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榆林十大強鎮排名

榆林十大強鎮排名-榆林發展最好的鎮-榆林最富的鄉鎮是哪個

2號榜單員的頭像
2號榜單員
2023-09-04 07:30:09更新 · 2.02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榆林是陝西省的地級市,其下轄2區1市9縣,你知道榆林經濟最發達的鎮有哪些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榆林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榆林發展最好的鎮,其中包括錦界鎮、孫家岔鎮、廟溝門鎮等榆林強鎮,告訴您榆林最富的鄉鎮是哪個,榆林強鎮排行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榆林十大強鎮排名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65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大昌汗鎮位列第14位。 2021年10月,大昌汗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42位。 2020年9月,大昌汗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19位。 府谷縣大昌汗鄉位於距縣城76公里的西北端,地處毛烏素沙漠的邊緣,是府谷縣西部開發和神府礦區經濟發展的重點鄉鎮之一,全鄉總面積為196.57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728人。全鄉有16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9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支部2個,總支1個,機關支部4個,有黨員386名。 近年來,鄉黨委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的發展理念,堅持抓黨建,促經濟、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黨建工作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農村各項工作,創造性地組織實施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黨建“668”工程,以強化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入手,不斷強化幹部的學習,轉變政府職能和幹部的工作作風,強化服務功能,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為民眾辦實事(鄉黨委三年為民眾辦了15件實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兩級領導班子建設,結合實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使大昌汗鄉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5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16000萬元,固定資產投入1億元,使大昌汗鄉的企業由25個發展成為42個,企業產值達150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20元,分別連續三年遞增達2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8‰以內,鄉黨委連續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基層組織“六個好”先進黨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鎮,計畫生育工作“三為主”鄉鎮,深化創建“五型”機關標兵單位。全鄉的黨建,經濟和社會各項發展指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生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均連續四年名列全茅。2005年鄉中心學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校園,鄉衛生院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松宏灣林場被評為全省林業系統先進單位,鄉黨委再次被市委評為“六個好”先進黨委。.、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38
推薦理由:【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21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老高川鎮位列第16位。 2021年10月,老高川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282位。 2020年9月,老高川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23位。 老高川鄉地處府谷縣的西部、神府煤田腹地,周邊與本縣的大昌汗鄉、新民鎮、三道溝鄉、廟溝門鎮相臨,北與內蒙古伊旗羊市塔鎮接壤、南與神木縣店塔鎮一水相連。共轄14個行政村,80個自然村,2345戶、8834人,有鄉屬和縣上派駐機關、事業單位15個。2005年鄉財政總收入為了107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800元。 老高川鄉境內交通便利。神朔鐵路、府店公路、野大公路橫穿而過。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投資1500餘萬元新修鄉村公路80餘公里,水泥硬化鄉村公路1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按照《老高川鄉村公路建設規劃》,在5年內將實現80%的通村公路硬化目標,為全鄉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老高川鄉土地遼闊,林草豐茂。全鄉總土地面積232.4平方里,其中耕地面積44845畝,占總面積的14%,林草地和宜林地28萬畝。