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金替代率為何居世界160多個國家排名的末位

我國養老金替代率排名末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基礎養老金計發月數較大:我國的計發月數是比較大的,比如過去很多人的計發月數是170個月(甚至更高),但是已開發國家的計發月數一般在90個月以下,甚至有些人無需計發月數。這種計發月數的不同會影響個人帳戶養老金的領取水平,高替代率國家的養老金最終支付額與工資水平相比較高,主要體現在發放時間的縮短上。

  2. 個人所得稅遞延的繳納政策不成熟:延遲退休政策如果配套良好執行後,退休人員的個人所得稅繳費就可以獲得額外的長期個人帳戶資金回報。我國的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主要是將收入延期支付、納稅延期,但這筆資金的實際投資回報並沒有相應地增加。而且部分年輕人由於參保時年齡限制而較少積累養老金,尤其對「三高」(高繳費年限、高收入、高年齡)人員而言,個人養老金帳戶增值收益相對較低。

  3. 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養老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大。這使得養老金的替代率逐漸降低,甚至低於一些已開發國家。

總的來說,我國養老金替代率排名末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設計、執行和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隨著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相信我國的養老金替代率將會逐漸提高,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