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城市 > GDP > 桂林十大強鎮排名

桂林十大強鎮排名-桂林各鎮經濟排名前十-桂林哪個鎮經濟最發達

Softsister的頭像
Softsister
2023-09-11 07:30:11更新 · 1.64K票 · 1000位訪客
生成海報
桂林是位於中國華南、廣西區東北部的世界著名風景遊覽城市,該市資源豐富,經濟發達好,你知道哪個鎮發展最好嗎?TOP10排行榜網用戶列舉了桂林十大強鎮排名,為您推薦桂林各鎮經濟排名前十,其中包括陽朔鎮、荔城鎮、靈川縣靈川鎮等桂林強鎮,告訴您桂林哪個鎮經濟最發達,桂林經濟強鎮排名均為用戶票選,供您參考。
【展開】

桂林十大強鎮排名

陽朔縣白沙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壯族自治區
224
推薦理由:白沙鎮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陽朔縣中部,北距桂林市區56公里,南距陽朔縣城9公里,總面積154.2平方公里。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白沙鄉。1984年10月,人民公社撤銷,改名白沙鎮。截至2019年底,白沙鎮總人口5萬人,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鎮政府所在地白沙街道吉祥北街18號。【展開】
TOP 1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217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荔城鎮位列第9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荔城鎮榜上有名。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荔城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荔城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20年9月,荔城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66位。 2014年7月,荔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荔城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荔城鎮位於桂林市東南部,縣境中部,荔江河畔,為荔浦縣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國道321、323橫貫全鎮,是通往桂林、柳州、梧州、賀州四市的公路交通樞紐。 荔城鎮現轄14個居民委員會、6個村民委員會,141個自然村,總人口7.2萬人,總面積95平方公里,耕地2.9萬畝。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預計達10.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48億元。全鎮財政收入3000萬元。全年人均收入4860元,境內盛產馳名中外的荔浦芋及享譽區內外的馬蹄、夏橙、蘑菇等。 荔城鎮工業以食品工業為主,兼有竹木製品、化工、包裝印刷、五金、房地產、建材、等工業。2002年,荔城鎮第三次掀起發展工業的熱潮,新開闢2個占地2000多畝的工業區:藉助與桂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合作的優勢,引進生物化工、電子信息等大型企業:實施“效益工程”,投入2000多萬元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實現企業數量的擴張與質量的飛躍。目前,荔城鎮規模工業達30多家,工業固定資產投入達8.2億元,其中企業固定資產投入1000萬元以上6家,企業年納稅300萬元以上2家。2003年全鎮工業營業收入實現152072萬元,工業總產值9.28億元,實現稅收2600萬元。 荔城鎮農業以名特優品種種植為主,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和示範樣板建設建設50萬平方米食用菌生產基地,1500畝組培苗荔浦芋、2000多畝馬蹄基地、2000多畝優質夏橙基地、4000多畝商品蔬菜基地。.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98
推薦理由:博白縣人民公園 博白縣轄鎮。縣人民0駐地。在縣境東北部,南流江東岸。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3.7萬。轄2居委會、2村委會,有64自然村。1950年設城廂鎮。1957年改城關鎮。1958年屬城廂公社。1966年析置博白鎮。產甘蔗、蔬菜、荔枝、龍眼等。博白蕹菜素負盛名。有中國小10所。鎮人民0駐地博白,人口3.4萬。唐起歷為州、縣治。縣工商業交通中心。有腳踏車零件、電機、芒竹編織、煙花爆竹、電子玩具、農機、化工、捲菸、商標印刷、選礦、服裝、製糖、塑膠、食品加工等廠。古蹟有倉沮閣。玉北公路經此。.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博白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博白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20年9月,博白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26位。 【展開】
靈川縣靈川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壯族自治區
196
推薦理由:靈川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靈川縣中部,是縣人民政府駐地。東接靈田鎮,西接潭下鎮,北接三街鎮,南接桂林市疊彩區,西南接定江鎮。面積118平方公里,距桂林市區5公里。明代時,靈川縣劃分為安仁鄉、新義鄉、甘泉鄉、城鄉4個鄉,隸屬新義鄉。【展開】
TOP 4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77