1999年以來,全鄉共實施退耕還林8500畝,荒山造林20000畝,退耕還草15000畝,種沙棘30000餘畝,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場所。2005年全鄉農業總產值為800萬元。 老高川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的貯量最大,門前可開採的煤層有6米、4米、3米、2.5米四層煤,屬侏羅紀煤層,具有埋藏淺、易開採、發熱高、固定炭高、含硫磷低、灰份低等特點。煤炭業已成為全鄉的經濟支柱。石英沙、鐵礦、膨潤土貯量也極豐富,其中石英沙厚度達7米,質量較好,目前正待開採。 老高川鄉工業企業發達。全鄉共有年產3萬噸以上的煤礦22座,有煤炭深加工企業37個,有金屬鎂廠2個、金屬鎂鈣廠1個、矽鈣廠2個、矽鐵廠4個、矽錳廠1個。2005年全鄉工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鄉值企業總產值達到6億元。 生物化石俗稱“土龍骨”,是老高川的又一資源。老高川下藏有屢牛、羚羊、羚牛和世界罕見的“三趾”鹿等數十種古生物化石,民間古生物化石愛好者劉寶成建起了化石展覽館,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專家和學者多次前來觀瞻。 老高川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全鄉總計投入2500餘萬元用於學校、醫院、集鎮、機關單位辦公樓等硬體實施的興建,使老高川整體面貌得到極大的改善。老高川集鎮建設步伐加快,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形成長達一公里的主街道,第三產業為興未艾,很多民眾向集鎮轉移,帶活全鄉的經濟發展,農民得到增收。.、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14
推薦理由: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欄桿堡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黑豆)。 欄桿堡鎮位於神木市東南部,距城區22公里,屬黃土丘陵溝壑區,純農業鄉鎮。土地總面積514.8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34個自然村、1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866戶20358人,留守人口8700人。全鎮黨員總計956人(50歲以上黨員617人,50歲以下黨員339人)。總耕地面積20萬畝,寬幅梯田4.6萬多畝。全鎮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42個,家庭農場54個,省級家庭農場1個,榆林市級家庭農場2個,榆林市級農業示範園2個。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村2個,分別是張家窪村、西寨村,均於2018年出列。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824戶2065人,2016年至2018年實現了266戶756人脫貧,現有在冊貧困戶208戶280人。2019年計畫脫貧57戶112人。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欄桿堡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立足鎮情,持續推動精準脫貧工作,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銳意進取,務實奮進,實現了經濟較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持續加快,鎮村面貌及民眾生活質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經濟發展方面,2018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298萬元,完成生產總值2.67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3萬元。2017年被陝西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標兵”,2017年被評為“省級衛生鎮”,2018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評為“脫貧攻堅模範鄉鎮”,被榆林市農業農村局評為“有機產品認證示範鎮”。2019年9月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2019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跨進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欄桿堡鎮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繼續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大力發展有機特色農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爭當落後地區脫貧致富共建小康的先行者,走出具有欄桿堡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14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府谷鎮位列第8位。 2021年10月,府谷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54位。 2020年9月,府谷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17位。 府谷鎮集城區、城郊、農村三位於一體,是府谷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轄57個行政村、105個自然村,3個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居委會,15183戶,53286人。加上外來流入人員,總人口10萬餘人,占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強。總面積214.62平方公里。