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危橋

"危橋"通常指的是結構上存在安全隱患,可能無法承受正常交通負荷的橋樑。這些橋樑可能因為年久失修、設計缺陷、自然災害等原因而變得危險。然而,由於橋樑的危險性可能因時間、地區和維護情況而變化,因此很難列出一個永恆不變的「10大危橋」列表。

然而,在某些時候,一些特定的橋樑可能因為其危險性而受到廣泛關注。例如:

  1. 美國的塔科馬大橋(Tacoma Narrows Bridge):1940年倒塌,是結構失穩的著名案例。
  2. 捷克的卡洛維瓦利大橋(Charles Bridge):在1965年之前,由於結構問題,禁止重型車輛通行。
  3. 英國的塔橋(Tower Bridge):在20世紀初進行了加固,以應對日益增加的交通負荷。
  4. 中國的虎門大橋:在2020年,由於強風導致橋面出現異常晃動,一度關閉進行檢查。

這些例子並不是一個固定的「10大危橋」列表,而是為了說明不同時期和地區可能存在不同的危橋。為了確保交通安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定期對橋樑進行檢查和評估的程式,以便及時發現和修復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