推薦理由:【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74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陽朔鎮位列第77位。 2022年8月,陽朔鎮入選2022年第一批廣西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名錄。 2020年4月,陽朔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20年9月,陽朔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74位。 2014年7月,陽朔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陽朔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陽朔鎮是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南面,東與福利鎮、普益鄉交界,南與高田鎮相鄰,西與白沙鎮接壤,北與興坪鎮相毗鄰。全鎮現有5個村委、6個社區居委,87個村民小組、144個居民小組。2002年末總人口44231人,其中農業人口18509人,非農業人口25722人,全鎮總面積76.5平方公里。陽朔鎮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陽朔鎮是旅遊名縣陽朔縣城所在地,距桂林市區65公里,交通便利,國道321線、世界聞名的灕江河以及已動工興建的桂梧高速公路橫穿陽朔鎮。通訊發達,2003年末,全鎮有行動電話用戶6800戶,無線尋呼用戶9200戶,程控電話用戶13183戶(其中小靈通1884戶),電話入戶率89%。水電設施較完善,生活和生產用水用電均可滿足需要。陽朔鎮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突飛猛進。2003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33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38855萬元,財政收入1305.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8元。全鎮有名的旅遊景點10多年,如夢幻·劉三姐、徐悲鴻故居、東嶺朝霞、西街、蝴蝶泉、遇龍河漂流等。以酒店、遊船、工藝品店、運輸業為主的鄉鎮企業2142家。有四星級賓館2家、三星級1家、二星級2家、一星級3家,還有幾家星級賓館正在建設、共有賓館旅社142家,床位5177張,涉外飯店62家,床位3012張,客車164輛。2002年接待遊客259萬人次,住宿27.5萬人次,旅遊收入1.46億元。陽朔鎮農產品比較豐富,教育、文化等事業全面發展。陽朔鎮盛產沙田柚、陽朔香芋;特色養殖有乳鴿、二元0豬、高洲鴨蛋、七彩山雞等;有上檔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1個(玉龍食品廠)。全鎮共有中學4所、國小9所、幼稚園4所。文體活動非常豐富,有1個可容納1500人的影劇院、2000人的室內體育場、文化館1個,全鎮可收看電視節目29套,有卡拉OK娛樂場所50多處,每逢節假日都有大型聯歡晚會及演出,平時經常舉辦一些中外聯歡晚會、球賽等。陽朔鎮歷史悠久,環境幽雅,歷代名人學者駐陽朔論典頌經,是陽朔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是企業投資者最佳的投資環境,更是中外遊客旅遊、休閒的好去處。1973年以來,有100多個國家首腦或領導人到過陽朔鎮考察或旅遊。.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46
推薦理由: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臨桂鎮位列第19位。 2021年10月,臨桂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60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臨桂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臨桂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18位。 臨桂鎮地處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中心區,距市中心僅8公里,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3.6平方公里,下轄兩個村委和一個街道居委會,人口4.5萬人。臨桂鎮近郊的地理位置,桂海高速公路、321國道、鐵路、兩江國際機場等編織的便利交通,共同構成臨桂鎮優越的區位優勢,是工業擴散、農副產品加工、商貿發展的理想之地。臨桂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型經濟,依託球泰中華鱉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發展中華鱉、黃鱔骨、黃鱔、鰍魚水產養殖基地,並與中國水產科學院合作,新引進雜交鱘、俄羅斯鱘30萬尾,開闢廣西水產養殖新領域。依託廣西桂林豐華果苗公司,發展南方優質梨等名特優水果種植。依託廣東溫氏公司,發展溫氏雞養殖戶117戶。依託縣農業局和農工辦發展日本韭菜花、蘑菇等蔬菜種植基地,並成立了臨桂鎮花木盆景協會,新增花卉盆景6萬盆,會員達68多人。新開闢特種養殖梅花鹿示範基地。臨桂鎮現有規模企業75家,個體工商戶1530戶,初步形成了以電線、印刷、建材製品、農副產品綜合開發為龍頭的較大穩定的產業結構。並先後建成了金山農貿批發市場、橋頭市場。臨桂鎮小太平村發現的大岩史前文化遺址,是嶺南地區十分典型的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水仙岩距縣城2公里,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動人,水源豐富,自然生態優越,石奇洞美,山上長有珍岩松樹種黃枝油松,距水仙岩100米處。有一洞穴布滿小粒石乳形如珍珠,故名珍珠洞,極具旅遊開發價值。嶺腳底村已建設成為市、縣級保護生態環境旅遊村。臨桂鎮以休閒、旅遊帶動其他行業經濟發展。全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展開】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132