神朔鐵路、府店一級公路、府準公路、沿黃公路橫穿腹地,轄區又緊臨黃河,與山西省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的礦產20多種,是發展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工業的重要基地。全鎮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現有各類企業407個、集團公司7個、個體工商戶1595個。鎮上以"四化"(城鎮現代化、郊區城鎮化、企業集團化、農業生態化)為目標,以城區為依託,以天橋工業開發區和府谷新區為兩翼,圍繞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土地出讓、政策服務等方面優惠,簡化辦事程式,最佳化人才結構,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均取得了較快發展。2005年完成社會總產值10.7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10.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0元。 鎮黨委積極實施鄉鎮職能轉換,實行"黨委領導決策,政府貫徹執行,人大獨立監督,紀檢專職辦案,副職包乾帶片,幹部競聘上崗"的領導體制和管理模式,同時設立"便民服務大廳",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真正走出一條"小政府大服務"的新路子。.、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204
推薦理由: 花石崖鎮位於神木縣城南110公里處,喬萬路穿鎮而過,交通便利。全鎮總土地面積226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有常住人口3841戶,16143人,外出人口有11996人,占總人口的74%。全鎮有黨員689名,其中農村黨員616名。有中學一所,國小5所,學生126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80元。 全鎮有耕地6.5萬畝,盛產薯、棗、羊、豆等產品。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發展草畜產業,建設經濟強鎮”的奮鬥目標,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畜品種改良步伐。歷年累計退耕還林20473畝,退耕還草37642畝,養奶牛43頭,肉牛2300多頭,羊子存欄1萬多隻。累計投資150多萬元建成一街兩市的小城鎮格局,極大地活躍了市場,有力的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今年,全鎮上下齊心協力,積極利用中央對農業的補貼政策和我鎮草畜優勢,鼓勵農民種植地膜綠豆、種子洋芋、地膜玉米,增加農業收入。大力發展畜牧業,利用現有的飼草資源,力爭到年低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人均增長320元。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黨建、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按照“規模並大、實力並強、班子並優、關係並融”的目的,經過近3提的行政村合併工作,全鎮行政村由73個減少為28個。今年鎮黨委提出“立足一類支部出經驗、出成果,二類支部鞏固、提高上台階,消滅三類支部或無支部村,使一類支部達到95%”的奮鬥目標,通過行政村合併,來最佳化農村基層班子結構,全鎮現有支部31個,其中農村支部28個,機關支部3個,一類支部達到91%。積極創建安全村鎮,全鎮遵紀守法戶有2850戶,十星級文明戶2540戶,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全鎮95%的人口均參加了農村合作合療,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因看病返貧的問題。.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85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大柳塔鎮位列第2位。 2021年10月,大柳塔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948位。 2020年9月,大柳塔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2位。 2018年12月,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大柳塔鎮為2018年度陝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大柳塔位於陝蒙交界,是陝西省的北大門,總面積508平方公里,轄7個社區、14個行政村,城區建成區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11.4萬人。大柳塔北與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鎮、納林陶亥鎮接壤,東與府谷縣大昌汗鎮隔牛川相望,西南與神木市店塔、孫家岔、中雞等鎮相連,北距鄂爾多斯機場只需30分鐘車程,距鄂爾多斯火車站35分鐘車程。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738m—1448m,屬黃土高原地區向鄂爾多斯高原風沙區過渡地帶,鎮內沙丘沙地廣布,植被稀疏,屬典型乾旱草原景觀。地貌為兩川(-與牛川)夾一梁的南北狹長地帶。氣候屬半乾早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405.6 mm左右,無霜期130天,年均氣溫8.7℃,年平均日照2753小時,極端最高氣溫41.2℃,極端最低氣溫-29℃,冬春季多風沙天氣。 大柳塔境內已探明煤炭儲量約72億噸,是神府-東勝煤田的核心區域,也是央企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總部駐地。目前有煤礦18處,非煤礦山等廠礦企業450餘戶,個體工商戶5000多戶。2018年大柳塔試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5.3億元,同比增長10.