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臨江十大強鎮排名

臨江十大強鎮排名-臨江各鎮經濟排名前十-臨江哪個鎮經濟最發達

城市專員的頭像
城市專員
2023-09-04 07:30:09更新 · 1.16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臨江市是位於白山市境內,且下轄6個鎮的縣級市,該市經濟較為發達。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臨江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臨江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樺樹鎮、六道溝鎮、葦沙河鎮等臨江強鎮,告訴您臨江哪個鎮經濟最發達,臨江十大強鎮排行榜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臨江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99
推薦理由: 一、地理位置: 葦沙河鎮位於臨江市西南部,雲峰庫區中上游,鎮政府距市政府駐地27公里,東經126°33′至126°48′ ,北緯41°40′至41°52′,東與大栗子鎮相連,西與八道江區接壤,北與花山鎮及江源縣毗鄰,南與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茲江道中江郡長城裡,土城裡隔水相望。東西相距21.4公里,南北相距21.9公里,全鎮總幅員面積268平方米公里,其中:葦沙河村(含葦沙河街20.92平方公里),四道河村67.95平方公里(含西崗14.97平方公里)錯草村107.48平方公里,大松樹村39.32平方公里,葫蘆套村32.33平方公里,全鎮轄區五個行政村二十七個社,兩個街道,四個居委會。 二、自然概括 (一)地質地貌、河流 境內大部是山地,群山環繞,平均海拔760米,最高海拔1492.1米,最低處海拔318.75米,土地多為黃沙土和黃粘土,主要河流5條,葦沙河金銀峽(原名石灰溝河),錯草溝河,大松樹河,白馬浪河,全長120里,均通過境內注入鴨綠江。 (二)、氣候條件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境內冬季最低氣溫—33.7℃,夏季最高氣溫36℃,年平均氣溫4.9℃,年有效積溫2800℃,其中大於10℃ 的年積溫2400℃ ,全年日照2600小時,初霜在九月中旬,終霜在翌年五月上旬,無霜期130天左右,降雪量約為29—50cm,積雪天數79—132天,年平均降水量780cm,春秋多西南風,夏季為南風,冬季為西北風,最大凍土深1.30米,最高積雪天數為150日,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000—1000mm,立時極端最大風速20m/s,多年平均風速1.3m/s,最大冰厚1.23米。 三、歷史沿革區劃 (一)、葦沙河的由來 葦沙河發源於葦沙河鎮於華山鎮交界的椴木松嶺頂,流經四道河子村,葦沙河村綿延40餘里,注入鴨綠江,葦沙河遷回曲折,河底沉積了大量的黃沙,兩岸長滿了蘆葦,葦沙河及河畔的小鎮便由此而得名。.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葦沙河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金銀峽 金銀峽是臨江近年來重點開發的生態經濟旅遊區。這裡山奇水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景色裝扮得絢麗多彩。每年的黃金周期間,“金銀峽”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四方賓朋。金銀峽位於臨江市葦沙河鎮,距臨28 葦沙河庫區 葦沙河庫區位於葦沙河鎮,是雲峰水庫的上游,距臨江18公里,距雲峰水庫大壩65公里,江面水寬達1000米,平均水深30餘來米。這裡碧波萬頃,山水相依,水鳥潛浮,魚蝦相戲,江水清澈透明,波光嫵媚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99
推薦理由: 花山鎮位於老嶺山脈腳下,臨江市西北9公里,轄區面積232平方公里,總人口 10886人,耕地面積2.4萬畝,林地面積30.7萬畝,鴨大鐵路、臨白公路橫貫鎮內,交通十分便利。鎮內自然資源豐富,盛產鎂、銻、金、鐵等多種金屬礦石、野生動植物,主要有林蛙、山參、黨參、細參、山芹菜、五味子等。 花山鎮交通十分便利,鴨大鐵路,臨白公路橫貫鎮內,老嶺隧道下在施工,預計三年後可建成通車。屆時,將大大提高機械通輸的效率,為我鎮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和活力。 花山鎮位於老嶺山脈腳下,臨江市西北9公里,轄區面積232平方公里,總人口 10886人,耕地面積2.4萬畝,林地面積30.7萬畝,鴨大鐵路、臨白公路橫貫鎮內,交通十分便利。鎮內自然資源豐富,盛產鎂、銻、金、鐵等多種金屬礦石、野生動植物,主要有林蛙、山參、黨參、細參、山芹菜、五味子等。 近年來,花山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工作,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和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供優惠政策,積極幫助和扶持鎮辦、林辦企業的發展,鼓勵廣大民眾發展個體經濟,使全鎮經濟和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受到各部門好評。2000年花山鎮黨委被吉林省委評為“六好鄉鎮壓黨委標兵”,2001年被省政府評為“工業科技示範園區”。 2002年花山鎮確立了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力增強為目標、最佳化一產、生態強鎮,強化二產,興工富鎮,活化三產,商旅興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努力實現全鎮壓發濟的跨越式發展。.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湖北省
