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大小排名

矮行星是太陽系中的一種天體,它們比行星小,但比小行星大,並且具有足夠的質量以克服剛體力以形成接近圓形的形狀。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定義了矮行星,它們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 它必須圍繞太陽運行。
  2. 它必須足夠大,以至於自身重力克服剛體力,使其形成接近圓形的形狀(即它必須是「彌散的」)。
  3. 它不能清空其軌道周圍的其他物體。
  4. 它必須位於「小行星帶」以外的太陽系區域。

根據這些條件,以下是已知的矮行星大小排名(按照直徑從大到小排列):

  1. 冥王星(Pluto) - 直徑約2370公里
  2. 鬩神星(Eris) - 直徑約2326公里
  3. 鳥神星(Makemake) - 直徑約1500公里
  4. 妊神星(Haumea) - 直徑約1200公里
  5. 穀神星(Ceres) - 直徑約950公里

冥王星曾經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在2006年被重新分類為矮行星。鬩神星是在2005年被發現的,它的直徑略大於冥王星,但質量稍小。鳥神星和妊神星是在2005年和2003年分別被發現的,它們的大小和質量都小於冥王星。穀神星是位於小行星帶中的矮行星,它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

請注意,這個排名可能會隨著新發現的天體而發生變化。天文學家不斷發現新的矮行星,特別是在柯伊伯帶和外太陽系的其他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