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最常查獲的逃漏稅案件有哪些

國稅局(在台灣稱為「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最常查獲的逃漏稅案件通常涉及以下幾種情況:

  1. 未申報或低報所得:許多企業或個人故意不申報全部所得,或者故意低報所得來減少應繳稅款。

  2. 虛報費用:企業可能虛報費用,例如虛構的業務支出、過度申報折舊或攤銷,以減少應繳稅款。

  3. 漏報銷售收入:企業可能故意漏報部分銷售收入,以減少應繳稅款。

  4. 逃漏營業稅:企業可能未正確計算和繳納營業稅,或者故意低報銷售額來減少應繳營業稅。

  5. 虛構交易:企業可能虛構交易,例如虛構銷售或購買交易,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6. 漏報海外所得:個人或企業可能未申報來自海外的所得,或者低估海外所得來減少應繳稅款。

  7. 逃漏遺產稅或贈與稅:個人可能未申報遺產稅或贈與稅,或者低估遺產或贈與金額來減少應繳稅款。

  8. 逃漏營業稅:企業可能未正確計算和繳納營業稅,或者故意低報銷售額來減少應繳營業稅。

  9. 逃漏證券交易所得稅:個人可能未申報證券交易所得,或者低估證券交易所得來減少應繳稅款。

  10. 逃漏房地產交易所得稅:個人或企業可能未申報房地產交易所得,或者低估房地產交易所得來減少應繳稅款。

國稅局透過各種查核手段,如資料比對、稽查、調查和審計,來發現這些逃漏稅案件。一旦查獲,國稅局將要求納稅人補繳稅款、罰款和利息,甚至可能面臨刑事起訴。因此,誠實申報並遵守稅法是每個納稅人的責任。