192
推薦理由:【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66
推薦理由: 六道溝鎮位於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東經127度12分,北緯41度36分,東與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接壤,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北距離24公里,東西相距23.3公里,幅員面積275.6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62個社,46個自然屯,2個街道辦事處,氣候類型分為沿江、高寒、半高寒、總人口為12040人,其中農業人口為8458人,有漢、滿、回、彝、朝鮮、蒙古、土家7個民族,23個黨支部,黨員348人。 六道溝鎮位長白山腳下,鴨綠江畔,世界特大型優質硅藻土礦區,具有豐富的硅藻土資源和鐵礦。六道溝鎮為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量,對來六道溝鎮投資建廠,在政策、稅收及軟環境中給予充分的優惠條件和優惠政策,歡迎各界有志之士來六道溝鎮投資建廠。 農產品的名優特產:尤以夾皮溝村黃煙和經建村的粉條最為出名,為白山市知名品牌,經濟效益可觀,有一定的開發潛力,此外火絨溝村的山菜,樺皮、銅山村的林蛙養殖有一定的規模。 六道溝鎮經濟發展情況: 六道溝鎮實施以林地經濟發展為主題,振興林業和礦業兩個支柱產業,抓好鄉鎮企業多種經營和小城鎮建設三個重點,實現林下規模發展中藥材,綠色食品產業,土豆深加工和黃煙規模生產三個突破的“1233”工程。全鎮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7821萬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7008元,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0575萬元,其中農業5761萬元、工業總產值14814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20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907元。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穩定發展。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和發展“一村一品”區域特色經濟,它們是樺皮村北芪中藥村,東馬村溫室大棚建設了六大基地,砬台村規範化養豬業,夾皮溝的黃煙、西馬的玉米良種繁殖,七道溝的優質稻米生產,南崗仁德村的果品生產,大楊樹的貝母生產,銅山的林蛙養殖,經建村的粉條加工,火絨溝村的山野菜移植田園溫室四個林地經濟綜合開發區,發展封溝養蛙面積達14萬畝。野生動物保護3處;保護和發展林下中藥材4000餘畝,培育快楊苗65萬株,發展速生豐產林2453畝,義務植樹3萬株,依託林地經濟開發,農民收入顯著增加。畜牧業方面,2001年發展生豬12360頭,牛7180頭,羊4200隻,禽113千隻。. 2014年7月,六道溝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七道溝遺址 七道溝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臨江六道溝鎮七道溝村年代:唐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臨江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遺址緊連七道溝村,據七道溝地勢觀察,有一條東西向的二級台地 樺皮甸子城址 樺皮甸子城址位於白山市臨江市六道溝鎮樺皮甸子村,類別為古遺址。樺皮甸子城址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臨江銅礦老選礦廠遺址 臨江銅礦老選礦廠遺址位於白山市臨江市六道溝鎮銅山街,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臨江銅礦老選礦廠遺址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44
推薦理由: 四道溝鎮位於臨江市東南部,距臨江市政府22公里,鴨綠江上游,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幅員面積118.5平方公里,全鎮有坡口村、四道溝村、三合城村、煙筒溝村、崗頭村、雙頂山村6個行政村,36個自然屯。全鎮戶數1168戶,人口6124人,其中農業人口5373人,非農業人口751人,全鎮現有耕地面積1013公頃。林地面積9102公頃。 四道溝鎮地處沈長公路之間,交通便利,林業資源,水資源豐富。農業生產力水平較高,2001年全鎮完成社會生產總值7979萬元,農業總產值345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85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575萬元,農村人均收入2757元,全口徑財政收入48.4萬元。 近幾年來,四道溝鎮按照“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力增強,促進農村穩定繁榮”這一目標,堅持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深化農村改革,突出特色經濟的發展。