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縣

凌雲縣

總得票:59
所在地:中國->廣西->百色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51027
人品密度:92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18.82 萬人
郵政編碼:533000
面積:2053.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776
車牌代碼:桂L

凌雲縣簡介

凌雲茶山金字塔

凌雲縣城有四條河流縱橫交錯會聚於城中,四周群山蒼茫高聳;公共設施大都由本縣的石材加工的石條、石塊、石柱、石凳等建造而成,享有「山上水鄉石頭城」的美譽。

凌雲,地處雲貴高原延伸帶。全縣總面積2037.46平方公里,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間。人口18萬人,境內主要居住著壯、漢、瑤、苗、侗、哈尼、仫佬、水、滿、高山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55.8%。縣轄3鎮7鄉,其中5個是瑤族鄉,1992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凌雲縣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

茶葉、八角是凌雲的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已初具規模,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凌雲白毫茶遠銷世界五大洲,市場前景較好。茶葉生產,突出無公害茶葉品牌,大力發展有機茶,抓好八角的低產改造。開發水電資源,走電礦結合之路。大力發展旅遊業,積極開發旅遊商品。加快交通、電力、城建、旅遊、生態環境建設。城建要與旅遊、鄉土文化、民族風情、園林建築、生態環境相結合。

凌雲縣交通、郵電、電力事業發展迅速。交通以縣城為中心,輻射各鄉村,省道20341、20342線經境內,有鄉村公路65條,總里程531.17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凌雲縣在二十世紀末的那場鄉村公路大會戰中建造的弄福公路堪稱人間奇蹟。

凌雲旅遊資源很有開發潛力。其資源類型複雜,具備鄉土性、古特性、奇異性和美感性。僅就美感性而言,這裡集奇山、秀水、異洞、石壁之美,縣境內山巒起伏,群峰疊翠,莽莽山崗,石山森森,石海漫漫,溶洞幽幽。加上高原風光與亞熱帶情調的柔和,造化出凌雲獨具神韻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使凌雲的一景一物都有一個感人的傳說,每一個傳說都深藏著厚重的文化。縣境內旅遊景點星羅棋布,景觀風光各異,納靈洞、水源洞、博物館、茶山綠色金字塔、岩流瑤寨、邏樓新寨、中山紀念堂、石鐘山、雲台寺、弄福公路等旅遊景點備受遊客青睞。

行政區劃

凌雲縣轄3個鎮、2個鄉、5個民族鄉:泗城鎮、邏樓鎮、加尤鎮、下甲鄉、伶站瑤族鄉、朝里瑤族鄉、沙里瑤族鄉、東和鄉、玉洪瑤族鄉、力洪瑤族鄉。

建制沿革

凌雲建制歷史悠久,古稱泗城,歷代為州、府、縣建制重鎮之地。秦時屬桂林郡;兩漢屬鬱林郡;三國屬吳;南北朝時,宋、齊屬晉興郡;隋屬鬱林郡;唐屬橫山郡羈縻縣地;五代十國屬邕、黔兩州;宋、元、明、清設定為泗城州,利州、安隆州、上林崗、程縣均屬泗城州管轄;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泗城州改置凌雲縣,凌雲、樂業兩縣全部及天峨、鳳山、田林、百色四縣(區)的一部分均屬當時凌雲縣領轄;民國時期建制轄地多有變遷;1950年1月,凌雲全境解放;1952年與樂業縣合併為凌樂縣:196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凌樂縣,恢復凌雲縣、樂業縣,從此凌雲地域才固定下來,沿襲至今。

地理氣候

凌雲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南麓,距首府南寧360公里,東連鳳山縣、巴馬縣,西接田林縣,南鄰右江區,北與樂業縣枕連。地理位置為北緯24°06′—25°37′,東經106°23′—106°55′,土地總面積3024720畝,林業用地面積2254048.5畝;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日照1443.7小時,無霜期長達343天,年平均氣溫20.5°C,極端最低溫-2.4°C,極端最高氣溫38.4°C,大於等於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6000°c; 1月最冷,月均溫11.4°C;7月最熱,月均溫26.4°C。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發量1406.9毫米,降雨量大於蒸發量,年平均相對濕度78%。夏熱多雨,間有澇災,冬溫涼而乾燥,偶有低溫霜凍,高山地區常有冷凍積雪,秋高氣爽,常有春旱、冬旱發生,四季明顯。

主要河流有澄碧河、布柳河,河網密度0.134公里/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中山地貌類型。全縣群山起伏,地貌由土山和石灰岩喀斯特山地兩大類型構成。土山地區占全縣總面積的60%,居住著全縣40%的人口,而40%的石山地區卻居住著全縣人口的60%。

土壤母岩主要有砂頁岩、石炭岩。土壤類型主要有黃紅壤,占45%,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至1200米地帶,肥力高:黃壤占11%,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帶,土壤濕潤、疏鬆、肥力高;棕色石灰土占34%,分布在石山地區:紅壤占1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高丘深谷地帶,土壤乾燥,肥力一般。

