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底層的10億人

"最底層的10億人"(Bottom Billion)這個概念是由英國經濟學家保羅·科利爾(Paul Collier)在2007年出版的《最底層的10億人:為什麼一些國家失敗了,而一些國家卻成功了》(The Bottom Billion: Why the Poorest Countries are Fail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一書中提出的。這本書探討了世界上最貧窮的10億人口所面臨的挑戰,並提出了如何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的策略。

科利爾定義的"最底層的10億人"是指那些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他們主要分佈在世界上某些特定的國家和地區。這些人通常生活在衝突地區、被孤立的地區、資源過度開採的國家以及前殖民地國家。科利爾認為,這些因素導致這些國家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難以實現經濟發展和減貧。

科利爾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

  1. 外部乾預以結束衝突。
  2. 提供國際支持,幫助這些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和制度。
  3. 通過國際貿易和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4. 提供援助,幫助這些國家改善教育和健康狀況。

科利爾的觀點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一些學者贊同他的分析,並認為他的建議提供了有用的框架來解決全球貧困問題。然而,也有人批評他的觀點過於簡化,沒有充分考慮到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特殊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最底層的10億人"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統計學上的分類,而是一個描述性詞彙,用來指代那些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實際上,全球極端貧困人口的數量會隨著經濟發展和減貧政策的實施而變化。根據聯合國的數據,截至2015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低於1.90美元)的數量已經下降到約7.67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