認真抓好四個基地建設,一是中草藥材基地建設;二是畜牧業基地建設;三是山參保護地基地建設;四是瓜果基地建設;逐步形成四道溝鎮特有的“一村一品”的生產格局。農業生產已從單一的糧食生產解放出來,種植品種和種植面積以市場為導向,不斷發燕尾服有特色、低成本、高效益的作物。 近幾來,四道溝鎮的鄉鎮企業已有了長足的發展,通過招商引資,組建了臨江市業柱化工有限公司,該公司總投資1500萬元,採用硅藻土為原料,生產白炭黑產品,預計2002年末可投入生產,可安置就業人員200餘人,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利稅可達1000萬元(其中稅收373萬元)。通過招商引資與台灣合資組建了臨江市華源環保餐具有限公司,該公司一期工程投資300萬元,採用稻殼為主要原料,生產環保餐具。該產品銷往歐洲各國。現已生產,年產值可達280萬元,利稅可達148萬元(其中稅收62萬元)。 全鎮認真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使非公有制經濟有一個良性發展的空間。全鎮共有建築、運輸、餐飲、商業、娛樂等個人服務業153戶,從業人員1821人。 四道溝鎮依山傍水,風景優美,交通便利。近幾年來充分開發了原始生態,古蹟遺址,民風淳樸的旅遊資源。建設了鴨綠江的竹排飄流,長川荷花軒的荷塘浮舟,鴨綠江畔野餐,捕魚釣魚,篝火燒烤,露營帳篷等特色的旅遊項目。真誠的歡迎各界朋友來四道溝鎮享受山水田風光和山野情趣。. 四道溝五河山莊 四道溝五河山莊:位於臨江四道溝鎮坡口村,與坡口電站庫區一堤之隔,堤壩上建有涼亭、長廊和渡口。您既可在堤壩上漫步、垂釣和小憩,又可在渡口登船去玩水。堤壩外各具特色的小建築群精巧別致,掩映在桃紅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33
推薦理由: 鬧枝鎮隸屬於臨江市。鬧枝鎮轄區總面積251.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21個自然屯28個社,6個行政村分為黑松村、吊打村、鬧枝村、義和村、暖泉子村、冰湖村;1個國有林場,即鬧枝林場;1個居民委。全鎮總戶數1712戶,總人口5292人,其中農業戶1205戶,農業人口3987人。現有耕地面積803公頃。林地面積2138.9公頃。 鬧枝鎮地處臨江市東北部山區,距市區20公里。位於長白山西麓,北高南低,平均海拔510米,年平均氣溫8.2攝氏度,年平均降水744毫米,無霜期128天左右。轄區內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除國有林外,集體林總面積2139公頃。由於氣候比較適宜,生態環境也比較好。現有耕地面積803公頃,集體林地面積2139公頃。鬧枝鎮林地資源豐富,主要野生食用植物有山芹菜、刺嫩芽、猴腿、蕨菜、薇菜等,主要野生菌類有榛蘑、凍蘑、黑木耳等,主要野生藥用植物有人參、細辛、黨參、北五味子、黃芪、尾葉香茶菜等,主要野生動物有山雞、狍子、野豬、野兔、蛤什螞(中國林蛙)、梅花鹿等,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銅、鐵、煤、礦泉水等,急待開發利用。 幾年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我鎮科學地調整產業結構,積極促進產業升級,大力開發名、優、新、特產品。壯大綠色產業。逐年擴大中草藥種植面積,積極推廣綠色無公害的山野菜和反季節蔬菜。大力發展封溝飼養蛤什螞;退耕還草飼養澳洲牛和絨山羊。已開發“肯拓”牌蛤什螞油綠色產品。鬧枝鎮寶中寶滋補酒廠的綠色產品“三鞭酒”、“松茸酒”等已走進國際市場。木製品加工廠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林產品的精深加工。黑松村的富民電站已經併網發電。庫區的旅遊項目急待開發。鬧枝鎮“朝陽湖”風景區,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是山區田園旅遊的好去處。.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吉林省
125
推薦理由: 勞務輸出及勞動力就業情況: 目前我鎮共有人口19306人,其中城鎮人口14522人,農村人口4784人,勞動力共有8605人,其中城鎮5784人,農村2821人,剩餘勞動力3178人,其中城鎮剩餘勞動力1887人,農村1300人。據統計,我鎮平均每年可安排200人再就業,平均每年輸出勞動力55人。 行政區劃及所轄村(屯)名錄: 吉林省臨江市樺樹鎮共轄四個村:西大川村、西南岔村、小營子村、楊木頂子村;五個街道;樺樹街道、松江街道、東風街道、大西街道、紅土山街道。政府所在地,西大川村。 農貿市場概況: 樺樹鎮有蔬菜、副食品市場和黃牛交易市場兩個農貿市場,蔬菜副食品市場是採用鋼鐵支架建成的遮頂式農貿市場,可同時容納1500人進行交易,每天交易額可達5萬元。黃牛交易市場是採用鋼柱和鋼纜建成的露天式交易市場,可同時容納500頭黃牛進行交易,平均每次交易可達80頭,交易額可達20餘萬元。 資源環境: 樺樹鎮位於長白山腳下,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主要資源有各種木材;人參、黨參、山參、五味子、龍膽草等各種中草藥材;山芹菜、刺龍芽、刺五茄、猴子腿等各種山野菜;煤及各種礦石,及山葡萄等各種山野果。食用菌等。 投資環境: 我鎮資源豐富,有長白山天然綠色食品山野菜以及長白山特有的野生中草藥材和豐富的煤、鎂等礦產資源,近萬畝的荒山荒地的有待開發利用,有充足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寬鬆的政策環境,交通方便,通訊四通八達,是你最為理想的投資寶地。. 2014年7月,樺樹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展開】
標籤:臨江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臨江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