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氣環境腐蝕性分類的最高等級嚴苛腐蝕環境為何

臺「行政院」公佈新版「環境影響評估法實施細則」,規定為改善居住環境品質,區域地層大氣腐蝕等級依序為Ⅲ、Ⅳ、Ⅴ、Ⅵ,也就是把現在定級最高的重度腐蝕(Ⅲ)進一步提升到最高等級嚴苛腐蝕(Ⅵ),但不少縣市不達標,部分仍舊將商場、住家或公園建於這樣的區域內。 這一做法讓原本為應對當地重污染氣體問題,從商場、住宅或公園著眼於建築環境,不過隨著各縣市依序將建築物或公園等設於嚴苛腐蝕區域內,引發各界關注。 台中市在2022年1月27日公開的「環評」結果中,將台中市東區永興路公園、中區商場、西區住家分別劃入腐蝕Ⅲ級區域,相關業者認為此規定將對業者營運造成影響。 「行政院」表示,環境腐蝕等級依據環境保護法及相關法規評估結果定級,應考慮污染源、環境特徵、環境風險評估等因素,應將公園、商場、住宅等建築物設於最嚴苛腐蝕環境(Ⅵ級)區域內,確保公共安全。 根據新版「環評細則」,台中市東區永興路公園被劃入腐蝕Ⅲ級區域,相關業者認為此規定將對業者營運造成影響。 台中市府表示,建築物被劃入嚴苛腐蝕環境區域內是應盡義務,因公共利益需要不得任意更改或搬遷,未來會適時對其進一步研擬對策以降低可能影響。 而根據「環評」結果,「台中市總統府」及周遭地點也被劃入腐蝕Ⅲ級區域,市府表示未來將與相關單位共同研擬適當措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