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齊齊哈爾十大強鎮排名

齊齊哈爾十大強鎮排名-齊齊哈爾各鎮經濟排名前十-齊齊哈爾哪個鎮經濟發達

2號榜單員的頭像
2號榜單員
2023-08-30 16:58:19更新 · 1.69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齊齊哈爾是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且於2022年取得1318億元GDP的城市。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齊齊哈爾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齊齊哈爾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雅爾賽鎮、龍江鎮、景星鎮等齊齊哈爾強鎮,告訴您齊齊哈爾哪個鎮經濟發達,齊齊哈爾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齊齊哈爾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204
推薦理由: 江橋蒙古族鎮位於泰來縣北部,距縣城48公里,地跨東經123°37′至123°48′,北緯46°34′至46°49′。西與內蒙古扎賁特旗接壤,東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隔江相望。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2.2萬人。是泰來縣重要的畜牧業、旅遊業、商品糧和漁業生產基地。“111”國道和平齊鐵路貫穿南北,嫩江幹流流經本鎮,南至哈爾濱,北至嫩江縣,交通十分便捷,是進入內蒙扎旗等地的交通轉運站。 江橋蒙古族鎮資源豐富,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嫩江幹流水域廣闊,盛產“三花五羅”、鯰魚、鰱魚等,味道鮮美,遠近聞名,年產魚500噸以上,漁業開發極富潛力;有水稻面積1.6萬畝,年產水稻1萬噸;江水灌溉的水稻優質米無公害、無污染、品質優、口感好,市場前景廣闊。江橋蒙古族鎮沙性土壤較多,綠皮香瓜、花皮大西瓜及沙棘果、李子等產量豐富,久負盛名。 江橋蒙古族鎮歷史悠久,有震驚中外的馬占山抗戰遺址,建有江橋抗戰紀念公園。民族風情獨特,人文景觀豐富,沿江地帶是旅遊度假的最佳場所,旅遊資源開發極具潛力。江橋蒙古族鎮投資環境十分優越,竭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合作。". 2014年7月,江橋蒙古族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201
推薦理由: 泰來縣轄鎮。縣府駐地。1949年為第一區,1956年置泰來鎮,1958年改鎮公社,1980年復鎮。位於縣境中南部。面積88平方公里,人口6.2萬。平齊鐵路、齊白公路過境。轄繁榮、星光、火紅、宏程4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機械、造紙、乳製品、食品加工等廠。農業主產蔬菜。. 2014年7月,泰來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198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寶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寶泉鎮地處烏裕爾河北岸,位於克東縣北端,鎮所在地紅星村距縣城15公里。北與愛華林場、紅旗種奶山羊場、建業農場接壤,南與金城鄉、克東鎮毗鄰,東與玉崗鎮相連,西南與克山縣相望。寶泉鎮的泉水清涼無比,口感發滑,略有甜味,多喝不脹肚,食慾大增,腸胃通暢,做飯“宣騰”,香味四溢,眾人稱泉水為“神水”,稱此地泉子為寶泉,寶泉鎮的名字由此而來。 齊北鐵路貫穿全鎮,哈黑公路橫跨南北,鄉村公路縱橫交錯,是黑河、綏化地區通往齊齊哈爾的重要通道,是全縣經濟貿易往來的橋樑和紐帶。 寶泉鎮地域面積1986年為281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458.9公頃,2005年共有耕地17467公頃,境內有烏裕爾河、折鐵河、亞布丹溝3條水系,有先鋒、中興2座水庫。全鎮地勢北部較高,海拔300米左右,是小興安嶺余脈半山區,多為高崗陡坡地,往南則是平川漫崗,沿河溝兩岸有草原牧地和低洼地,全鎮土壤肥力較高,85%以上屬於黑土和草甸土,全年無霜期在111~166天。 1986年全鎮有9378戶,37117口人,男19605人,女17512人,其中城鎮非農業人口11781人,占人口總數的31.7%;2005年名山鄉大部分村屯併入後,全鎮總戶數為16139戶,比1986年增加6761戶,人口為53293人,比1986年增加16176人;男27156人,女26137人,農業戶口為9900戶,農業人口為37732人,農村勞動力為22136人。在總人口中漢族約占98%,回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朝鮮族、達斡爾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約占2%。 春光村是朝鮮族集中居住的村,也是全縣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2004年10月,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劃歸寶泉鎮管轄。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198
