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橋鎮

狸橋鎮

總得票:204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安徽省
所屬城市:宣城市
所屬縣/區:宣州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41802
人品密度:285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6.50 萬人
郵政編碼:242000
面積:228.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63
車牌代碼:皖P

狸橋鎮簡介

2021年10月,狸橋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986位。

2014年7月,狸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狸橋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狸橋鎮地處皖東南,是宣城的東北門戶,北與江蘇南京接壤,處於蘇、皖兩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2002年1月,經區劃調整由原昝村、南湖、衛東、狸橋三鄉一鎮合併為新的狸橋鎮。現鎮域面積228平方公里,轄12個村、1個社區,總人口6.5萬人。距宣城市區40公里,距南京110公里,距南京祿口機場80公里。宣寧公路穿境而過,“十一五”期間重點工程寧宣黃高速公路將在我鎮金山口設有出入口。南漪湖黃家墩碼頭沿水陽江直通長江;建設中的狸橋碼頭經蕪太運河直達長江,水陸交通便捷。作為宣城市轄區面積最大的鄉鎮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狸橋鎮是宣城市經濟融入蘇浙滬經濟圈的前沿陣地和排頭兵。

狸橋鎮屬低山丘陵區,境內山巒起伏,崑山雄峙,雲山秀美,橫貫南北,林木蔥蘢。南北兩翼是秀麗宜人的南漪湖和固城湖,其中南漪湖盛產銀魚、青蝦、中華蟹。近年來,東風水庫風景區綠蔭覆蓋,山水相映,風景宜人;南漪湖山水相映。南湖落雁、崑山、雲山、雲山洞許多名人為此留下了不少詩文佳作。人造景觀——白馬山莊,集休閒、旅遊、度假、餐飲、住宿為一體,是難得的度假勝地。

狸橋鎮擁有多個品種且優質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蘊藏有錳、鐵、銅、鋅、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多種礦體,大理石儲量亦很豐富,條綠玉大理石更為珍貴,其中石灰石儲量1.5億立方米。地方特產南湖銀魚、麻油乾子等享譽省內外。古老的吳楚文化潤澤了這塊平凡而神奇的土地,自春秋戰國,這裡便是商品集散地、是皖南到蘇南地區重要的通商口;自宋代起,名人薈萃、巍科甲第,成為宛北名門望族之地,因此也留下了諸多古代建築及遺址,如雲山寺、大王廟、劉廷藻墓、史彌遠墓等。古老的“龍溪塔”、悠久的“神仙洞”更是狸橋風雨變遷的見證。同時作為革命老區,至今還存有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舊址和司令員張鼎丞舊居。八十年代在更樓巷村修建了新四軍烈士墓。

隨著省委、省政府“東向發展”和市委、市政府“一主兩翼”戰略的提出以及實施,圍繞打造經濟強鎮這一目標,狸橋鎮為大力加強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鎮現有企業200餘家,初步形成了以碳酸鈣生產、建材生產、生態旅遊開發為支撐的產業格局。

2008年狸橋鎮被省政府增補為省級中心建制鎮,被省政府認定為全省57家產業集群專業鎮之一,並被宣城市列為市級“文明集鎮”以及全市首批“財政強鎮”重點培育鎮。

2009年狸橋鎮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安徽省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並獲得全省優秀旅遊鄉鎮等榮譽稱號。

2010年5月,安徽宣州狸橋經濟開發區正式獲批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6.95平方公里,是以碳酸鈣下游產品生產,機械製造配套業和箱包、服裝輕紡業為主的土地集約性開發區。

2011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3.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財政收入1.0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96元,其中完成工業總產值11.4億元,工業經濟總量占宣州區總量的十分之一,綜合實力排在宣州區鄉鎮前列。

2012年,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5.23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6億元;財政收入1.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15元,增長20%,連續四年獲綜合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

2013年,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億元,增長27.8%;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7.96億元,增長22.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6億元,增長22.54%;財政收入1.8382億元,增長26.97%;農民人均純收入13080元,增長15%,全鎮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人民共同努力下,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值得狸橋人驕傲和自豪的一個邊界重鎮正在皖蘇邊界上悄然崛起。

狸橋鎮隸屬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位於宣州區東北部,地處江蘇安徽兩省交界處,是宣州區的東北大門。我鎮位於固城湖南岸塔山腳下,北部為江蘇省高淳縣,東部為宣城市郎溪縣,西連宣州區水陽鎮、養賢鄉和朱橋鄉,南部隔南漪湖與沈村鎮、洪林鎮相望。

狸橋地理坐標處在北緯30度34分--31度19分和東經118度28分--119度04分之間,距宣城市城區46公里。宣寧公路穿境而過,距南京市區110公里,距祿口國際機場80公里,區位條件優越,是宣城市提出的“把宣城經濟融入蘇、浙、滬經濟圈”的前沿陣地。

狸橋鎮有著悠久歷史,很早就有人在此居住,後逐漸形成村落和集鎮。狸橋鎮名因一座石橋名為狸頭橋而得。該橋始建於唐朝,傳說最初狸橋河上沒有橋,水也不大,過河的人經常都是趟水而過。一年春耕時節,一個夥計過河到對面的鐵匠鋪為主人打耕地用的犁頭,主人家的地很多,因此打的犁頭也很多。夥計在歸途中遭遇大雨,水漲得很快,背著犁頭的夥計由於行動不靈活被大水捲走。後來主人為了紀念他應發動村民修建一座石橋,在石橋即將修建好時,一位路過的老人聽了村民的故事後用一隻漂亮的狸貓祭奠此橋。該橋最初被命名為“犁頭橋”,後來逐漸演化為“狸頭橋”。

南湖章氏宗祠

南湖章氏宗祠位於安徽宣城市宣州區狸橋鎮南湖村大章自然村。章氏宗祠始建於明初,現存建築為清代,分為主祠和副祠,磚木結構。主祠建於康熙六年(1667年),副祠建於光緒三年(1877年)。主祠為三

宣州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舊址

宣州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舊址位於宣城市宣州區狸橋鎮,年代為1938—1939年。2019年,宣州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狸橋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狸橋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