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18億元,同比增長70%;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620元和28102元,增長8%和8.7%。 國家發改委《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中,明確西部地區將打造百座特色小城鎮,大柳塔作為能礦資源型特色鎮位列其中。2015年7月,大柳塔被確立為全省首批四個鎮級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2016年9月27日,試驗區正式掛牌運行。2018年2月5日,國家發改委《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支持內蒙古-鎮與陝西大柳塔鎮共建蒙陝合作試驗區,探索建立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合作新機制。 辦公地址:大柳塔鎮迎賓路中段人民政府辦公樓 辦公電話:0912-8412001 郵編:719315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77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孫家岔鎮位列第5位。 2021年12月,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孫家岔鎮為2021年度陝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20年9月,孫家岔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4位。 孫家岔鎮位於神木市中心以北40公里處,與大柳塔鎮、中雞鎮、店塔鎮及麻家塔街道辦接壤,轄14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總面積421.19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2.7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44萬人,流動人口1.26萬人。全鎮有14個黨支部,1個機關支部,13個非公企業黨支部,黨員765人。 孫家岔鎮是典型的礦區鄉鎮。全鎮基礎設施良好,鎮村交通四通八達,紅檸、神朔鐵路與店紅、楊陳一級公路穿境而過,張燕、礦區公路運煤專線並駕齊驅,通村道路點線交錯,已形成鐵路帶動、油路環鎮、砂石路連網的交通格局。鎮域範圍內煤炭資源富集,煤炭、電力、煤化工和運輸業已成為支柱產業。神木市蘭炭產業特色園區坐落於此,全鎮共有大小企業197戶,其中:蘭炭產業特色園區管轄企業有93戶,鎮管轄企業有煤礦35戶、煤化工企業27戶、集裝站6戶等共104戶。現有學校5所,在校學校1700人,其中:九年制學校1所1100人,完全國小1所300人,公辦幼稚園1所180人,民辦幼稚園2所220人。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4個。截至目前,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4億元,“兩稅”收入達到64.4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500元。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強鎮富民為目標,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轉型升級、穩步發展為主線,以黨建工作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堅持黨建引領帶動、工業主導拉動、項目支撐促動、環境友好聯動、園區協作互動,厚植髮展優勢,破解發展難題,全力建設陝北能化區域“工業重鎮、經濟強鎮、民生大鎮、生態新鎮”。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56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錦界鎮位列第3位。 2021年11月,錦界鎮入選陝西省鄉村振興示範鎮。 2020年9月,錦界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3位。 2018年12月,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錦界鎮為2018年度陝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4年12月,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錦界鎮為2014年度陝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4年7月,錦界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錦界鎮位於神木市西北30公里處,轄20個行政村,2個社區,總人口6.5萬人(農業戶籍人口2.13萬),總土地面積777.7平方公里,錦界工業園座落在境內,屬全國重點鎮。 一、歷史沿革 1958年建瑤鎮公社,1984年改為鄉,2004年撤銷瑤鎮鄉,設立錦界鎮,鎮政府駐地由瑤鎮村遷往錦界。 二、資源現狀 鎮域內土地資源廣袤,耕地7.5萬畝,林草地90多萬畝,同時儲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年產原煤2000多萬噸。全鎮水資源充足,黃河中游水系主要支流禿尾河發源並貫穿全鎮,瑤鎮水庫、采兔溝水庫是全市的重要水源地。 三、交通狀況 錦界鎮是神木市新型工業名鎮、傳統農業大鎮和物流商貿重鎮,是陝西省面積第二大鄉鎮,鎮內交通便利,榆神高速、204省道、錦大、神錦等公路與靖神、西包、神延鐵路交錯連線,錦界工業園區後勤保障基地建設初具規模。 四、經濟建設 近年來,錦界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鎮園相依、產業互補、市政統一、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按照打造“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商貿物流重鎮”的總體要求,在全鎮形成“一帶五區”城鄉統籌空間發展布局。工業上已形成煤電、煤焦、化工、氯鹼、載能、建材等六大產業鏈,農業上已發展夏洋秋菜、日光溫室蔬菜、生豬、獺兔、白絨山羊、土雞養殖六大主導產業10多種優勢農產品。 