推薦理由: 2020年8月,經過複查審核,溶江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溶江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葡萄)。 2017年8月,溶江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溶江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溶江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溶江鎮地處興安縣西南部,全鎮轄11個村委,一個街委,行政區域面積246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人。溶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是靈渠注入灕江的結合部,早在秦漢時期,這裡就築城戌疆,至今還保存著秦城和古漢墓群遺址。這裡四面環山,中間平川,322國道和湘桂鐵路縱貫全鎮,成為溝通湘桂的咽喉要塞。溶江北距興安縣縣城25公里,南距桂林市中35公里,兩江國際機場60公里,西距旅遊勝地華南第一峰貓兒山40公里,是桂北地區商品運輸及旅遊觀光的必經之地。2002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3.24億元,比上年增長8.8%,財政收入560萬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是廣西首批“百強鄉鎮”之一。1995年被列為自治區小城鎮建設示範鎮;1998年被列為自治區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1年被列為自治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02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星火計畫農村現代化小城鎮建設示範鎮”,是廣西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 溶江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寶庫,蘊藏著金、銀、鐵、鋁、銅、大理石等礦產資源以及毛竹、杉木、雜木等森林資源。其中金礦的儲量大,極富有開採價值;每年可生產毛竹300多萬根,原木6000立方米,是興安縣最大的竹木生產、集散地。水資源也十分豐富,是灕江、珠江二大水系之源,素有“九江八水一條河”之稱。 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溶江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名、特、優水果,形成了百里長廊花果飄香的特色。僅葡萄種植面積達3萬畝,年產量4.25萬噸,是華南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享有“南方吐魯番”的美譽,葡萄已經成為全鎮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以三元雜瘦肉型豬花為主養殖業已成規模;修建沼氣池3500多座,沼氣入戶率42.7%,其中蓮塘村委被列為全國生態能源示範村。初步形成了“養殖—沼氣—種植”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格局。 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溶江就積極發展鄉鎮企業,並逐步形成了以竹木、食品加工為龍頭的工業體系,是廣西竹木加工和食品出口創匯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數十個國家。目前,全鎮逐步形成了鷂子坪、黃泥坡兩個工業園區,擁有企業1650家,其中投資300萬元以上的企業26家,外資企業12家,出口型企業8家,成為興安工業第一鎮。 企業和其他經濟以及海外客商到溶江投資興辦各種實業,當地政府本著擴大開放,加快溶江經濟發展的原則,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溶江將為前來投資的外商在土地使用、水電及通訊設施的使用、企業產權的轉讓等方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溶江鎮積極參加自治區“南珠杯”競賽活動,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搞好了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小城鎮城市化步伐。相繼對鎮區進行了大規模舊改、高標準的規劃建成了新開發區大街,使新、舊城區連為一體,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村村通電、通郵、通電話的目標,連續兩屆榮獲“南珠杯”競賽先進鄉鎮。同時認真抓好了農村新村建設,相繼建起了“黃茅壩、大凸”等八個聞名區內外的小康文明示範村,-、曹伯純、李兆焯等中央、區有關領導都曾前來新村視察,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國家領導人-到溶江視察、自治區領導曹伯純參觀大棚、自治區領導李兆焯田間考察 興安作為大桂林旅遊圈的次中心,其特色旅遊內涵急需豐富和補充,溶江鎮現有的“鄉里樂”漂流,一甲村的大凸、黃茅壩等文明村生態景觀,金銀谷、古秦城黃城遺址等景點,以其明顯的區位優勢和濃郁的生態環境優勢以及古文化底蘊,成為烘托興安旅遊文化,連線桂林旅遊北環線的重要環節。 【展開】
桂平西山鎮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
131
推薦理由:西山鎮,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市,位於桂平市中部,東與楠木鎮、尋旺鄉接壤,南與社步鎮接壤,西與蒙圩鎮接壤,北與紫荊鎮、來賓市武宣縣接壤。行政區域面積322.23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西山鎮戶籍人口177933人。【展開】
TOP 9
所屬國家:中國
省會:廣西省
43
推薦理由: 桂林茂林鎮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鄉鎮,該鎮總面積為83平方公里,這裡村民收入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兼顧多種經濟農作物,這裡資源豐富,分布著寶相寺、龜山森林公園、天門關等特色旅遊景點。 【展開】
標籤:桂林鄉鎮
舉報
排名規則:《桂林十大強鎮排名》根據每個卡片的搜尋指數、人氣投票進行排序,使用大數據排序,排名公正客觀!。
最近更新
熱門榜單
新增卡片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