥虎鄉撤鄉建鎮。 - 地理資源 臥虎鎮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5公里,幅員面積3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308公頃。臥虎鎮有漢、蒙、滿、回、朝、達斡爾6個民族。1995年底全鎮總人口為30567人,其中農業人口21268人。 地勢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土壤可分為四大類:西部清河沿岸是沖積土和鹽鹼化草甸土,平齊鐵路以東是淡黑鈣土,其餘為坨間風沙土。鎮境內有2條外流河、1條內流河,即西遼河、清河和泉眼溝。有泉眼溝和駱駝嶺兩座水庫。 山東屯古城址 山東屯古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雙遼市臥虎鎮山東屯年代:遼---金類別:古城址雙遼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山東屯古城址為年代:遼金時代城址,古城呈正方形,東北角樓殘跡尚 同樂東北坨子遺址 同樂東北坨子遺址位於四平市雙遼市臥虎鎮同樂村,類別為古遺址。同樂東北坨子遺址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97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王奔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王奔鎮名稱由來:紀念1946年5月在遼源縣(今雙遼)高家爐被叛匪殺害的高家爐區區長王奔(原名王慶福,河北安平人)烈士。 王奔鎮位於雙遼市南部,距市區15公里,地處東遼河北岸,西遼河東岸兩條遼河夾角地帶的吉林、內蒙古、遼寧三省區交界處,西與內蒙古科左後旗金寶屯毗鄰,南與遼寧省昌圖縣三江口鎮隔河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王奔鎮交通發達,鎮內陸路交通有國道303線(集錫公路)和國道203線(沈明公路)兩條國家級公路在境內交叉通過,往西北可通過雙遼市到達內蒙古通遼市,往西經203線可到達遼寧的瀋陽市;往東經長鄭路可達長春市;南沿303線可達四平市。鐵路交通也十分方便,我鎮距雙遼市、內蒙古金寶屯鎮、遼寧三江口鎮三個火車站都在10公里左右。我鎮是雙遼市的南大門也是雙遼市遠期發展的衛星城。 王奔鎮幅員面積1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637公頃。全鎮有15個行政村,65個自然屯,69個行政屯,總人口24,843人。 王奔鎮東部是東遼河流域黑土地適應綠色無公害水稻的發展;西部是西遼河流域沙性土壤適應玉米、無公害蔬菜發展。王奔鎮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其中玉米面積3,000公頃左右,占耕地面積的50%;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薯類、瓜菜等,其中留久甜瓜和呈祥脫毒馬鈴薯已達無公害瓜菜標準,正在形成區域優勢;養殖業以養牛為龍頭帶動養羊、養豬的發展。 由於王奔鎮交通方便,地下水資源、勞動力資源和農業資源都十分豐富,因此,適宜在鎮區內發展工業、農畜產品加工型企業。我們在招商引資上給予在地方政府許可權內的諸多優惠政策,我們真誠地歡迎國內外客商來王奔投資辦廠、興業發展。 多年來,鎮黨委、政府團結協作、開拓進取,堅持建好班子、帶好隊伍,樹立形象聚民心;壯大經濟,加快發展,牢記宗旨心繫百姓;不斷促進農民增收,全鎮政通人和、經濟繁榮、三個文明穩步推進。在2004年,以中央“一號檔案”為指針,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王奔的各項事業必將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仕家東坨子遺址 仕家東坨子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雙遼市王奔鎮仕家村年代:青銅、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雙遼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仕家東坨子遺址為年代:青銅時代與年代:遼金時代遺物 王奔墓群 王奔墓群位於四平市雙遼市王奔鎮光明村,類別為古墓葬,時代為遼。王奔墓群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87
推薦理由: 雙遼市轄鎮。 1956年置鄉,1963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4年建鎮。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府33公里,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1.9萬。鎮府駐玻璃山。四(平)齊(齊哈爾)鐵路過境並設站,鄭(家屯)太(平山)公路、鄭(家屯)洮(南)公路過境。轄玻璃山、聚寶、永安、長嶺、合心5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矽砂廠、農機修配廠。農業主產玉米。.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內蒙古
150
推薦理由: 東明鎮位於奈曼旗東部,西距奈曼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鎮80公里,東距科爾沁區100公里。轄區東鄰得勝鎮,西接八仙筒鎮,南鄰奈林蘇木,北部與興隆沼林場和清河蘇木相接。 東明鎮轄區總面積50.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93萬畝,沼地6.8萬畝。林地面積總體地貌特點為南沙北沼中平原。全鎮轄38個行政村,共6424戶,總人口28925人,其中農業人口27327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4%。全鎮工業生產值1.2億元,其中農業產值為1億元,糧食總產量1億斤,牧業大小畜年度存欄數3.8萬頭(只)。 京通鐵路和國道111 線穿過全境,鐵路設有貨運站台。東茫線公路由北向南通過庫倫旗與遼寧省相接。鎮內公路總里程40公里。全鎮38個行政村全部通電、通路、通郵、通廣播電視、通程控電話或無繩電話,中國移動和聯通信號覆蓋全境。. 東明鎮名稱由來:紀念1946年12月在奈曼旗劉家茶館與土匪作戰時犧牲的中共奈曼旗旗委宣傳部部長梁東明(廣東廣州人)烈士。 【展開】
雙遼興隆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49
推薦理由:雙遼興隆鎮位於雙遼市東北部,是一個總占地面積為155平方千米,且擁有1.35萬人口的鄉鎮,該鎮以農業為主,歷來也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了吉林省的重要產糧區和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展開】
TOP 6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70
推薦理由: 雙山鎮位於雙遼市東部,西距雙遼市38公里,東與公主嶺市、梨樹縣、遼河農墾區相毗鄰。雙山鎮歷史悠久,於1912建鎮,2000年與原秀水鄉合併,成為雙遼東部較大的鄉鎮。 全鎮幅員面積320平方公里,總戶數7377戶,總人口28500人,全鎮耕地面積11145公頃,林地面積600公頃,草原面積1000公頃。境內有天然形成的八一湖、合親泡、小山泡、豐吉水庫、川頭水庫、水域面積達1200公頃。鎮轄21個行政村、86個行政屯。1個街道辦事,5個居民委。農村人口21000人,戶數5913戶。其中勞動力人數為10500人,富餘勞動力人數60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57%。已轉化和轉移的勞動力1900人,占富餘勞動力人數的32%,其中外出打工800人,內地轉化1100人。幾年來,我們雙山鎮黨委、政府在雙遼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使全鎮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998年被確定為省級十強鎮;1999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批准為一級財政鎮。. 2014年7月,雙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八一水庫 八一水庫位於吉林省雙遼市雙山鎮南部,長鄭開發帶南端。西依沈明公路、北鄰長通公路,交通便利。距雙遼市區僅40公里。八一水庫屬平原自然風景區,壩長5248米,庫容為1650萬立方米,庫內可供遊客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50
推薦理由: 雙遼茂林鎮隸屬於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地處雙遼市北部,該鎮下轄3個社區、27行政村,擁有3.71萬的常住人口,其總區域面積468平方千米,境內設施齊全,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展開】
標籤:雙遼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雙遼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