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背景簡介

最低工資(Minimum Wage)是指一國或地區法律所規定的勞工每小時、每天或每月至少應得的工資金額。這個概念的目的是確保勞工的基本生活水準,防止僱主剝削勞工,並促進社會公平。最低工資的設定通常會考慮到經濟發展水準、生活成本、勞動市場狀況以及社會對公平的期望等因素。

最低工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當時工業化國家開始出現勞工運動,要求改善工作條件和提高工資。美國是最早實施聯邦最低工資的國家之一,1938年通過的《公平勞動標準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規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25美分。自那時以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陸續實施了最低工資政策。

最低工資的實施和調整通常由政府或獨立機構負責,這些機構會定期審查經濟數據和社會需求,以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在一些國家,最低工資可能因地區、行業或職業類別而有所不同。

最低工資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能會提高低收入勞工的生活水準,促進消費,從而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然而,也有人擔心最低工資的提高可能會增加僱主的成本,導致就業機會減少,特別是對於低技術勞工。此外,最低工資的設定過高可能會導致僱主轉向自動化或外包,以降低人力成本。

總之,最低工資是一個旨在保護勞工權益的政策工具,但其實施效果和社會影響存在一定爭議,需要根據具體經濟和社會情況進行評估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