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來臺最早

漢人來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期,但最早的紀錄並不詳細。根據目前的文獻和考古發現,漢人最早來到臺灣的時間可能在15世紀或更早。

在15世紀初,中國明朝的官方文獻中已經有提到臺灣,當時稱為「東番」。明朝的《明實錄》中記載,1402年(明成祖永樂元年),有中國官員報告說在福建沿海發現了一個「夷島」,可能指的就是臺灣。但這時的紀錄並不清晰,不能確定是否已經有漢人定居在臺灣。

到了16世紀,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和海上貿易的發展,漢人來臺的活動開始增多。1544年,葡萄牙船隻經過臺灣海峽時,發現了臺灣島,並稱之為「Formosa」(美麗之島)。此後,漢人海商和漁民開始不定期地來到臺灣,進行貿易和漁撈活動。

17世紀初,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者相繼來到臺灣,他們與漢人貿易,並吸引了一些漢人移民來到臺灣。1661年,明朝末年的將領鄭成功率領軍隊收復臺灣,並開始大規模地移民和開發。鄭成功去世後,他的兒子鄭經繼續統治臺灣,漢人移民的數量逐漸增加。

總結來說,漢人來臺的歷史悠久,但最早的確切時間和規模尚不清晰。15世紀初的文獻有提到臺灣,但沒有詳細的移民紀錄。16世紀以後,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和殖民者的到來,漢人來臺的活動開始增多,17世紀初的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漢人移民的數量有了顯著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