2018年鎮域生產總值422億元(含工業園區),稅收45.9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79億元,招商到位資金13.39億元,農業生產總值3.8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被評為“省級文明鎮”“省級衛生鎮”,被榆林市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五、鎮村建設 錦界鎮著力打造高標準宜居宜業小城鎮,抓住陝西省重點示範鎮、全國重點鎮建設的契機,加強農產品市場、社會服務設施、文化休閒娛樂設施建設,建成占地800畝新區,鎮區街道綠化美化亮化和地下管網改造全覆蓋,實現集中供熱、供氣,各類市政設施完善,小城鎮功能齊全,一座現代化的新興小城鎮基本形成。同時,20個行政村通行道路主幹線黑色化和水泥硬化全覆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沙母河、黃土廟新型農村社區成為省市“領頭雁”,其中沙母河新型社區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21個省級新型農村社區試點之一。 六、科教文衛 科教文衛及基礎設施建設等社會事業,隨工業園區的建設已配套完成,全鎮共有中學1所,國小2所,幼稚園16所(公立2所),醫院3家,文化站1處、敬老院8處,新型合作醫療、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100%。 七、民生建設 錦界鎮堅持“強基礎、興產業、教技能、救特殊”的幫扶原則,聚焦難點、突破重點,紮實開展貧困戶“八大扶貧工程”和貧困村“四大脫貧舉措”,累計脫貧退出貧困戶241戶628人,出列南北溝、河灣、喬巴泥溝3個貧困村,目前建檔立卡戶319戶713人,在冊貧困戶81戶104人。 八、黨的建設 鎮黨委、政府以“先鋒模範工程、戰鬥保壘工程、產業富民工程”為抓手,不斷深化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著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發揮好全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不斷推進建成“園區後勤保障基地、新型農牧產業長廊、商貿物流集散中心、生態旅遊戰略基地”,為打造“塞北名鎮、能化重鎮”和“大美錦界、創新小鎮”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確保全鎮社會經濟持續、健康向前發展。 辦公地址:神木市錦界鎮人民政府辦公大樓 辦公電話:0912-8493603 郵編:719319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陝西省
147
推薦理由: 2021年11月,金雞灘鎮入選陝西省鄉村振興示範鎮。 2014年7月,金雞灘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金雞灘鎮地處榆陽區東北部27公里的毛烏素沙漠南沿、屬北部草灘區區東部與神木縣大保當鎮相接壤,西南與榆陽區牛家梁鎮接壤,北部同榆陽區孟家灣鄉相連,神延鐵路、榆府公路、110、330千伏線路均穿鎮而過,地下水、煤碳儲存量大,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屬國家二期煤碳開採——金麻煤田腹地。 全鎮轄10個村委會,85個村民小組,2880戶,13119人(其中農業人口111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鎮轄14個黨支部,327名黨員。全鎮總土地面積為395711畝,耕地44830畝,其中水 澆地44130畝,水田700畝,累計完成國家農業綜合配套21000畝,有林地84721畝。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8930萬元,財政收入58萬元。 鎮區內種植日光溫室1780畝,舍飼養羊3萬隻,溫室養豬5萬頭,籠養雞12萬隻。已建成規範化舍飼養羊示範村1個,生態環境示範村1個,生態工程造林3.2萬畝,營造樟子松1萬畝,混交林1.2萬畝,人工種草12000畝,人均占有糧1117公斤,人均純收入達2050元。1999年被命名為“小康鎮”,鎮黨委連續四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委”,連續兩年被市委說為“先進黨委”,連續兩年奪得區委、區政府頒發的“秀美杯”和“惠澤杯”,2001年獲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2002年獲農民體育運動先進鄉(鎮)稱號。 鎮屬範圍共有學校25所,在校生2700多人,其中金雞灘中學一所,在校生1038人,私立民辦學校3所,(奮飛殘疾學校、惠融國貿學校、體校)在校學生240多人。 鎮域內共有事業單位17個,已建成集貿大市場一處,商業門市678間,個體工商戶253個戶,主要從事商業服務業。建成大型非公有制經濟企業42個,其中煤礦3個,機磚廠6個,造紙廠1個,養殖場7個,樓板廠2個,大棚蔬菜公司3個,銀河電廠1處,火車站1個,糧食儲備庫1處,玻璃製品公司1處,塑膠編織袋廠1處,生態園5個。 鎮區內共有文物建築8個處,其中大墳灘古墓群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 按照“十五”規劃,到201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500元,人均占有糧保持1400公斤,鄉鎮企業總產值企業總產值達7000萬元,高標準基本農田人均3畝(達到“三端一平八配標準”),林草覆蓋率達到98%以上。. 榆林塞上江南(神農歡樂谷) 榆林塞上江南(神農歡樂谷)國際自駕車房車營地是由榆林市偉鑫農業開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規劃面積2600畝,已開發400畝。營地位於榆林市區北22公里的榆陽區金雞灘鎮海流灘村的西南角的毛烏素沙漠 金雞灘海流灣 海流灘村位於塞上歷史文化名城榆林市(榆陽區)北20公里處,東距榆陽區金雞灘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北距中國煤炭資源大縣神木縣城80公里、神木縣大保當鎮25公里。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共610戶, 【展開】
舉報
排名規則:《榆林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各市富有鄉鎮相關榜單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