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最早

泰山石刻是指刻在泰山及其周邊地區的岩石上的文字和圖案,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石刻之一。泰山石刻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據史料記載,最早的泰山石刻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戰國時期,齊國和魯國的國君曾在泰山舉行祭祀活動,並在岩石上刻字以紀念。其中最著名的是「泰山刻石」,相傳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於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石刻的內容主要是頌揚秦始皇的功績和統一中國的偉業。

然而,由於歷史悠久,許多早期的石刻已經風化或損毀,現存最早的完整石刻是北魏時期的「經石峪石刻」,位於泰山南麓的經石峪。經石峪石刻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石刻,刻有《金剛經》的部分經文,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除了經石峪石刻,泰山還有許多其他朝代的石刻,如唐代的「唐摩崖石刻」、宋代的「宋摩崖石刻」、元代的「元摩崖石刻」、明代的「明摩崖石刻」和清代的「清摩崖石刻」等,這些石刻記錄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題字和詩文,是中國書法藝術和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