資源狀況

凌雲有耕地1.3萬公頃,可供開墾的荒地3.5萬公頃,有林面積1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1%。凌雲縣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水力資源和各種名特優土特產資源。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已探明的有水晶、銻、銅、鑽、鋅、鎢、煤、鎂、鐵、磷、金、鈾等20多個品種。水力資源蘊藏量為11.7萬千瓦,可開發4萬千瓦, 已開發1.1萬千瓦。主要農產品和土特產有白毫茶、八角、板栗、茶油、桃、牛心李、川木瓜等。工業有建材、製藥、木材加工、石材加工、冶煉等行業,主要工業產品有黃金、水泥、白毫茶、石材工藝品等。境內公路總長1439公里。全部鄉鎮和行政村均通汽車。電話用戶1.2萬戶。村村均可收到廣播電視。

水資源

凌雲縣最大的河流--澄碧河,流面積1326平方公里,縣境流長56.8公里,年平均流量為11.58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8.02萬千瓦,年發電量7億度;布柳河是縣內第二大河,其流向與澄碧河背道而馳,縣境內長63.5公里,年平均流量3.499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3.7萬千瓦,年發電量2億度。

凌雲縣有水庫14座,其中小(一)型水庫6座,總庫容144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036萬立方米,灌溉1.14萬畝。小(二)型水庫有8座,總庫容306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65.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0.231萬畝。

◎ 凌雲縣水利電業有限公司◎

礦產

凌雲地處廣西「山」字型構造前弧西翼,川滇「之」字型構造尾部北側,南嶺緯向構造帶西部,地質構造發育,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有金、銻、水晶、銅、鉛、鋅、煤、黃鐵礦、磷、芒硝、鋁土礦、白雲石、輝綠岩、矽石、灰岩、粘土、雄黃礦計19種,本縣最高海拔為2062米,優勢礦產為金、銻、水晶礦、矽石、白雲石、石英斑岩(陶瓷粘土)、輝綠岩、灰岩和煤炭及鐵礦,近幾年來,礦產得到一定的開發的發展,和礦產相關的產業年生產總值在5000成萬元以上。

1、微粒金礦

主要分部於凌雲穹窿構造隆起的四周的中三疊統砂泥岩中;而凌雲穹窿隆起的四周都被中三疊統地層所環繞,故在其邊緣存在著金礦賦存的地層條件,從構造形態來看,凌雲隆起區四周皆被環形斷裂控制,這些斷裂有的可成為礦液通道,有的直接可形成賦礦場所,此環形帶構造複雜,斷裂縱橫交錯,是成礦的有利條件。

自1985年發現邏樓金礦,相繼發現明山金礦、貓老殼金礦、紅卜樓金礦、現年產黃金100公斤左右,最高達120公斤,產值800多萬元以上,現對明山含金原生礦進行選治試驗,若取得成功,其前景將十分廣闊,據地質工作隊工作後推測,其礦區黃金儲量近20噸,潛在價值近15個億。

2、砂金

主要分布於下甲—泗城坡臉—東和一帶的泥盆統地層的岩溶窪地之第四層殘坡積層中。縣金礦已在下甲上隴咪和下隴咪、岩洞等進行採礦,已生產黃金近100公斤。

3、水晶礦

主要產於隴救、隴鳳—洞新弄勞,浩坤—弄福—坪山及坡臉等地,原生礦形成於方解石—古英脈中,礦石晶體大,質量好,是良好的壓電及工藝品,1967—1975,651地質隊對下甲隴鳳礦區進行勘探,證實:原生礦、砂礦均屬大型礦床。

4、銻礦

銻礦的形成與褶皺、斷裂有著密切的關係,各種構造型式控制著礦帶的展布,主幹壓扭性斷裂控制著礦體的生成和空間分布,其兩側之次級構造中賦存著礦體。

銻礦主要分布於泗城、加尤、邏樓、沙里、下甲、伶站、玉洪等地、大小銻礦點,礦化點近百處。最好的為邏樓新洛老里洞礦區,最高年產量近900噸銻礦石。

5、鐵礦

主要分布於縣城—邏樓、濫村—磨賢—上傘等地,屬次淋慮堆積型礦床,產於岩溶窪地之第四系殘坡積層中,堆積面積10—50平方米,厚度0.5—10餘米,含鐵最高達56.95%,埋層淺,易開採。

6、石英斑岩(陶瓷土)

石英斑岩風化後形成理想的陶瓷粘土。分布於巴合興隆坳、央八、倉洋等到地的石英斑岩出露區。含SIO273.85%、AL2O315—16%,Fe2O3、TiO2、CaD、MgO含量均達技術標準,為高級日用陶瓷和衛生陶瓷製品的原料,可引資開發和利用。

7、白雲石

主要產於凌雲穹窿之中石碳統及中泥盆統和下二迭統的灰岩中,呈層狀產出,沿走向礦層厚度品的位變化穩定,MgO含量>18%,儲量4.6億噸,是冶鍊金屬鎂的基本原料,現在每噸金屬鎂的市場售價在22000元左右,我縣白雲石礦達特大型規模,原壙每噸15元,潛在價值近7億元。

8、矽石

主要產於三迭系切割較深的溝谷中,在玉洪、朝里、伶站、下甲均有可供開採礦體賦存,沿公路進行線路地質調查,儲量可達30萬噸以上,潛在價值1500萬元,開採條件良好,是冶煉鐵合金產品中的金屬矽,矽鐵的基礎原料之一。礦體厚0.8—3米,最厚達50米,礦石質量好。含SIO298.20%,Fe0.52% P

凌雲縣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凌雲縣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