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廟

大禹廟

總得票:279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省份:陝西省
所屬城市:景區
所屬縣城:渭南市
類型:自然風光、人文景觀

大禹廟簡介

大禹廟始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年,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歷經多年附屬建築多遭損壞,唯主體建築保存完好。原占地近2000平方米,1998年經過全面維修並正式開放接待遊客,2012-2013年環境整治工程實施後,大禹廟占地面積擴大到12000多平方米,建成了新門樓和祭祀廣場,重新對院落進行了綠化,形成了一條軸線,兩進院落,三級平台的新布局。

相傳黃河上游的龍門山上的禹門口(今陝西韓城與山西河津交界處)為大禹所鑿。當時,這座龍門山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龍門山口,口寬八十步,河水由此而下,奔騰咆嘯,聲如巨雷,集中在龍門水下的大鯉魚為急流所迫,隨之而下,向下不斷跳躍,即民間流傳的吉祥之兆——“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說起大禹啊,大家並不陌生,他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而在韓城人的心目中,對大禹更是充滿了崇敬之情。因為大禹治水之地—龍門,就在我們韓城境內。傳說大禹帶領百姓開鑿了龍門,使洪水歸入河道,東流入海,這裡才滄海變成了桑田。《禹貢》一書記載的“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指的就是這裡以北60里的龍門。《詩經﹒韓奕》中詠道:“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意思是說梁山這塊地方是大禹把他治理好的。韓城人民為了紀念大禹的鑿山治水之功,不但把“龍門”稱作“禹門”,而且沿黃河各村都修建了大禹廟,祈求大禹神靈佑,使滔滔黃河歲歲安瀾。

進入山門就是大禹廟的正院,也是大禹廟的中心建築院落,正北為大禹廟的獻殿和正殿,正殿之前原來有東西兩座戲樓,始建於明代。每年農曆六月初十至十二(傳說六月初十是大禹的生日),這裡都要舉辦三天盛大的禹王廟會,然後給神唱三天三夜的對台戲,以歌頌大禹功德、慶賀豐收,祈求風調雨順。所謂對台戲,就是舉辦廟會的社家分成兩家,一家請一個戲班子,分別在東西台子上演出。演出時,兩邊戲台同時開場,一會東台出現了精彩劇目,觀眾就擁向東台;西台一發現觀眾少了,馬上又換個出彩的節目,觀眾就又擁向西台。

大禹廟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大禹廟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