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利標評選作業

最有利標(Best Value Procurement, BVP)評選作業是一種公共採購的評選方式,它不僅考慮價格,還會考慮其他因素,如承包商的技術能力、經驗、品質、交付能力、創新性、企業社會責任等。這種評選方式的目的在於確保政府或公共機構獲得最佳的整體價值,而不僅僅是最低價格。

最有利標評選作業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發布招標檔案:首先,政府或公共機構會發布招標檔案,詳細說明招標項目的要求、評選標準、評分方法等。

  2. 接收投標書:潛在的承包商會根據招標檔案的要求提交投標書,包括報價、技術方案、過往經驗等。

  3. 評審委員會組成:成立一個評審委員會,成員通常包括來自政府或公共機構的代表、技術專家、法律專家等。

  4. 評審投標書:評審委員會根據招標檔案中規定的評選標準和評分方法,對每個投標書進行評估和打分。

  5. 綜合評分:評審委員會將價格因素和其他非價格因素的得分進行綜合評分,得出每個投標人的整體得分。

  6. 決定中標者:根據綜合評分結果,評審委員會決定中標者。中標者通常是最接近評審委員會評分標準的投標人。

  7. 公佈結果:中標結果會公佈,並通知所有投標人。

  8. 簽訂契約:中標者與政府或公共機構簽訂契約,開始執行項目。

在最有利標評選作業中,價格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其他因素如技術能力、經驗、品質等也被認為是影響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這種評選方式可以幫助政府或公共機構獲得更好的項目結果,同時也可以促進承包商的創新和提高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