推薦理由: 富裕鎮是富裕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鎮幅員面積為67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和5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7.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0.5萬人,富裕鎮歷史悠久,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經濟基礎雄厚,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年工農業總產值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財政總收入650萬元。. 2014年7月,富裕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171
推薦理由: 甘南縣轄鄉。1957年置音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西部,音河東岸,距縣府12公里。面積191平方公里,人口1.3萬。有公路接301國道。轄音河、興業、興旺、興武、興全、興建、興農、興十四、山灣、大崗1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建材、化工、食品、糧油加工等廠。農業主產玉米、大豆、小麥,兼產馬鈴薯、甜菜。境西北有金代東北路界壕邊堡遺址。 2011年7月14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於甘南縣音河鎮人民政府駐地遷址及更名的批覆》:同意甘南縣音河鎮人民政府駐地由音河村遷至興十四村,並更名為興十四鎮,行政區域、隸屬關係不變。 2016年10月,興十四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興十四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166
推薦理由: 北聯鎮位於克山縣中北部30公里處,幅員面積170.79平方公里,耕地166990畝,有7205戶, 25185口人,勞動力13124人。其中,農業戶6780戶,農業人口23378人。鎮轄7個行政村,24個自然屯,34個村民小組,境內有駐軍農場2個,國營林場1個及縣第二良種繁育場。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360元。相繼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鎮、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幾年來,北聯鎮黨委、政府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民生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廣大幹部民眾埋頭苦幹,合力攻堅,取得了可喜成績,相繼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鎮、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土地規模經營工作。 在縣委、縣政府實施“四抓”戰略的指引下,我們北聯鎮黨委以“抓規模帶產業,強農富民”為工作努力方向,鎮黨委通過認識再提高、方式再轉變、措施再加強,以整村土地規模經營、合作社土地規模經營、大戶土地規模經營三種方式,使全鎮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了15萬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90%,解放了農村剩餘勞動力,使之轉移到小城鎮內從事二三產業或外出務工,每年勞務收入達到1.5億元,較大程度的提高農民收入。 二、小城鎮建設工作。 我們北聯鎮自2010年被列為全省百鎮建設試點以來,根據鎮情實際,分步實施,有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公園綠地建設。我鎮投入資金150多萬元,建成1.5萬平方米的娛樂休閒廣場,栽植雲杉、忍冬、丁香、榆葉梅等綠化樹種13個、3600餘株,並在廣場中心硬化了2800平方米的籃球場地,配套了建設運動器材,使民眾茶餘飯後有了休閒娛樂場所。二是悅府小區建設。我鎮引進黑龍江省宇宏陽房地產公司資金4000萬元,在公園綠地東側開發建設悅府小區,小區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的,有住宅商服樓6棟。三是巷道硬化建設。硬化鎮內巷道11條,3124延長米,改變過去民眾出行“晴天滿身塵土、雨天泥濘不堪”的情況。四是地下排水建設。在鎮內鋪設地下排水管網1100延長米,使生活污水得到處理,保障了民眾的身體健康。五是道路拓寬建設。為了進一步強化鎮內主幹道的交通承載能力,拓寬鎮內主大街道路6000平方米。六是排水明溝建設。維修和新建排水明溝4000延長米,鋪裝排水明溝蓋板4000延長米,使雨水和雪水能得到及時的排放,淨化民眾的生活環境。七是別墅樓建設。在鎮直所在地的新興村新建多層住宅樓4棟,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入住農戶200戶,同時完善小區內的水、電、路等配套附屬設施建設。這七項利民工程,極大的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農民合作社建設工作 北聯鎮共有在工商部門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32個,其中,種植業合作社21個,養殖業合作社6個,服務業合作社5個。2013年以來,在全縣農民合作社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帶動千萬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我鎮的各類農民合作社全面鋪開,較有成效的帶動了鎮村經濟發展。 一是運營規範,標準提升。我鎮把經營土地面積在5000畝以上的新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復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國良玉米合作社3個大型合作社建設列為指導的重點,使之規範化運營,更好的發揮領頭雁的示範帶動作用。 二是扶持發展,吸納壯大。