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競爭廠商如何達到效率最高之點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價格的設定者。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根據市場上既定的價格來決定自己的生產水平。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是:

  1. 市場上有許多買者和賣者,每個廠商都認為自己對市場的價格沒有影響。
  2. 產品是同質的,即所有廠商提供的產品都是相同的。
  3. 廠商可以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
  4. 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擁有市場的完整信息。

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完全競爭廠商追求的是短期和長期中的經濟利潤最大化。在短期中,廠商會根據邊際成本(MC)和邊際收益(MR)的關係來決定生產水平。在長期中,由於廠商可以調整生產規模,他們會根據平均總成本(ATC)和邊際收益(MR)的關係來決定生產規模。

要達到效率最高點,完全競爭廠商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 短期生產

    • 當邊際收益(MR)等於邊際成本(MC)時,廠商實現了短期生產的效率最高點。這意味著每增加一單位產出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剛好抵消了額外成本。
    • 在此點上,廠商應該繼續生產,直到邊際收益低於邊際成本,這時再生產會導致經濟損失。
  2. 長期生產

    • 在長期中,完全競爭廠商追求的是經濟利潤為零的點,即收支平衡點。在這個點上,平均總成本(ATC)等於邊際收益(MR)。
    • 當邊際成本(MC)低於平均總成本(ATC)時,廠商會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平均總成本。
    • 當邊際成本(MC)高於平均總成本(ATC)時,廠商會縮小生產規模,以提高平均總成本。
    • 最終,所有廠商都會達到一個點,在那裡平均總成本(ATC)剛好等於邊際收益(MR),這時市場的長期均衡達到了效率最高點。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由於市場價格是由整個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的,而每個廠商的生產成本不同,因此市場價格可能高於或低於最低的平均總成本。如果市場價格高於最低的平均總成本,則市場的生產是有效率的,因為所有廠商都能夠盈利,並且沒有經濟損失。如果市場價格低於最低的平均總成本,則會有一些廠商退出市場,直到市場價格能夠支持最低的平均總成本。

總之,完全競爭廠商通過遵循邊際成本(MC)與邊際收益(MR)相等的原則來達到短期生產的效率最高點,並通過調整生產規模,使平均總成本(ATC)與邊際收益(MR)相等來達到長期生產的效率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