我鎮把規模經營土地2000畝至5000畝的北合村三合玉米合作社、同富村同富大豆專業合作社、黎明村農機專業合作社3箇中型農民合作社,作為扶持培育對象,經過精心的培植,這些合作社在制度上更加健全,在帳目上更加規範,在種植標準上更加科學。 三是夯實基礎,穩步推進。我鎮在夯實基礎,穩步推進合作社建設的同時,選擇有潛力、發展前景廣闊的福民玉米種植合作社、鑫盛玉米合作社、黎明村大豆合作社3個小型合作社加以重點培養,使之呈現星星之火燎原之勢。 我們北聯鎮有7個行政村,在合作社建設上,不僅達到了區域布局合理,而且在提高農民收入上也起到了引領作用,各村都依託自身的優勢,按照農民的意願組建了不同農民合作社。 四、新農村建設工作 農民收入的增長,集體積累的增加,促進了新農村建設的拓步向前,全鎮硬化道路通村道路40公里,建成了文化娛樂廣場3個,並配套健身器材, 6200延長米的巷道得到了全面整修,築石砌路邊明溝1.2萬延長米,安裝鐵柵欄4600延長米,安裝太陽能路燈66基,栽植綠化樹6萬株,文體活動繁榮向上,新興村被評為全省新農村示範村,全鎮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的開展。 2020年5月,北聯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4年7月,北聯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164
推薦理由: 2014年7月,三道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拜泉縣轄鎮。1945年為三道區,1949年改第五區,1958年成立先鋒公社,1959年更名三道鎮公社,1984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32公里。面積176平方公里,人口2.5萬。拜泉至海倫、明水至海-路於此交會。轄利華、聯心、合心、革新、富業、久勝、民心、齊心、眾心、群心、同心1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服裝、農具、糧油加工、食品加工等廠。農業主產玉米、小麥、大豆、水稻,盛產甜菜、亞麻,特產大蒜。. 寶塔公園 三道鎮寶塔公園以古塔為依託,突出生態旅遊的主題。園內的古月塔建於1936年,是拜泉縣僅存的唯一的一座古蹟,園內還存放一株一億年以上的古樹化石給園中增添了新的景觀。園內的綠化、美化、香化工程完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省
156
推薦理由: 景星鎮是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其地處龍江縣西南部,東與廣厚鄉隔河相望,南與杏山鄉相鄰,西與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阿爾本格勒鎮交界,北與山泉鎮接壤,這裡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整個鎮總面積為560.25平方千米。 【展開】
雅爾賽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省
154
推薦理由:雅爾賽鎮是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下轄鎮,該鎮地處於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東部,總占地面積為181平方千米,這裡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綏滿高速公路、301國道、碾北公路、齊查公路縱貫全境,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嫩江、音河等主要河道。【展開】
TOP 9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黑龍江
81
推薦理由: 位於碧波蕩漾的雅魯河畔,濱洲鐵路,碾北公路,齊烏公路橫穿境內,是龍江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幅員面積2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萬畝。轄10個行政村,10個社區,三個農牧場,人口16萬。該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氣候宜人,城鄉風景秀麗;經濟繁榮,交通通訊便利;物華天寶,是投資興業的熱土。 近年來,龍江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提出的448經濟振興工程的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2年躍入全省50強鄉鎮之列。2003年鎮黨委被評為省級六個好鄉鎮黨委標兵。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級經濟發展先進單位。 新的世紀,龍江大地正煥發著勃勃生機,龍江人民正昂揚著奮發的活力。優惠的招商政 策,寬鬆的投資環境,完善的服務的體系,豐富的物產資源,正是每位投資者嚮往之地。我們誠邀各界有識之士到龍江來創業發展。在這片熱土,您一定能得到豐厚的利潤回報,鑄就您事業的輝煌。. 2014年7月,龍江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龍江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龍江鎮特產與美食 龍江小米 龍江小米久負盛名,穀子種植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在19271929年間,穀子的種植面積年均已達到50萬畝。隨著新技術的推廣,龍江縣已成為黑龍江省西部雜糧產銷集散地、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並創建了全國綠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齊齊哈爾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